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9
2697
10万
管理员
远去的客家土墙屋&李志祥 黄褐色的土墙屋,在以前的客家乡村里比比皆是,它是客家人的庇护所。而现在能黄褐色的土墙屋,在以前的客家乡村里比比皆是,它是客家人的庇护所。而现在能见到的一两座,往往伴着颓废的残垣、满院的荒草,在一幢幢钢筋水泥小洋楼间孑然默立。 图片来源:乐土旅游 但我念念不忘的还是那土墙,那由土墙垒起的土屋。土墙有的明黄,有的红褐;有的光洁,有的斑驳。盖上黑黑的瓦片,像倒盖在屋顶一本黑黑的书,写出岁月沧桑的诗章。它们像绿水青山中盛开的朵朵山花,在朗润的阳光下闪着温暖的光彩。 随着汉族南迁,从唐代开始,福建、广东、江西的夯筑技术逐渐发达,到了明代,福建西部山区农村造房屋都以粘土为主要建筑材料,并利用夯土技建造,这种夯土技术已到了巅峰水准,建造的楼一般皆为二三层,高丽达五六层,有的高度超过20米。北宋李诫编修的《营造法式》规定:“筑墙之制,每墙厚三尺,则高九尺,其上斜, 比厚减半;若高增三尺,则厚加一尺,减亦如”。而现在福建大部分建于明清时代的土楼,是中夯土版筑技术经几千年积累提高的技术结晶,是夯土文明最高成就的实物,这种夯土墙的技术水准到了高度与宽度之比是25:1的登峰造极境界,可谓是对古代夯土技术的一大贡献。 闽西、粵东和赣南的客家人在夯土墙施工中,有一套科学的夯筑方法,当地称为“撞法”,其操作要分三阶段完成:首先是沿墙的厚度与长度两个方向间隔2至3寸撞。一个洞,每个洞要连撞两下,客家人称为“重杵”;然后在每四个洞之间再撞一下,客家人称为“层杵”,最后才撞其余的地方,“重杵”的目的是把黏土固定住,才能确保撞得密实,如果无规则地乱撞,黏土挤来挤去,厚度这么大的土墙就很难夯得均匀,夯得结实。夯好之后还要用尖头钢钎插入土墙,通常凭经验以钢钎插入的深度来判断土墙夯筑的密实度,这种严格的检测手段也是确保土墙质量的重要环节。 因为土墙高度大,又有相当的厚度,由于自重和上部荷载的作用,以及本身干燥过程的收缩,整个墙体在施工过程中变形是比较大的,因此如何保证墙体变形之后仍能保持垂直,这是夯土墙施工的一大难点,除了施工中不断检测之外,客家人还从实践中摸索出一套保持土墙垂直的经验。由于日晒和风吹的作用,土墙的两个面干燥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向阳面即先干的一面较硬,后干的一面相对较软,在巨大的自重压力作用下,后干的一面压缩变形较大,因此土墙会倒向后干的一侧,民间把这种现象形象地称为“太阳会推墙”。因此他们在夯筑土墙时,依照常年积累的施工经验,有意识地使土墙微微倒向朝阳的一侧,这样,待土墙筑好之后会自动调整为垂直。有时刚建好的土楼还很难对夯墙质量下结论,要待一二年后,土墙干透了若还能保持垂直、稳定才算高质量。这些夯土施工经验直到今天还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除了夯土墙身质量之外,土墙的基础处理更是至关重要。通常用大卵石来砌筑基础。若在土质不理想的地方建楼,比如在淤泥地、稻田等软土地基上建造,在如今也是一个难题。墙又厚、自重又大,只有保证整座楼的墙很均匀地沉降,才不致于造成墙体开裂或倒塌,客家人在实践中摸出一套用松木垫墙基和加墙桥的方法。 图片来源:百度 其次是墙身的构造处理。墙脚用卵石干砌以防洪水浸泡。墙厚从底层往上逐渐减薄,外皮略有收分,内皮分层退台递收,一般每层减薄3至5寸,这样在结构上更加稳定,又减轻了墙身的自重。为增加墙身的整体性,土墙内还配筋,即在水平方向设置“墙骨”。