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982|回复: 68

“万里寻踪客家路 晚报记者台湾行”大型采访活动启动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4-2-13 19: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万里寻踪客家路 晚报记者台湾行”大型采访活动启动

2014-02-13 12:03:42    华夏经纬网

   2月10日,开封日报报业集团“万里寻踪客家路《汴梁晚报》记者台湾行”大型采访活动正式启动。《汴梁晚报》特别报道组将循着台湾客家先民迁徙的足迹,进入现在的台湾客家聚居地,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中探寻台湾客家文化精神,推出一系列客家主题文化报道,书写一部台湾客家人筚路蓝缕、辗转迁徙的心灵史。

  客家是汉民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的泛、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开封是客家人历次迁徙的主要出发地,是海内外客家人的重要祖根地。2012年11月,开封获得2014年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的承办权。举办盛会,新闻先行。《汴梁晚报》于2013年5月策划推出了“千万里我追寻着你?从开封到封开”万里寻踪客家路大型系列采访活动。4个报道组驱车南下,横贯六省,行程万里,写下32万字、多达100个版的客家寻踪报道。系列报道推出后,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许多读者、学者称赞万里寻踪客家路大型系列报道站位高远、气势恢弘、振奋人心,堪称大型文化主题报道的扛鼎之作。

  台湾是中国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与客家大本营闽、粤两省隔海相望,自古以来就有割不断的亲缘、情缘。客家人在台湾遍布每一个角落。如今在台湾,有400余万客家人,且祖籍大多在中原。因血缘和文化基因的缘由,台湾和河南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世界客属第28届恳亲大会将于2015年在台湾新竹举行。

  两岸同根同宗同源,血脉文脉相连。为了进一步加强两岸的文化交流、沟通与融合,“万里寻踪客家路 《汴梁晚报》记者台湾行”大型采访活动正式启动,开启横跨海峡两岸、足迹遍及宝岛的大型文化主题报道之旅。万里寻踪客家路大型系列采访活动,将进一步弘扬客家精神,促进海内外客家人的团结,增进两岸同根同宗同源的认知,加强与台湾同胞的血肉联系,对促进两岸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产生积极影响。(开封市台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2-13 19: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从开封到封开 万里寻踪客家路大型系列采访活动昨日启动
来源: 开封市外办网站  发表时间: 2013-05-07

“要问客家哪里来,客家来自黄河边。”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迁徙造就了独特的客家文化现象,如今这一文化现象也成为全球华人共有的精神乡愁。 5月6日,“千万里我追寻着你·从开封到封开”汴梁晚报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 “万里寻踪客家路”大型系列采访活动正式启动,开启了横贯6省、行程万里的大型文化主题报道之旅。晚报特别报道组将循着客家先民迁徙的足迹,进入现在的客家聚居地,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中探寻客家文化精神,推出一系列客家主题文化报道,努力书写一部客家人万里迁徒的心灵史。

客家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开封是历次客家人迁徙的主要出发地,是海内外客家人的重要祖根地。开封是与客家人渊源最深的地区之一,开封的文化个性与客家人的人文精神最具共同闪光之处,开封有着客家人祖先与开封人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2012年11月,开封获得2014年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的承办权。市委书记祁金立指出,开封要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就要通过举办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等国际性大活动,提升开封的国际影响力。

举办盛会,新闻先行。正是在这种氛围下,开封日报报业集团汴梁晚报立即策划推出了由中国工商银行开封分行提供冠名支持的“万里寻踪客家路”大型系列采访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开封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和宝杰,开封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副社长、副董事长刘会敏亲自挂帅任总指挥、总领队,开封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蔡小俊任副总指挥、副领队,抽调精兵强将,组成特别报道组。

在昨日举行的活动启动仪式上,和宝杰向特别报道组成员授旗。刘会敏宣布汴梁晚报“万里寻踪客家路”大型系列采访活动启动。

“万里寻踪客家路”大型系列采访活动拟定以开封和封开为报道起始点和完结点。开封与封开名称上回环互联,远隔万里,遥相呼应,在地理时空上有美学意义。以开封和封开为报道起始点和完结点,既有客家迁移史的照应意味,同时又有着一脉相承的精神文化缘系。

东风雪铁龙开封万通4S店作为“万里寻踪客家路”大型系列采访活动的全程合作伙伴,对此次活动提供了鼎力支持。晚报特别报道组将乘东风雪铁龙循着客家先民的迁徙之路,沿历史上客家迁移的路线进入客家聚居地,对客家人历史和现实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予以近距离接触感知,努力书写一部客家人万里迁徒的心灵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2-13 20: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万里寻踪客家路采访系列报道:恳亲大会世界舞台(1)
来源: 开封市外办网站   发表时间: 2013-05-07

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有人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显然,客家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样一个庞大又特殊的人群,他们是通过什么联系和沟通的呢?又是通过什么让这个群体生生不息、蓬勃发展呢?很多客家人都说原因就在于他们最大的全球性聚会——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交流乡情大平台

“客家人、客家组织本身很庞大。”5月3日上午,河南省客家联谊会执行秘书长王友谊介绍, 全世界客家人有1.2亿,分布在国内19个省、市、区的180多个县、市、区,还有世界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与地区。为沟通乡谊、互助乡亲,特别是为了客家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从上世纪起,不少客属有识之士就积极探索和实践以适应于这种要求和目的的载体,所以,世界各地都成立了各种血缘、地缘、族缘和业缘的客属社团和组织,包括同乡会、宗亲会、联谊会、商会、文化研究会等客家组织。全世界客家网站有630家。

1971年9月28日,香港乃至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客属组织——香港崇正总会为庆祝其成立50周年暨“崇正大厦”落成,特邀请世界各地47个客属团体共250位乡亲代表,在香港崇正总会大礼堂举行庆祝活动。当时与会代表决议:将这次活动定为世界客属第1届恳亲大会,并且以后每隔两年轮流在世界各地有关城市召开一届。从此,这一国际性民间活动及其程序便正式确定下来并延续至今。

全球客家人举办的大聚会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已经连续举办了25届,先后在台湾台北、美国旧金山、日本东京、泰国曼谷、毛里求斯首都波累市、马来西亚沙巴州首府亚庇市、台湾高雄、广东梅州、新加坡、福建、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福建龙岩、印尼首都雅加达市、河南郑州、江西赣州、四川成都、陕西西安、广东河源、广西北海、福建三明成功举办。

王友谊介绍,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自举办以来,大会的规模、内容和社会影响力等都在逐届扩大,其功能也由单纯的恳亲联谊,发展为融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等于一体的活动载体。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来自全球的客家人及客家组织都会积极参加在世界各地举办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他们客家人看来,这不仅仅是一次聚会,更是一个乡情大会。大会期间,所有参与人员都用客家话进行交流,感受乡音、分享同胞发展与进步的喜悦。

尽管10年过去了,但谈起2003年郑州举办世界客属第18届恳亲大会的盛况,王友谊记忆犹新:当时来自世界22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138个海外客属代表团的2800多名代表参加了盛会,举行了“根在中原”拜祖仪式、乡情报告会、客家文化国际研讨会、“情系黄河”大型联欢活动,邀请客属参观了河南省博物院,举办了中外知名人士书法绘画展。河南美食更是为世界客属第18届恳亲大会锦上添花。

王友谊说,大会承办单位河南省客属联谊会邀请中国民间工艺大师张书碧设计建造了一座长26米、高5米、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回音壁效果的纪念碑,该碑不仅记载了世界客属第18届恳亲大会的盛况,而且提供了客家历史渊源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捐款情况。该纪念碑的落成为黄河风景区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也使广大游客对客家历史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

中原大地必将硕果累累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是海内外客属联络乡谊、进行跨国跨地区交往的重要纽带,也是各国各地区客家人开展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世界客属第18届恳亲大会给了郑州这样一个机会,郑州抓住这次机遇,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王友谊激动地说,今年的世界客属第26届恳亲大会将在印尼举办,而开封市获得了2014年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的承办权。他由衷地希望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能在开封留下客家人的足迹,更希望这次大会能够留住客家人的乡情。

采访中,河南省客家联谊会副会长沈钊昌根据自己多年来参加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及客家组织大大小小活动累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为开封举办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提出了他的建议。

“如何宣传客家传统思想、改善开封市环境、筹备承办队伍等问题是举办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前要做的事情,特别是依靠情感,打好感情牌。”沈钊昌说,城市居民素质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客家人的勤劳、朴实、上进等思想源于中原,结合客家人的传统思想,提升开封市民的整体素质。同时,他还指出,举办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应该适当借力,通过客属社团等组织,联系更多的客家人,借助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让客属与开封在情感上建立更深的联系,让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和开封借助彼此的力量、舞台,达到更好的效果。

“10年前,世界客属第18届恳亲大会在郑州举办非常成功,也成为一代佳话、一个标杆,相信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第二次在中原大地举行,肯定会取得成功。”沈钊昌对开封成功举办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信心十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2-13 20: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万里寻踪客家路采访系列报道:恳亲大会世界舞台(2)
来源: 开封市外办网站   发表时间: 2013-05-07

“我们开封是第一个一次就申办成功的城市,也是没有一张反对票就申办成功的城市。”说起2012年申办2014年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的情景,市委宣传部调研员高树田自豪地向记者说,“得知我市承办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申请得到组委会全票通过时,在场的申办人员无不欢呼雀跃。”

客家人根在中原

说起这个让申办人员欢呼雀跃的消息,不少人还不知道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为什么会花落开封,开封与客家人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渊源。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开封史志协会副会长沙旭升说:“客家人根在河洛,客家文化源于河洛文化。河洛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代名词,指的是华夏正统文化。从地域上来讲,‘河’指黄河,‘洛’指洛水,河洛文化是在黄河、洛水流域孕育、产生、发展形成的具有河南地域特征的区域性文化。” 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客家文化有着深刻研究的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冯秀珍,对客家人与开封的关系是这样理解的:“她是原居住在陕、甘、晋、豫等区域的中原汉人(称客家先民),因战乱、灾荒、朝廷调遣等种种原因,举家南迁、长途跋涉,渐次定居在闽、粤、赣边区山区,同化了当地的土著民族形成的族群共同体。”

“开封是客家人承认的发源地之一,客家人对开封的认同感是很强烈的,开封举办第27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一定会成为一段佳话。”5月3日上午,河南省客家联谊会执行秘书长王友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信心满满地说。史料记载,河洛文化起源于4000年前的夏朝时期。记载夏商周至战国时期历史的《竹书纪年》记载:“帝宁居原,自迁于老丘。”老丘即今开封陈留附近。帝宁史称季杼,是帝少康之子,为夏王朝第七代君主。帝宁在位期间曾东征王寿国(一称三寿国),帝宁在位17年,把夏王朝的疆域扩展到东海之滨。以后夏朝在老丘(陈留)历经槐、芒、泄、不降、扃诸帝,至夏王朝第十三世君主胤甲即位,再迁都于西河(今安阳东南),夏王朝在老丘建都约157年。因此,老丘是夏王朝鼎盛时期的都城,也是河洛文化的发源地。

客家人心系开封

对于开封陈留这一地点,不少学者专家曾多次考究。上世纪,客家文化学者罗香林教授历经10年潜心研究,考证了孙中山先生的家世源流,即孙中山先生的先祖东平侯孙俐祖籍为陈留。孙中山的老家在开封的消息一时在开封乃至全国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自然,和孙中山的先祖一起迁徙的那批人的后代,也把开封当成了他们的根源所在。

高树田介绍,2003年12月,孙中山先生的孙女孙穗芳博士一行10余人的中原寻根考察访问团,到河南省寻根祭祖。此间,他们在开封、洛阳和郑州进行了为期10天的观光考察。孙穗芳来开封陈留寻祖时曾讲过这样一段话:“中山先生曾亲口说过,自己原籍在紫金县,是东江客家人。这是我父亲(孙科先生)跟我说的。我们孙家,从河南陈留(陈留郡,就今天行政区划而言,相当于以开封陈留镇为中心向周边延伸50公里~100公里的区域)迁到江西,再迁到福建,从福建再搬到广东。”

据记者了解,孙穗芳博士的中原寻根祭祖之行,是孙氏家族的第一次,但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开封素有“客家祖居地”和“河洛文化沃土”之称。近年来,海内外客家人纷纷来开封寻根谒祖,掀起了一股寻根热,先后有台湾“全球董杨童宗亲总会”、“世界魏氏宗亲总会”、“台湾丘氏宗亲会”、“新加坡蔡姓宗亲会”、“菲律宾何氏宗亲会”、“泰国杨氏宗亲会”等上百个客家人社团来开封寻根谒祖。

客家人与开封的渊源从历史深处走来

作为中原大地上的一颗曾经璀璨、光芒四射,未来充满希望的明珠——开封,又与客家有着怎样的联系?为什么开封会成为客家的根源地之一呢?千百年来,开封一直是大中原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它的政治地位、经济水平、文化内涵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它自身集聚高官、巨商、名家、名人的能力及数量。而开封作为当时的都城、发达城市,客家不少先祖是从这里出发的。尽管有些人的祖籍不在开封,但他们工作、生活在开封,迁徙时自然而然从开封出发。如孙中山先生先祖作为客家人就是唐僖宗时期从开封南迁的,福建最著名的客家土楼的建设者也是北宋灭亡时从开封迁出的。又如世界各地客家人的“珠玑巷”都是为纪念宋朝时从开封的一条叫珠玑巷的地方出发而得名。

开封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八大古都之一,特别是作为都城,开封是北宋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开封这座城市,有过无上荣耀和辉煌,更经历了一次次的苦难和不幸。这座城一次次被洪水淹没、被泥沙埋葬、被战火焚毁、被灾疫摧残。特别是水患曾使它多次变成废墟,但是水涨城高,开封一次次从废墟上再生,形成了“城摞城”的世界地理奇观。从开封走出的客家人与从其他地方走出的客家人一样,有着团结奋斗、开拓进取、保持个性、自强不息的精神。留下来的一代又一代开封人也保持先祖这种精神。

