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80|回复: 0

文艺报:好一朵爬山的云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0-5 00: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  胜友老师授权转发

2016-04-28 苏浩峰 果然不凡


追求报告文学的

真实性与典型化


《一朵爬山的云——张胜友纪事》评析


苏浩峰


丁晓平对张胜友只有几面之缘,这次采访和交谈中,张胜友不经意间说了一句话:“写作就像爬山一样。”事后,他又得知,张胜友的名字,是其父亲取自《滕王阁序》中的“十旬休暇,胜友如云”。“爬山”与“云”似乎互不相干的两个意象,在作者丁晓平的脑海里却不期而遇了。灵感之光倏忽照亮了丁晓平的构思之路——张胜友便是“一朵爬山的云”。

《一朵爬山的云——张胜友纪事》最大的成功,便是写出一个“真实的张胜友”。张胜友说:“写作就像爬山一样。”在那个年代,在方格稿纸上写作又叫“爬格子”。在张胜友眼里,文学就是一座高山、一座高峰。“爬格子”就是爬山。“爬”字用得格外精准,富于神韵地将写作的艰辛突显出来。而且,张胜友爬的文学高山也不止一座。单就体裁而论,他不断尝试各种文学样式:写小说,写散文,写歌词,写报告文学,最后主要从事影视政论作品创作。当报告文学以“骄子”的姿态跃马横戈于中国当代文坛之际,他搏击风浪,追赶不断奔涌向前的潮头,佳作迭出,崭露头角;在报告文学领域赢得一席之地的时候,他毅然转身,开始尝试影视政论片解说词(文学脚本)写作,不舍昼夜,勇于创新,不断攀登,成为当下该领域创作的领军人物。

为了印证张胜友“写作像爬山”,作者丁晓平用事实说话。他选取若干个典型的镜头,如实记载,款款而谈。1991 年酷暑难耐的盛夏,张胜友接到中宣部交给的任务后,白天在《光明日报》编辑部忙于编“作品版”,晚上到“远望楼”撰写抗洪救灾的作品《力挽狂澜》。在昏黄的台灯下,他的心“像冲破闸门的洪水一样汹涌澎湃,他的笔如中流击水一泻千里”。为了提神,他夜夜与浓咖啡为伴,喝了一杯又一杯。久而久之,他养成了一个自嘲为“不良的习惯”:咖啡和香烟一样,成为他写作时须臾也离不开的伴侣。经过21 天马不停蹄的奋战,张胜友同步完成了电视纪录片文学脚本《力挽狂澜》和报告文学《力挽狂澜——中国抗击1991年特大洪灾纪实》。爬了这一座山之后,他未曾稍事休息,因为还有一座座更高的山在等待着他。

在写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年潮》还来不及歇口气,张胜友又接到上级机关下达的一个更重的任务。“任务紧迫,刻不容缓,高烧中的张胜友,在时任《光明日报》总编辑张常海”的陪同下,当天飞赴深圳……张胜友回忆当时的写作感受时说:“确实太疲惫了,那感觉就是在爬山,爬高峰”,日夜兼程,攀登一座特别险峻的山峰。本来他就有低血压的老毛病,这次工作特别紧张加上发高烧,血压又一次降到58-80汞柱。有一天深夜,身体被疲劳和低血压折腾得空前虚弱,他竟然迷迷糊糊地从床上滚落到地板……他用浓咖啡提神解困,用红糖水提升血压。连同看资料,张胜友仅用“20 天的时间写完大型电影政论片《历史的抉择》的解说词脚本”。片子放映后,赢得了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和上下一片喝彩。他用不断攀登的行动和立志登极的精神,实践着他默默许下的诺言:“生应无辍日,死是不吟时。”

