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64|回复: 0

在你眼中,客家人是怎样的一个群体?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2-5 14: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题描述如下:

关联问题:在你眼中,潮汕人是一个怎样的群体?
这里说的客家人不限大陆、台湾、海外的客家人。

参考答案如下:

作为一个90后的客家人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相对于潮汕人,广府人,客家人可能没有那么高调,显得更低调沉稳一些。从商当然也不乏优秀杰出的人,比如:曾宪梓、田家炳、邹锡昌、缪寿良等。相对于从商,从政对客家人的影响也比较大,看看现在广东厅级以上干部客家人占的比重就知道了。由于受环境的影响,不像广府、潮汕等居临海、平原,久居深山的客家人也比较传统,祖先由于躲避战乱而来到南粤蛮荒之地,以客自居,以客为家,所以叫客家人。其实我们那边也挺传统的,过年必须敬拜祖先、对待神佛也挺虔诚的。只是觉得小时候住过的客家围龙屋以后会慢慢地沦为观赏景区和祭拜场所,而不再作为居住的需要。
在客家地区最认同的应该就是客家话了,易学易懂,只是觉得现在传播和下一代的普及还有待加强,像我表弟在深圳长大,听得懂但不会说,这样的应该大有人在吧。每个地方的客家话会多多少少带有点口音,但都基本上可以相互理解。深受观念教育观念的影响,读书就成为了重要的出路,小时候经常被父母家人说读书不识捡狗屎╮(╯▽╰)╭。
来客家地区绝对不该错过的就是美食啦,虽然没有非常出名的菜品,但是却是实实在在的好吃~腌面、三及第汤、梅菜扣肉、盐焗鸡、酿豆腐、各种粄类甜品、开锅肉丸、各种丸子啥的,来了就好好吃吧,由于是客家人,热情好客这一传统是得到很好地传承的啦~
在我眼中客家人具有的品质有:低调、朴实、勤劳、踏实、热情好客等等吧~

参考答案如下:

  一句话       特别能战斗
近代史上闹革命造反几乎都有客家人的身影


客家是汉民族中颇具血性的族群。从南宋末期开始,客家登上历史舞台(如蔡蒙吉),从宋末群王抗元,明末抗清,收复台湾,再到清末抗日抗法,无不带有客家人忠义、义无反顾的身影。近现代客家六次崛起,大批人杰促进了中国历史进程。这“六次崛起”,指的是:第一次,被视为“客家人的革命”的太平天国起义;第二次,是客家人作为中坚之一的“戊戌变法”运动;第三次,是客家人作为主体的“辛亥革命”;第四次,是发生在客属地的土地革命;第五次,是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部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第六次,则是人民共和国的创立,开国元戎中有一大批客家领袖与战将。


从迁移开始


在客家先民迁移过程中,为了对付迁移途中强盗,土匪及不欢迎他们的土著,客家人的家族均是半军事化的组织。女的均是大脚婆,包揽家务活和农活,男的都是半军事化的战士,具有极具强略的攻击性。同时,客家人十分善于修巩防御工事,土楼和围龙屋就是明证。而且客家人的家族之间,也存在着极端残忍的乡族械斗,这些地锻炼了‘客家战士们’。


客家围屋







堪比同治回乱的土客大械斗
被遗忘的战争——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土客大械斗研究.pdf_免费高速下载
四邑地区处于广东珠江三角洲西部(珠江三角洲西岸台山、新会、开平、恩平,合称四邑),从明清年间开始,来自粤东的客家人移民到四邑地区,到了清朝末年,于咸丰及同治年间,四邑地区当地人和客家人,双方爆发了大规模的土客大械斗,据载“仇杀十四年、屠戮百万众”。。注:“土”指的是四邑当地人,“客”指客家人。这场土客大械斗双方都伤亡众多,而客家人最后大部分都回到了粤东的原籍地。
客家居住地方的地理共性的两个“极其明显的特性”,即,第一,耕地缺乏,粮食不足;第二,交通艰阻不便,外力难以入侵。这种地理共性,又促使客家民系进一步养成了其区别于汉族其他民系的独特性格:耕地的不足,“驱迫客家不断的向外发展”;交通的艰阻,则使客家“能够保存他们固有的语言和习惯”



