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59|回复: 0

龙川县古村落文化行之二——细坳小参村 岭南客家发展史的缩影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2-31 07: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参村竹园围建于明末,自从出过国学生李首熏后,竹园围先后出过4名秀才,9名贡生。


史记
将军百战死芳名今犹存


  南宋淳祐年间(1246年前后),北方战事频仍。


  在赣州通往粤北的古栈道上,挤满了南下逃避战乱的人。这些风尘仆仆、蓬头垢面的人,从饱经战乱的中原家园一路走来,疲惫不堪。见这里五峰环绕,山清水秀,许多人停下走过千山万水的脚步,遂在此定居,开始新的生活。这就是,今日龙川县细坳镇小参村的来历。


  起初,在小参村定居的有白氏、缪氏、陈氏、徐氏等,后来,白氏因经商有道发家致富迁走。明万历年间,李维韬从细坳半径中村迁至小参村,是为小参村李氏开基先祖。李氏人丁兴旺,渐渐成为小参村的主要姓氏,如今,小参村多为李姓。


  小参村因晚明兵部参将李世相得名。明朝崇祯年间,村人李世相在朝廷任兵部参将。清兵入关起兵时,李世相受命率兵数万抗击清军。最终,世相所部在至龙泉县(今江西遂川县境内)与清军激战时,因孤立无援,兵败沙场,马革裹尸还。村民为纪念世相,将村名改为“小参村”。



专家说
小参村很有研究价值


  尽管小参村的古建筑分布不集中,被破坏得也比较严重,但它依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小参村具有独特的历史人文价值,因地理交通位置的重要,在岭南开发过程中曾经有过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在客家人迁徙过程当中、岭南开发过程当中的价值,亦值得深入探究。


  小参村的地貌也很独特,是典型的客家聚落形式,周围是山,山上植被很好,有一个比较开阔的盆地,有农田、池塘,可见,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对于定居点地址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


  客家人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要在这个地方开垦,首先就要祭拜当地的土地神,因为害怕得罪土地神,开垦过程中会生病。因此祭拜土地神和五谷神是客家农耕村落的一个典型。它的历史人文底蕴比较深厚,可以给历史学家提供很有价值的素材。(广东省当代文艺研究所谭运长教授)


  沙径口拱桥建于明代,跨越小三河,桥面   总长7.7米,宽4.2米,高7.4米。


史迹
兴衰荣辱700年


  细坳镇地处龙川北部,毗邻江西定南县,属高寒山区,境内山峦重叠,风景秀丽。在细坳西北,有个小山村,名曰小参。小参四周,五峰环绕,极似五匹腾飞的奔马,当地人称之为“五马归槽”。


  这个如今显得偏远、落寞、衰败的小山村,在几百年前的明清时期,却是远近闻名的驿站重镇,南来北往的客商、驿马络绎不绝。


  沿着一条铺着鹅卵石的幽深小巷,走进小参村里的古街。昔日繁华的街景与稠密的人流,已成云烟,一座布满尘埃与蛛网的木屋墙上,一张不久前刚张贴上去的写着“原盐铺”字样的红纸,无声地向人们诉说几百年前的小村繁华往事。


  小村里,仍保存着不少砖木结构散发着古旧气息的老屋。这些建于明清的老屋,大多都在临街一面建有突出的木阁楼,楼墙开有大大的窗户。


  700多年前,这条古街只是一条栈道;到明代,栈道成驿道,因是粤北赣南往来客商必经之地,逐渐繁盛起来。


700多年前客家先民从此路过


  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位于细坳镇西北、毗邻江西的小参村,具有优越的地理与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是从水陆两路沿由东江经老隆、贝岭、细坳通往江西、进入中原的必经之地。