“与其说客家人保守,倒不如说是他们完好地保存了我们民族的一些历史。”高树田说,“基于客家人保持个性、团结的精神,客家文化耕读传家,保留了古代汉民族的很多特点,这才成就了客家是古代文明的活化石之美誉。”2012年3月24日,“首届全球根亲(客家)文化盛事颁奖大典”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海内外代表300余人齐聚郑州。大典评出了“全球客家杰出领袖永远荣誉称号”、“全球华人最向往的十大根亲文化圣地”等奖项,开封被评为“全球华人最向往的十大根亲文化圣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2-13 20: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万里寻踪客家路采访系列报道:恳亲大会世界舞台(3)
来源: 开封市外办 网站    发表时间: 2013-05-07

说到客家人,记者不得不提一件新鲜事儿:一个朋友近日想回广东梅县老家看看。52年前,他父亲离开了那里,后来把奶奶也接出来,老家没有联系的人了。令他没想到的是,近60年没人回去过,回到老家一说父亲的名字,还有人知道,而且他们家的老房子还在,奶奶临走把钥匙交给了邻居,拿起奶奶曾经交给邻居的钥匙,打开家门,家里破家什也都在。

客居他乡的中原人

客家人,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群体呢?被誉为“东方犹太人”的他们从中原大地出发,一路向南,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中国的大半个江山,在智慧与勇敢的先祖的带领下,他们到达赣南、闽西、粤东以及四川等地,最后从东南沿海走向海外。他们所到之处,身上潜在的古老文明及文化也在遍地生根发芽,甚至硕果累累。

“客家人,从字面上我们就能看出,他们是客居他乡的人,但并不是所有客居他乡的人都是客家人。”5月1日,市委宣传部调研员高树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客家人的先祖是从中原大地迁徙过去的,受当时战乱、灾难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生产生活,客家人的先祖拖家带口群体性地向南迁徙,他们先后来到赣江、梅江流域的南方山区,甚至从东南沿海漂洋过海到海外。他们在所到之处开垦耕地,建筑房屋,用勤劳的双手在异国他乡安身立命。虽然他们远离故土,但是他们心系家园,所以一直称“客家人”,用这样一个称呼,告诉自己牢记自己的身份,不能忘记自己先祖曾居住的故土。

对于客家人的根源,客家名贤、清末嘉应州(今梅州)人黄遵宪在《梅水诗传》序中说客家人来自古代中原,文中说:“余尝以为,客人者,中原之旧族,三代之遗民,盖考之于语言、文字、益自信其不诬也。” 客家人来自中原?客家学泰斗罗香林先生说:“客家先民其先世则多属于黄河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淮水流域以西,汉水流域以东等,即所谓中原旧地。”

客家人是大迁徙的结晶

梅州客家文人黄火兴说:“客系何来?本黄裔汉胄,三代遗民,世居河洛,自晋初,战乱兵凶,衣冠南下,经唐灾、历宋劫,籍寄遐荒,筚路蓝缕创四业,溯渊源,千年称客实非客。家乡哪处?数远祖先贤,中原旧族,转徙赣闽,从宋末,居安业定,驻足梅州,复明播,继清迁,群分边郡,反瓞绵延遍五洲,同根柢,四海为家便是家。”

经过历代学者的考究,客家人源自中原,客家文化起源于汉文化,客家先祖多次迁徙来到南方赣闽粤及海外之说便有了立足之地。有关客家人的迁徙,1930年的客学大师罗香林为代表的研究学者认为,客属民系自晋朝以来,一共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并在这五次迁徙过程中繁衍发展而来。

也有学者持不同研究结果,认为客家民系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迁徙。

从学者们的研究中,我们不难看出,客家人是源自中原汉族的一个分支,迁徙是这个分支形成的主要原因。

那么,如何来断定这个分支呢?简而言之,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客家人呢?

学术界对客家人是这样认定的:凡具有客家血统、客家文化素质和客家认同意识三项要素中任何两项的人,都是客家人。

“客家血统”是指祖宗是客家人;“客家文化素质”最主要指的是能操客家方言,也包括客家的生活习惯等;“客家认同意识”即承认自己是客家人。

客家文化源于中华传统文化

美国耶鲁大学韩廷敦教授在《种族的品性》中说:“客家人的历史,很值得研究,许多有眼力的人,不说过么,他们是今日中华民族里的精华。”客家人在服饰、餐饮、住宿等方面有着怎样的特色,他们又具备了哪些不一样的精神气质呢?

客家人作为南迁汉族的一个分支,他们的服饰与中原传统服饰总体上的差别不大。中原传统服装自古以来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宽松肥大。从先秦开始,我们的先祖总是深衣大袍、宽衣博带。这种服装,穿着舒适,显得轻松潇洒。

观察客家人的服饰,我们不难看出,朴素实用、宽敞简便是他们服饰的主要特色。宽松肥大,不束缚身体,这种离体式的服装,对于常年参加劳动的客家人是极其舒适方便的。其颜色多为素色,特别是蓝黑白色为流行,对襟、斜襟褂子与中原传统服饰一脉相承。

“先祖到达当地时,受居住环境的影响,多以野菜等为食,食物中天然的东西就会多一些。”5月3日上午,谈到客家人的饮食,河南省客家联谊会副会长沈钊昌说,记忆中客家土楼里经常摆满了风干的野菜、腊肉等食物,即便住在土屋里一年半载,也不会缺少吃的。原来,智慧的客家人为了生存,练就了一手腌制干菜的好手艺。家家户户都能制作一些小菜,如生搓腌菜爽脆味美,富有地方特色。当地的大米除做饭、粥外,还被客家人做成粉干、钵糕、笼床糈之类。每逢喜庆之日,家家户户都有置备,敬神、飨客、馈赠亲友再合适不过,这些小糕点也是农村年节的传统食品。

衣食仅仅解决了客家人的温饱问题,一个独具特色的住房,才能让他们抵御外来的侵蚀。据《中国民俗辞典》记载:福建西南部及广东广西北部传统客家住房样式为群体式院落住房,因客家长期聚族而居,帮成群体式,多为土木结构,外墙用厚一米以上的夯土承重墙,与内部木构架相结合,并加若干与外墙垂直相交的隔墙。外墙下面一般不开窗,故形如堡垒。

客家著名的“躲进小楼成一统”式土楼建筑,多为厅堂厨房间阁四方式。土楼建筑以土木结构平房为主,上下厅,主楼左右横屋对称,四周各有天井。

这些外在的特质都与他们客居、封闭保守、不愿意丢弃先祖的传统观念有着很大的关系。

河南省客家联谊会执行秘书长王友谊说,客家家训教育他们首先要爱国,还要尊老爱幼、接受教育。凭借勤劳、智慧、上进,客家人才有了今天的旅居世界、叱咤风云、峥嵘政坛。

“客家一定会一路春风、一路阳光,因为有着中原文化、中华民族的支撑。”身为客家人的王友谊笑着说,“世界上有1亿多客家人,我们都凭借着自己的双手在拼搏,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不同领域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2-13 20: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万里寻踪客家路采访系列报道:恳亲大会世界舞台(4)
来源: 开封市外办网站    发表时间: 2013-05-07

“要问客家哪里来?客家来自黄河边。要问客家哪里住?逢山有客客住山。男子出门闯天下,女子持家又耕田。山里山外一条心,共建美好新家园。”一首脍炙人口的客家歌谣,道出了客家人与中原的历史渊源。那么,客家人是谁?客家人从哪里来?客家人往何处去?就让我们从客家人千年来一次次大迁徙说起。

第一次客家大迁徙

西晋“八王之乱”

持续170多年

据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开封史志协会副会长沙旭升介绍,史学界一般认为客家人是从中原南迁的汉人,由于受到战乱和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客家先民从中原辗转迁到长江流域。以后又向南到达闽粤赣交界地,后又往各地分散迁徙,形成客家人。

“有关客家人的迁徙,以上世纪30年代客学大师罗香林为代表的研究学者认为,客属民系自晋朝以来,一共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在五次说前加上秦朝时期,秦始皇派兵南下统一中国,军队南迁。目前我们主要按五次说。”沙旭升说。

西晋永康元年,发生了“八王之乱”,继而又爆发了人民反晋王朝的斗争,大大动摇了西晋王朝的统治。这时,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等少数民族趁虚而入,各自据地为王,相互争战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乱华”的动荡局面。西晋王朝灭亡后,中原成了胡人的天下,他们废农田,牧牛羊,虏汉人做奴隶。不堪奴役的汉人大举南迁,他们由中原经河南南阳,进入襄樊,沿汉水入长江迁向湖北、安徽、江苏一带;朝东则由九江到鄱阳湖,或顺赣江进入赣南山区。其前锋已抵达今之梅州大埔,并于东晋义熙九年(即公元413年)以“流民营”为基础设置了义招县。这时,东晋王朝为安置中原移民,专门设立了侨州、郡、县,予以各种优待。这股潮流此起彼伏,持续170多年,迁移人口有一二百万之众。

第二次客家大迁徙

唐朝“安史之乱” 历时90余年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势由盛而衰,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加之中原灾荒连年,官府敲榨盘剥,民不聊生,许多城乡烟火断绝,一片萧条。不久,爆发了先后由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驰骋中原,辗转大江南北十数省。这些地方正是第一次南迁汉民分布的地域。战乱所及,惟有赣南、闽西南和广东东北堪称“乐土”,于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江州溯赣江而上,来到今天的赣南、闽西、广东东北的三角地带定居。根据客家族谱记载,这时期的移民,避居福建宁化石壁洞者也不少。这就是中原汉人历史上第二次大举迁徙。这次南迁,延续到唐后的五代时期,历时90余年。

第三次客家大迁徙

南宋建立 “客家人”称谓产生

北宋都城开封,于公元1127年被金兵攻占后,宋高宗南渡,在临安(今杭州)称帝,建立南宋王朝。随高宗渡江南迁的臣民超过百万之众。元人入侵中原后,强占民田,推行奴隶制。处于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为躲避战乱,又一次渡江南迁。随后,由于元兵向南进逼,赣闽粤交界处成为宋、元双方攻守的战场。文天祥起兵抗元,率义军进抵梅州,客家儿女纷纷从军,转战于闽粤各地,仅松口卓姓家族就有800多人。早先迁入此地的客家人,为寻求安宁的环境,又继续南迁,进入粤东的梅州、惠州一带。因为这时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遂自称为“客家人”。

“随着宋宗室南迁,大批中原人南迁,规模之大,据说历经15年大约有500万人。 当时中原南迁的流民被称为‘司豫流人’,以后形成了客家民系。”沙旭升说。

第四次客家大迁徙

反清运动及移民运动

客家第四次迁徙原因有二:一是受满族入主中原的影响。清兵进至福建和广东时,客家节义之士出面号召群众举义反清,失败后被迫散居各地。有随郑成功到台湾的,有向粤北、粤中、粤西搬迁的,有的到了广西、湖南、四川。二是客家人口膨胀。赣闽粤边区的客家人,经过200多年的发展,人口大增,而当地山多田少,耕殖所获,不足供应,遂思向外发展。适逢清政府于康熙年间发起“移湖广、填四川”和移民运动。于是,由中原移居两湖两广的汉民,又大量入川。朱德、郭沫若、韩素音的祖先,都是当时由广东、福建迁到四川的客家人。

第五次客家大迁徙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的“土客械斗”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客家人为基本队伍,辗转征战十余年。天京陷落后,起义军受到剿杀,百姓纷纷逃匿。

在此期间,粤中地区发生了持续12年的“土客械斗”。清政府为解决土客之争,特划出台山赤溪地区以安置客家人。动乱使得客家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大迁徙,分别迁到海南、广西,甚至漂洋过海去谋生。

屡次迁徙造就客家民系

为什么那么多人要离开家乡,向南迁徙呢?这是地理因素和民族因素造成的。中国的东面是海洋,西面是雪山高原、沙漠戈壁,北面草原是具有征服性的少数民族,可以说是三面受阻,向南迁徙是唯一的选择。北方草原地带缺水,农业文明无法向草原蔓延,所以北方游牧部落先后几次形成征服性很强的少数民族,屡屡侵犯中原。当中国农业文明的朝廷能够实现大一统时,就比较能够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而分裂内乱时,就无法抵御这样的入侵,江山易主,许多北方的中原人只有被迫往南迁徙。

自南宋末年以来,客家人在向南方各省搬迁的同时,又陆续通过海路和陆路向海外迁徙。海路由厦门、汕头、广州、海口、虎门、香港和台山赤溪的凼家冲等港口出发,乘船冒险到达南洋各地。陆路通过广西、云南边境,进入缅甸、越南等地。20世纪中叶以来,又有部分人由原住国向欧美等国乃至世界各地再行迁移。现在客家后裔已遍布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2-13 20: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万里寻踪客家路采访系列报道:恳亲大会世界舞台(5)
来源: 开封市外办网站    发表时间: 2013-05-07

虽然客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了其他地区的良风美俗,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居住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面貌。但客家仍保留了汉族的古老文化传统,客家族群在社会宗法制度、文化生活习俗、信仰崇拜、风水堪舆等方面仍类于旧时中原。客家风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别样民俗别样风情

客家人在长期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中,形成了一些广泛流行的、经常重复出的行为方式,比如唱山歌、祭拜灶王、饮食节俭、重家族等,同时,也有捡等路、讲古、端猪红、补锅头、放竹筒等日常行为。

对歌曾是客家人最主要的娱乐生活,客家山歌用有几种基本因定的内典调腔版,但内容极丰富。在莽莽的大山中,常常是不见人影但闻歌声,男腔女调,尽情放歌,山风飘送,十分引人。客家人的保护神是“灶王”—土地神,神位设在村口,旁种一棵大榕树,每逢农节日,客家人都要前往祭拜,祈祷土地神保佑全家安好、生产丰收以及其他要求。客家人在生活风俗上保持了勤俭节约、聚族而居的特点,多数早晚食粥,中午食干饭。客家人还有重视家族的家庭风俗,老人在家中极受尊重,吃饭时小孩要主动帮老人加菜,老人讲话小孩不能随便插嘴;小孩的出生也极受重视,小孩子出生三朝,外婆和近房嫂子、弟婶和已婚妇女用竹萝装鸡蛋,来到新产妇家做“三朝”,半月后,外婆邀更多的妇女,给外甥做“半月”,俗称“吃姜酒”,这次酒席最热闹。

