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34|回复: 0

一个记者的文学梦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0-5 00: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朵爬山的云│3│一个记者的文学梦
原创 2016-03-26 丁晓平 解毒历史



一朵爬山的云

张胜友纪事

(报告文学)


丁晓平



本文原载《中国作家》2016年第2期

3

         报告时代


【关键词:文学】


我是怀着深深的敬畏和激情,

进行一种诗意的抒写。


——张胜友



1982年春天,张胜友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光明日报社文艺部当了一名记者。迎着春风,走进光明日报社办公大楼,张胜友有些忐忑不安。他知道,《光明日报》是中国最大的一家知识分子报纸,学者云集,人才荟萃,在这里工作只有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地一切从零开始。


“《光明日报》在我的眼里,就是一座文化的高峰。”张胜友说,“在这里工作,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天天在爬山。”


在当时,因为很多演艺团体经营发生困难,国家开始启动文艺体制改革。在沈阳出现了全国第一个家庭剧团,夫妻俩都是当地剧团里的台柱子,夫妻双双组织剧团下乡演出,给剧团交管理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很受乡下农民们欢迎。这确实是新鲜事物,是引导社会文艺团体如何搞好体制改革的好新闻。文艺部主任张常海就指派张胜友前去采访,却又担心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能否完成这样的重头釆访任务,就决定同时让一个老同志带他去。但是老同志不太乐意去。张胜友正想自己单独闯一闯呢,也有自己的一个小九九:“老同志带我去,我再怎么写,最后还是老同志的功劳。”他就跟老同志说:“你就别去了,我自己锻炼一下。”


于是,他就一个人跑去了。临行前,张常海交代他:“你去采访半个月,回来以后再好好写。”初生牛犊不怕虎,张胜友感到机会来了。时值隆冬,冰天雪地,沈阳的气温达摄氏零下20多度。到沈阳后,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方人,张胜友第一次感受东北那侵透骨髓的寒冷,受不了,赶紧买了一个皮帽子把耳朵遮起来。随后,他马不停蹄采访、日夜加班写作,一个礼拜就把稿子写好回北京了。见他这么快就回来了,张常海有些不高兴,说:“张胜友,你怎么一下子就跑回来了?不是让你好好采访吗?”张胜友说:“主任,我已经写好了。”


张常海很惊讶,接过稿子一看,近万字的长篇通讯《文艺体制改革的先行者——记沈阳张桂兰家庭剧团》相当成熟,非常高兴,立即把稿子送给社领导。时任《光明日报》总编辑的杜导正看了稿件后当即批示:标题要大,发通栏题。说实在的,连张胜友自己也没有想到,初出茅庐,第一篇稿子得到总编辑的好评,《光明日报》在第二版发表了,时间是1982年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


紧接着,1983年初,北京京剧团赵燕侠的承包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张胜友又奉命采写了长篇通讯《一包就灵——改革带来了希望》,他将安徽凤阳农村土地改革的成功经验同文艺体制改革探索结合起来一起写,《光明日报》在1月13日的第一版发表,并配发了本报评论员文章。


张胜友的两个长篇通讯在《光明日报》发表后,在全国文化界引发了一场小小的地震——文化体制改革的春天来了。他自己也一炮走红。时任文化部部长朱穆之亲自打电话给杜导正:“你把作者带来。”就这样,身上还带有泥土气息的张胜友,小心翼翼地跟着杜导正身后,第一次走进了共和国文化部部长的办公室。朱穆之部长很高兴,和蔼地说:“你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呀!要继续努力,为人民写出更多的好作品。”看到部长办公室那么大,办公桌也非常巨大,张胜友感到既新鲜又好奇,沉浸在巨大的温暖和喜悦之中,心底涌出一种难以名状的骄傲和自豪。