  如今的小参村人非常珍视自己的历史。今年年初,河源有18个村被评为第三批省古村落,小参村名列其中,村干部撰写了一份《小参解说词》。


  解说词说,小参村始建于南宋淳祐六年(1246年)。彼时,中原大地,狼烟四起,日渐式微的南宋王朝,在蒙古铁骑的践踏下风雨飘摇。为躲避战乱,客家先民拖家带口,跋山涉水,一路南行。小参村的这条栈道,正是南下必经之路。许多客家先民定居小参村,在此发展与传承。


  明清直至近代,小参村都是粤北赣南重镇,商业繁盛,形成以农耕为主,商贸为辅的生活方式。每逢农历“一、四、七”日,方圆几十里地的村民都会到小参村赶集,古街上人来人往,一派热闹景象。这一景象,持续了700多年。


  明朝中期,中国的商业极为繁荣,几百年来,在小参村古老的街道上,北上的客商和无数的挑夫、骡马,将广东出产的食盐等货物源源不断地售往江西等地;南归时,满载谷米与烟叶。


  小参村渐渐成为繁华之地。南宋末年从中原南迁至此并定居的白氏、缪氏、陈氏、徐氏家族,有许多人因经商致富,后沿东江迁往惠州、广州等地,走向更繁盛的商业舞台。此时,吴、刘、黄、廖、张等姓氏从北迁入,加上原有的姓氏,共有十三姓氏先民在小参村安居乐业。



小参村兴盛的秘密
  明朝时,各省至中央均建有驿道,每隔两三百里,设一驿站,位于驿道上的小参村图,随之成为重镇。小参村设图后,成了周边的商贸中心,在明清时期达到经贸最繁荣的巅峰。


  如今的百年古街,已有不少新建的洋楼。竹子编成的篱门外,一辆挂着江西牌照的摩托车沐浴在夏日的阳光里。当年的店铺,成了今日的住房,可拆卸的木板窗内,已没有了往昔的琳琅满架的南北货物。


  明万历年间,李文兴长子维韬从细坳半径中村迁至小参村定居,是为小参村李姓开基祖。


  李维韬为乡试科举秀才,崇文重教,利用公堂经费办私塾,免费供村内外各姓氏子女上学。让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个私塾一直为小参村服务到民国时期。


  小参村村委委员刘丽云说,说起这条古街,老人们都觉得很骄傲很自豪。小参村在明清时非常繁荣,这条要道是北上京城和南下广州的必经之路,也是附近一带的商业中心。每天都有大量的官商从此路过,并在此打尖或住宿。小参村最繁盛的时候,有60多间店铺,客栈、烟铺、米铺、铁匠铺、缝纫店、理发店、牛肉行、猪肉行、水果店、药店,一应俱全,每天晚上留宿小参村的客商逾百人。


  清朝期间,由于经济发展,人口繁荣,白、缪、陈、徐等前十三姓先民随驿道和水道的交通便利,先后在清初、中、末期迁徙他乡,小参村在清末唯剩李姓,至今外人称小参村为李姓村。


  此时,李姓居民房屋开始出现具有建筑特色的居所。主要有“上三下三”(可居住10户)、“上五下五”(可居15户),“上七下七”(可居20户)的大屋,这样的规划,使居民集中在一起,促使商业兴旺起来。古时小参村的屋子以泥巴、糯米、沙土等各成的桨泥内置竹片为筋络,层层夯实而筑成,牢固异常,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坚固如昔。


  小参村古街道有店铺60多间,有盐站、客栈、旅馆、伙店、铁业、缝纫制衣店、杂货店、粮店、理发店、修补店、布匹店等。


  “头老隆,二贝岭,三小参”的商贾歌谣便是小参村商贸兴盛时期的历史见证。“即使是现在,小参村也有很多人都在外面做生意,广州、深圳等地都有小参村村民的足迹。”刘丽云说。


小参村的历史值得被记住


  在古街上,有一栋建于清代的老屋,叫竹园围。李南建,这个50多岁的中年男子,在屋里开着一间电器修理店。


  “村里起码有1/5的人开门做生意,”李南建说,“以前这条街都是做生意的。”