客家人日常的一些行为也别有一番风情,如捡等路、放车筒、磨豆腐等。捡等路是指客家人走亲访友,都会准备些礼物,一般都自产的瓜果或自制米粄、发糕之类的东西,方言称“等路”,谁家有客来,特别是孩子,都会跑过捡“等路”,热闹的场面洋溢着暖暖的情意。端猪红体现了客家人和亲睦邻的观念,不管谁家杀猪,主家都会把一碗碗香喷喷的猪红分送给同屋的左邻右舍,然后请各家的长者来吃饭,让大家都能分享到那种快乐。客家人很节俭,锅破了,补补再用,于是就有了“补锅头”的行业。补锅人很辛苦,风风雨雨,走村串户,起炉火,推风箱,满面汗水,锅底煤灰一抹黑,好在大家都热情,补锅师傅补的锅平又滑,炒起菜来唔(不)挡铲(锅铲)。围龙老屋门口有一个水塘,细仔子(孩子)们常往水塘“放车筒”,截一段麻竹来,捅穿竹节,唯留一底,往里放些蚯蚓,然后沉进塘底用石头压住,几天后再捞起来往簸箕里哗啦啦一倒,哇!什么滑哥(塘虱)、虾公老蟹、黄鳝鲫鱼等活蹦乱跳,十分喜人。

服饰习俗 别具一格

客家男性衣服穿戴与广府人无大分别,但所用布料多数是家中女性织染的土布,俗称“十丈乌”。颜色为蓝、黑、乌青、暗红等,虽易掉色,但可重染,染后如新衣。客家妇女在服饰方面较有特色,除穿自织自染的左衽大襟衫、大裆裤外,还在其他穿法方面都有着独特风采。

如客家凉帽,客家凉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用薄薄的蔑片或麦杆编成,斗笠的顶部缝着布,帽沿四周除正面外,垂挂着彩布,凉帽下方中空处左右各有一根系带,从系带的颜色区分未婚、已婚妇女的身份。未婚少女用白色系带,已婚少妇多用红色系带,中老年妇女用的是青或黑色系带。

客家人戴的头帕俗称“包头仔”,是一幅边缘绣有白色花纹的细黑布,末端缀有系带,是客家妇女防寒用的。围裙也是客家妇女的常用装束之一,因为客家妇女直接参与“家头灶尾”、“田头地尾”等沉重的劳动,为避免弄脏衣服而在上衣外加系一个绣花围裙,未婚少女用白色围裙;已婚少妇多用红色、青色围裙。

客家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禁忌,春节尤其明显。客家俗话说:“入哩年界(年关)禁忌多。”客家民间奉行的春节禁忌包括:禁打骂小孩;禁打碎器皿;禁讲粗话恶语。张祖基的《客家旧礼俗》谓:“初一该日特别谨慎,唔敢讲恶话骂人,也少人出门,若使在初一早晨碰到好的事情、听到好的话,就作为系一年的好兆头,作为今年会利市。所以碰到人,就互相恭贺,讲各样的好话;忌用不吉利的字眼;初三忌出门访友,初三各家都习惯扫倒垃圾,送出屋外空地或河边去,喊做送穷鬼,因此这日少人出门;忌用针线,尤其忌在厅堂做针线活。”

客家风俗 传承中原

客家人保留至今的敬祖宗、祭社神方面的礼仪,都是沿袭古代中原的习俗。昔日客家妇女流行蓝色大襟衫,现在一些偏僻的客家山村中,老年妇女仍穿着大襟衫,其服饰与古代中原汉唐时装、尤其宋代中原妇女的衣衫有着极其相似之处,就是一例。

张岱年老先生说:“博大精深的周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周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也是客族文化之源。在冯秀珍看来,客家丰厚的礼仪文化可从周朝找到源头,其一是敬祖宗,其二是长子继承权(尤其嫡长子)。西周时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父位,而在汉族尤其是客家人中,嫡长子的地位高于其他儿子。其三是客家人多有修族谱的传统,这也是周朝时的宗族制度的遗风(东汉造纸问题)。其四,从其它方面看,客家人可说是周朝遗民。西周不仅以农耕文化亦以礼乐人文载于史册,而客家人极为重农耕、讲礼节、重祭祀、讲德孝。

不光在习俗上能看出客家风俗承传古代中原,从戏剧文化看,客家的广东汉剧与陕西秦腔有很多相似。冯秀珍说客家有“广东汉剧”,从名字看就比较传承中原戏剧;客家戏剧从唱腔来看,更多些北方的豪迈和粗犷,与陕西的秦腔在唱腔、乐器方面有很多相近之处;从汉剧源流看,汉剧源流有“秦戏班底”的说法,客家山歌与陕北信天游之随口唱来如同一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2-13 20: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万里寻踪客家路采访系列报道:恳亲大会世界舞台(6)
来源: 开封市外办网站    发表时间: 2013-05-07

客家方言是客家人的母语,是客家人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客家话是古代的官话。客家方言是汉语方言的一支,它是从古代汉语分化出来的,至今仍保留着古代汉语的许多特点,因此,客家话被誉为“古代汉语的活化石”。而客家话最早的分布地在今河南、陕西等地,它的根在中原。

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

客家语,简称客语,又称客话、客家话等,部分地区还称涯话、新民话、土广东话、粤东语、怀远话、惠州话等,是汉藏语系下汉语族内一种声调语言(或汉语方言)。在国外,学者普遍认为客家语是汉藏语系下汉语族的一支;在国内则认为是汉语七大方言(官话、客语、粤语、赣语、湘语、吴语、闽语)之一。客家话历史悠久,在南宋便初步定型,而正式被定名为客家语,是20世纪的事情。由于梅州是世界客都,梅县更是世界客都的中心,所以以梅县客家话为标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海内外国际客家话节目都是以梅县话来播音。因而在语言研究中,客家语以梅县话为代表。

客语是汉族客家民系(包括粤东客家人、东江水源人、粤西-桂南涯人、四川的广东人)的母语 ,分布区域非常广泛,遍及中国东南沿海、南部、西部等省份、香港新界北区、台湾、海外客家人移民地区(如毛里求斯、印度等)。客语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为广东东部(如梅州、河源等)、东南部(如惠州)、北部(如韶关等)和福建西部,江西南部等地区;而香港、澳门的客家人很多已经改说粤语,不说客语了。因为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流行文化,客家语在中国北方的知名程度远不如粤语、闽南语高。

因为保留了古汉语的很多特点,客家的语言深具中原古风,所以说“客家话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客家人是“宁卖祖宗田”也“不忘祖宗言”的,就这样才把古代的汉语传承至今。

保留中原古音 “古代汉语的活化石”

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是北京语音的普通话,古代汉语的标准话就应该是古代作为首都的地方方言的音声。客家方言的源出地,客家学界一般认为来源于中原。清末嘉应州(今梅州)人黄遵宪在《梅水诗传》序中说:“此客人者,来自河洛……而守其语言不少变。余尝以为,客人者,中原之旧族,三代之遗民,盖考之于语言、文字,益自信其不诬也。” 现公认客家话保留中原古音,为“古代汉语的活化石”。

我们都知道,西周、秦、西汉、盛唐这些盛世都在陕西西安一带,所以上述朝代古代汉语的标准语音就是陕西语音。冯秀珍认为,秦朝统一中国又统一文字,其文字自然是以陕西语音来界定;而秦承周制,秦与周的都城都在陕西,所以,秦、周语言如出一辙,因此,秦朝的官方语言无疑就是周朝时期的官方语言。

客家方言又称“唐音”、“客家话”,在冯秀珍看来,客家话源自秦朝时的官方语言,它是一种由北方方言语音(陕西地区)读音、官方雅语词汇构成——具有书面语基本特征——保留比较多古代汉语的语言。由于客家话保留了更多唐宋以前的语音、语法结构和词汇内容,从而被誉为“古代汉语的活化石”。

研究客家方言要到河南来

河南大学教授曾广平原本是广东人,但他来到了河南,来到了河南大学,他来河南的原因只有一个,河南是客家人的根,要研究方言尤其是客家方言,必须要到河南来。

东南亚研究专家许云樵教授在《客家话音韵研究》一文中说:“客家话最特别,和粤、闽都无关系,与中州音韵却有不少相通的地方。”这里讲的最特别主要指两点:一是保留了中州音韵;二是不同于粤、闽方言,也和粤、闽二方都无关系。美国耶鲁大学韩廷敦教授在《种族的品性》一书中说:“客家人原出北方,他们的方言,实在是一种官话,像中州河南的话。”以上说明中外学者的观点是一致的,从语言学的角度,证明客家话源于中原,保留河南中州音韵,是河南的官话。语言大师章太炎先生在《客方言·序》中说:“广东称客籍者,以嘉应诸县为宗。”“大氏(抵)本之河南,其声音亦与岭北相似。”这里的“中州”与“中原”指出一致,这是一个大中原的概念,包括今天的河南、陕西等地。

在曾广平教授看来,语言是一种最好的凝聚手段。客家居处,多穷乡僻壤,交通阻塞,这是造成语言稳定性的地理环境因素。此外,客家人历史形成的文化心态也是一重要因素,不讲客家话被看成是忘本叛祖行为,这形成了顽强保持乡音的心理动力。孙中山的祖籍原为陈留,后迁至广东紫金,再迁至增城,最后迁于中山县,待孙中山出生时,已隔七代,他以讲广府话为主,但也不忘客家话,他遇到广州人来访讲广府话,遇到客家人来访,就用客家话会话,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曾广平教授认为,在客家人眼里,语言就是自己的命脉,就是自己的根。而这根的根,在中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2-13 20: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万里寻踪客家路采访系列报道:恳亲大会世界舞台(7)
来源: 开封市外办网站   发表时间: 2013-05-07

在建筑美学视野中,客家民居有千姿百态的建筑造型,特别是粤、闽、赣三省交界客家集聚区的建筑。客家民居是中国的典型民宅,来自古代中原的客家人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种骨子里的热衷,他们将周易的理念融入生活、体现在民居建筑中,客家民居是周易哲学文化的生活体现。

客家建筑形式多样

客家民居有赣南的围屋、闽西的土楼与粤东的围龙屋三大类典型代表。粤东客家民居建筑主要有:围楼,即土楼,大多为方形或圆形,主要分布在福建龙岩市的辖区内,其辖区内的永定县素有“土楼之乡”、“客家大楼王国”的美誉,现存圆楼、椭圆楼、方楼、五角楼、八角楼、纱帽楼、吊脚楼等多式土楼30多种、23000多座,其中较有规模的有8000余座,圆楼360多座。境内就有圆楼360座,方楼4000余座;走马楼,其外形有一字形、凹形或曲尺形,多为倚山建筑,分为上下两层,底层为厨房、农具杂物房、畜栏、厕所,上层为居住室和仓库;五凤楼,房基呈阶梯形,顶瓦呈层叠式,一般为五叠,从远处看,一层层的顶瓦飞檐,有如五只凤凰展翅,故名;四点金,主要特点是在房屋的四角建有如近代炮楼式的高层建筑;殿堂式,是类似中原汉族府第风格的殿堂式民居建筑,它采用我国民族传统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结构,布局严谨,讲究座向,主次对称,堂皇美观,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中西混合式,是客家侨乡民居建筑形式的一种特殊风格,是将客家传统的房屋结构结合西洋的建筑艺术的混合型民居建筑。

客家民居这样的建筑设计,首先,适应于保持和发展家族宗族制;其次,是由于防御外敌的需要;再次,受当时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影响,适应当时农民生活;最后,还受周易哲学文化理念的影响。

建筑文化 沿承周易

北京联合大学客家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易学联合会会员冯秀珍认为,周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典籍,被誉为“六经之首”。周易的理论思维是先秦哲学的高峰,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东方思维模式,它在我国古代自然科学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来自古代中原的客家人,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种骨子里的热衷,他们将周易的理念融入他们的生活,体现在民居建筑中,客家民居是周易哲学文化的生活体现。

土楼的艺术造型即其方、圆体态,特别是圆型,是自然界基本形态之一。讲究者,还以圆体按八卦的布局建筑。客家先民崇尚圆,把圆当作天体之神来崇拜,这表现在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无不体现着“圆”的传统文化特征。土楼的代表性建筑——承启楼就是按这方圆原理构筑的。

“太极生两仪”:东西两边各设两口深浅不同的水井代表阴阳;西边为阴井,井较深水较冷,东边为阳井,井较浅水较温,两口井可看作是太极图的阴阳眼。“两仪生四象”:主楼用四堵风火墙隔为四大块;“四象变八卦”:东西南北各装四个公用楼梯把四大块变为八小块;“八卦演为六十四卦”:每块再分8个房间,共有64间,即六十四卦。

围龙屋同样符合天圆地方之理。从形廓来看,客家围龙屋由圆和方构成,外围圆、内里方,象征天圆地方;龙厅建筑在上、化胎建筑在下,象征天在上、地在下。围龙屋内布局“三堂四廊”符合“三才四象”。围龙屋内,纵向是上中下三堂,横向是四排住房和过厅,“三堂四廊”错落有致。围龙屋的核心是祖堂,这里是围龙屋的太极(点)。祖堂上建有陈设祖公牌位的神龛,象征天地祖先神灵之所在,时时要对其进行祭祀和焚香礼拜。太极生阴阳,围龙屋里有以日月运行为基础的阴阳学说的体现,那就是“化胎”的建筑。

围龙屋是天人合一的体现,围龙屋的平面布局大部分采取中轴对称,追求人工与天然的统一,将建筑融入环境、以环境衬建筑。

永定土楼和梅州围龙屋作为一种传统客家民居,很好体现了客家人对周易文化的实践与运用,表达了客家人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理念,诉说着客家人与远古文明永远也割不断的血缘关系。

建筑风格 不断变化

客家建筑是一个地理与历史的概念,它的结构与造型随地域与时代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提到客家建筑,人们自然会想到客家民居中布在闽西一带的土楼与分布在粤东北地区的围龙屋。从建筑所用的材料来看,土楼与围龙屋所用的主要材料是就近所取的粘土、石块、粘土烧制的砖瓦及杉木等,其中粘土的用量最大,其次是杉木。因此,客家民居建筑是真正意义上的土木建筑。

