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66|回复: 0

张胜友:不一样的“改革派”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0-4 22: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胜友:不一样的“改革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3日09:21 中国新闻出版报

  马弟

  张胜友的人生似乎已经毫无秘密可言。

  有关他的报道、专访铺天盖地,把他从闽西山乡吃不饱饭的少年一直写到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记者们那么热衷于这个人物,似乎都不顾及那诸多信息是不是早已人尽皆知。

  我却想写出不一样的张胜友。

  从客家土楼到改革舞台

  福建永定的客家土楼,是我国将在明年申报的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那里是张胜友的家乡。

  比起现在的青年人,张胜友在家乡呆的时间要长得多,有29年。

  29年的时间里,他和他的家族就住在一座城堡一样的客家土楼里,厚厚的粮食和柴草堆在厅堂,厚厚的城墙阻挡住土匪和盗贼的脚步。那些或圆或方的封闭式城堡,是客家文化的积淀和象征,被拍成电视剧后,张胜友在飞机上写出主题歌,他叫它们“神秘的东方古城堡”。

  “我们客家人的祖先原本在中原。因为政治或遭遇战乱,从南宋开始南迁,千里跋涉到了福建。在这蛮荒之地,土著与客家矛盾尖锐,出于防御与生存,逃难而来的客家人就设计建造了封闭式的土楼建筑。”

  客家人原本是望族,不然,怎能支持南迁的巨大成本。“一部分客家人热衷诗书耕读,一部分客家人志在做生意、赚大钱,总之,客家人是很崇尚奋斗的。”

  张胜友说自己对钱并无多大兴趣。在作家出版社当一把手的时候,他的个人收入在全社排名十几位之后。收入最高的编辑一年奖金曾高达80多万元,张胜友的奖金不过四五万元左右。但他完全无所谓。因为他得到了他想要的——舞台,改革的舞台。

  这样的舞台,是他一直的渴望。在光明日报工作时,他在机动报道组,可以频频前往处于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经济特区,可以自由出入各个国家机关。他笔下是改革,头脑中是改革。改革、大时代、大变革,这般宏大的题材,让记者张胜友越来越资深,让报告文学作家张胜友越来越知名。但,他不甘心仅仅纸上谈兵。“我一直在等待机会。”

  有报道说,命运把张胜友改革的舞台安排在了出版界。不过,我想,敢想敢干出奇制胜,没有一点儿唯诺之气的张胜友,大概不会太在意所谓的“命运”的安排。

  他可以用三天时间领会出版业的所有法规政策,然后从没经过商的他就能带领着作家出版社一家老小大把大把挣钱,一路顺顺当当,从没压过线儿、惹过事儿。

  他可以在出任作家出版社社长后一个月,让这家出版社的月图书发行码洋从39万元变成276万元。

  他可以在九年后,即将离开时,让只做文艺类书籍的作家出版社年发行码洋突破1.8亿元,让全社员工有房子住,让他们的年平均收入超过6万元。

  《纽约时报》盛赞张胜友是“引发中国出版业革命第一人”, 这也成为报刊、电台、电视台报道他改革经验时的惯用标题。经济观察报记者在《推手之间》一文中称他是另类官商,说他对经济利益与政治关系的平衡相当艺术,他把这位记者引为知己。

  有人发现,在作家出版社的九年,是张胜友在报告文学界隐身的九年。那么多年呀,他再无一部新作。他承认,这出于自愿。

  现在的他,坐在中国作协大楼804房间、办公室的书架上摆放着《世界大串联》的获奖证书,这是我视线范围内,他摆在房间里的唯一一本证书。

  他看重报告文学。但,他也说过,他时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必须放弃什么。也许他有能力兼顾,但他回避风险。

  “作家出版社的改革是迫在眉睫,而报告文学的写作是来日方长。”当初,他如是说。如今,日子又到了,他的新作《海之恋》《跨越》分别刊登在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上。

  大手笔,别来无恙。

  从圆舞曲到黑色的记忆

  在一个复旦校友的博客上,我意外地看到了张胜友的名字。

  此人讲,自己只能在报社混混了,因为小说写不过梁晓声,报告文学写不过张胜友,然后一帮人前来跟贴。

  这个人和张胜友显然不在“一个时代”。张胜友是文革后进入复旦大学的第一拨学生,这些苦尽甘来的莘莘学子在校园里跳起了交谊舞。跳起舞来,对于和新中国一起从十年浩劫中抬起头来的他们来说,意味深长。张胜友说,他们班是全国第一个跳起交谊舞的大学班级,那是一个崭新的校园生活状态。

  意外么?舞池里播放的《大学生圆舞曲》,是张胜友作的词,在他大学一年级的下学期。那么轻松、欢快又时尚的歌词,这样一张老实又普通的脸,这样一个从福建农村来到大上海的大龄男同学,甚至有点土……是的,他的脸就是很能唬人。

  那首《大学生圆舞曲》,被作曲家谱成曲之后,排练成合唱节目,参加上海市大学生文艺汇演,获一等奖。之后,这首歌的优美旋律在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及全国各省市电视台的每周一歌节目中广为播放,在复旦大学的校园广播、舞池里循环。

  同学们步入舞池,翩翩起舞,女生们频频邀请他加入,但他更喜欢躲在一边,欣赏这欢乐的场面。

  他在尽情享受着校园的生活。“是的,痛痛快快地把过去了的人生页码翻过去。”

  因为政治出身不能当飞行员,一场“文革”又让读书改变命运的美梦轰然粉碎,造反派要在他家门上刷黑标语,弟弟活活被饿死,个个都是噩梦。他突然问我:《记忆》你看过么?

