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00|回复: 0

汉剧艺术大师陈伯华遗体告别梅葆玖:师姐走好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1-30 02: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参加追悼会的市民在观看陈伯华大师艺术生涯图片展 (记者刘洪洋摄)
大师辞世,余韵长存。昨日上午,武汉市政协原副主席、汉剧艺术大师、武汉汉剧院院长陈伯华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汉口殡仪馆静园举行。大师的亲人、弟子、梨园同行和戏迷近千人赶来,送大师最后一程。
告别仪式开始前,步入静园大厅的人群,纷纷被入口处展出的“陈伯华大师艺术生涯”图片展吸引。一张张黑白照片,记录了陈伯华大师一生的不同瞬间,练功、演出及与同行、学生在一起的场景,大家纷纷拿起相机、手机拍照。
这些图片,是陈伯华大师的小女儿陈少华和丈夫这几天从家里的数千张照片中精心挑选,经过翻拍放大制作的。陈少华说,她特意选了一些之前从未公开过的图片,如陈伯华与赵丹、王玉珍的合影。“我们觉得,在这个时候通过图片展的形式,让大家再看看她的艺术、她的一生,是对她老人家最好的纪念”。
家人追忆:母亲留下清白家风
陈少华介绍,后人都没有从事戏曲事业,但母亲给他们留下的是清白家风:“从小妈妈就教育我们,要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不管你做什么工作,都要努力做到最好。她总是说,人再怎么样也只能一天三餐、睡一张床,对物质不要看得那么重。但是该花钱的时候,她却十分慷慨,从抗美援朝时捐飞机,到近些年的地震捐款,她都毫不犹豫。”
陈少华回忆,母亲生前帮过的人,很多是素不相识的路人。“有一次回家,我看到阳台上有好多小鸡。一问,是她在回家路上看到一个农民卖小鸡,因为天气不好卖不出去,她就把小鸡全部买下来了。因为太多实在养不了,只能分送给亲戚朋友,送去的时候还专门包了一大包碎米”。
陈少华目前任世界银行发展研究部首席统计学家,先后在北京、美国华盛顿工作。“我在北京时妈妈让我多帮帮武汉,我到了美国她又说让我多帮帮中国,这是妈妈跟我说的最多的话”。
陈少华的姐姐陈小华是武汉市物资局职工,她的几位同事这几天一直帮忙料理后事。一位女同事说,在单位里除了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同事,很少人知道陈小华是陈伯华的女儿,“几十年来,我没看见过她因为这个搞过特殊”。
母亲走后,陈少华又想起一件往事。2004年“马加爵事件”发生后,母亲非常关注,几次和她说起。“妈妈想做一个基金会,帮帮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可惜没来得及做。忙完后事我们就准备商量下这件事,看用怎样的方式实现她的愿望”。
梨园痛悼:饮水思源恩师难忘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得知陈伯华大师去世的消息后久久沉吟,婉拒了记者采访。昨日,他发来唁电,称陈伯华为“师姐”:“60年前,随家父梅兰芳曾观摩陈伯华师姐的《宇宙锋》得益匪浅,如今历历在目。陈伯华师姐是父亲出色的汉剧弟子,70余年艺术生涯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风格各异的艺术形象,创造性地对汉剧艺术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72岁的汉剧名末贾振南自小跟随汉剧名家胡桂林学艺,虽然行当不同,但跟随大师多年,也“偷师”不少。贾振南永远记得自己18岁那年第一次登台的往事:“我紧张得要命,她一直给我打气,说‘我就站在台口上给你把风,你别怕!’整场演出中,她真的一直都站在台口看着我。”
著名张派青衣王蓉蓉,和丈夫杜鹏一起站在家属的行列中,向每位悼念者鞠躬答谢。2005年,王蓉蓉来汉拜陈伯华为师,此后几乎每年都来汉看望师父,陈伯华在病房里为她说戏,还亲切地叫杜鹏“姑爷”。“我们师徒虽然一个唱汉剧一个唱京剧,但很有缘分。大师对艺术特别讲究,她的艺术观点、表演风格,都对我有很大的指导。接到消息后,我觉得无论如何都要来一趟,师父,我和姑爷送你来了”。
中国国家京剧院演员邓敏是学汉剧出身,此次因为做手术不能来汉,托家人从三亚送来了亲笔信:“忆往昔学艺岁月,恩师言传身教,严谨治学,德艺双美,方有我十八岁获中国戏剧梅花奖。饮水思源,恩师难忘!”