客家建筑的造型大致经过了如下的发展过程: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组合图形。圆形与正方形是客家土楼所采用的造型,半圆形是围龙屋所采用的造型,长方形和组合图形是近、当代所采用的造型。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客家地区交通与信息闭塞的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客家建筑更多地融入南方建筑风格。近几年来,在旅游景区建筑及纪念性建筑中,仿圆楼及仿围龙屋的建筑又成为时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2-13 20: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万里寻踪客家路采访系列报道:万里寻踪淮阳始
来源: 开封市外办网站    发表时间: 2013-05-08

核心提示

一部博大厚重的客家迁徙史告诉我们, 客家远祖先贤乃是中原旧族,苦于战乱兵凶,衣冠南下,转徙赣闽,籍寄遐荒,荜路褴褛。中原汉人衣冠南渡过程中,曾经有无数个重要的地理节点,淮阳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

淮阳太昊伏羲陵 天下第一陵

我们将开启横贯6省、行程万里的大型文化主题报道之旅的第一站选在淮阳。从淮阳开始,我们努力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中探寻客家文化精神。

淮阳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约公元前40世纪,太昊伏羲在此建立中国第一个都城,名宛丘。后炎帝神农氏建都于宛丘之旧墟,易名为陈,文化底蕴极其厚重。

几年前,世界客属第22届恳亲大会组织发动全球性客家文化交流活动——“世界客家播迁路”。 “世界客家播迁路”活动采集中原圣土首站就选择在“天下第一陵”之称的淮阳太昊伏羲陵。

6500年前,太昊伏羲氏率领部族从甘肃天水沿黄河东下,在这里择水而居,繁衍生息,孕育了伟大的华夏民族。

“太昊陵传说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长眠的地方。”5月6日,周口晚报社会新闻采访部主任杜欣告诉我们,陵墓位于淮阳县城以北的蔡河边。太昊陵包括太昊伏羲氏陵和为祭祀地而修建的陵庙,是我国著名的三陵——太昊陵、黄帝陵、大禹陵之一。太昊陵占地面积875亩,是一座气势磅薄、规模雄伟、殿图豪华的古代宫殿式建筑群。历来被称为“天下第一皇朝祖圣地。”

在太昊陵,人文始祖祭祀活动绵延千年历久不衰,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世界各地几百万人涌向淮阳县太昊陵庙朝圣伏羲,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均有盛大祭祀活动。如今,朝圣者已经遍及全国各地,不少国际学者在此期间也来太昊陵探古寻幽,研究古老的东方文明。海内外客家人、华人华侨每年都组团到此朝拜,以示不忘祖先。

淮阳 中华民族姓氏根源所在地

淮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姓氏之根源所在地,同时也是世界陈姓直接得姓的祖根地,在客家人中影响深远。淮阳作为陈氏发祥之地,通过十多年的宗亲活动,已有不少海内外陈氏宗人到淮阳寻根拜祖, 并建成了规模宏大的陈胡公陵园。

陈胡公本妫姓,有虞氏,名满,字少汤,舜帝的33世孙。商朝末年,舜帝的第32代孙虞阏父(又称遏父)投附了周国,担任陶正一职。他制陶的技艺极为精湛,博得了周文王的欢心。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追封先贤遗民时,把虞阏父的儿子虞满封于陈地,国号为陈,侯爵。谥号胡公,史称陈胡公(《国语》作虞胡公),为陈氏与胡氏的得姓始祖。

《史记·卷三十六·陈杞世家第六》记载: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夏后之时,或失或续。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於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胡公卒,子申公犀侯立。

陈胡公死后葬于陈,其子孙便以国为姓。3000多年来,陈胡公后裔一本千分,子孙遍布海内外。“陈氏遍天下,淮阳是老家”、“陈氏八千万,始祖皆胡公”。

据淮阳陈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秘书长陈卫东介绍,陈胡公墓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陈胡公既是陈国始君,又是陈姓始祖,他长眠于此,海内外陈姓来淮阳寻根谒祖者络绎不绝。

陈卫东希望通过本报“万里寻踪客家路”大型系列采访活动,让更多的陈姓人到中原寻根。

中原之地客家之根

记者 张苗苗

5月6日上午,万里寻踪客家路特别报道组从开封一路向南,在高速公路上行驶3个小时后,于中午时分来到了水城淮阳。早在约公元前40世纪,太昊伏羲在此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都城宛丘。

淮阳水城的美誉一点也不虚,客家人寻根祭祖的重要建筑——陈胡公陵园就坐落在淮阳县龙湖湖畔。

一波碧水、一片蓝天,在延绵的龙湖湖水的相伴下,记者一行走进了由福建陈姓客家人援建的陈胡公陵园。安静的午后,记者漫步陈胡公陵园,走在青翠欲滴的松柏下,伴着微风,细细品读客家人援建的石碑上雕刻的文字,用心感悟他们寻根祭祖的那份诚恳、迫切。路过石牌坊、穿过长廊、走过前厅,瞻仰了位于陵园最终端的陈胡公之墓。

记者细数陵园内石碑、石雕,陈、胡等姓氏的客家人以后嗣子孙的身份为援建陵园作出了贡献,用自己的行动寻根祭祖。作为祖根地,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伸开双臂给一个温暖的怀抱,欢迎我们的客家兄弟姐妹回家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2-13 20: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万里寻踪客家路采访系列报道:客家名人尽显风华
来源: 开封市外办网站     发表时间: 2013-05-08

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学习。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所以,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

风云变幻 名人辈出

客家先民在艰苦坎坷的南迁过程中,磨练出艰苦创业、吃苦耐劳、奋发进取、追求理想、团结拼搏、勇于开拓、坚韧不拔、爱国爱乡的客家精神。

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客家人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动地的正气歌。在历次风云变幻的伟大时代,客家人总是冲锋陷阵,勇当排头兵。在近代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中,立下了不朽功勋。许多国际学者认为,客家是中华民族中最优秀的民族(系)之一。客家作为汉民族的一个优秀民系,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仁人志士、文武将才、英雄豪杰、政界精英、商场巨子、文坛泰斗、科技奇才……从古至今,一个个客家名人活跃在神州大地乃至世界各地。

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农民领袖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等都是客家人;在中法战争中,客籍将士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将领刘永福是广西钦州客家人,老将冯子材以及其部属将士多数是客家人,他们英勇善战,顽强抗敌, 团结一致,挫败了法军;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祖籍是广东省紫金县中坝孙屋围人(原属长乐即现五华县辖),孙中山在海外发动革命、在国内组织几次武装起义以及讨袁护法、东征、北伐中,追随孙中山的主要骨干力量是客家人;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了一批客家人,如叶挺、罗卓英、张发奎、黄琪翔等抗日将领与华侨黄义秀、王春红、官文森等人奋勇杀敌,捐助革命。

客家名人 大批涌现

客家人中涌现了一大批跻身于学术、体育、商界、政界的名人。

丘成桐是汉族客家人,国际著名数学家,原籍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文福镇,1982年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是迄今为止仅有的两个获得该奖的华人数学家之一,现为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大学期间,他以3年时间修完全部必修课程,还阅读了大量课外资料。他的突出成绩和钻研精神被当时的美籍教授萨拉夫所赏识,坚韧、坚持、锲而不舍,这就是丘成桐的精神。他个性坚强,永不服输,永不言弃,得奖无数。数学家郑绍远先生回忆说,对于许多深奥的数学问题,丘成桐已思考近20年,虽然仍未解决,但他还是没有轻易放弃思考。

出生于广东梅县的曾宪梓也是客家人,现为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生活艰苦,小时候连鞋都穿不上,靠助学金读完了中学和大学。侨居泰国回香港后,他处境艰难,为了生活,他帮人照看孩子。生活的艰难,让曾宪梓萌发了创业的念头。他发现香港服装业发达,却没有一家生产领带的工厂。于是,他从一条小小领带开始,用心打磨、经营,注册了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并逐渐开发出其他男士产品。在发展巩固香港市场的同时,曾宪梓还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拓展海外市场,获得成功后又迅速把战场扩展到印尼、马来西亚、泰国……

奥运冠军林丹也是客家人,2002年8月,不满19岁的林丹登上国际羽联排名第一的位置,2008年获奥运冠军,2012年8月5日,在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决赛中,林丹夺得金牌,也因此成为首个卫冕冠军。林丹5岁就进了培训班,小小年纪的林丹显示出了不肯服输、自尊心强的劲头,跑步过程中,林丹是队里年纪最小的,他跑不到前面去,就死死跟着大一点的队员跑,一定要跑完全程,绝不肯中途停下;在队里打比赛,如果输了球,教练还没说什么,林丹自己就开始掉眼泪了。

客家名人与开封

2012年3月24日,首届全球恳亲(客家)文化盛事颁奖大典在郑州开幕,开封被评为“全球华人最向往的十大恳亲文化圣地”之一。

史学界和客家文化研究专家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客家人从中原地区五次南迁中,很多有影响的客家人是从开封这一带出发的。这是因为几千年来开封一直是中原地区最重要的城市,是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高官、巨商、名人聚集之地。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从这里走出的客家人在南迁中,也和从中原其他地方南迁的客家人一样,保持了自己的文化特色、生活习俗和社会影响。孙中山先生的祖辈就是唐僖宗时期从开封南迁的客家人,孙中山先生的孙女孙穗芳女士前几年专程来开封寻亲认祖。福建最著名的客家土楼的建设者,是北宋灭亡时从开封迁出的。

在台湾有500万客家人,且祖籍大多在中原。沙旭升说,根据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公布的数字,在台湾排名前10位的大姓中,陈、林、吴、蔡、李、张、杨7个大姓及孙、程、魏、丘、汤等姓都是从开封南迁至台湾的客家人。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的祖先就是从开封南迁的客家人,他2008年以国民党主席的身份率团访问大陆,为两岸关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曾多次来开封寻根。

客家人祖祖辈辈虽然客居他乡,在异乡生根,但依然保持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和民族认同感,中原始终是客家人魂牵梦萦的心灵故园。同时,中原人民也思念、牵挂着远离故土的客家人。

开封素有“客家祖居地”和“河洛文化沃土”之称。近年,海内外客家人纷纷来开封寻根谒祖,掀起了一股寻根热。先后有台湾全球董杨童宗亲总会、世界魏氏宗亲总会、台湾丘氏宗亲会、新加坡蔡姓宗亲会、菲律宾何氏宗亲会、泰国杨氏宗亲会等上百个客家人社团来开封寻根谒祖。他们不忘桑梓,纷纷为家乡开封的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2-13 20: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万里寻踪客家路”特别报道:千年欧公颍州梦
来源: 开封市外办网站    发表时间: 2013-05-09

5月7日,太昊伏羲陵前的美丽龙湖烟雨迷蒙,碧水莹莹,柳丝垂岸,蒲苇葱葱,眉目如画。如此美景,我们无意留恋,驱车东南,奔向横贯6省、行程万里的大型文化主题报道之旅的第二站——安徽阜阳。

阜阳古称颍州,在客家人衣冠南渡过程中,颍州是其中重要的一个中转站。

客家学泰斗罗香林先生曾说:“客家先民其先世则多属于黄河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淮水流域以西,汉水流域以东等,即所谓中原旧地。客家族群是在迁徙中形成、又在迁徙中发展的。当时中原士族纷纷迁徙江南,颍州是必经之路。”但是在今天的阜阳,已经找不到客家先民从颍州迁徙的遗迹。

时间如此无情,时间亦曾有情。尽管在阜阳找不到客家先民迁徙的遗迹,但与一名客家巨子的“猝不及防的邂逅”,让我们无比惊喜。这位客家巨子,就是字永叔、号醉翁、别号“六一居士”的文章大家欧阳修。

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在进行此次大型文化主题报道之前,我们就知道欧阳修是客家人,原计划到江西吉安的欧阳修遗迹采访,没想到在阜阳就与他“相遇”, 开启了一段时隔千年的精神对话,也得知了这位文章大家与颍州西湖的一段不解之缘。

阜阳日报社资深报人王秋生近年来潜心于文史和地方文化的研究,以丰硕的研究成果实现了由报人到学人、由记者到学者的华丽转变。王秋生精心编撰的学术专著《欧阳修苏轼颍州诗词详注辑评》和与他人合著的《颍州西湖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出版后,受到文史专家的好评。5月7日,王秋生接受我们采访时说:“我国各地的西湖有30余处,而阜阳颍州西湖在古代可与著名的杭州西湖相媲美,并称‘杭颍’。欧阳修一生8次到颍州,尤其偏爱颍州西湖景色。”

千里来寻踪万里亦祭祖

5月7日下午,阜阳细雨飘飞,报道组一行在《颍州晚报》资深记者张殿兵的带领下参观了生态园内的欧阳修故居会老堂。

会老堂内立有欧阳修石刻像,碑上有清乾隆皇帝题诗和晁悦之、李叔端题字。院内有苏轼的“和欧阳少师会老堂次韵”碑刻等历代即兴题诗碑刻多块,以及欧阳修与老友赵概相会的铜雕塑像。院中栽植有百年历史的金桂和丹桂各一株。大院用仿古砖块垒砌的院墙围住,与欧阳修后代聚居地西湖亭孜村隔湖相望。院子四周繁花锦簇、翠竹环抱。

细雨中的会老堂,红花灼灼,绿草萋萋,欧阳修与老友赵概相会的铜雕塑像笑语如昨,让人不胜感慨。可以想象,当年的客家巨子欧阳修居西湖,赏胜景,晤老友,诗酒唱和,何等痛快。千年之后,尚有其客家后人守护,无数游人如我们一样冒雨拜谒,想欧公虽逝,当不寂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2-13 20: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万里寻踪客家路”特别报道:生生不息客家魂
来源: 开封市外办网站    发表时间: 2013-05-09

人们常说“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如今,客家人的足迹已遍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千百年来,沧海桑田,但客家人在辗转迁移的漫长过程中,始终心系河洛故土,不忘祖先。他们不仅保存了汉族血统、继承和发扬了中原汉民族的优秀传统及文化习俗,还赤手空拳创家立业,铸造了可歌可泣、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客家精神。