当时,在全国文化战线还有一个上海杂技团的改革典型,是新华社记者采写的。朱穆之部长指示文化部把张胜友写的这两篇通讯加上新华社写的这一篇,编辑成册,下发到全国各文艺演出院团,作为改革参考学习资料。从朱穆之那里回来后,杜导正非常高兴,就把张胜友从文艺部调到机动记者部,满怀信任地对他说:“小张,你不要写那些小稿子了,以后专门给报社写这些大块头文章哦。”张胜友毕恭毕敬地答应了。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阿基米德的哲言对任何一个深怀抱负的青年人来说,绝对都不是妄言。英雄怕的不是自己能不能成为英雄,而是害怕自己无用武之地。在机动记者部(今日的时麾说法叫时政部)任时政记者,张胜友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空间广泛接触社会,参与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热点问题的新闻报道工作。六届人大、七届人大召开,张胜友都是驻会记者,昼夜在会议现场奔波采访……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从上层建筑到底层百姓,从国家大政方针到民间人情冷暖,从内陆传统保守的企业到沿海改革开放的前线阵地,无不留下他的足迹。身为大报记者,他积极投身时代大潮,走南闯北,捕捉着社会转型期的每一根社会神经,采写和创作了一大批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通讯报道和报告文学作品,为人民呐喊,为改革助阵。


《光明日报》作为中国的第二大党报,是中国知识分子最著名的报纸,是知识界的大报。张胜友对光明日报社给他提供的成长平台,一辈子都心存感激。他说:“想当年,在国家波澜壮阔的经济改革运动中,社会急剧转型当中,我作为一名年轻的记者,能够有所作为,正是得益于光明日报的各级领导对年轻人的培养、重视、信任和使用,它几乎影响了我的整个后半生。”


有一年,报社委派张胜友去河南郑州,采访一个打教师的群体案件。到了郑州后,他住在了光明日报社记者站。很快,河南省委宣传部知道光明日报派来一个记者采访这个案件,宣传部长就主动提出希望见一面吃个饭。张胜友心想:饭一吃就没办法写了。他拒绝了。第二天,他们又通过记者站的站长告诉张胜友:分管意识形态工作的省委副书记希望见一面、吃个饭。他想了想,就跟记者站站长说:“你去跟副书记说,这个记者已经回北京了。”随后,他立即搬出记者站,找了一家偏僻的小旅馆住下来,秘密采访。经过扎实、认真地采访,他发现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的中原大地,居然在一年内发生了100多起打教师事件,这实在是不能容忍的事情。


回京后,张胜友以《文明摇篮的耻辱》写了一个长篇通讯。社领导审阅后高度重视,立即以整版篇幅配发评论员文章发表。文章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掀起了维护教授权益的大讨论,对全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他笔之所至无不坦诚直陈,扬善而不隐恶——当言利则言之利,毫无媚语虚言;当言害则言之害,绝不闪烁其词。”


因为工作成绩突出,1988年以后,张胜友从一名普通记者走上了部门领导岗位,先后担任了记者部主任助理、作品版主编。


“作品版”是《光明日报》1991年新创办的一个栏目版面,以发表反映当下现实问题的报告文学为主,旨在以大视野观察社会记录民生,以深度报道引导公共舆论。报社领导授命张胜友担任主编,就是看中他这些年在报告文学上的斐然成就。一个人的成功当然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但在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成功的关键,是看你能不能抓住机会,因为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早作准备的人。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前所未有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尤其是像张胜友这样有知识、有眼光,并在不断追求、不停思考的青年人,他们已经不再满足孤立地思考自己民族、社会、个人的命运,而是把一切社会现象置于世界潮流和历史潮流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不再满足于对“生活现实”的观照,而进一步审视起“心灵现实”,从而将对外在世界的“鸟瞰”与对内在心灵世界的“内窥”结合起来,达成“全方位反映现实生活”的境界。


