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72|回复: 0

雷州市博物馆——岭南文博一枝花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2-7 01: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雷州石狗。丁智明摄
碧海银沙网讯(图文/吴家栋 林皇养 编辑/荣蓉棱枫)雷州市博物馆,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雷城的南湖边,被誉为“岭南文博一枝花”。

气势恢弘的雷州市博物馆。丁智明摄

民间信仰。丁智明摄
雷州市博物馆新馆于2009年1月22正式开放,占地面积6180平方米,建筑面积11680平方米,居粤西地区县级博物馆之冠。
博物馆正门两边,是高约十米的石浮雕,雕刻的是雷州风景、雷州民俗图,具有古朴、大气的特色。
一进大门,是一个高大宽敞的厅。正中陈列着一个大石盆,它重3.58吨,外高1.1米,内深0.88米,盆口外径1.9米,内径1.8米。用整块玄武石雕刻成的如此大的石盆,世间罕见。据说它发掘于英利镇鹰峰岭西边山脚下的将军墓,至于它是做什么用的,有人说它是此墓的石祭器,有人说它是祭天祈雨用的,现还没有人给出确切的答案。
穿过大厅的左侧门继续前进,第一厅为临时展览厅,经常举办一些文艺作品展,如李昌梧书法展、雷州市中小学教师书法展、莫锡宁书法展、“生态雷州·候鸟天堂”摄影展……第二厅是历史沿革厅,门前竖立着一块“魁星”碑,碑上刻着一个似字似画的红色奇图案:一个长得怪异的动物,回首望着身后方的魁星(主司文学、艺术之星)。动物的脸部像“鬼”字的上部,整个图案看起来像一个“魁”字。此碑系明朝万历二年(1574年)雷州府通判林楚所撰勒,寄托着雷州能够多出文魁星的美好愿望。

雷州傩舞。杨碧云摄

传统服饰。丁智明摄
迈进历史沿革厅,你会在墙壁上看到雷州首任刺史陈文玉、雷州十贤、“廉能为最”陈瑸、广东治汉学与朴学第一人陈昌齐的简介;看到雷州先民、历史沿革、雷州兵防、雷州科举、雷州珍珠等介绍。从简介中你可以了解到“两千多年来,雷州历为郡、州、军、路、府、县之治所,是古代雷州半岛及环北部湾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历史沿革厅你会发现一些两三个手指那么大的小石片,其实它们是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说明那时已经有人在雷州半岛生活了。馆藏的石器属文物精品,如大型有肩石钺,它长52 cm,宽26 cm,柄3cm,此为礼器,钺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酋长及夏、商、周时代帝王的权力象征。
此厅收藏的铜器有战国青铜剑、战国时期的万家坝型铜鼓、制作精湛的汉至唐代的北流型铜鼓等。此厅还展出古代的钱币,包括一些外国古币。

传统器具

大石缸。杨碧云摄
雷州博物馆拥有宋、元、明、清等朝代许多端砚,如有一方“三牛端砚”颇为珍贵。该砚呈长方形,长45毫米,宽30毫米,高10毫米。砚池上端刻有一只母牛和两只牛犊,三牛卧地,母牛舔犊,姿态安详,情景和谐。砚背面刻有篆书:“制就端砚石,未忘舔犊情。独留方寸地,好教子孙耕。”此砚文中的“方寸地”应指“砚”,它寄寓着希望家庭和谐,希望子孙勤耕砚田的愿望。此砚估价达200万元。2014年至2015年,香港名医麦湘分三次为雷州博物馆捐赠了150件文物,端砚占了大半,这更增添了该馆的“重量”。其中一件还刻有慈禧太后的撰文呢。
这里展出的文物不胜枚举,尤以雷州石狗、古墓和古遗址文物最具地方特色,如雷州出士的墓葬品陶龙、陶俑、阴刻石像地券砖……
历史沿革厅对面就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石狗奇观厅。这里的石狗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笑容可掬的文相石狗,有表情狰狞的武相石狗,有脸朝天的祈雨石狗,有以写实手法雕刻的写实类石狗,有夸张某部分的夸张类石狗,都是用玄武岩雕刻而成。这里的石狗年代古远,最远的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石狗。雷州石狗被誉为“南方兵马俑”, 石狗雕刻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据不完全统计,单雷州市内的石狗就有2万多个。雷州石狗小的约10厘米高,高的包括底座2米多高,如雷城大新街的大石狗(已被破坏)。

