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22|回复: 0

苗栗:胜兴车站 醇美时光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4-2-24 14: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胜兴车站 醇美时光
2014年2月23日  汴梁晚报
本报记者 付艳波

   
胜兴车站。
   众所周知,山清水秀的苗栗县是客家大县,其中以客家人居多。苗栗县三义乡的居民全是客家人,几乎所有人都会说客语。由于三义木雕产业举世闻名,素有“雕刻城”的雅号,汴梁晚报记者台湾行特别报道组之前专程赶赴三义木雕博物馆,领略“木雕王国”博大精深的木雕文化。但熟悉三义的人都知道,除了木雕,在客家人居住的青山绿水间,一个古老的火车站记录着诸多客家人童年的记忆,也见证了客家文化发展的足迹。
2月16日,汴梁晚报记者台湾行特别报道组一行来到有着“苗栗人气王”之称的胜兴车站,在宁静清新的自然风光中感受最淳朴的客家乡风民俗。
胜兴车站隐藏在三义乡的一个山坳里,旁边是一个不足百人的客家小山村,它小小的候车室最多容纳六七个人。它的前身是1908年设置的“十六份信号所”。据说,因为附近都是樟木,当地曾有16座樟脑蒸馏寮,也被称之为“十六份”,所以当地人把胜兴车站所在的地方称为“十六份信号所”。虽然它只是旧山线的一座小火车站,但是胜兴车站的名气却相当大。这里是台湾纵贯线铁路海拔最高的车站,立在车站月台的纪念碑上赫然写着“海拔四零二·三二六公尺”,这几个字彰显着胜兴车站独一无二的气质。
这个建于上世纪初期的小火车站,当年除了火车经过时带来喧嚣外,一直非常安静。因为海拔高,当年火车从三义爬向胜兴车站时,引擎有气无力,气喘吁吁。为了提升营运效率,台湾规划兴建新山线,以取代旧山线。1998年,新山线完工通车后,旧山线退出历史舞台。记者不禁感慨,这条轨道究竟伴随了多少人成长,珍藏着多少人的回忆?记者穿过充满怀旧与复古的胜兴老街走到胜兴车站时,仿佛听见了火车到站的声音,看到了一列承载着山里客家人对大山之外世界美好憧憬的列车正沿着时光隧道缓缓驶来。
当地客家人陈朴松告诉记者,胜兴车站是当年客家人下山、出山的交通干道,每个小时一班火车,买票坐车的人络绎不绝。十几年前最后一班火车驶过后,胜兴车站便结束了它的使命,从此停止运营。然而,胜兴车站没有因此没落,反而更加热闹。
由于胜兴车站历史悠久,又曾是台湾纵贯线铁路海拔最高的车站,这栋以高级杉木为材料、不用一根铁钉、梁柱由榫头和榫眼接合的木造车站,以及旧山线沿途的旧隧道、铁道小站,很快成为台湾人怀旧的理想场所,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游客前来观光。
1999年,苗栗县政府将胜兴车站定为古迹。每逢节假日,胜兴车站都会迎来大批游客。很多年轻恋人牵手站在铁道上合影,留下美丽的瞬间。渐渐地,在保留车站和村庄建筑原貌的基础上,围绕车站和铁道这个主题,各种方便游人观光休闲的配套设施兴建起来,寂静多年的车站和村庄在恬静中生出了别样的时尚魅力。
客家米食、擂茶、柿饼……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游客处处能感受到客家元素。一路走来,不仅能听到淳朴的客家话,还能感受到客家人的朴实生活。游客可以拥抱青山,徜徉在大自然中,还可以边制作擂茶、体验客家风情,边体会大自然的宁静清新。除此之外,游客还可以沿着铁道往前走,深嗅植物的清香,或倾听涓涓溪水声以及昆虫演奏的美妙音乐。
古老的井台,村口的大榕树,与胜兴车站几乎同龄的客家客栈,仿佛都在默默地讲述着这个车站的沧桑历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车站斜对面的胜兴客栈,它的前身是铁路货运行。上世纪30年代,它被世居此地的客家人用从大地震废墟中捡来的砖瓦建成,后被改成客家餐馆。如今,客栈仍完好地保留着当年的模样,一桌一椅,一砖一瓦,随处可见岁月的痕迹。不少前来观光的游人走进客栈,在品尝原汁原味客家乡土菜肴的同时,也品出了时光的流转。
在铁道另一边的山坡上,当地人用火车车厢建成了外表内敛、内在时尚的咖啡馆。坐在咖啡馆里,可以看到小村庄的全貌。小村庄时尚、恬静的姿态融合在历史的怀抱里,游客可以在这里舒适地完成跨越时空之旅。听闻记者从大陆过来,热情的客家人请记者品尝当地的小吃,脸上写满了幸福。
在记者眼中,铁道原本是最平常不过的轨道,但在这里,铁道却成为浪漫的旅游景点,就连铁道沿线的村镇也成为别具一格的休闲观光胜地。游客沿着铁道追忆过往的同时,能感受真实、纯朴而又厚重的客家风情。
“之前只听说胜兴车站历史悠久,没有想到自然风光也是一级棒!”来自高雄的林宗泽对这里的景色流连忘返。观光旅游业发展起来后,胜兴车站正如它的名字一样,给当地的客家人带来兴旺发达的生活。车站周围的商业圈蓬勃发展,商店招牌林立。
当地的客家人把乡间休闲产业称为“没落的力量兴起”。原来,苗栗县之前的经济以林业和矿产为支撑,后来矿产资源逐渐枯竭,可以砍伐的林木也越来越少,整个地方经济趋于没落。大批年轻人离乡背井去外地谋生,苗栗县因此成为全台湾最贫困的县市之一。“如果不是矿产资源枯竭,这里的生态环境很难好转,观光休闲产业也难以兴盛。如果没有胜兴车站的历史,可能就没有客家乡村休闲产业的兴起。”在胜兴车站附近开客家擂茶馆的柳女士这样评价现在的发展。
如今,保护生态、因地制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光休闲产业在这里已深入人心。在与自然和生存斗争中从不缺乏智慧的客家人,正在开动脑筋,利用旧铁道、旧车站的特色,把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胜兴车站这座原本老旧、废弃的车站焕发了新的生命活力。如此盛景让我们相信,朽木上也能开出灿烂的花朵。



