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97|回复: 0

东山偏远台湾客家村落 “垃圾里”飞出“金凤凰”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5-5-12 10: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山偏远台湾客家村落 “垃圾里”飞出“金凤凰”                                                                                                                                 
来源:闽南网  2015-05-12 09:58   http://www.mnw.cn/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垃圾里”飞出“金凤凰” ——东山里社区营造的奇思妙想
  东山里,一个地处偏远山区的台湾客家村落。十年前,这里垃圾成山、污水横流,身处其中的村民自嘲为“垃圾里”。如今的东山里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引得许多村里长慕名前来取经,也成为城里人乡村游的热门景点。
1431395885415.jpg
成为村民们休闲好去处的东山里公园。
  日前,记者来到新竹,走进东山里,探究这个村落是如何华丽转身的。
  不要油茶要公园
  “妈妈,你看,好好玩哦!”5日,一群游客在东山里的公园里参观,几个小朋友发现池塘里有鸭鹅嬉戏,兴奋地欢呼起来。
  “这是三天来的第二个旅游团,他们觉得庄园很棒,要把这里列为乡村游的景点。”“庄主”刘祯岳一边邀请游客品尝桑葚,一边介绍园区的植物。
  刘祯岳说,过去这里是一片农田,每年产出的地瓜、柑橘数量可观,但丰产带来的是滞销和亏损,休耕后这里成了荒地,堆满柴草等杂物。刘祯岳退休后没有像其他里民一样,翻耕土地种植油茶树,而是选择把这块地变成生态公园。2007年,公园开工建设,2010年落成。没多久,蝴蝶、蜻蜓、各式昆虫便陆续出现,形成了漂亮的生态园地。
  如今这座公园不仅是旅游的景点,也成为里民的社区活动中心。“每天来庄园养养鹅、散散步、下下棋、聊聊天,不但愉悦身心,还改善了大家的居住环境。”刘祯岳说。
  刘祯岳的公园是东山里农村荒地变公园的一个缩影。东山里里长吴成崇介绍,10多年前,为了治理农村环境卫生,改善里民居住条件,东山里推出“街角公园计划”,除了针对荒地、脏乱角落进行环境整治外,村民的房前屋后也养花种草。如今当地的街角公园有十余座,小块绿地更是不计其数,里民们“推窗见绿、出门沐绿”,乡间生活过得舒服自在。
  “里长,我家墙外有块空地,我想要几个盆栽,还有三四棵桂花树。”76岁的林阿嬷想在门口种一些花草,向吴成崇“求助”。“没问题,我记下了,明天报给林务局。”原来,为鼓励里民养花种树,东山里还有个“花草补贴”计划,里民可根据自家庭院和农田的大小,每年申请一定数量的花卉、苗木,再由里长向林务局统一申领。每年植树节前,这批花木就会运送到各家各户,为社区增添一抹绿色。
  “停止进步,保持原乡”
  晚七点,吃过晚饭,刘祯明顺手提上两个垃圾袋,走到不远处的大樟树下,等着垃圾车到来。
  “环境靠大家,不靠嘴巴。农村干净整洁,多亏了社区营造。”在刘祯明的印象中,以前各家各户的生活垃圾都是随意乱倒,村里的排水沟污水横流,每到夏季苍蝇蚊子成群,让人难以忍受。2000年,台湾开始推行“垃圾不落地”政策,东山里原有的垃圾桶取消了,改由垃圾车定时定点收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渐渐地里民还自觉当起“省长”,比如买菜做饭时一定会计算好量,以免浪费并制造更多垃圾。
  四寮溪贯穿东山里,是里民主要的饮用及灌溉水源。2002年,东山里启动《溪流保育规划》,实施封溪护鱼政策。“为了守护好‘母亲溪’,社区成立了巡守队,在溪里放养鱼苗,建鱼礁供鱼类栖息,许多里民兼职为孩子们当环保老师。”东山里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张英有介绍,四寮溪的溪流美景与生态多样性得到有效保育,2005年被评为新竹县溪水保育示范区。如今,这里不仅开发出生态观光线路,还成为学校开展生态教育的户外场所。
  2010年,东山里启动“农村再生培根计划”,致力于环境再生与生态保育,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包括组织妇女成立“妈妈教室”,学习手工艺制作及料理研发,提供社区产业活化的新方向;成立环保志工队,定期进行社区环境清理;开设环境导览课程,成立导览团队,负责社区生态环境解说等。
  “社区营造的重点在人心。里民们最自豪的,就是用自己的双手,按照自然规律,打造出优美的社区环境。”张英有说。如今,东山里处处绿意盎然,拥有多样性的植被和水域环境,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生态风貌和田园风光。
  “停止进步,保持原乡!”当里长不足半年的吴成崇,将这句话作为他未来四年的“施政纲领”。他说,东山里原本就是一个绿意盎然的农业村庄,不需要过多的建设,来破坏它既有的原生态,“社区营造首要是保持农业生态,尊重自然,尊重乡村本色”。(记者 刘深魁 文/图)
  记者手记>>>
  农村社区营造的“五驾马车”
  台湾的农村社区营造始于20年前,被专家称为台湾展开的一场最基层、最普及、最温和,但影响深远的社会运动。它的作用在于一点一滴唤醒了人们对土地、对家乡的感情,拉近了邻里间的关系,是一个自下而上、浩大持久的家园再造工程。
  以新竹县关西镇东山里为例,当地社区营造的切入点,分“人、文、地、景、产”五方面,可以称之为“五驾马车”。得益于“五驾马车”的集合式拉力,东山里居民的主体意识得到培育,社区有了活力。
  以“人”为本,培育村民的主体意识,是农村社区营造的首要考虑。在东山里,社区发展协会、“妈妈教室”、环保志工队等居民自发性组织不断涌现,成为农村再生的主体力量,并在培养里民参与感的过程中起到核心带动作用。
  “文”就是文化,须考虑农村的当地文化。在东山里编制的《农村再生计划》中,地方文化馆是关键一环。为保存客家先民的耕读文化,2004年东山里建成“金广成文化馆”,目前以文史教育、文艺表演为主,为村民提供了精神食粮。
  “地”就是地理环境,包括当地的环境卫生、生物多样性等。环境卫生治理,是东山里进行社区营造的起点。“垃圾不落地”政策的入村、入户、入心,环保志工的示范带动等,让东山里的环境卫生实现质变,脏乱差臭从此成为历史,“垃圾里”摇身一变成了“金凤凰”。
  “景”就是风景特色,包括生态保育、旅游开发、环境教育等。东山里以四寮溪生态保育成果为基础,将社区打造成生态园区,并开发生态观光线路,启动生态户外教学,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
  “产”就是产业,以社区营造推动产业发展。为此,东山里从多个方面培育产业发展,包括推广有机农产品,推介农村观光旅游和夏令营活动等,依托当地特色推动产业发展。
  东山里的营造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村民积极参与、当地文化完好保留、卫生改善、环境提升、产业发展,村民才能享用到社区营造的成果,美丽乡村的建设也。(记者 刘深魁)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5-1-3 13:23 , Processed in 0.12583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