客家精神世代相传

有人说,客家精神是爱国爱民,反压迫反侵略;勤劳刻苦,努力开拓;勇敢无畏,富革命精神;挚诚团结,敬祖睦宗;不亢不卑,平等待人。也有人说,客家精神是刻苦耐劳、刚强弘毅、冒险犯难、独立进取、勤勉创业、团结奋斗、热爱国家。叶志茹先生在《浅谈客家精神及其形成》一文中,把客家精神概括成:一是百折不挠、锐意进取;二是艰苦创业、奋斗求新;三是爱国爱族、精诚团结;四是崇文尚武、器重名节;五是敬老爱幼、继祖崇宗;六是勤俭持家、乐善好施;七是追求革命、主持正义;八是为人忠诚、耀祖光宗。无论如何总结、如何表达,不可否认的是所有这些优点都涵盖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之中,都是中华精神的生动演绎。

作为客家先民的主体,中原汉族人在南迁途中饱受战乱灾祸和颠沛流离之苦;迁至被时人视为蛮荒之地的赣闽粤边区后,又要在极其困难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开基创业。特殊的经历和环境造就了客家人勤劳俭朴、忍辱负重、自强自立的品质。客家先民在扎根山区、艰苦创业中,历尽千辛万苦和艰难险阻,锻炼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并世代相传。改革开放中,一批又一批客家精英勇闯商海,拓展国际市场,成为新一代优秀的企业家。

溯本思源 赤子之心

客家人历经千百年的奋斗,五次大迁徙,扩展到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台湾等省,重峦叠嶂的山区环境一方面给人们提供了躲避战火的栖身之所,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保守、封闭、狭隘的性格。但赣闽粤边区的客家人并没有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而是保持了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18世纪末,众多敢于冒险的客家人远渡南洋、美洲做劳工,尔后辐射到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繁衍了一亿多客家人及其后裔。海外客家人多半是“扎条裤带出远门”,漂洋过海创业,白手起家,通过艰苦奋斗,不少客家人成为当地巨富。

历史上客家先人是被迫南迁的,他们对故土的怀念深沉、浓烈。他们的后裔承传了这种带有儒家观念的传统,色彩更为浓烈。

客家人普遍存在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这是由于客家民系是在迁徙流离中形成。客家先民饱受战乱和压迫带来的痛苦,因此客家人对家园的安定、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崛起有着强烈的渴望。许多海外客家人虽身在异邦,但始终不忘自己是炎黄子孙。客家地区各姓祠堂大门的上端都写着醒目的堂号,如陈姓的颍川堂、李姓的陇西堂、叶姓的南阳堂、温姓的太原堂、丘姓的河南堂等,直接表明本族的中原渊源。客家人不论迁徙到何地,都教诫子孙“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要敦宗睦族、追远慎终。

不论迁移到哪里,客家人都不会忘记他们的祖辈来自何处。

重教崇文 以学为荣

赣闽粤边区是华南地区开发较迟的一个区域,直到唐朝还被视为化外之地。但从南宋特别是明朝中叶以来,赣闽粤边区得到迅速发展,并以教育发达、人文荟萃著称于世,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客家人崇文重教、以学为荣的社会风气。“晴耕雨读”、“士慕诗书”、“人思向学”很早就成为客家人自然而然的生活习惯,不论生活如何困苦,父母都会想方设法让孩子念书。男人出门闯天下,有的报考黄埔军校、云南讲武堂、保定军校,成为一代将军和高官,有的发奋读书、攀登科学,成为优秀科技人才和精英。

客家人是汉民族的支系,在长期辗转、艰苦开拓的过程中,互助互爱形成了精诚团结的优良传统。客家人常说:“亲不亲客家人,一颗番薯也都分着食。”团结互济、群策群力、诚实守信的品格,赋予了客家人战胜困难、发家兴业的强大力量。

世界各地都有客家公会、客家同乡会、崇正会。半个多世纪以来,五洲四海的客家乡贤携手举办了25次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同根、同源、同心、同德,敦亲睦族,全球客家大团聚、大联谊,增进了亲情、乡谊,促进了客属团结,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沟通了海内外信息和交流,促进了经济繁荣。

千难万险 适者生存

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开封史志协会副会长沙旭升认为,客家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与客家历史与文化的发展演变关系密切。客家精神是在客家人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又为客家社会的人文发展起引导作用。

客家人作为汉民族一支民系,其形成和发展经历数次大迁徙,颠沛流离、世事多艰,使客家人养成坚忍卓绝、刻苦耐劳、冒险犯难、团结奋进的特性,客家人是“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影响或选择下的适者”。

客家人经过历代长期艰苦奋斗,使民族性格得到考验和磨炼,使客家人自始至终带有一种浩然正气的民族节操。

客家先民是中原华胄,他们来自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虽经辗转迁徙,其文化气质不变。

“客家民系最值得称道的可贵之处在于客家妇女的地位不同一般。客家妇女无缠足怯弱之习,她们能躬操耕作,主持农计,朴素节俭,勤劳洁净,任劳任怨,可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她们的坚强和聪颖也充分体现出客家精神的精髓。”沙旭升如此评价客家妇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2-13 20: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万里寻踪客家路”特别报道:钟山风雨气昂扬
来源: 开封市外办网站     发表时间: 2013-05-10

说起客家人,许多人想到的是赣州、梅州、永定、长汀等著名的客乡,很少有人知道南京与客家之间还有着一段割不下、剪不断的深厚渊源。南京地方志专家王涌坚经过长期研究,于几年前提出南京是客家民系的诞生地,也是客家的发祥地。

5月9日,晚报特别报道组冒着风雨,循着客家先民迁徙的足迹,来到六朝古都南京。

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不仅孕育了长江流域的文明,也催生了南京这座江南城市。南京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古迹众多。

在近代史上,南京发生的几件大事都与客家人有关:一是太平天国,其领导人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石达开等都是客家人。二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孙中山先生本人和主要的同盟会领导核心如廖仲恺、邓演达、胡汉民等都是客家人。

因为孙中山先生,开封与南京又多了一条情感的纽带。

唯唯客家,系出中原。作为客居他乡的客家人,孙中山先生“家”在中原;作为客家人的孙中山,“家”在开封陈留。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孙中山先生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说:“中山先生曾亲口说过,自己原籍在紫金县,是东江客家人。这是我父亲(孙科先生)跟我说的。我们孙家,从河南陈留(陈留郡,就今天的行政区划而言,相当于以开封市陈留镇为中心向周边延伸50公里~100公里的区域)迁到江西,再迁到福建,从福建再搬到广东。”罗家伦、黄季陆主编的专著也有记载:“孙先生名文……孙氏先世本中原望族。唐僖宗时,河南陈留有孙者,中书舍人孙拙子也,娶陈氏;黄巢乱作,充承宣使,领兵闽越江右之间,因屯军定居于江西宁都。四世孙承事公,迁福建长汀之河田。明永乐中,有友松公者,再迁广东东江上流紫金县之忠坝公馆背,为先生上代入粤始祖。”孙家自中原河南迁至江西,再迁福建,再转广东等地乃至移居海外,这一路径也是客家人迁徙的典范。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为民族独立、民权自由和民生幸福奋斗了一生。孙中山先生在南京从事革命活动的时间虽然不长,然而,南京的许多地方都与他的名字紧密联结在一起。

5月9日,《金陵晚报》记者丛秋芬告诉晚报特别报道组,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办公室,就坐落在南京市长江路292号大院内。晚报特别报道组在长江路292号大院看到了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办公室。办公室坐北朝南,共有5间房。每一间都是按当年的原样摆放,显得十分简朴。

孙中山先生虽然在南京呆的时间并不长,但在长江路292号大院建筑群里,却深深地留下了他的印迹。先生虽已逝去,但院内草木依旧葱茏。倘佯在大院建筑群里,这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能勾起人们对这位客家巨子的追忆,都能引起人们对那个革命时代的探寻。

在南京,另一个与孙中山先生的名字紧密连结在一起的地方,就是中山陵。5月9日的钟山风雨交加,但景区内游人如织,拜谒孙中山先生的海内外游客摩肩接踵。中山陵园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与世长辞。1929年6月1日,在南京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当日10时15分举行奉安典礼时,鸣礼炮101响,全国民众一律停止工作,默哀3分钟。中午12时,安葬完毕,由宋庆龄率家属等将墓门密封,庄严隆重的奉安大典告成。在墓穴上面的大园圹内置有一具大理石石棺,覆盖着由日本雕塑家高琪精制的孙中山卧像,以供人瞻仰。奉安典礼后,南京中山陵名扬海内外,前来瞻仰者络绎不绝,以后逐年增多,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近30万人次。

在1929年孙中山先生奉安南京时,国民政府将中山先生灵榇经过的码头、道路、桥梁和城门都以“中山”命名作为纪念。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非常尊敬孙中山先生,依然保留了这些建筑的名称,并不断加以保护、维修和扩建。今天,这些以“中山”命名的中山码头、中山桥、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逸仙桥和中山门等,依然吸引着人们去追忆悼念这位祖籍开封的伟大革命先行者。

寻踪故事孙中山祖籍在开封

5月9日,记者一行冒雨来到中山陵采访。尽管风雨交加,但拜谒孙中山先生的游客络绎不绝。对于孙中山先生的老家,很多游客爽快地答出是广东。但鲜有人知,在开封市陈留镇,有这样一个几代人口耳相传的事:孙中山祖籍在当地的孙老庄村。

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博士对中原故里情有独钟。2003年,她原本打算作为客家后裔,参加在郑州举办的世界客属第18届恳亲大会,但遗憾地错过了。同年,她率10余人的专家考察团回到河南省寻根祭祖,特别来到开封市陈留镇,在和开封陪同参观考察的工作人员聊天时,她强调了陈留在她及中山先生心中的地位,道出了孙家祖籍在开封陈留。

像孙博士寻根祭祖一样,近几年,先后有台湾“全球董杨童宗亲总会”、“世界魏氏宗亲总会”、“台湾丘氏宗亲会”、“新加坡蔡姓宗亲会”等上百个客家人社团回到开封寻根祭祖,掀起了一股寻根热。

岁月变迁 客家魂魄依然相通

5月9日,一片烟雨让中山陵格外宏伟,从陵园牌坊向上行走时,最顶端的祭堂被朦胧烟雨环绕,像是入了云霄。

据工作人员介绍,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安葬的墓地是他亲自选的。1912年3月31日,孙中山辞退了临时大总统职务,第二天一早,便约了胡汉民等人骑马去紫金山打猎。他在攀登到山的中部南坡时,向远处眺望,顿觉心旷神怡,悠然自得,他看中了这块山地,就高兴地对同行人说:“候他日逝世,当向国民乞求一块土,以安置躯壳耳!”

孙中山病逝后,根据他生前的这个愿望,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下令国葬孙中山于南京紫金山南麓,由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女士偕同孙科、林焕廷等人来实地勘察,选定墓址,并从登报悬赏征得的40余份陵墓建筑图案中,选定采用获得首奖的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自由钟形图案,于1926年3月12日奠基动工,1929年春建成。

通向祭堂的石阶是当时的总设计师按照孙中山先生的要求设计的。站在最底端,记者看到了满眼的石阶,恢弘肃穆。自下而上,走过一级级石阶,站在祭堂门口时,转身回望,只能看到一个个平台。

作为客家人,孙先生与先祖间隔岁月,但勤勉、奋斗的客家魂魄却是一脉相承的:“向前看,要努力奋进,向后看,总有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2-13 20: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万里寻踪客家路”特别报道:旧时王谢堂前燕
来源: 开封市外办网站    发表时间: 2013-05-13

西晋永嘉年间,为避战乱,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南徙渡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永嘉之乱,衣冠南渡”, 这是客家先民第一次大迁徙。罗香林教授著《客家源流考》称:“迄晋武帝统一中国,尽罢州郡兵权,边州因而空虚。会八王相继作乱,国力因而削弱,边区内徙的部族,便得相继乘机而起。晋代的中央政府,不得已也迁到建康,就是现在的南京。”

南京山川秀美,古迹众多。早在上世纪30年代,朱自清先生游历南京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评价:“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痕迹。你可以揣摩,你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5月9日,晚报特别报道组冒着风雨,像逛古董铺子一样逛南京,寻找客家先民迁徙的足迹,寻找客家先民迁徙途中遗落在南京的珠玑。

南京地方志专家王涌坚指出,南京作为地处中国南北之间的重要历史古都,在客家人流散举迁中曾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上客家先民第一次大迁徙,即“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导致的“五马渡江”、“衣冠南渡”,其目的地正是当时称之为建康的南京。客家文化在南京绵延一千余年,客家人在南京留下了许多遗存,如乌衣巷、桃叶渡、王谢故居、谢公墩等故址。这些地方每年都吸引着海内外客家人前来凭吊、寻根、拜祖。

5月9日晚,晚报特别报道组来到南京的秦淮河边,触目秦淮两岸,华灯灿烂,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桨声灯影,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不愧为“江南锦绣之邦,金陵风雅之薮,十代繁华之地”。

六朝时,秦淮河边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乌衣巷在秦淮河南岸,三国时是吴国戍守石头城的部队营房所在地。当时的军士都穿着黑色制服,故以“乌衣”为巷名。东晋时为衣冠南渡高门士族的聚居区,东晋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

作为晋室中兴的元勋,王导功大无双,一时风光无限,他的府第在乌衣巷。谢安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曾隐居东山,直到40多岁才赴任丞相,创造“东山再起”这一成语。谢安指挥了中国历史上奇迹般的一场战役:淝水之战。以8万精兵击败前秦苻坚的100万大军,从而奠定南朝300年的安定局面。在这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战役中,谢安挥洒自如,当淝水之战的捷报传来时,他正在与人下棋。看完军书后面无表情,继续落子。别人忍不住问他,他只淡淡地说:“小儿辈遂已破贼。”