张胜友说,写作如同爬山。其实,在作者丁晓平看来,张胜友有生以来各个时期的生活,都像爬山一样艰难,一样坚持,一样奋力向上。张胜友出生于贫穷的闽西山区,虽说父亲是个教师,但背负着家庭出身的沉重包袱,往往动辄得咎,四处碰壁。除了物质生活的贫困外,让他更加不堪重负的还是精神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因此,在悲苦的青春岁月,“熬”字最能概括其生活苦境。一个“熬”字包含多少辛酸与无奈!“由于家庭出身不好,在村里只要和生产队长吵几句嘴,他就可以指着我的鼻子随便骂我是‘反革命’,扬言要用挑箩筐的绳子把我绑起来,押去集市游街示众。”“在这种恶劣的境况里,我只有在晚上点起小煤油灯,在书海里神游,以及写小说、散文来充实自己。”张胜友在回首处于逆境之中如何“熬”,如何“熬”中挣扎时如是说。作者丁晓平将这样的生动场景和典型细节,详尽地记录下来,不惜篇幅地表现在生活苦海里“苦熬”和与命运抗争的张胜友。他像登山者一样,不畏艰难困苦,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尽管不知前路将若何,山顶在何方,始终没有放弃登顶的希望。

主旨明确而突出,主线单一而明晰,是《一朵爬山的云——张胜友纪事》一大特点。作者丁晓平具有相当丰富的传记写作经验,报告文学创作也驾轻就熟。尽管张胜友的生平经历、创作历程漫长而曲折,相关材料可谓堆积如山、错综复杂,但作品主旨已经了然于作者心中,这就是“一朵爬山的云”——一位孜孜不倦的书写者以及忍受生活种种不堪的勇猛前行者,恰如一位不畏劳苦、迎难而上的登山者。


《一朵爬山的云——张胜友纪事》在艺术上一个显眼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以富有个性的文学表达方式自由书写,“守则而不拘泥”。以完全、彻底的真实性打动人心,征服读者。作者丁晓平在信守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法则的前提下,并没有让真实的材料拴住手脚,而是对大量真实的生活素材进行必要的调动安排,使其服从于作品主题,并纳入总体结构框架之中,使之富有起伏和相应的艺术性,力求达到引人入胜以至于典型化的效果。作者将丰富得有些纷繁杂驳的素材,分门别类,分别粘附于“爬山”——人生的挣扎与事业的打拼这一条主线之上,化繁为简,各就各位,使得作品作品层次分明、条分缕析,整体结构显得有条不紊、纲举目张。


《一朵爬山的云——张胜友纪事》值得推荐,在于作者丁晓平将笔下的张胜友塑造为从社会底层挣扎、打拼出来的时代典型。作者是在真实地记录张胜友人生轨迹的过程中,写出了一个真实的张胜友,从而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社会典型和时代典型——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簇拥下,张胜友们抓住机遇,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脱颖而出,成就一番事业,犹如出笼的雄鹰一飞冲天。

丁晓平作为当今纪实文学、报告文学创作领域的一员骁将,在描绘人物形象、塑造典型人物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尝试并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如《中共中央第一支笔(胡乔木传)》《硬骨头:陈独秀五次被捕纪事》《世范人师:蔡元培传》等等。丁晓平以前经常读张胜友的报告文学作品,留下很深的印象;近期又读到张胜友作为总撰稿人的电视政论作品《百年潮·中国梦》,感触颇深,于是萌发了写张胜友的想法。之前,丁晓平对于张胜友,只知其文,其人并不太熟悉。一经接触、了解,丁晓平发现,张胜友就是一个绝佳的“典型的原型”,他身上存在许多具有典型意义的元素与特点。顿悟降临之余,《一朵爬山的云——张胜友纪事》的主旨和主线很快就定下来了。

在这次采访和创作中,作者丁晓平发现并紧紧抓住张胜友的农民外貌、平民做派、书生特质这些基本特征,还原了实际生活中“真实的张胜友”。由于故事片段、场景细节又是经过一番甄别、剔选,加之以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的精心设置,因而笔下人物比实际真人更具典型意义。在这里,我以为最能体现作者艺术功力的是,文中章节的设置和详略的设计,主要服从于作品中影响主人公人生走向和事业成败的几个重要节点或关键处。特别是抓住主人公时常有“非分之想”或曰“超常思维”来大做文章,写出了“平凡中的不平凡”,基本实现了“以少总多”、“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

