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61|回复: 0

弄潮儿向涛头立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0-4 22: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弄潮儿向涛头立
——张胜友和他的影视政论片

本报记者   简  彪

    7月17日晚,国家大剧院小剧场,《千年风雅——国际陶笛名家音乐会》上,有厚重历史余韵的主打曲目《土楼谣》在沧桑空灵的陶笛声中,把人们带回千年前客家先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场景。

    虽然这首歌写的是回忆、纪念,词作者却是一位有“改革作家”美誉的时代弄潮儿。他叫张胜友,一位以报告文学和影视政论片创作蜚声文坛的作家。

    影视政论片: 文学与新媒体的结合

    上世纪80年代,张胜友在报告文学领域崭露头角。80年代末,他的创作重心逐渐转向影视政论片。在其创作的30余部作品中,既有如《让浦东告诉世界》般的宏观鸟瞰,也有如《东莞:城市传奇》、《邯钢风流》般的以小见大,“壮阔、雄浑、豪迈”已然成为张氏影视政论片的标签。截至记者发稿时,在中国网络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热记录”评分最高栏中,排名前三的是《闽商》、《风帆起珠江》、《古田会议》。它们的撰稿人,都是张胜友。

    知名作家苏浩峰如此评价张胜友:“在高手如林的报告文学创作园地里,张胜友仅能以其一己之长同他人较劲,殚精竭虑地追赶不断奔涌向前的潮头;在影视政论作品的创作中,他从一起步便驰骋于大海长空之间,超然独步于少有人涉足的较高层面,先领时代风骚。”

    苏浩峰的话没有解释张胜友为何要从报告文学向影视政论片转型。张胜友自己这样解释:“散文在表现剧烈变革的大时代上还是有所限制,在体现新旧体制的碰撞和人们的焦灼心态上不够直接、犀利。影视政论片是用报告文学的形式介入当下的生活,通过文字旁白、画面、音乐的结合,让政治观点的阐释与传播更为生动、直观、有力,能产生平面媒体无法比拟的效果。时代的发展,改变了文学体裁;新文学体裁的产生,也是在顺应这个时代的发展。”

    他的作品,也成为这个时代的选择:《历史的抉择——邓小平南巡》被邓小平同志调看,并成为党的十四大的献礼片;《珠江起风帆》成为改革开放30年的献礼片,后又成为深圳市成立30周年的献礼片……

    政论片创作: 作文与作“画”的互补

    影视与文学的结合,不是简单的朗诵文字,其对画面的选择、与音乐的烘托等都需要撰稿人在创作过程中兼顾文学与影视的特点,不能偏废。“创作中要有画面感,毕竟影视的第一特点是影像。所以在创作中,要考虑每一行文字应该有什么样的影像搭配才能达成最好的效果。”张胜友说。

    所幸,散文和报告文学方面的深厚功底为张胜友影视政论片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他喜欢用短语句式,洗练简洁,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富于激情和感召力;他在行文中还时常运用生动有力、排比的格言警句,读来振聋发聩,令人如醍醐灌顶;加上他大量采用新词汇、民间语言,贴近观众,令人难忘。

    张胜友以《风帆起珠江》为例说起其中不为人知的创作故事:“最初版本的《风帆起珠江》开篇是介绍珠江的历史背景。在播出前一周,有人提出这部分与改革开放关系不大,可以砍掉或修改。当时我坚决不同意,因为这样会极大削弱其历史厚重感。在剧组通宵的会议后,终于找到了航拍的珠江流域对比图。于是,灵感来了。可以通过前后照片上工业区、山区的面积变化对比,说明这个地区发生的变革,这样既保留了对珠江文化背景的介绍,也能最快速度切入改革开放的主题,保证了影视和文学的双赢。”最终呈现的6集电视政论片《风帆起珠江》分3条线索交叠递进:第一条线是中华民族的复兴史,第二条线是20世纪至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浪潮,第三条线是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万古江河”“开启国门”“深圳破冰”“潮涌珠江”“继往开来”“中国之路”6个章节环环相扣,一气呵成。这部在大时空中纵横捭阖的政论片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后,反响巨大,并荣获政府最高奖——第21届电视星光奖。

    政论片,为政而论,就要讲究论述的方法与内涵。独立的见解、独到的观点、严密的逻辑,是政论片成败的基本标准之一。张胜友认为为影视政论片撰稿不能“就事论事”,要在史料的基础上做出新的判断。“现在确实处于‘几千年未有之大变革’时期,我们必然要坚持社会变革,要鲜明表达我们的赞赏、痛心、呼吁等各种情感。这就需要我们跳出窠臼,一针见血。”

    政论片背后: “改革作家”的追求

    不论是报告文学还是影视政论片,张胜友的作品都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情怀:从历史纵深处寻找革新的力量,为伟大时代的改革开放摇旗呐喊。

    2010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2010年国际大会在深圳举行,张胜友在其中的“新技术·新媒体与文学”分论坛做主旨发言。他侃侃而谈其对网络文学的关切,透出了对网络技术的熟稔,不亚于“80后”,让人感觉不出他已过花甲之年。

    这种对新事物的接受、探索,贯穿于张胜友的生活。

    1978年,刚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半年,张胜友创作的新时代我国第一首《大学生圆舞曲》风靡全国。这让张胜友对作词乐此不疲。在光明日报社当记者的时候,张胜友就说:“作为一个记者、一个作家,我虽然不能站到改革开放第一线去冲锋陷阵,但我可以用手中的笔为改革呐喊助阵。”于是,他以极大的热情将目光投注到东南沿海的改革开放进程,创作了诸多有关改革开放主题的政论片。

    30年前,张胜友以饱含忧患意识、富于批判锋芒的报告文学作品在文坛崭露头角;20年前,他以极具思辨性和前瞻性的影视政论作品,再度饮誉文坛;现在,已经退休的张胜友始终没有停下自己观察社会、剖析世情的笔。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5-1-20 13:48 , Processed in 0.11779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