王谢风流,一时无两,簪缨之家,允文允武,尤其是谢安的子侄孙等独擅文坛,先后有谢道蕴、谢混、谢灵运、谢惠连、谢庄……群星璀璨,占尽风流。

然时光流转,正如客家先民迁徙中消散的风尘,弹指之间,王谢风流,已被雨打风吹去。唐时南京已难觅王谢二族踪迹。

让《金陵晚报》副总编戴六华感叹不已的是,刘禹锡这位仁兄,从来没到过南京,一生却写了五首关于南京的诗,全是凭空臆造自个编,但首首可谓千古绝唱,“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之外,有“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诗人把石头城南京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山水明月,而六代繁华,俱归乌有。江城涛声依旧,繁华世事不再。王谢之后,靖康之变,又有大批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南徙渡江,如同一只只燕子飞到南京,飞到旧时王谢的屋檐下,带凉意的潮声中,在朦胧的月夜里,在对故园的追忆中,静赏落寞,笑看繁华。

王谢风流“乌衣”寻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万里寻踪客家路到南京之前,记者知道的乌衣巷只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金陵怀古·乌衣巷》。

5月9日,怀揣着对乌衣巷中从中原迁徙过来的东晋王、谢贵族的仰慕,记者来到了夫子庙南侧的乌衣巷。走在乌衣巷内,两旁白色的建筑墙壁,古色古香的黛瓦屋顶、门窗檐楣,颇有古巷的味道。

巷子中的王导谢安纪念馆是我们寻访客家史上浓墨重彩王谢风流的地方。精美的“竹林七贤”砖印壁画是对六朝文人阮籍、嵇康等人悠闲自在生活的写照,“曲水流觞”亦是王羲之《兰亭集序》写到的文人雅致嗜好。而纪念堂中的书法、修竹、砖雕,无论在史料还是观赏方面都有不菲的价值。

诗书传家 宗风流远

5月9日游乌衣巷,感慨万千。六朝时,秦淮河与夫子庙一带成为文人墨客聚会的胜地。乌衣巷更是六朝秦淮风流的中心,东晋时曾经聚居了王导、谢安两大望族而名满天下。遥想东晋当年,乌衣巷白天画檐若云,晚上灯花如雨,虽然王、谢两家到唐代已家道中落,但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绚丽多姿的风景线。

诗书传家,宗风流远。王、谢两家崇文重教,深远地影响其后的客家人。在迁徙的过程中,客家家训中保持最好的就是让弟子读书。想必,这就是他们后代坚韧生存并将客家文化发扬光大的重要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2-13 20: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万里寻踪客家路”特别报道:一个人的扬州
来源: 开封市外办网站     发表时间: 2013-05-13

关于客家迁徙,史学界一般认为:客家先民从中原辗转迁到南方的大迁徙,主要有5次。客家先民第4次迁徙大约在公元1645年至公元1843年间。公元1644年,甲申。明失其鹿,清军窥我中原江南。明将或败或降,不堪一战,清军在大半年间底定中原,所至无有坚城。次年,乙酉,清军遂南侵江淮,南明政权风雨飘摇,覆亡在即。危急时刻,一位开封籍的英雄,挺身而出,以一万守军抗击10万铁骑,重创敌军,为江浙之地的客家人再次分头迁徙、躲避战乱,赢得了时间。

这位大英雄,就是南明督师太傅太子太师建极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史可法。在明末清初的铁血舞台上,如果要推举出几个慷慨赴死的大臣,许多人都能说出几个。但要说出几个允文允武集忠臣良将于一身的人物,就不容易了,而史可法便是一个。故若干年后,清人赵翼感叹道:“明季虽多殉节臣,乙酉之变殊少人。”危亡之季,史可法以大学士领兵部尚书衔督师扬州,与清军铁骑对阵,孤城碧血,气贯长虹。他固守的扬州是江南顽强抵抗清军的第一座壁垒,也是清军入关以来首次遇到的军民一体的坚强抵抗。纲常千古,节义千秋。史可法那石破天惊的壮举,在黯淡柔靡的南明残照中,无疑是最富力量质感和光彩的,他以慷慨尽忠的民族气节而名垂千古。

5月10日,晚报特别报道组离南京,直趋扬州。

扬州自古繁华,有“竹西佳处,淮左名都”之称。《资治通鉴》中记载:“扬州富庶甲天下,时人称扬一益二。”诗词里的扬州温软多情,让人沉醉。扬州是历史文化的渊薮,是令帝王、文士们销魂的舞榭歌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诗人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此诗遂成千古绝唱。

所谓“烟花三月下扬州”, 用现代的说法就是春季是游览扬州的最佳时节。有歌相吟:“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 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 二十四桥明月夜, 牵挂在扬州 。”

但我们在扬州,牵挂的不是那“三秋桂子,十里荷香”, 不是曼妙如少女的瘦西湖。我们急着赶路,是为了到扬州,是为了拜谒史可法。我们眼中的扬州,就是一个人的扬州——一个开封人的扬州。

广储门外街24号的史可法纪念馆,是扬州人民纪念史可法的历史遗迹。史可法纪念馆南临古城河,在梅花岭畔,占地6000多平方米,现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史可法祠墓所在地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史公祠史公墓冢前飨堂廊前有联:“时局类残棋杨柳城边悬落日,衣冠复古处梅花冷艳伴孤忠。”

史可法是开封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他为官清廉,政绩卓著,是明末著名的政治家。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史可法拜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督师扬州。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全祖望书《梅花岭记》,文势张扬,疾风骤雨,史可法在危如累卵的情势中凛然登场。

“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势为何不可为?

5月10日下午,史可法纪念馆办公室主任王争琪向晚报特别报道组介绍,乙酉四月,清军分两路进兵:一路陷亳州,一路趋砀山。南明兵将降逃各半。史可法收兵退保扬州。刘泽清、刘良佑以入卫南京为名,率部南逃 。十八日,南明降将李成栋,率清兵南下包围扬州城,史可法急令各镇赴援,均无响应。降将李遇春到城下劝降,史可法命令放箭射回。四月二十一日,南明总兵李栖凤、监军副使高歧凤欲劫史可法出降,可法以大义叱责之,二人遂拔营降清。二十四日,清军以红衣大炮试轰扬州城,形势危急,史可法用血书告急朝廷,未得回音。南明的各镇兵马不听史可法调度,从军事上讲,孤城扬州已难有作为。史可法知其不可而为之,决定抗战到底,一死报国。

当时,清军至少有十万人,扬州守兵仅万余人,敌众我寡。多铎派明降将劝降,史可法说:“我为朝廷首辅,岂肯反面事人?”后多铎亲自出马,连发五封书信,史可法不启封便付之一炬。史可法招集诸将说:“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之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其后一气写下了五封遗书,除一致豫亲王多铎,其余是给母亲、夫人、叔父、兄弟的,二十一日又作遗书给母亲和夫人:“……北兵于十八日围扬城,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法早晚必死,不知夫人肯随我去否?如此世界,生亦无益,不如早早决断也!”二十五日城西北崩塌以后,清军攻入,城陷。史可法欲以佩刀自杀,部属强行夺过佩刀,拥其走入小东门,清军迎面而来,史可法大呼:“我史督师也!可引见汝兵主。”多铎以宾礼相待,口称先生,当面劝降,许以高官厚禄。史可法骂不绝口,严词拒绝:“我为朝廷大臣,岂肯偷生为万世罪人!吾头可断,身不可辱,愿速死,从先帝于地下。”“城亡与亡,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但扬城百万生灵,不可杀戮!”

史可法壮烈牺牲时,年仅44岁。人们为纪念这位英雄,将其衣冠葬于城外梅花岭。 史可法死后封忠烈公,名垂青史,梅花岭便成为历代仁人志士朝觐的圣坛。岭上梅花飘香,铜枝铁骨,傲雪凌霜,祠前松柏高昂,青翠欲滴,郁郁葱葱,蔚然而生一股凛凛正气。

5月10日下午,晚报特别报道组在史可法纪念馆看到,纪念馆院内清幽肃穆,幽雅宁静,飨堂前两株银杏,均有200多年的历史,粗大高直,浓荫蔽天。飨堂前两边悬清张尔荩撰名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堂内明间上悬“气壮山河”横匾,两边悬有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吴熙载篆书的楹联:“生有自来文信国,死而后已武乡侯。”堂正中供奉着1985年为纪念史可法殉难340周年而塑的史可法干漆夹像。飨堂后为史公衣冠冢,墓前有三门砖砌牌坊,上额“史忠正公墓”,与三面围墙形成墓域。墓地内银杏蔚秀,腊梅交柯,正中立表石墓碑,上镌“明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之墓”。 遗墨厅中,有史可法的墨迹联对:“琴书游戏六千里,诗酒清狂四十年。”尽管是拓本,但史可法的遒劲笔力、豪放气概充溢字里行间。

死生亦大矣,千古同一叹。历史不应该忘记史可法这个名字,也不会忘记史可法这个名字。著名诗人贺敬之就曾有言:“史可法、人可法、书可法、史可法、今可法、永可法。”  

史可法是开封走出去的大英雄

拥立福王称帝建立南宋政权、率兵坚守孤城、城门被攻破后选择自杀,这一系列颇具胆识的行为,充分显示出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是一个敢作敢为的汉子,而这条汉子来自中原大地开封。

5月10日,已无一朵寒梅傲立枝头,万里寻踪客家路特别报道组一行循着全祖望笔下的梅花香,来到了扬州梅花岭下的史可法纪念馆。纪念馆里干净而幽静,我们穿过飨堂,瞻仰了史可法的衣冠冢,记者在梅花岭附近的展廊里,看到了多幅悬挂着的以史可法抗清故事为主的画册。

多数参观者都知道史可法是开封人,史可法纪念馆办公室工作人员王争琦说,史可法在他们当地人心中,和北宋开封府尹包拯的地位是一样的,然而史可法不仅是一名廉明清正的好官,更是一名英勇就义的英雄。

作为从中原大地迁徙到扬州的客家人,史可法具有中原汉人高尚的寒梅品质,傲雪盛开,在明末战乱时期,他曾像梅花岭的梅花一样,怒放自己的生命。

梅花如雪 芳香不染

清代经史学家全祖望在《梅花岭记》中对史可法有着这样的评价:“梅花如雪,芳香不染。”

河南省客家联谊会秘书长王友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作为客家人的子女,从小接受最多的教育就是:不管你的信仰如何,爱国都要放在首位。爱国,正是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念和伟大的民族感情,让史可法在关键时刻撑起了民族的脊梁,浴血奋战。

民族文化贯穿千年,史可法身上的爱国精神也凸显了客家文化对汉文化的保留和遵循。历史造就了史可法,而史可法印证着民族传统文化对客家人有着深刻的影响,印证了客家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一脉相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2-13 20: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万里寻踪客家路”特别报道:红土地上英雄城
来源: 开封市外办网站    发表时间: 2013-05-14

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地带,分布着一种在当地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孕育而成的红色土壤——红壤。这种土壤含铁,酸性强。因土壤是酸性的,故颜色为红色。

“江西这片红土地 ,与客家有着不解之缘。”华南理工大学客家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谭元亨曾经写道:“秋收起义一声枪响,就响在湘赣边界的客属地。修水、铜鼓、浏阳都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秋收起义部队在浏阳文家市集结,奔向的目的地,也是客家人袁文才建立的工农武装立脚点井冈山。而伟大的井冈山会师,则是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与客家人朱德率领的八一南昌起义部队会师。后来的中央根据地,更是在客家大本营之中。”

在江西,我们把采访的第一个地点选在南昌。5月11日,晚报特别报道组离开扬州,直趋南昌。

据《汉书》记载,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汉将灌婴奉命驻军当地,修筑“灌城”,次年修筑城池,城址在今南昌火车站东南约4公里的黄城寺,城周长十里八十四步,称为“灌婴城”,开创了南昌的建城历史,并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南昌地处江南,水陆交通发达,形势险要,自古有“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南昌又名豫章、洪城、英雄城,地处江西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濒临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西南岸。南昌既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是革命英雄城市,具有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位于南昌市中山路中段380号,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为“江西大旅社”。1927年 7月下旬,参加起义的部队包租下这幢旅社,在“喜庆厅”召开会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后又多次在此举行会议,成为领导起义的指挥中心。1957年,被定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鎏金馆额由陈毅元帅手书。1997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5月12日,我们看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旧址门首悬挂着陈毅手书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鎏金横匾,大楼的二、三层,已辟为4个陈列室和一个题词纪念室,以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图表、照片、文物以及参加南昌起义的老同志题词,生动地再现了南昌起义的光辉历史篇章。

国外曾有专家评价,客家人是天然的革命者。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两次革命运动,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另一次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人们称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客家人的革命运动。第二次的中央苏区革命斗争也可以说是一次以客家人为主体的革命斗争,因为革命的中心区域正好是中国客家人聚居地,客家子弟构成了红军的主体。有人曾说:“一部中国近代史是客家人民革命史。”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就是客家人创造的世界奇迹。中央苏区就在赣南、闽西,赣南、闽西和粤东是客家人的大本营,也是客家民系诞生的地方。中央红军战士,多数是来自赣南、闽西的客家子弟。据史料统计,苏维埃革命时期,仅赣南苏区参加中央红军的人数就达33万人。其中,作为赣南纯客县的兴国县,参加中央红军的就有5.5万人。该县当时平均每9人中至少有2人参加中央红军。万水千山掩埋着客家优秀子弟的忠骨,也使他们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气概,在更广褒的空间得到传扬,升华为一种传之后世、永载中华史册的长征精神。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10位元帅中有9位元帅都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9位元帅中有2位是客家人,他们是十大元帅之首的朱德和豪气干云的叶剑英。被授予少将军衔以上的赣南客籍开国将军有132名,被授予少将军衔以上的闽西客籍开国将军有83名。

南昌不仅是军兴之地,也是历史上中原汉人南迁的重要中转站。唐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灾难,这场战乱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迁。唐末的黄巢起义又使大批中原汉人迁入闽粤赣区。《晋书·王导传》中描述客家人这一次南迁有这样的一段描述:“俄而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如此,客家人南迁便形成了洞庭湖、鄱阳湖、太湖三个支派的汉族民系。鄱阳湖支派就是现在客家民系的先民,他们是原来居住在山西和河南等地的汉人,逃到安徽、湖北、江苏至江西,再沿鄱阳湖迁至赣南和闽西各地。