再看看近代革命都在哪闹


太平天国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由客家人组织发动,首领洪秀全以及六位最高决策的核心人物(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洪仁玕)均是客家人,
作为太平天国革命的主体,尤其是基本队伍,从金田打出广西,就是由广西客家人组成的。
而这场革命的酝酿之地,广东花县,是客家人聚居所在,而揭竿而起的金田村,更是客属地。
洪秀全、冯云山等在宣传、发动和组织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以广西东南地区的客家人为基础。而客家人大批加入太平军是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势力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张之洞称太平天国“兴于梅县、灭于梅县”,是指洪秀全等领导人的祖籍在广东梅州梅县,而太平天国最后一支队伍汪海洋部,就是在梅县坚持下来的。
从太平天国军队的组成看,客家人是一个很重要的来源而,
家人大批加入太平军是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势力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太平天国将领基本上是客家人,金田起义的基本群众大多数也是客家人。参加金田起义的有二万多人,其中大多数是客家人。金田起义之初,福王的九大据点(贵县赐谷、北山里、龙山;桂平县紫荆山、金田;平南县鹏化山区;陆川县陆苗;博白县平山;信宜县塘坳)的居民主要是客家人。
客家人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紧密联系,影响到太平天国的方方面面,使太平天国的政策、制度及其思想深深地打上了客家传统文化的烙印。
作为农民起义的政权,太平天国是建立在军事斗争的基础上的。战争的胜负决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命运,而兵源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军队的质量,进而决定战斗的胜负。
据有人估计,在金田起义的太平军中,客家人占了30%——40%。为了便于管理,洪秀全等人将客家士兵与其他士兵分开,并且用客家士兵组成先锋军攻城野战。客家军队由于勇猛尚武,在战斗中所向披靡,立下了大功。
在定都天京之后,太平天国的兵源比以前更广,而由客家人组成的部队仍然是最精锐的。这是因为太平天国所控制的江苏、浙江、安徽等长江中下游地区,民风柔弱,不习战事,这些地区的士兵是难以跟骁勇善战的客家士兵抗衡的。
太平天国北伐军中,客家士兵占了一半。这支由区区两万人组成军队,在前面有数十万清军堵截,后面没有根据地的后勤保障之下,进军几千里,威胁到了清政府的统治中心。由此可见,客家军队的战斗力是很强的,太平天国在天京变乱之后,军事实力大为削弱,也与客家士兵有关。
在天京变乱中,北王韦昌辉滥杀无辜,天京变乱中死伤的人达到了十余万人仅仅东王府被杀的就有三万余人,而后来石达开带走的10万人精锐部队最终兵败大渡河,这些人大多是从广西来的能征惯战、战斗经验丰富的客家将士。
太平天国苦心经营多年的军事精华在内战之中几乎消耗殆尽,元气大伤的太平军从此就走下坡路。即使是李秀成、陈玉成的崛起,虽然取得了诸如三河镇大捷之类的胜利,也只不过是回光返照,难以扭转江河日下的局面。天京变乱后的太平军尽管数量庞大,战斗力却并不强。这时的太平军的主力以江南几省农民为主,柔软的太平军是无法对抗以勇悍著称的湘军。
湘军在消灭了八旗兵、绿营兵都对付不了的太平军之后,又消灭了捻军,“无湘不成军”开始成为了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奇特的现象。
直到李宗仁的桂系军阀崛起之后,湖南的军队才衰落下去。而桂系军阀的主力也是客家人。在击败了湖南军阀之后,桂系军阀从广西友谊关打到了东北,陈兵山海关下,迫使张学良归顺中央,完成了国民党在形式上的全国统一,从中不难看出客家人的彪悍。
中法战争
1885年3月23日,晚清一代名将、民族英雄冯子材率军在中越边境的镇南关前隘一战歼灭入侵国境的法军主力,取得了名震中外的镇南关大捷。还有清末民族英雄、黑旗军首领刘永福。
戊戌变法
