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23|回复: 0

黄村名人,名商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2-5 16: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府商人,潮汕商人,客家商人,笼统的“粤商”有着三大分支。相较于行商出身的广府商人和海商出身的潮汕商人,客家商人声名不显,但是“以德为本,以义致利”的经营观赢得了“儒商”之称。日前,记者通过大量的采访,力图探究客商的兴起过程,体会客商的独特个性,而东源县黄村镇的故事正是“客商”的典型。
富庶的黄村 涌现出100多位亿万富翁

从河源市区出发,沿着粤赣高速往北,再拐上梅河高速继续往东北方向进发,40公里后再拐205国道,往前一小段又走上更窄的X155县道。路又掉头向南了,山越来高了,林子也越来越密了,但路况养护得还可以,路的尽头就是东源县黄村镇。

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山区小镇,是东江流域著名的革命老区。但预期中的贫穷落后却并没有出现在眼中,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的平整公路、雄伟桥梁、漂亮学校显示了它的富庶。来自当地政府的数据称:在黄村4.4万人口中,90%的人在外创业、打工,其中涌现出包括了100多位亿万富翁,1000多位千万富翁和数以万计的百万富翁。

支撑这一串数字的是一项传统产业——百货业,全镇80%以上的家庭从事百货行业,其中10000多人拥有自己的大、中型百货公司、商场或超市,6000多人拥有自己的小型商场或租用他人的商场柜台。这些从业百货业的黄村人,都将自己视作“黄村帮”,而在“黄村帮”之中,还有着一个地域性的标签——客家商人。

黄村百货版图 珠三角百货业,无黄村人不成市

李棠华曾用名缪寿良位居中国富豪榜第25位
客家商人的代表有田家炳,其中李棠华就是深圳人非常熟悉的客家商人,在广东河源黄村长大的李棠华是广东人中少有的大个子,在他的资历介绍中,放在第一位的头衔是全国政协委员、然后是北京大学研究员、美国席勒大学荣誉博士等,摆在最后一位的才是深圳市富源集团董事长。1987年,李博士仅带2000元来到深圳创业,开办宝安区富源石场,成立了富源实业公司。多年来,通过在深圳机场[4.80 0.63% 股吧 研报]、广深高速[4.00 0.00% 股吧 研报]公路、广深公路、宝安中心区等大型市政工程建设中赚取了巨额财富。随后又转战房地产、大型商场、教育等领域。2002年被美国《福布斯》评为中国富豪第42位,2003年被《福布斯》评为中国富豪第25位。







在讲述自己的历史时曾经提到,“我经历了三次低谷。第一次低谷是在1987年刚承包采石场时,石料一车车地送出去,可就是回不了款,到年二十八那天对方才说实在拿不出钱,兄弟们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就等着带钱回家,怎么办呢?放假前一天,我一早就跑出去借钱,最后终于借到钱,赶回去把钱发给大伙,已经是凌晨3点了。第二次是从1989年到1990年,正逢经济紧缩,我们当时为建设机场提供石料,投入了200多辆车,自己的只有50多辆,其余都是借的,家里60多平方米的房子,每天至少有30个债主挤在那儿讨债。第三次是1993年的时候,深圳房地产业出现了一种很奇怪的现象,高层建筑的市价从9000多元降到了5000多元,而低层建筑的价格反而开始上涨,当时我们把一亿多的资金全部投在高楼上。”
20年前,19岁的客家小伙邬志新高中一毕业就跟大多数老乡一样,从黄村镇梅陇村来到深圳宝安打工,他开始是在工厂做杂工,两年后在父母的资助下在东莞塘厦开了自己的第一间小店。1997年,邬志新注册成立东莞天和商贸有限公司,2000年,天和在樟木头开业第一家大型超市,随即又转战珠三角各地,成功开设多家流行百货和超市业态相结合的综合卖场,到目前其总营业面积已经超过16万平方米,员工超过7000人。
和邬志新一样,东莞南天大新商贸集团董事长程志平是黄村镇下漆树村人,1984年起在深圳打工、摆地摊,然后开小店、再开大店,“经过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总部在东莞桥头的大新公司已经有17家连锁百货超市,总营业面积30万平方米。