江西在客家人大迁徙过程中曾起到的重要作用便凸现出来,从罗香林先生考证的客家人大迁徙路线图纸上,我们可以看出江西南昌是客家人大迁徙的一个中转站。城在湖中,湖在城中,自古南昌就是一座水城,城市因水而发,缘水而兴。“七门九州十八坡,三湖九津通赣鄱”是南昌的一句古民谚,南昌境内纵横赣江、抚河、玉带河、锦江、潦河,有军山湖、金溪湖、青岚湖、瑶湖等数百个大小湖泊。5月12日,晚报特别报道组跨过长江、越过赣江,来到了南昌。在这座又名豫章、洪城的英雄城,寻找客家先民迁徙的足迹,寻找客家先民在大迁徙中留给后人可寻味的东西。

5月12日,在南昌赣江之滨,记者登上历代冠盖云集、车马如流、楼台相望,名列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 “时来风送滕王阁”,滕王阁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骈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而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王勃的《滕王阁序》,脍炙人口,传诵千秋。文以阁名,阁以文传,历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

王勃作《滕王阁序》,有一段故事。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 675 年)重阳节,洪州都督阎伯屿携文武官员欢宴于滕王阁,共庆重阳佳节。王勃因赴交趾省亲探父,乘船路过南昌,适逢阎都督九九重阳为滕王阁重修竣工盛宴而被邀入席。酒兴正酣,阎都督请各位嘉宾行文赋诗以纪欢宴之盛况,其实阎公是想让略具诗名的女婿孟学士好好展露一手,孟学士也已准备妥当,只等当众吟咏,因此在座诸公均再三谦让。至王勃之末座时,王勃不谙此道,踌躇应允,令得满座愕然。王勃行文习惯小酌,然后蒙头少睡,起来后挥毫而就,这是王勃“打腹稿”的方式。逢此盛宴,小寐难成,于是王勃端坐书案,神情凝注,手拈墨碇缓慢磨墨,借机酝酿才思。阎都督和众宾客看王勃不紧不慢,于是登阁赏景,吩咐小吏随时通报。很长时间后,小吏来报第一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都督听觉老生常谈,实乃平淡无奇;稍后,小吏又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都督默不言语;及至小吏来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阎都督遂拍手称赞天才之笔,急令众文武返滕王阁开怀畅饮,尽欢而散。此次盛宴,也因此段佳话而名垂文史。

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王勃反对六朝以来颓废绮丽的风气,“思革其弊,用光志业”,致力于改革六朝文风,他提出一些革新意见,开始把诗文从宫廷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边塞,题材扩大了,风格也较清新刚健,对于革除齐梁余风、开创唐诗新气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过王勃等人的努力,“长风一振,众荫自偃,积年绮碎,一朝清廓”,一种独具特色的文风,改变了中国文学史,也奠定了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英雄地位。唐文学及文化是对王谢之风的继承与发扬,也是汉文化一脉相承过程中不断发生碰撞、擦出闪耀火花的过程。时光流转,文化中积极进取、敢于变革的精髓一次次传承给了后人,客家后人在历史的一次次激荡中,放下笔墨纸砚,端起了枪杆子,从孙中山到朱德,一代代客家后人在迁徙中积淀了勇于革命、敢于变革拼搏的精神。一代代客家人用鲜血谱写了历史,他们成为了这片红土地上的英雄,也成就了南昌英雄城的盛誉。

如今,谈到这片土地上的客家人,《南昌晚报》总编辑肖江华颇有感慨地说:“南昌的客家人特别多,他们在南昌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有着极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正如英雄城南昌的名字一样,客家人在迁徙中,有着他们的辉煌,有着他们的低谷,更有着他们一脉相承的革命、拼搏的英雄气概。

寻踪故事

深情回望筷子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文艺理论家、评论家缪俊杰出生于江西定南县,因为自己是客家人,所以对客家历史文化多有研究。他说:“我去过南昌很多次,也曾多次走过筷子巷。但我以前不知道它会有那么悠久的历史和那么深刻的文化内涵。直到研究了客家人南迁过程后,我才真正读懂了筷子巷。”

元朝末年,湖北和湖南合称湖广省,是红巾军与元朝军队以及朱元璋厮杀拉踞的主要战场,因此这里的人口也随农民逃荒外省和大量死亡而急剧减少。朱元璋统一长江流域之后,于洪武年间下令,就近从江西大量移民迁入。这次由政府组织的移民运动,后来被称为“江西填湖广”。

据田氏族谱记载,明代崇祯十年即公元1637年,江西筷子巷(今南昌市内)的田氏三兄弟田万一、田秀一和田兴一商量决定,于当年春天从江西迁徙至湖北。田兴一在滠水河旁的柳树店(今姚集镇李集村)落户,成为黄陂田姓的始祖。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田长霖就是黄陂田家18世孙。

几百米长、三五米宽,筷子巷是南昌城里再普通不过的一条小巷,然而对于无数散落湖南、湖北的江西客家移民后裔来说,筷子巷却是个沉甸甸的名字。他们常常在缅怀先祖的梦里,深情回望这条小巷。

文武双全客家人

“自古以来,客家人文武双全。”通过对滕王阁、南昌八一纪念馆的参观以及在南昌的所见所闻,记者深刻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客家人身上拼搏、革命的精神尤为突出,大迁徙带给了客家先祖不稳定的生活环境,带给了他们不安定的生活要素,为了能够更好地在异乡生活下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是客家先祖必做的功课。

一些客家人从南昌走了出去,他们被载入史册,是源于客家人拼搏、努力的精神,也正是这份精神使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众多璀璨明珠。这份历史有着自己的酸甜苦辣,但它更像封存多年的酿酒,在打开的一刹那,酒香迷倒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2-13 20: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万里寻踪客家路特别报道:郁孤台下清江水
来源: 开封市外办网站   发表时间: 2013-05-15

郁孤台下清江水

开封城边有一条河,赣州城中有一条江。

开封城边的河叫黄河,它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区,最后流入渤海。在中国历史上,黄河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赣州城中的江叫赣江,是江西省内的最大河流,位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源章水出自广东省毗连江西南部的大庾岭,东源贡水出自江西省武夷山区石城县的赣源岽,在赣州汇合成赣江,北流经万安、吉安、吉水、峡江、新干、清江、丰城到南昌注入鄱阳湖,后流入长江。从赣南的崎岖山地,到赣北的如砥平原,悠悠赣江一路逶迤绵延819公里,慷慨地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生活在红土地上的江西人民,江西人称其为“母亲河”。

两座城,两条“母亲河”, 虽然相隔千里,但有着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山川逶迤,隔不断客家人对中原的浓浓眷恋。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赣南客家联谊会副秘书长钟东林曾经深情地写道:“悠悠千载一代代黄河子孙,一代代客家先民,溯赣江而上,一程程、一站站,历尽艰辛,来到虔赣,他们在这里放下疲惫的行囊,有一种龙归故渊的感觉,纷纷在这里落脚谋生,繁衍生息;或者又从这里溯章、贡二江而上,跨南岭(大余梅岭梅关),越武夷(石城赣闽通衢),辗转它乡,走向天涯,衍布世界。于是乎赣南成为接受自北南迁移民最早、最多的地区,成为孕育客家民系的温床、摇篮和发祥地。推开厚重的历史之门,客家先民正是在赣南撞响命运的晨钟!”

5月13日,晚报特别报道组离开南昌,沿着客家先民的迁徒足迹,逆江而上,溯赣南行,来到赣州。在苍凉的郁孤台下,从赣江中捧起一掬清波,触摸它的波纹,阅读着千百年来客家先民流动的历史。

从5月6日这次大型报道活动开始以来,我们念念于怀的是客家人,但在淮阳、阜阳、南京、扬州、南昌,与专家学者无数次谈到客家人,却总是见不到客家人。但是在赣州,随口一问,就能见到客家人……

赣州简称虔,常称为赣南地区,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赣州东接福建三明和龙岩,南至西南临广东梅州、河源和韶关,西靠湖南郴州,北连江西吉安、抚州,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赣州是世界重要的客家人聚集地,全市约900万的人口中,95%以上都是客家人。赣州有着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宋代曾辉煌至极,是全国30个名城之一。赣州素有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等美誉。赣州境内主要有三条江:章江、贡江、赣江。章、贡两江在赣州老城区的北端龟角尾处汇合成赣江。赣江作为江西的母亲河,从江西南部的赣州出发,由南向北纵贯江西全省。江西省的简称“赣”字由此而来,作为“千里赣江第一城”的赣州也因这两江汇合而得名。

赣南是与闽西、粤东相提并论的全国三大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据统计,原籍赣南客家的港台同胞及海外侨胞有20多万人,其中华侨分布在东南亚及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赣南,古称“虔州”,在客籍人迁入之前,赣南除有少量当地土著——“赣虞人”居住外,几乎是一片未经开发的蛮荒之地。宋代名臣、文学家王安石将其描写得最为形象:“大山长谷,荒翳险阻”、“地旷人稀”,荒凉闭塞,人迹罕至。赣南的开发,得益于秦始皇。据学者考证,秦代兴国上洛山居有“木客”,他们是秦始皇为建阿房宫派来伐木的降卒。这便是最早进入赣南、开发赣南的客家人。南客家人的主要来源,是中国历史上的七次人口迁徙潮流。多次的迁徙,大多是迁出地发生战乱、灾难,“人满为患”,而赣南凭借自身的地理、人文等方面的条件,恰好为熙熙攘攘、寻家觅舍的“徙人”提供了一个去处。

郁孤台建在赣州市区北部的贺兰山顶,以山势高埠、郁然孤峙而得名。5月13日,晚报特别报道组登上郁孤台,远眺秀丽的山光水色和赣州全景。郁孤台的始建年代已经无法考证了,唐代时,虔州刺史李勉曾登台北望,将台更名为“望阙”。后几经兴废,名仍为郁孤台。郁孤台为赣州名胜,历代文人墨客登临题咏甚多,其中以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最为著名,传诵千古。辛弃疾于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在赣州就任江西提点刑狱。同年,他写下这首“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慨”的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这首词“横绝六合,扫空万古” ,“语言蕴藉,意味深长”。 郁孤台下,也是当年客家先民的登岸码头之一。 想那郁孤台下的清江水,流淌着无数南家先民北望中原难忘故土的两行清泪。回首望中原,亦是可怜无数山。

郁孤台北数百米,即是八境台,章江和贡江在这里汇合。八境台建于北宋年间,因郡守孔宗瀚筑台后绘制《虔州八境图》,并以图求诗于苏轼而得名。八境台的名声是大文豪苏轼的几行诗词赋予的。北宋绍圣元年,苏轼被贬岭南,由汴京(今开封)一路南下,船停赣州,登八境台,回望中原,感慨万千,遂作《咏八境台》,将赣州八景之美呈现于诗中。苏轼(宋)在《咏八境台》引中写道:“《南康八境图》者,太守孔君之所作也,君既作石城,即其城上楼观台榭之所见而作是图也。东望七闽,南望五岭,览群山之参差,俯章贡之奔流,云烟出没,草木蕃丽,邑屋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观此图也,可以茫然而思,粲然而笑,嘅然而叹矣。苏子曰:此南康之一境也,何従而八乎?所自观之者异也……后之君子,必将有感于斯焉。乃作诗八章,题之图上。”

苏轼咏八境台几百年后,我们来到赣州,身置八境台,看章、贡二水平缓汇流成赣江,思接千载,浩荡赣江,波光粼粼,感慨系之。一江赣水向北流,浩浩荡荡入长江。 从中原迁来的客家先民逆江而上,来到赣南的红土地上,客居于此。这些客人反客为主,在这片红土地上秉承中原的文脉剑胆,光大了中原文化,改变了中国文化的格局。黄河文明以赣南为跳板,流布于东南、岭南,乃至南亚、东南亚而遍及全世界。

2004年,赣州举行第十九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客家人在赣江边八境台城墙根下筑三阶台,台上铸客家先民南迁纪念鼎,鼎取意“寓指中原”,上镌铭文:“吾客家先民/本炎黄子孙/肇自中原/两晋以降/因迫生计/筚路褴缕辗转南迁/至赣南闽西暨粤东/见山川毓秀/乃辟家园生息於斯/时逢盛世/岁在甲申/又值如斯木本水源恳亲盛会/择此北瞻中土东望八闽南眺五岭之赣江源头/筑圣坛铸宝鼎勒金铭以纪之/唯祈秉吾客志彰吾客魂聚吾客心昌吾华夏矣。”颂曰:

尊祖炎黄 中土发祥 兴诸赣闽 南粤其昌

脉续九州 帆济五洋 日久彼境 亦即故乡

围楼雄峙 山为歌场 门悬郡望 谱陈庭厢

汉唐风韵 习俗源长 崇德敦教 耕读自强

爱吾家国 传统维扬 客家儿郎 七尺昂藏

坛载厚重 鼎铸辉煌 光前裕后 硕勋流芳

沿路遇见第一位客家人

5月13日,告别南昌,晚报特别报道组一行继续南下,向赣州前进。在沿途的吉安市,我们遇到了此行第一位客家人——廖利方。

“我一直以自己的客家人身份为荣。”25岁的廖利方是个麻利的客家妹,有着浓浓的眉毛、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她说,客家文化一直是她引以为荣的财富,因为客家文化保持了古人之音、汉代的婚丧嫁娶民俗,一直在延续着传统文化。她认为,天下文化和而不同,才是民族特色得以传承下来的关键,客家文化能够一脉相承也在于客家人对其的传播和学习。

2005年,填报高考志愿时,廖利方选择了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希望能在大学时代,接触到更多的少数民族,感受他们的文化,同时也传播客家文化。”廖利方说,正是抱着学习其他地方文化、传播客家文化的心态,大学毕业后,她来到吉安市新干县上班。