变,是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事情。如何适应国家、社会、生活、思维、价值和文化的大变革,在那个新闻问题依然囿于自身体制和机制、小说创作沉迷于文体实验而无暇顾及现实矛盾的特殊时期,以深刻反映现实为己任的报告文学作家,不再迷恋于生活表层的灿烂光鲜,不再踯躅于因为文学论争而无所适从的识字路口,他们勇敢地扛起报告文学的大旗,将历史的使命揽在肩头,把手中的笔大胆地触及时代的重大景观、社会的重大矛盾和人民关注的焦点热点,从而将具体于一人一事的微观叙事拓展为对于一类一群的宏观把握,由点到面,由平面而立体,从而开创了全景式全方位多角度大格局的创作模式,以文学的形式为人民做出第一手的“时代大报告”。


在短短几年里,张胜友和胡平(复旦大学同班同学)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扬报告文学关注社会、干预生活的特有功能,凭借其敏锐的观察力和较高的艺术悟性,以其海天般的开阔视野和天马行空的敏捷思维,抒写历史与现实交汇、中国与世界接轨的恢弘壮丽的时代画卷;以其大无畏的艺术气魄直面社会人生,描绘了足以反映世间百态和人生实相的精致多彩的生活图景,在20世纪80年代那场趋之若鹜的报告文学竞赛中游刃有余,力拔头筹。他们的代表作《历史沉思录——井冈山红卫兵大串联二十周年祭》和《世界大串联》,就是因其极富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获得了明显高于普通作品的思想震撼力和情感感染力。


文学评论家苏浩峰在题为《直视无前气吐虹》的文章中,对张胜友的报告文学作出如下评价:“作者借文学所表现的,不只是个人的生活和命运,也不只是个人的追求和生存价值。作者笔下奔涌的,是感时忧世的思想潜流,是力图激起国人奋发图强的感情激流。因此,在其作品中反复展示的,是对于能够推动历史前行的先进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的极力肯定,是对于阻遏社会进步的落后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的坚决否定。一句话,对于真善美的真诚呼唤和对于假丑恶的无情鞭打,这便是张胜友报告文学创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上世纪八十年代,打开国门、解放思想、启动改革,那是一段令人怀念的激请燃烧的岁月。张胜友和众多勇于创新大胆超越的报告文学作家一道,以文学新军“骄子”的姿态跃马挥戈于中国文坛。短短几年中,光是他与胡平合作的报告文学作品除了《历史沉思录》和《世界大串联》之外,还有《东方大爆炸》《在人的另一片世界》《摇撼中国之窗的飓风》《邓朴方和他的伙伴们》《命运交响曲》等10余部作品。


1991年9月,张胜友奉命直接参与创办《光明日报》“作品版”。这个“作品版”,在那个年代相当于晚报、晨报大众媒体的“周末版”。时任《光明日报》副总编辑的徐光春与张胜友一起商量,第一期稿件发什么呢?这是一个棘手问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第一炮必须打响。显然,关注当下社会的热点,既是报纸的看点,也是读者关注的焦点。这个时候,一场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正在江淮流域肆虐。暴雨连月,千里洪流涨破警戒线,一场人类历史上抗击自然灾害的战役在中华大地上演。尽管关于抗洪抢险的报道,无论是电视、广播,还是报纸,已经是铺天盖地,但仍然缺乏一篇纵观全局的“拳头”大作品。


“我看,就写当前的抗洪抢险斗争。”张胜友说,“作为《光明日报》,我们应站位更高,立足中南海最高决策层,从统帅部如何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视角来写,就好看了。”


“好!把党中央如何指挥的幕后新闻挖掘出来,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给历史一个交代。”徐光春一锤定音。


说干就干,在报社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张胜友非常顺利地采访了中央有关部门和高层领导,为推出第一期《光明日报》的“周末版”做准备。就在采访水利部部长杨振怀的时候,张胜友碰到了同时前来采访的中央电视台摄制组的导演和摄像。其时,他们正准备拍摄一部抗洪救灾的电视纪录片,心里却犯着愁呢,虽然已事先请两位作家跟踪抗洪救灾场景及采访撰稿,但对文本始终不满意。采访结束后,摄制组主动把电话打给张胜友,希望他能够出马救场。