这是绝大多数黄村百货从业者的职业轨迹,一次次被复制的成功后面蕴含着大量不为人知的艰辛酸楚。据统计,黄村人经营的百货商场、超市的总营业面积已超700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东莞、佛山、珠海、深圳等地。

还有一种说法是珠三角地区大中型百货商场、超市的经营者当中,黄村人超过60%;在个别城市,黄村人经营的大中型百货商场、超市曾一度占据当地90%的市场份额。在珠三角地区的百货业内,“无黄村人不成市”的说法也被广泛流传。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刘品安认为,黄村镇人目前在全国百货业掌控着近1000亿元的百货资产经营规模,称之为商业“黄村帮”,其故乡黄村镇则被冠以“中国百货第一镇”。但几十年来,“黄村帮”不事张扬,极其低调。直到2005年,黄村人才开始稍微浮出水面,当时的河源市委书记梁伟发专程调研,又亲自到东莞与100多位黄村百货人举行座谈会,一起研究探讨如何将黄村百货业做大做强,做出品牌,真正成为中国的“沃尔玛”。在座谈会上,梁伟发高度概括了黄村人精神是一种“艰苦创业、敢闯敢拼、诚实守信、富而思进”的精神,黄村百货人是中国百货业里的精英。

一群在偏远、贫穷落后的大山里土生土长的客家人,为什么能够走出大山,在异地他乡闯出一番事业呢?
“是逼出来的!不出来就吃不饱。”谈到当初走出家乡的原因时,5月20日,一位在深圳福永沙井经营百货,不愿透露姓名的黄村人在电话里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这位50多岁的商人说,黄村人多地少,人均只有不到3分地,仅靠种田还不能解决温饱,1983年他从黄村出来时,家里还必须到山上开荒种植杂粮才能勉强填饱肚子。
在此前的采访中,黄村镇镇长告诉深圳商报记者,黄村人的百货故事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初,黄村人为了生计走出山沟,此时的所谓百货业也仅仅是摆地摊。经过近10年的发展,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有的黄村人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与经营经验,凭借先人一步的胆略拿出积蓄或者借贷开设店铺,拓宽到家电、服装等百货业务。到了90年代中后期,黄村人的百货业已经红红火火。“2003年左右,黄村人的百货业到了一个相对平稳成熟期。”李镇长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贫穷成就了黄村人的百货事业。

客家经商传统 无梅不成衙、无兴不成墟

“其实客家人是有经商的天分和传统的。”5月21日,多年来一直从事客家文化研究的深圳大学退休教授、深圳客家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卫东告诉记者。他认为这种天分和传统也是像黄村百货人一样的客商取得成功的一大原因。
张卫东说,历史上广东就有“无梅(梅县)不成衙、无兴(兴宁)不成墟”的说法,非常形象地概括了客家人文化中崇文重教、重视商业的两大特点。张卫东在针对龙岗客家人做的田野调查中发现,龙岗罗家在鹤湖村落户之后,也是因为人多地少,生活困苦,便在当时较为发达的东莞开商铺做生意,赚了大钱,才有实力兴建占地21000平方米的大型围堡“鹤湖新居”。坑梓黄家的商业发展到各个行业,遍及淡水、香港等地,在坑梓筹划建设“龙田世居”时,黄家人一下卖掉了在香港半条街的物业。张卫东认为,客家人这种鼓励经商的文化传统,是对传统的中原文化一种了不起的突破和贡献。
广东商学院粤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先庆教授也指出,客家人这个特殊的民系,在多次南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生存方式和顽强生命力。所谓“无山不住客,无客不住山”,一方面是居于山区缺乏广阔平原与广袤的土地,在农业生产方面具有劣势,另一方面,岭南地区南接沿海地带、海岸线长远,便于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因此,客家人除了开垦农田、耕耘作物外逐渐学会了贸易谋生,以海洋产品换取农业产品或者以农副产品换取手工业日用品,于是客家商人就这样诞生了。与粤商中另外两大分支中的广府商人垄断经营外国产品,潮汕商人私人大规模的海洋贸易大不相同,客家商人贩运的多是土特产、特色手工艺品,对外进行简单的交易,以满足日常生活生产的需要。这一时期的客家人动机十分单纯,就是为了维持生计,像五华人“硬打硬”如打铁、打石、补锅等靠手艺谋生,兴宁人做点小生意等;带有农民的淳朴、诚实、吃苦耐劳的本质,在经商时讲究诚实守信。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客家商人的目光和脚步放得更远。惠州、东莞、广州、香港,然后是更远的武汉、南京、上海,甚至远涉重洋。黄村人在解放前就有走“南洋”的风俗,该镇下漆村程南贵的父亲就是在1940年与几名乡亲结伴去了马来西亚。目前,黄村全镇共有海外华侨2599人,在香港、澳门和台湾居住的共有995人。因此黄村又有“华侨之乡”之称。王先庆指出,跟黄村人的路径一样,海外客家商人足迹遍及五大洲的各个国家和许多地区。他们在侨居之地开矿、开厂、开店,依靠勤劳和智慧迅速积累财富,成为实力雄厚、影响深远的地域商团。1921年10月,海外客家商人在香港创建了自己的世界性组织,初名“旅港崇正工商总会”,现为崇正总会。至今仍在为弘扬客家精神,敦睦乡谊,服务社会,造福民众,关心和积极支持祖国的赈灾、助学及其他公益事业,为香港的繁荣稳定,为海内外客家人的团结、为祖国的和平统一作出了贡献。
惠客商特征 以德生利,厚积薄发