通常的做法是将毛竹劈成一寸多宽的长竹片,作为竹筋夹在夯土墙之中,墙的高度方向每隔三四寸,放一层竹筋,其水平间距约6至7寸。也有小杉木枝作墙骨的。两枋之间配长的竹筋拉结,客家人称之为“拖骨”,即在墙厘底伸出,比墙匣长一二尺,由于夯筑中上下枋之间在各层均错开以避免通缝,所以加上墙骨、拖骨的拉结使墙的整体性大大增强。 图片来源:百度 在方形土楼中,外墙的转角处还要特别布筋加固,即用较粗的杉木或长木板交叉固定成“L”型(客家人称“勾股”),埋入墙中,通常每三“版”土墙放一组“勾股”拉结,以增强墙角的整体性。 图片来源:PHOTO BY DUDUMAO 故乡的墙,是用黄泥土和田骨泥相拌夯土为墙。夯墙用的土要不湿不干,连倒三遍做熟,熟土颗粒均匀。此外,夯筑时对土中含水量的控制,也是保证土墙质量的关键。含水量太少,土质黏性差,夯筑的土墙质地松散,显然不结实;含水量过多,土墙无法夯实,水分蒸发后墙体容易收缩开裂。通常施工中依经验掌握,熟土捏紧能成团,抛下即散开就认为水分合适。 修筑夯土墙的工具需有墙匣一副,夯杆两根(亦称撞锤),圆木横担若干支,大拍板一把,小拍板若干把,绳线一盘,鲁班尺或杨公尺,短木尺和三角尺、水准尺各一把,铁锤、榔锄头、铁铲、丁字镐各一把,以及泥刀、竹刮刀、锄头、木铲、畚箕若干。 墙匣以老硬杉木制作,外部略显粗糙,但内平整。规格一般长1.5~2m,高40cm,木板厚7cm,其形状与制砖木模相似,墙厘的一端为开放的,用硬杂木制成的“墙卡”支撑,成“H”形,非开放的一端以“墙针”固定。“墙针”为两根以榫头固定的模封,这样墙匣能灵活拆卸,任意改变墙匣的内空。用牛筋树做成二头大中间小的撞锤,墙匣内放好做熟的墙土,用力夯实,圈圈层层上升,终成一墙。 开始夯墙时,墙厘底下横放二棍小圆木棍,叫墙担子,以便搁住墙匣。先用撞锤夯实匣内四边泥土,再中间夯实,每匣墙要分四层才能夯成,墙匣内通常站有两位师傅,随着有节凑“叮咚”声音的响起,两人你进我退,你退我进,师傅们很少说话,他们的进退,快慢,完成等等,都通过撞锤传言达语,所以本来单调钝重的“叮咚”之声和着补墙师傅墙拍子,就变得张弛有致、抑扬顿挫。随着土墙的升高,从下往上看,他们的背景是蓝天,脚下是土墙,随着墙匣的起落,两人的进退,简直就像蓝天下的一场舞蹈,尽管这种进退有些机械,这种声音有些呆板。夯到高处,土墙也开始轻轻摇晃,仿佛为他俩助兴起舞。 撞墙师傅把墙匣内墙土夯实之后,然后拔出墙卡子,向前方推移,每移一次,就留一截土墙…… 等到墙高九尺高的时候,就要放棚桭了,一般每间放七至九根就够了,补墙师傅主要掌握挑椽、棚桭、掌握门窗标准高低水平和墙头修水,毛墙每夯成一版后,墙筛一脱开,就用大拍板重拍毛墙两面的墙皮,使墙面表皮硬实;小拍板则用于补墙修光墙面。过去有一种说法,叫“撞墙做屋,提起出汗。”不光说这工程是要花钱,而且还要叫人工、备料、管饭、下大苦,那时叫来帮工的人都不要工钱,亲戚帮亲戚邻里帮邻里换人工而来的,因而要提前请人,每天做饭犒劳帮工的乡亲。你想,几十个人,挖地基、撞墙头、层层夯实,到下墙匣,至少得十几天才能筑成。下墙匣后又要放梁钉瓦角,修檐盖瓦,又得要耗时几天…… 一晃几年过去了,家乡已经见不到新做的土墙屋了,连撞墙泥水师傅和墙匣、撞锤也在消失。最近回到三驳桥自然村老家,这里还有一二户人家临时居住,全部已经搬迁到村部造福工程新村,仅剩下一些土屋和土墙,有的土屋敞开着门,任凭阳光进来串门;有的土屋仅剩断壁残垣,默默无言地兀立在荒草丛中,静静地看着日出日落……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2 10:00 , Processed in 0.13000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