“张老师,您的价位是多少?”接到中央台导演的电话,张胜友有些发懵。


“实话实说吧,我们组织的写作班子脚本写得不满意,想请您帮忙。我们可按您报的价位支付高稿酬。但不能署名。”那位导演无奈地央求道。


话还没说完,张胜友“啪”一声就把电话挂了。他心想:“请我写,尊重我,一分钱不要都可以,但把我当枪手使,给多少钱也不干。”再说,手头正忙采写“作品版”首期稿件,报社的本职工作任务还没有完成呢!哪里还有心思和时间去创作什么电视片解说词。


没想到的是,仅隔一天,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翟泰丰直接把电话打到了光明日报社的领导,要求借调张胜友到中央电视台抗洪抢险电视片剧组工作。可是,张胜友的工作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岗位离不开呀。报社领导据理力争,试图婉言谢绝。但翟泰丰没有接受报社领导的意见,反而不容商量地下达指示:“张胜友,白天在光明日报上班,晚上到远望楼剧组撰稿。”这样,张胜友不得不接受命令,开始了没有白天黑夜的创作。


“远望楼”,一个部队宾馆的名字,地点位于海淀区北太平庄,当年是国防科工委的招待所。张胜友至今依然清楚地记得,在这里,他整整住了21个晚上。他一边撰写自己的报告文学,一边撰写电视片的解说词。写报告文学,已经是久经沙场;写解说词却刚开始试笔。文学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艺术最高境界是无界限。张胜友深谙此道。他知道,无论是宏观叙事的全景式报告文学,还是大场景的电视片解说词,写作上遇到的最大障碍莫过于材料的组合和结构的设计。优秀的艺术作品达到的最高理想目标,就是材料组合的逻辑性和思想性达到有序有机的高度统一。同样都是写抗洪救灾,为什么不能做到“一鱼两吃”呢?


盛夏的北京,酷热难耐。坐在“远望楼”昏黄的台灯下,张胜友与浓咖啡作伴,脑海中远望的却是躁动不安的地球,远望的是“人类生存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历史”,远望的是那暴雨追着洪水无情卷走庄稼人希望之梦的南中国大片洪涝地区……于是,他的心像冲破闸门的洪水一样澎湃,他的笔如中流击水一泻千里。


——天摇着雨,雨摇着地,豪雨如注,一片泽国……


——农民们心痛呀,他们说:“三年奔温饱,五年奔小康,一场大水全冲光……”


——水也滔滔,情也滔滔……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干部,共同筑起一道钢铁长城,挽狂澜于既倒……


——中国有一整部关于水的历史——爱民乎?害民乎?治水与否成为一杆检验的标尺……


于是,在张胜友的笔下,人们看到了总参谋部不息的灯光,看到了汛情如军情那惊心动魄夜晚的场景,看到了中南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战胜洪魔的人间绝唱。


夜深人静,咖啡喝了一杯又一杯。久而久之,张胜友就养成了一个自嘲为“不良的习惯”:咖啡和香烟一样,成为他写作时须夷也离不开的伴侣。经过21个昼夜的奋战,张胜友同步完成了电视纪录片文学脚本《力挽狂澜——1991年抗洪交响曲》和报告文学《力挽狂澜——中国抗击1991特大洪灾纪实》。1991年9月14日,报告文学在《光明日报》第五版整版刊出;电视纪录片也在同年10月由中央电视台播出,反响强烈。作品还获得1991年全国抗洪救灾作品征文特等奖。


《力挽狂澜》“一鱼两吃”的成功,或许连张胜友自己也不曾想到,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鲜花和掌声,而且开启了他文学创作的另外一条道路。从此,张胜友大步跨入电视政论片创作的殿堂,站在了另一个新的起点上,向另一座高山奋力攀登。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5-1-5 07:11 , Processed in 0.13075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