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28|回复: 0

【国学文摘】儒家教育的“正经”与“旁经”之别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7-2-13 16: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经”一词来源于古代的教育制度,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课,相当于现在的“语数英”等,与之相对的副课叫作“旁经”。


  在我国古代,教育制度已相当完善,不但有国家主办的“官学”,还有民办的“私学”,官学又分为直属中央的官学和地方办的官学,不论是中央办的官学、地方办的官学还是私学,都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而儒家的经典也分门别类,有主有次,也就是有“正经”和“旁经”之分。


  “正经”分为三类共九种,是主要课程。虽然“正经”并不要求全部精通,允许选修,但必须精通部分,否则就不能毕业。


  在“正经”里面,有主次之分:《礼记》、《春秋左氏传》是大经,学制三年;《诗》、《周礼》、《仪礼》是中经,学制为二年;《易》、《尚书》、《春秋公羊传》、《谷梁传》是小经,学制为一年半。郑玄在《诗谱序》中曾说过:“本之由此风、雅而来,故皆录之,谓之《诗》之正经。”


  邢昺疏言:“有人若不学正经善道,而治乎异端之书,则为害之深也。”当时学校确实对“正经”的研修难度和水平要求非常高,是“旁经”所难以比拟的。特别是大经,能通一经已属不易,能通二经,是难上加难的事情。大中小三经全通,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是那些“五经博士”也都是自专一门的。千百年来,还没有出现过一个能全通“正经”的大师。


  自古以来,人们对“正经”就非常重视,晋代葛洪的《抱朴子·百家》中载:“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明朝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则写道:“凡此数事,语异正经,其书近出,世人多不信也。”至于“旁经”,仅仅是《孝经》和《论语》两种,学制为一年。因为“旁经”是“副课”,虽然也必须学,但它的重要性是远远比不上“正经”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师生们就把“正经”一词慢慢地传到了民间,成了正当、正派以及合乎一定标准的代名词。


  宋代张载在《经学理窟·自道》中说:“某自今日欲正经为事,不奈何须着从此去,自古圣贤莫不由此始也。”清代李渔在《意中缘·嘱婢》中则写道:“我是人家的丫鬟,落你圈套也罢了,怎么把正经人家的女儿,也是这般做弄起来。”《红楼梦》第一一八回:“(宝钗)细想:他只顾把这些‘出世离群’的话当作一件正经事,终久不妥!”朱自清的《中国歌谣》:“其来源我疑心是故事或历史小说,而非正经的历史。”这里的“正经”一词都是它的引申义“正当”、“正派”、“正式”等,已经不是学生学的“正经”之课了。


  现在人们更是把“正经”一词常挂在嘴边。如果说年轻人不干正经事,那他干的事不是不合法就是不合理;如果说老年人不正经,那就是这个老年人行为出格了;如果说女人不正经,那就是这个女人生活作风出现了问题。不管怎样,如今的“正经”一词已经没有了古代的“正经”之义,但我们知道“正经”的来源,对阅读古文还是大有裨益的。
(文章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作者:刘绍义)





山西汾州府文庙修德学堂

地址:山西省汾阳市文峰东街

联系电话:0358--3323330



博文约礼  法古开新




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

山西汾州府文庙修德学堂

或查找公众号“西河书院



                    
                        


来源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src=3&timestamp=1486919159&ver=1&signature=LxOUmYtJGJe62y4JkyM4n6i0ZKf4nKSzffPoTMl1LtyzPSXFQqp1Ws0QPskS49p5**31iK-6pugZ6pAMau-rQ4jP1QZB4GkBjcnjA*BLEeWGskDP9IvnM9pug53D*uxfZSgg00PPPy8A9G3VbOfOGg==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2 12:08 , Processed in 0.1220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