戏迷感怀:大师不仅有艺术还有艺德
曾经为大师操琴多年的琴师钱西河,从香港带来了“沪穗票房”票友们怀念大师的视频。钱西河说,在香港很多票友都喜欢汉剧,得知大师辞世时,票友们正在学唱汉剧。大家当即停下来向大师致哀,并录下视频请他带回武汉:“大师以前去过香港演出,他们都喜欢大师的戏,被大师的魅力折服。”
送行的队伍中,还有不少普通市民。他们和陈伯华大师素昧平生,只是因为倾慕陈派艺术,特意赶来送大师最后一程。68岁的戏迷吕太平从小就喜欢汉剧,陈伯华主演的《二度梅》、《宇宙锋》的碟片,翻来覆去看了不知多少回。他回忆,小时候常常去汉剧院和后台玩,有一次听说剧院一位职工的子女在分配工作时遇到困难,是陈伯华大师主动过问,帮忙解决了问题:“那时我就特别佩服她,不仅有艺术,还有艺德,是个好人。”
72岁的戏迷龚明享,带着自己创作的一首蕴含了“陈伯华您走好”的藏头诗来为大师送行。“我五六岁的时候看过一场陈伯华的演出,自此成为汉剧的铁杆粉丝”。
70岁的闵晏清,捧着一个大纪念册在陈伯华的照片前留影。闵晏清的舅舅是戏迷,收藏了很多戏票、剧照。1952年陈伯华重回舞台的一次演出,闵晏清被彻底迷倒,由此接过舅舅的接力棒。纪念册中有上世纪50年代的汉剧戏票、节目单,还有陈伯华的剧照。闵晏清出示了一张1991年7月27日的演出节目单,上面有陈伯华和京剧名家郭玉昆、楚剧名家钟惠然的签名、签章:“这是一场赈灾义演,当时已经72岁的陈伯华演《柜中缘》,还能演一个娇嗲的小姑娘,太了不起了!”
留戏,留人,
留住汉宫春
记者王娟
看过陈伯华大师演出的戏迷吕太平,如今还常去人民剧院看汉剧,对王荔、毕巍然等青年演员的表演了如指掌。望着陈伯华的剧照,他有些惆怅:“大师走了,振兴汉剧就要靠这些年轻人了,不容易啊。”的确,大师逝去之后,汉剧该如何发展?采访中,戏曲研究者和汉剧从业人员都有不少建议。
留戏,留住传统不要猎奇
戏曲研究学者杨德萱认为,戏曲流派的形成和大师的涌现,除了艺术家过人的天赋条件和艺术修养之外,也和一定的历史、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如今,戏曲面临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艺术的欣赏趣味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移。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汉剧需要的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继承传统,才能生存下去,再谈发展和培养大师。
杨德萱分析说,中国戏曲经过数百年的孕育,在漫长的岁月里吸收了各方精华,形成了一批独特魅力的传统剧目。但近年来,观众看到的新编、新创的剧目越来越多。“不仅仅是汉剧,整个中国戏曲界都存在一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推出一部戏就希望能轰动一时,往往带有猎奇心理,很难保持戏曲独具的个性魅力。好戏需要打磨,戏曲不同于流行歌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带上太多时代的痕迹,并不利于戏曲的发展。”他认为,目前汉剧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时刻,应该在整理传统剧目上多下功夫,不能去趋时附尚,追逐流行,“流行是流过去了,却留不下来”。
留人,培养优秀青年团队
近些天来,采访中不断有人提到余少群。这个优秀的小生出走影视,不仅是陈伯华大师一生的遗憾,也是不少汉剧人心里的痛。
陈伯华大师的弟子、汉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胡和颜说,要振兴汉剧,培养年轻人至关重要。 “我学戏的那年,报名的队伍从清芬剧场一直排到铜人像,考上的只有20多个,都是尖子中的尖子。”她记得,1957年、1958年和1959年,武汉汉剧院连续三年招生,50多个学员已经足够一个演出团的编制。而武汉汉剧院现在最年轻的“90后”、“00”后学员,和上一届师兄师姐已经隔了快20年,这还是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很多孩子来之前根本没看过戏,还有很多是文化课不好改学艺术的。其实学戏也是靠综合素质的,没有天赋、没有兴趣怎么能学好?”
胡和颜认为,振兴汉剧必须先培养一个优秀而整齐的团队:“戏曲舞台讲究‘一棵菜’,从主角到龙套,个个都有讲究。当年陈伯华大师有李罗克、童金钟、王晓楼等‘三老’给她配戏,而现在的汉剧行当不全,缺乏好的小生、老生还有丑角,光有好的旦角,没有好的对手,同样难以出彩。”她呼吁,汉剧要传承下去,必须重视培养人才,发掘好苗子,才能谈得上发展。
胡和颜目前承担着武汉汉剧院2012级汉剧学员的教学工作,这批学员包括35位演员和8位乐手,大多是“90后”。这群孩子们已经学了两年的基本功,春节后的新学期里,旦角学员将学习陈派经典的《二度梅》作为开蒙戏。胡和颜说:“他们是汉剧的希望。”
   


来源链接: 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5-02/04/content_31213538.htm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2 15:50 , Processed in 0.12380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