  现在村里除了做生意的,一半的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的是老弱妇孺。


  小参村被评为省第三批古村落后,李南建明显地感觉到,古街上来往的人多了,名气好像突然要比以往大了一些。


  小参村人念旧,念恩。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由于小参村作为商业中心的影响,至明代中期,这些先氏居民渐渐演变,以经商为主,从而迁移至商业更发达之地,他们居住的屋迹也无遗存。小参村人仍用他们的姓氏来纪念这六姓先民:白屋、缪屋、陈屋、徐屋、曾塘、梅里塘等作为地名沿用至今。


  在古街旁边,有一口古井,相传是元代白氏先民所建,白氏先民善经木材生意,顺东江水道贩运木材至惠州、广州等地发家致富,于明初迁居于穗。尽管白氏先民离开了小参村,但他们留下的古井却一直惠泽村民。


  现年已经82岁的老阿婆李新娇告诉记者,她21岁就嫁到了小参村,在这里生活了61年。刚到的时候,基本全村人都从古井里取水,每天有500多人来这里排队打水。3年前,水井终于没有人再用了,村里都通上了自来水。


  小参村村委会挂着一条红色标语:“依法保护古迹是村民的义务”,那是捧回“省第三批古村落”牌子之后挂上去的。


  广东省当代文艺研究所谭运长教授认为,小参村的历史很悠久,细细考察才知道它有很深的历史底蕴,作为一段历史值得被人们记住。遗憾的是,现在看来,这条古街似乎看不出太多古味了,破坏也很严重。



人物志
弹丸之地藏龙虎 五马归槽育将才


  小参村虽小,但曾经也是藏龙卧虎之地。


  小参村如今仍有不少古建筑,几乎每一处古建筑的背后,都有一个让小三人骄傲的族人。


  村委委员刘丽云告诉记者,就拿竹园围来说,这座房子建于明代末期。自从出过国学生李首熏后,竹园围先后出过4名秀才,9名贡生。而明末抗清将领李世相,亦为小参村李氏族人。


  因此,在小参村有这样的说法,“弹丸之地藏龙虎,五马归槽育将才”。而竹园围就建在五马归槽处。


  竹园围是小参村最早的有特色的古建筑,后来比较有名的清末秀才李国才也是出于此处。李国才曾为统管二省三县的联防司令。


  在小参村,还有一栋古建筑,叫“柱史衍庆”,是明末参将李世相故居,建于明代,建筑占地面积1088平方米。李世相生于明万历年间,天启年间中武举,崇祯年间封为参将,曾率明军与清军多次作战,后在一次激烈的战役中,由于援军未能及时赶到,李世相在江西赣州府遂川县战死。后人为纪念他,将村名改为“小参村”,李世相故居也被称为“参将祠”。


  “柱史衍庆”李屋是明末参将李世相的故居


  村中仪象楼是民国时期粤军第十支队游击司令李云山故居。李云山原名李协林,生于1867年,病逝于1935年11月。他早年跟随孙中山先生积极参加国民革命运动,1924年,在广州农讲所学习,是广州农讲所的第一期学员。


  小参村内,至今仍立有李云山纪念碑


  李云山的侄媳妇卢永玉老人至今仍住在这间古屋里,现年已经95岁了。回忆起叔叔李云山,老人满脸自豪。“早年叔叔跟着孙中山先生闹革命,积极筹资捐款,他还经常组织大屋里的男丁给部队运粮食、送油盐。”卢永玉老人并未忘记这些历史。


  仪象楼里还出了许多杰出人物,以李见贤为代表,新中国成立后,李见贤教授在广州中山大学地理系任教,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发明了“见贤尺”,国务院、教育部认定并命名,并被表彰。





                    
                        


来源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jUxMzEzOQ==&idx=1&mid=200196765&sn=e3f2a74433fd1d93a38fa83a9de4952e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2 13:21 , Processed in 0.12925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