陶瓷展厅。杨碧云摄

古代瓷器。杨碧云摄
石狗所排放的位置不同,它被寓的含义也不同,例如上面的大石狗,它安放在大新街巷口,就叫守巷石狗;有的石狗放在村口,就叫守村的石狗;有的石狗放在山岭,就叫守岭石狗;有的石狗放在墓前,就叫守墓石狗;有的放在家中,就叫守宅石狗……人们认为这些石狗起着辟邪驱恶、保境护民等作用。
石狗的年代不同,形态也有所不同,如晋代以前的石狗,简拙古朴,略具大观;清代石狗大都精雕细刻,有的已经类似狮子。每个地方的石狗,形态也略有区别,如英利镇的石狗,它们有点像狸;而北和镇的石狗,它们带有有虎的形态。
雷州石狗开始时只是渔猎时代当地人的图腾崇拜,后来慢慢演变。石狗所强调或突出的部位不同,他们所起的作用也不同。例如有的石狗具有硕大的阳具,它所赋予的作用是“祈求生育”。有的石狗脚踩铜钱,它具有送财作用。有的石狗脚踩着鼓,它象征着拥有权力的作用。有的石狗脚踩着蛇,它具有驱恶辟邪的作用。有的石狗脚下有一个小狗,它具有希望子孙满堂的作用。有的口衔法绳,寓意降妖伏魔……
石狗馆的右侧是根雕厅,里面展出各种根雕艺术品,它们因形制物,有根雕字、茶几、各类动物及各种人物造型,艺术味极浓,令人大开眼界。此厅还配图介绍一些根雕艺人的成长与成就。
二楼的民俗风情厅展出雷州先民许多生产生活用具:捕鱼用的鱼篓、鱼筌等;有耕田用的耙、水车;有水稻脱粒用的稻档;有家庭生活用的石臼、石磨、舂碓、竹编斗笠、木制饭菜罩、竹编篮卑等。有服饰类:荷包、绣花鞋、清代草鞋、清代网屐、清代木屐、取暖和装饰作用的清代女头布。有些用品深深地打上了雷州或者岭南的烙印,如小孩戴的狗仔帽、丁茼、麻蔸、葛制的衣服。雷州人用蒲草编织出大量的草席、丁茼、麻蔸等各种蒲织品。在清至民国时期,雷州大量蒲包远销外洋,换回了外汇,促进雷州商业的发展。至于用葛制出的衣服,也是雷州特产,旧称“吉贝”,它有比许多布料无法相比的优点,所以它也曾经作为贡品。

名人书画展。丁智明摄
此展厅还介绍一些当地民俗,如尚武、打外茶、赛龙舟、东岳赛鸢、傩舞、甜糟、艾子饭……丰富多彩,体现了雷州的地方特色和民俗独特风情。
二楼西边有陶瓷展厅。此展厅有以图片形式介绍雷州陶瓷的生产过程,展出有新石器时代彩陶碗、双耳彩陶钵、双耳彩陶壶;有战国彩绘陶壶、彩绘榄型壶;有汉代陶屋、陶羊圈、绿釉陶井、双铺首盘口壶、青黄釉禽兽纹三足陶奁;有唐代三彩俑。年代古远、数量众多、造型别致、不乏精品。据了解,雷州曾是陶瓷的重要产地,是岭南三大名窑之一。“从考古调查发现雷州唐代已有古窑址,宋元时期古窑址有50多处”。元代褐彩凤鸟纹荷叶盖罐是雷州窑产品,现系广东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另外,此馆也有3件陶瓷被《中国陶瓷图录》收录。
二楼还设有古今书画厅,轮换展出馆藏的书画。其中有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杨守敬等人的书法,有清代著名画家上官周、彭玉麟等人的画作。该馆2009年参与搞过“中国百名书法家走进雷州”现场挥毫活动,收藏了这些名家的精品。二楼也曾展出过南粤先贤画像暨题咏作品、2015年新春雷州籍在外艺术家联展作品……
三楼的东边有革命斗争史展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中国近现代革命斗争发展史。许多优秀雷州儿女,为了争取人民的幸福生活,为了革命的胜利,前仆后继,英勇无畏,有的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程庚、冯克、黄杰、欧汝颖、方茂盛等。
三楼除此之外,还有临时展厅,曾经展出过动物、人体标本,大大地开拓游客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搞过多次收藏展,使许多人见到他们想见而无法见到的东西,为收藏发烧友提供了交流、交换的平台。
四楼设有珍品收藏厅,极少对外开放。里面有“大清镇库”钱王等精品。据介绍,“‘大清镇库·咸丰通宝’大铜钱实为国内罕见的钱王。该钱与钱币辞典‘大清镇库’大钱拓片模样规格完全一致。辞典介绍:大清镇库钱,据说民国初年阉人自库中窃出,其有五枚,其三枚为英人以重金购去,现国内仅存其二,盖清钱中无价之宝也”。
据该馆工作人员介绍:“我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接待国内外观众达10万多人次,其中专家学者100多人,原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等人都曾经来参观过。馆藏历史文物约5000多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文物536件,可谓价值连城。”走进该馆,犹如浏览一幅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画卷,翻看一本线装本《雷州府志》,阅读一本百科全书。相信你走出该馆后会感叹:积淀厚重,异彩纷呈,不虚此行!
   


来源链接: http://zjphoto.yinsha.com/file/201512/2015123011013714.htm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5-4-10 18:05 , Processed in 0.15890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