“求知欲强也是客家人的特别之处。”到新干县参加工作的前三个月,廖利方学会了当地的方言,现在,她已经能够用流利的当地方言顺利开展工作了。


     几千长路风尘接近客家核心区

走过河南、安徽、江苏等省,途经淮阳、阜阳、南京、扬州等市,晚报特别报道组终于来到了江西。来到赣州后,记者最大的感受是,终于接近了客家核心区。

这种心情就像在挖掘一件封藏在地下的宝藏一样,尽管存在艰难,但我们一直兴奋地朝自己的目标前进,经过在前几个省市的深度挖掘采访,现在我们已隐约看到了这件宝藏的模样。它封存千年,但风采依旧,它在传说中,也在我们的笔下。

在皂儿巷,随时会受到老房子里客家人的邀请;在街头,随处可以看见幸福的笑脸;在古城墙上,可以看到勤劳的客家人打鱼、卖菜……活生生的客家文化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触摸着客家人的生活环境。在这里,我们终于接近了客家核心区,接触到了客家人,听到了更多的客家故事。赣州,美丽而安详;客家人,友善而热情,为了这些,几千里的长路风尘,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2-13 20: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万里寻踪客家路特别报道:守得乌石见月明
来源: 开封市外办网站     发表时间: 2013-05-16

乌石围坐落在龙南县杨村镇东水河边,因门前左侧卧有一块很大的乌石头,所以围屋取名为乌石围,又名盘石围。到达赣州市龙南县之前,记者记忆中有这样一个围屋——乌石围。那是因为2001年2月4日,农历正月十二那天,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直播中国》栏目,在江西龙南县深山沟里的乌石围,向全中国、全世界展现了乌石围这座宏伟古朴的客家围屋风采。龙南县乌石围因此出了名。

5月15日下午,在龙南县委宣传部干部李胜雄的带领下,晚报特别报道组沿着客家先民曾爬过的山岭,来到了这座名扬海内外的客家围屋——乌石围。穿过现代化的砖瓦楼房建筑,眼前豁然开朗,远山下,池塘旁,乌石围这座古老的围屋亭亭玉立地站在雨中,门前的巨石便是传说中的乌石。

记者一行引起了客家人注意。今年93岁的赖祥富老人,拄着拐杖从屋里走了出来。“我们是从中原来的。”记者刚说出这句话,赖祥富老人脱口而出地说出了“开封”。看到中原大地、汴梁开封来了亲人,赖祥富非常激动,他热情地说:“我来讲讲吧,不要钱的,免费的。”于是,赖祥富老人成了我们的免费讲解员。

“乌石围得名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赖祥富老人说,乌石围因门前那乌黑发亮的巨石而得名,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早在明朝万历十年,客家人赖景星因经营田地、山场有方,加上具有经商的才能,木材生意做到了南京等地,家财已日聚丰厚。但当时的赣闽粤边界山区,林密路险、匪贼横行,为了让子孙安居乐业,他自己设计,请了众多工匠开始建造集防卫与居住功能为一体的围屋。当年围屋奠基,选中这依山傍水地段,是因为这里常有龙状祥云萦绕,但其中有几块巨石有碍建筑,赖景星本想凿除巨石,谁知凿石时竟从巨石中飞出一只金乌鸦,看看窝里还有一只,赖景星命令工人赶紧填石补复,这才保留了乌石围的风水,围屋也取名乌石围。

乌石围工程浩大,历时 28年,其形式类似粤东较多见的围拢屋。整个围屋是半个月亮形状,月亮的一半是房屋,另一半是圈起来的门前院落,花园草地和水榭亭台。房屋四周有8米高、0.7米厚的围墙围住,正面长60米,有一个正门、两个侧门,共3个出入口,每门二栅一板三道。围屋左右两角设有15米高的炮楼,围屋可居可防。正门还有石鼓一对,表示这是官宦人家。

“我们这里是块风水宝地。”举起拐杖,赖祥富指着围屋对面的山说,那里是架笔山,是可以出人才的,而围屋门前的八卦池塘,也寓意围屋内和谐稳定。果不其然,乌石围虽处深山,但人才辈出。明清两代有举人、进士70多人,其中清嘉庆年间的赖国佐曾领五品大夫衔。上厅左院现在还能看到“大夫第”门额题字,里面还住着他的第6代孙。近代学子也不少,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者共36人。曾任美国政府印刷总局技术司司长、现任总统电脑技术顾问的赖正亮就是乌石围人。

在赖祥富老人的解说中,记者得知乌石围的门楼是杨村所有围屋中最有自豪感的。大门两侧一对锃亮的圆圆的石盘——鼓石,以一种气派显示围子里在清代出过高官。他说,乌石围清代历史上确实出了一个五品官,在四川就职。由于人丁兴旺,不少围屋内的客家人纷纷走了出去,对于这些走出去的乌石围人,还有一个“万人伞”的美好传说。所谓“万人伞”,即一把特制的伞,上面签了一代代无数族人的名字,谁去四川做客,不用介绍,有此伞在手,即为家乡人之证。乌石人凭着这把伞,在川赣之间走了好多代的亲戚,可惜,后人为做养鸟的笼子毁了这把伞,给这美好的故事以伤感的结局。

走进围屋,记者看到围屋内到处有雕琢精美的装饰物,木雕花、窗花、色泽艳丽的廊图壁画,这些充分显示出客家人高超的建筑工艺,洋溢着浓郁的客家文化韵味。三进三厅的大厅堂,是客家人活动的公共场所。大厅两侧是由6间两层房屋组成的6个四合院、36间偏房和3个宽敞的大厅组成的蔚为壮观的方形建筑体,这是乌石围的核心建筑。

对于乌石围大厅的建设,在当地居民口中,记者还听到了这样一个传说:为赖家施工的黄师傅喜欢吃鸭胃。赖家也知道他的这个嗜好,把鸭胃留着晒干,加工成腊味,留着送给黄师傅。吃饭时,黄师傅未见鸡、鸭胃,也不知内情,认为赖家招待不热情,有心将柱子倒立一根,涂上油漆,瞒过东道主。园工送黄师傅回家时,赖家老祖母将鸡、鸭胃干放了满满一盒。送至枫树坳头,黄师傅发现后,羞愧难言。于是拿起斧头、木尺,返回乌石围厅内,用木尺和斧头敲敲柱子,高声呼喊:“头到(倒)头发,尾到(倒)尾发,中间到就两头发!”至今仍可从结疤纹上看出那根倒立的柱子。

环抱着方形大厅群体建筑的是62间房屋构成的半圆形外围屋,通往二楼是用木板做成的走马廊,形成U形通道,而墙上则从上至下分布着许多枪眼和炮洞,与围屋前面两边的炮楼一同形成抵御外敌入侵的火力网。在乌石围后半圆左侧设置有一口水井,供围内生活所用。300多年来,清澈凉爽的井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围屋里的客家子孙,人们至今仍然是饮用这口古井里的水。

同心千载痴情盼,守得云开见月明。尽管现在的乌石围仅仅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我们坚信,它独有的乌石、别致的木雕、浮雕和美丽的传说定能使它扬名千古。总有一天,乌石围会因为客家人独特的坚守及智慧而云开月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2-13 20: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万里寻踪客家路特别报道:古罗马城堡关西围
来源: 开封市外办网站    发表时间: 2013-05-16

公元前3世纪中叶,古罗马统一意大利半岛,其后日臻强盛,征服了整个地中海地区,成为当时的“世界”霸主。古罗马不仅获得了古希腊、古埃及的疆土,而且继承并发扬了古希腊、古埃及的艺术文化成果,成为西方艺术的中心。古老的罗马城堡让人心驰神往,成为世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古罗马成为“世界”霸主时,汉朝也奠定了西逾流沙、东濒沧海的广袤版图,君临“天下”。这两个分处东西、遥相辉映的大国,在人种、语言、信仰、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极大,是从全然不同的背景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两种文明。由于两国间缺乏直接联系,汉代人很少有机会目睹古罗马制品,即使在当代,古罗马制品也难得一见,更遑论古罗马城堡的盛世之光。

5月15日,晚报特别报道组沿着客家先民的迁徙足迹,溯赣江继续南行来到龙南,看到了有 “东方古罗马城堡”之誉的关西围。

龙南县位于江西省最南端,隶属赣州市,全县通行客家语(宁龙片),客家风情浓郁,被称为“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客家围屋是客家民居的主要建筑形式,它集家、祠、堡于一体。客家围屋以其建筑群四周或圆周外围筑以高墙炮楼而得名。赣南现存客家围屋约500座,其中有370座在龙南县。龙南因保存客家围屋数量之多、风格之全、保存之完好被誉为“客家围屋之乡”。这些围屋仿佛一部客家人迁徙、奋斗的厚重史书,让人去捡拾客家民系的岁月残片,领略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是研究客家民系社会史和文化史极其宝贵的物证。龙南现有370座围屋遍布全县,而关西围、杨村燕翼围、乌石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和“建筑教科书”。关西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在龙南众多的围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关西围。关西围是赣南现存客家围屋中面积最大的一座,主围占地约8000平方米,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围内主房结构是客家民居特色中的典型建筑。围屋工艺精细考究并有大量的木雕石刻,是赣南地区最有特色的珍贵客家民居建筑,是赣、闽、粤围屋建筑中的一颗明珠,被誉为“东方古罗马城堡”。

童话中的古罗马城堡,浸透着无尽的美丽和神秘,几乎所有的古罗马城堡都会有个英俊王子,而古罗马城堡也便演绎成了英俊王子献给美丽公主的最好礼物。在龙南,每一座围屋都有属于自己的美丽传说与故事。

5月15日下午,雨后初晴,晚报特别报道组与龙南县委宣传部干部李胜雄、关西镇文化站站长吴明一起走进龙南关西围,触摸关西围围屋之美。

进了大门,只见里面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徐老四传奇”五个字。谁是徐老四?

吴明告诉我们,关西新围是关西名绅徐名钧所建。徐名钧在兄弟中排行第四,故又称老四。徐老四曾经营木材生意发了大财,后又开药铺、当铺,资产越滚越大,成为一方富豪。因为子女增多,原居家围屋日显拥挤,于是他耗资百万、费时十多年建造了这幢围屋。因未正式命名,与老围“西昌围”相对应,俗称为“新围”。关于关西新围,有下面这样一个故事。

清嘉庆年间,徐名钧将一批木材放到南昌码头时,曾救了巡抚大人的公子,巡抚大人为了感恩,下给徐名钧一道文书,凡徐名钧西昌号的木排在赣江之内免税三年。邻县精明的木材商纷纷找到徐名钧,要求将木材打西昌号,省下来的赋税分一半给他,徐名钧因此收入大增。到了第三年,赣江遇洪,千条木排散架无主,由于木材都打了西昌号,全部木材都归了徐名钧。徐名钧因此发了一笔“洪财”。徐名钧发财后便建了这座规模宏大的关西新围。

关西围,始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完工,历时近30年。它的建造者是当时的关西名绅徐名钧,后人为与徐名钧以前所居老围西昌围区别开来,称之为“新围”。关西新围占地总面积7700多平方米,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8米。围墙高约9米,墙厚2米,围屋四角各建有一座15米高的炮楼。俯瞰关西新围,其整体结构像个巨大的“回”字,中间的“口”字部位,是围屋的祠堂。其结构是在客家民居“三进三开”特征基础上扩大为“三进六开”,从而形成“九栋十八厅”的大型客家民居建筑,围内共有主房124间。“三进”即从大门进来为下厅,往上走则依次为中厅、上厅,层层递进,层层增高;“六开”则是以正厅为中轴线往左右均衡延伸,两边院落房屋对称、门窗对称。以中轴线往左右延伸的结构又使正厅成为整座围屋的核心,体现着一种极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漫步关西新围,我们体会到一种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围屋建筑材料多为土、泥、砖、石、木材,墙脚为块石干砌,外墙为夯土墙或泥砖,不管是夯土或预制好的泥砖都在里面掺进纸浆、黄糖、柔杆等,以增强其牵引力。木材多用于屋架门窗,屋顶采用散热快的瓦片在屋顶重叠,以达到遮风挡雨、躲避阳光的功能。这些材料就地取材,天然、透气性好,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都不会产生危害,从而创造了与自然融合的原生态环境。围屋内的房梁雕饰别具一格,大致利用谐音造型和形象寓意手法,表达多子、多福、富贵、如意、繁衍昌盛一类的内容。主要造型有蝙蝠(与福谐音)、龙、凤、石榴(寓意多子)、牡丹(富贵)、桃子(长寿),另有一些房梁上直接写上文字配以纹样,如:百子千孙、平安富贵、财丁兴旺等。色彩多以红色、赭石、黄色为主,给人以富贵堂皇之感。在从每一处装饰的立意取向和造型结构概括中显示出继承中原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对本地文化及异域文化兼容并蓄,其高雅精美,堪称民居建筑的奇观。围屋一般建在依山傍水之地,坐北朝南,冬暖夏凉。围屋屋顶构成的线条与一些现代建筑顶部的流线型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些大的五六围的围屋,俯视犹如音乐的五线谱一样,一垄垄黑色的瓦片、瓦片上的绿苔和白色的墙壁,形成强烈的对比。

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只好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士围楼、四角楼。

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客家围屋都特别强调防御功能。关西新围除了可防火攻的“封火檐”和用于巡逻防卫的“走马楼”外,对防御中最关键的门和墙做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强化。外墙体采用俗称为“金包银”的砌法:三分之一厚的外墙体用砖或石砌,三分之二厚的内墙体则用土坯或夯土垒筑;而门更是特别加厚,门框用巨石制成并备有横竖栅栏杆,以防不测。厚实的门板包以铁皮,有多条粗实门杆。门板后还有一道闸门,闸门之后还有一重便门。为防火攻,不仅门顶上设有水漏,门附近还设有消防池。除此之外,围屋中还掘有水井,设有专门囤积粮草的仓库,其他生活设施也一应俱全。一旦有事,紧闭外门,可以坚守两个月之久。

坚固封闭的外围和严密的防御体系使关西新围能够精细地应对和防备突如其来的天灾及人祸,历近200年之久依然完好无损。2000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建筑系教授茂名计一郎、片山和俊在考察关西新围后赞叹不已,他们说“看了围屋,就像读了一本建筑教科书,学到很多知识和得到许多启发,这种感觉犹如日本人初看古罗马建筑一样”。在外国专家眼里,关西新围也是一座“东方古罗马城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3 12:13 , Processed in 0.21436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