《一朵爬山的云——张胜友纪事》从张胜友悲苦的少年岁月和挣扎的青年时代写起。形象地再现了一个在家乡受苦受累、受尽歧视的农村孩子,如何不信天命,不顾社会成见,如何“不守本分”,“身为下贱,心比天高”,如何突破“唯身份论”等重重壁垒,认定方向,一条道走到底,有时甚至于不惜冒险闯关,又如何积蓄能量,创造条件,等待时机,然后牢牢抓住机会,终于用非同一般的努力,摆脱“劳苦逾恒”的苦日子,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苦苦挣扎、同命运抗争的过程中,作者紧紧扣住张胜友“能屈能伸”的“苦熬功夫”、不屈服不服输”的犟脾气以及“一旦选定就决然而行”的“书生意气”等性格特点,不惜篇幅详尽叙写,譬如作品“要上就上《人民日报》”,“要念大学就念重点名牌大学,其他不念”。在回乡知青岁月里,张胜友“不知高低”、“不顾深浅”,一个劲地痴迷于写作,甚至擅自卖掉父母用血汗钱给他买来的、裁缝匠赖以为生的缝纫机,毅然决然地放弃裁缝这个“谋生”行当。其父亲见之,说:“你也不撒泡尿照照,是当作家的料吗?”其母亲见之,说:“你在家,一个月两斤煤油也不够你烧哟。”在父亲和母亲如此无奈的叹息和埋怨中,张胜友重新开始做起他“白天劳动,晚上埋头读书写作”的作家梦。其情、其境、其言、其行,既十分逼真,又极为省俭地描画出当时张胜友坚持写作的艰难和苦境。作者还特意将这一典型环境安排在作品首章、首页这样特别醒目之处,可谓匠心独运。

张胜友的超常言行源于其超常思维,在许多方面都有特出的表现。比如,认定的事情,就坚决做到底,即使冒险、“玩命”也在所不惜;答应的事情,一诺千金,遵守“言必行、行必果”的信条。为表现张胜友这一行事风格,作者将张胜友刚走马上任、第一次和作家出版社全体员工见面的情形,以及张胜友此时此境的心理活动作了生动的叙述:那位月薪只有300多元的打字员询问张胜友,张胜友断然回答:“你下月起就拿1000 块。”事后,张胜友也为自己的话捏把汗,这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啊!这话等于预先开出的支票,万一出版社的效益上不去,钱哪里来?这就考验当事人的胆识——改革的气魄和改革方案利弊的拿捏。难怪有人说张胜友“胆大妄为”(实际上,在“胆大妄为”之先,张胜友已经做了精细的“沙盘推演”)。可是,正是通过这样的实例,活脱脱地表现出张胜友“超常的思维”、独特的思想性格。

我以为最能体现他的性格与智慧的,即是较好地处理和协调好“熬”与“闯”的关系:时机未成熟时要能“熬”,要守得了、挺得住;机会来了,就要敢闯、敢冒险,迎接挑战,既要看得见机会,也要抓得住它。作者丁晓平正是发现笔下人物的人生智慧和生活智慧,从而写出了一个“看起来木讷”其实挺机灵的、“看起来挺随和的”其实有些东西相当坚持这样一个“真实的张胜友”与“富于立体感的张胜友”,也就是写出了典型人物典型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此外,尽管张胜友人生道路并不平坦,但其笔下所传递的几乎全是正能量——他一向“悲世不悲己”,面向太阳歌唱,而将阴影留在自己身后。这一创作思想作为张胜友思想多棱镜的一面,作者并没有忽略。于此可见作者非虚构作品采访与写作技巧的精微之处。

文学是语言艺术。作为文学的一种特殊样式,报告文学不能不讲究语言的艺术。我们看到,《一朵爬山的云——张胜友纪事》中的语言风格是自然、朴实,恰如作品主人公在实际生活中那般朴实无华、自然而无矫饰。用朴实的语言叙写朴实的人物,是最好的选择。用张胜友的话来说,即是“我觉得不论从事什么事业,你最好保留你的本来面目,不要任何的做作,不要任何的作秀”。《一朵爬山的云——张胜友纪事》好似一首朴素的民歌,用朴素的语言、朴素的曲调抒发朴素的情感,清淡而动人;又像一朵绕山飘飞的白云,永无止息,日夜趱行,没有炫目的色彩,没有惊艳的动作,只有飘逸而清丽,恬静而宜人。


本文原载《文艺报》2016年4月27日第6版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5-1-5 07:15 , Processed in 0.12705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