寻踪故事
历史沧桑 龙腾断桥


本报记者 付艳波   
   胜兴车站废弃的铁道南侧大约4公里处,有一座有名的断桥——龙腾断桥。
据介绍,龙腾断桥的前身是龙腾桥,它是铁路跨桥,于1905年竣工,其砖造拱形的桥身极为典雅优美。它完全以砌叠方式建成,曾被誉为台湾铁路艺术的经典之作,也是旧山线的美景。在1935年4月21日发生的台中大地震中,纵贯线铁路被震得多处扭曲断裂。龙腾桥因此断裂并遭废弃,仅剩北端6座、南端4座残缺桥墩供后人凭吊,自然形成了与山野呼应的美丽景致。
如今,龙腾断桥虽然残影孤立,但仍是铁道迷必定“朝拜”的圣地。站在桥底向上仰望,它雄伟的气势让人震撼,更可以想象当时地动天摇的骇人景象。落日黄昏时刻,透过残破的桥孔观看从旧山线疾驶而过的火车,是昔日铁道迷公认最美的铁道名景。

客家人的适应精神


本报记者 付艳波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在客家人身上的体现,就是他们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适应精神。
在跋山涉水的迁徙中,客家人一方面通过选择和改造自然环境发展农耕生产,另一方面也因地制宜地采用有效而灵活的方式生活。为了加强团结,聪明的客家人建造了抱团而居的围屋;为了保存新鲜的蔬菜,他们学会了腌制覆菜。没有砖瓦,他们就地取材,以石为基建起住所;没有沃土,他们就开山辟地,在贫瘠的土壤中寻找丰收的秘籍。
在商业化氛围日益浓厚的现在,客家人与时俱进,利用客家文化特色,发展观光旅游业,用超强的适应力延续客家民系的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31 02:07 , Processed in 0.11988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