  那是他纪念弟弟的一篇祭文。写瘦骨嶙峋他与弟弟对父亲包里那一点点米的翘首期盼,写弟弟饿断气之后,父母极其镇静的处理方式:“教书的父亲和筑水库的母亲默默地摘下厨房门扇板,用锯,用斧,用铁钉草草制作成一具小棺木,又默默地将弟弟放进了小棺木里。尔后,一家人沿着那依傍着潺潺渠水伸入田畴的青石板小路,抬着装有弟弟尸身的小棺木走向村口……”

  冷静的手法,好像在写别人的故事。这黑色的冷静,让背后的痛直击心扉。他没有想到,这篇不足1500字、发表在《福州晚报》上不起眼的散文,竟被读者和编辑推向了代表作的高度。他也没有想到:世纪之交出版的两部作家文库,不同的编辑同时选中了这篇《记忆》,“想不出来,他们是从哪个犄角旮旯把它搜罗出来的。”

  《记忆》记载了荒诞年代中国人的痛。并非张胜友推荐,而是父亲自己看到了这篇文章,老人家老泪纵横,专门写信给儿子,嘱:以后不要再写了。

  文前还是文后,张胜友都没流过一滴眼泪。于事无补的事情,他是一定不做的。他比父亲坚强、理智而且勇敢。当然,他知道,翻过那一页沉重历史之后,他还有时间、机会和力量。

  性格决定命运。并非因为张胜友成为十年“开科取士”的胜出者,所以他赢得了人生,而是因为他的性格别有优势,他懂得自我解脱,从不让自己背负太多过往,从不轻易让旧日无法挽回的伤感在新生活里撒野。

  从记者转行出版社社长

  张胜友很聪明。他精确地计算着自己的人生。可以说,紧要处的选择,他从不失误。

  在那个毫无章法的时代,“走错路”的机会实在很多。文革期间,为了养家,张胜友学会了裁剪服装。这比起种大田,省力气,还赚得多,但他只干了不到一年。“晚上也要干活,学习时间被挤掉了”。他想了想,还是宁愿白天种田累半死,换来一个自由支配的夜晚。想想看,如果不这样选择,在恢复高考的1977年,他能否闯过独木桥?

  “文革”后期,张胜友被借调到机关工作,干部的活,临时工的待遇。办调动、转正,这是领导给他的承诺。承诺迟迟不能兑现,他不动声色,认真干活。突然,恢复高考政策出台,他径直前去报名,谁也挡不住他的脚步。

  毕业后,他来到光明日报,张胜友分在了文艺部,对于中文系的毕业生来说,这个部门真是再好不过的了。但他不这么想,他专写重量级大稿,一心要当更具挑战性、也更容易出成绩的机动记者。一年不到,如愿以偿,自此,自由出入中央和国家机关,捕捉最新的改革信息和社会实践的重大动向,专门写大稿。

  当记者的十年,张胜友不光让自己因为报道功成名就,还让自己因为报告文学而赫赫有名。他写了《世界大串联》《命运狂想曲》《十年潮》和《历史的抉择》,这些报告文学作品充满对改革的认知、把握,无一不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专门调看了电视政论片《历史的抉择》,颇多赞赏,指示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集体观看。

  这些经历,多少可以让那个主导作家出版社改革大获成功的张胜友少一点神秘感。 “从一个记者转行成了出版社社长,怎么好像无师自通一般”,这是人们对他最大的疑问。拥有这些经历的他,把什么行当干得红红火火大概都不足为奇吧。

  有一次听讲座,主讲的社会学教授说,作家是天生的,政治家是天生的,很多东西是天生的。

  有人嗤之以鼻,但我相信。

  1976年9月9日下午两点,张胜友登上井冈山,哀乐和广播相继传来,毛主席逝世了。多少人的心中只有悲伤,眼中只有眼泪,“文革是否会结束,我的命运是否会改变?”那一刻,这样的念头闪动在张胜友的头脑中。

  那一年,他不过28岁。连他自己都承认,他有着一颗随时等待着大变革、期待着大时代、大作为的心。

  他天生就是个躁动的改革派。他无时不刻不想着离时代的前沿、离成功再近一些,更近一些。

  离开作家出版社之后,张胜友被任命为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理委员会主任兼党委书记。

  集团是他的新舞台。他到任后的第一项改革就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集团所属成员单位九名司局级领导干部,紧接着,组建影视公司,拍摄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29集电视连续剧《国家干部》,还通过整合资源、在不出一分钱的前提下,成立一家纸业印务有限公司,抢占京城印刷行业一席之地。

  为了事业,他四处奔波。

  如果在办公室,来来往往的客人也一定是络绎不绝……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5-1-18 08:35 , Processed in 0.12678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