张卫东认为,客家人有着重视文教的优良传统,他在对深圳龙岗客家的研究中发现,坑梓黄家在“光绪维新”影响下,最早接受兴办新学的思想,于1906年用在马来西亚开锡矿赚来的钱兴建了一所“光祖学堂”,依照上海南洋公学的设计,三层教学主楼至今依然巍然屹立。他们从广州惠州延请名师,“数年便成为惠东宝地区的一所名校。”与之齐名的另外还有观澜客家陈氏兴办的“振能学校”,振能学校依照新学体例设有运动场、图书馆、食堂,该校鼓励学生开展运动,体育一科绵延近百年,到现在还是其特色。

“正是因为重商,这些客家人才有财力大办新学,把他们重视文教的传统发扬光大;也是因为重视教育,这些客家人才能更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厚积薄发,在经商的过程中更是如虎添翼。”张卫东说,“可以说,龙岗客家和香港客家是中国客家史上发展最好的一支,在晚清到民国走下坡路的时候,他们还辉煌了将近200年。”

王先庆则把客家商人称为“饱读诗书”的儒商,他指出,客家人一直都保留着饱读圣贤书的中原传统,“世代书香”、“崇尚文教”、“饱读圣贤书”、“学而优则仕”、“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的古训深入骨髓。改革开放以来,客家商人逐渐走出粤北,到香港、福建、上海甚至海外发展,形成了以农业为根基、以渔业为出路、以贸易为延伸、以手工业为补充的模式。客家商人在经商过程中秉承儒家文化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讲究互惠互利,求同存异,具有良好的商业道德。同时客家儒商在功成名就之时往往慷慨地回报社会,“以德为本,以义致利”是客家儒商的经营思想。

黄村名商

香港翔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黄村;李氏家族;客青会】
深圳市君福源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小军】
深圳市富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李棠华,李金招,李国华】
广东省翔丰担保有限公司 【执行董事,财务总监;李荣华】
惠州市中凯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启华】
东莞市南天大新商贸集团  【董事长;程志平】
深圳市亿源通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戴锡瑶】
东莞市天和百货有限公司 【董事会,邬志新,朱连辉,张洪亮】
深圳市美联实业有限公司【黄贵城】
广州市东源百货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新才】
广州市人人佳购物广场【董事长;邹海平】
东莞市华生商贸有限公司【董事会;张群生,张木荣,张新华,张松太,李茂良】
惠州市鹏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水泉】
惠州市万隆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忆】
深圳市三和百货有限公司【董事会,张林华,张子汉】
上海市凯通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宏利】
东莞市天荣百货有限公司【董事;朱光华】
东莞市鳌峰时尚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建清】
深圳市万润百货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坚雄】
惠州市金世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邬标华】
惠州市天天润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冠中】
                    
                        


来源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E5ODkxMA==&idx=4&mid=10001070&sn=0a0407eb117cde35c0106250c47bd2bd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2 22:05 , Processed in 0.12246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