客家人在近代三大革命运动中有出色的表现,这些在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等文史资料中记述颇丰,可他们在戊戌变法中的业绩却鲜有提起。其实,在京的“百日维新”以及在地方上惟一的呼应即湖南“新政”等重大事件中,客家人均不曾缺席,有的甚至担当起领导与骨干角色,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变革创新精神,历史应当为他们添补上浓重的一笔。 如刘光第、陈宝箴、黄遵宪及其《日本国志》、陈炽在戊戌变法中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孙中山及重要成员廖仲恺、胡汉民、邓仲元、何贯中、邹鲁、温靖侯(温仲和之子)、谢良牧等都是客家人,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的中国同盟会,首先得到广大客籍留日学生的大力支持,当时在同盟会的领导核心成员中,客家籍留日学生占46%,绝大部分是嘉应州、大埔、惠州等地的留学生。
此外,海外革命经费的筹措也主要是在客家籍华人华侨中进行;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人在南方各地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主要集中在客家人的地区或以客家人为主。在1911年广州起义壮烈牺牲的72烈士中,有林修明、陈文褒、饶辅廷、周增、张学龄、陈文友等24名客家籍人士,他们有的既是海外回国的客家籍华侨青年,同时又是留日学生。可以说,客家人对辛亥革命的组织领导、武装斗争、宣传发动、筹措经费等各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事例不胜枚举。如郑士良领导惠州起义,何子渊、丘逢甲领导黄冈起义,邓子瑜、陈纯领导七女湖起义,胡汉民、姚雨平、胡毅生、邹鲁领导黄花岗起义。
北伐战争时期,邓演达任政治部主任,郭沫若任政治部副主任,黄绍竑任第7军党代表。在战斗中,叶挺独立团战功卓著,所在的张发奎第四军被誉为“铁军”,叶挺更是被誉为北伐名将。1927年4月17日,在南京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胡汉民、蒋介石、柏文蔚等及部分监察委员宣布在南京组成国民政府,以客家人胡汉民为主席。
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中,客家表现突出,朱德、叶挺、叶剑英、袁文才、王佐等皆为客家人。
土地革命,当初最早的井冈山根据地,其创始人袁文才是客家人无疑。秋收起义于文家市集结,浏阳一大批客家人踊跃加入,我们从中,可以读到如下一大批如雷贯耳的客家人之名: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首道,上将杨勇,中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在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讲到调解土客矛盾,又懂客家话又懂当地话的胡耀邦则成了红军中最好的调解人,
后来的中央根据地,主要是赣南和闽西,可以说,是闽粤赣“客家大本营”的一大部分,是客属地,成为了土地革命的历史支柱。出了如陈奇涵、肖华等一大批红军将领的“大本营”中的兴国县,是全国著名的红军“将军县”,“文革”前授衔的将军,兴国就有54位。兴国客家山歌,更是脍炙人口的革命歌谣。“大本营”中的闽西,也出了杨成武、刘亚楼等数十位战将。闻名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也正是在这个“客家大本营”中出发的。
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说:“中央苏区(赣南、闽西)是全国苏维埃的大本营。”我们也知道赣南闽西是客家的大本营。红军活动的地方,从井冈山根据地到中央苏区所辖区域赣南、闽西、粤北等21个县市,几乎都是客家人的聚居地。赣南和闽西是客家人的聚集地区,90%以上均为客家人,红色根据地界几乎是与客家区域重合的,从当时的红四军(也称朱毛红军)的队伍组成人员来看, 朱德、叶挺、叶剑英等人是客家人,红军中很多中高层将领是客家人,主要由占总数70%以上的客家人组成。主要是闽西赣南苏区客家人,而迫使中央红军走上艰难之路的国民党军名将是广东梅州客家人罗卓英,吴奇伟和广东韶关客家人薛岳。
   


来源链接: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3592403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2 00:19 , Processed in 0.11737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