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28|回复: 0

整体性保护赣南客家文化遗产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5-3-17 16: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整体性保护赣南客家文化遗产
时间:2015-03-11 00:15:06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康诗俊

  康诗俊

  2013年1月,“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 在江西省赣州市正式设立。该保护区是在赣州市辖区内以保护非遗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客家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而设立的特定区域。在保护区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我们发现对区域内的文化遗产实行整体性保护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在时间跨度上,应全面考虑客家文化遗产的历史、当前和未来发展之间的联系。保护一项宝贵的客家文化遗产,只有厘清其历史渊源、来龙去脉、发展趋势等,才能有的放矢地保护、弘扬。如果是仅仅抓住客家文化遗产的历史(或当前)的一两个闪光点或精彩片断,就容易断章取义,忽略了其文化样式的丰富多彩、发展的千变万化。在实际保护中,我们不能只注意客家文化遗产的历史形态,以为客家文化遗产的“过去式”就是最合理的存在,忽视甚至歧视其现时状态和将来发展,割裂了它的发展和流变,人为地将还在生活着的客家文化遗产“化石化”。

  在空间跨度上,保护区建设不但要正确区分核心区、辐射区和支撑区,还要正确处理这三个区域之间的关系,在保护方式、措施及力量上有所区别和联系。一般来说,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总体规划、设计和建设,当从核心区入手,逐步向辐射区展开,进而影响到支撑区。核心区要优先发展、重点突破,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丰富集中的优势,发挥特色文化的引领和聚集作用,推动文化资源与资本、人才、策划、管理等市场要素更紧密地结合,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其成为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标志,成为当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最大亮点。辐射区往往是核心区特色文化最先传播到的区域,也是核心区特色文化的主要辐射影响区域,需要维护区域传统生活形态和文化氛围,坚决杜绝大量搬迁原住民村落、破坏文化生态的建设行为发生,积极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支撑区是保护区的广阔腹地,是保护区形成发展过程中赖以生存的经济资源区和文化涵化带,应以支撑地域文化生态环境系统的相关要素为主,保护山地农林等自然生态环境,重视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工作实践中,要处理好客家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和保护者之间的关系。在保护实验区的工作实践中,应本着为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而积极合作,大力宣传保护客家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待客家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要有一种善于从民众出发、设身处地为民众着想、以人为本的精神。保护过程中应注意倾听创造者和传承者不同的声音,切实地考虑他们的主体性、现实境遇和要求,合理地协调商业立场、政府立场、学术立场与民众立场的利益诉求,真正把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变成一项发自民众而又服务于民众的事业。

  在弘扬保护中,正确处理客家文化遗产的所属地区、特定民族的关系。客家文化以客家方言为重要标志,以口头传承的非遗为重要载体,以强烈的族群认同感、多彩的民俗事项、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南方丘陵山区特有的生产方式等为特征,以赣南、闽西、粤东为基本传承地域,历史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为社会广泛认同。客家文化遗产尤其是口头文化遗产,具有广泛性和共享性特点。例如,唢呐艺术、采茶戏等艺术形式,唱山歌、赛龙舟等习俗,都是为多个族群所拥有和传承。我们对客家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应成为特定群体对某种共享的无形文化资源的独占,一个地方、一个群体的保护行为不应成为剥夺和排斥其他地方、其他群体同型文化享用的借口。在保护上应做到跨群体、跨地区、跨民族的有效统一,使保护客家文化成为共创、共享该文化的各群体、各地区、各民族的共同权益与责任。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2 22:45 , Processed in 0.12822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