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33|回复: 0

廣西來賓客家人的“做社”和“鬧燈”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5-3-17 16: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廣西來賓客家人的“做社”和“鬧燈”                    2015年03月11日15:39    來源:梅州日報
        10093051255565897145.jpg
          在廣西來賓市興賓區西部的遷江、大裡、石陵等鄉鎮,大約有一萬多的客家人生活在這裡。這些客家人大多是明朝時期從粵東的梅州各地遷移到廣西的賓州府,然后又於清朝時期從賓州府的各地遷移而來的。在這一帶,客家人的村子雖然零零星星地被包圍在少數民族的村庄當中,但至今都還保留著不少客家人所特有的習俗。其中“做社”和“鬧燈”(也叫“鬧丁”,客家話“丁”、“燈”同音),就是這裡的客家人有別於別的民族或民系的特有習俗之一。
          來賓市興賓區西部的客家人“做社”的內容是:每逢農歷正月十一,全村群眾都在下午歡聚一堂,先總結一年來村規民約的執行情況,表彰好人好事,規劃落實全村在新的一年中有關修橋補路等公益事業項目及其實施方案,修改、補充和完善村規民約,然后鳴炮以示慶賀,接著舉行集體會餐。也有的村在會餐時,除年過花甲的老人外,每戶只是戶主一人參加。會餐經費多從本村魚塘或其他公共事業的收入中支出,個別村沒有經費來源的,則採取按戶收集錢糧的辦法來解決,但年過花甲者一律免交,以示尊老敬老。
          “做社”中的會餐一結束,接著便是舞龍舞獅,圍觀者或敲鑼打鼓,或燃放煙花爆竹,氣氛歡樂而熱烈。客家人“做社”,村裡事先除備足慶典所需的煙花爆竹外,還要備下許多小包裝的爆竹留至晚間“鬧燈”時使用。
          “做社”這一天,“添丁”(特指在農歷上一年間生有男孩並且至正月十一這天已足36天以上)的人家一早就要起來祭祀祖先,感謝祖先的蔭佑使家裡添了人丁,接著就是宴請親朋及房族中的長者,並於宴飲前后,用糖拌米花或糯米湯圓來招待客人。
          晚上,“添丁”之戶門前彩燈高挂,迎接獅隊來家。彩燈既有用紅布縫制而成的普通燈籠,也有用紗紙和彩紙扎制而成的“走馬燈”。獅隊在公共場所從會餐結束一直舞到天黑之后,便按“添丁”戶的先后順序(以一年中各戶生有小孩的先后次序排列)逐戶登門給“添丁”之家“鬧燈”賀喜。
          賀喜的獅隊來到“添丁”之家的門前時,先由領隊者燃放數挂鞭炮,待主人家也點響了鞭炮以示歡迎之后,獅隊方進入主人家的門戶而直往廳堂。
          在“鬧燈”中,獅子在廳內外的舞法各不相同,但始終按一定的套路來嚴格進行,鑼、鼓、?的敲打,不同程序有不同的節奏,或緊鑼密鼓,或疏落有致,音量時高時低。在此期間,主人家則用簸箕捧出事先預備好的糖拌米花答謝在場的人。整個“鬧燈”期間,鑼、鼓、?聲和爆竹聲始終連成一片。“鬧燈”過程持續大約半小時,場面異常熱烈。
          來賓市興賓區西部的客家人之所以這樣看重“添丁”,是因為過去客家人從遙遠的地方來到這裡,由於人少,勢單力薄,要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站穩腳跟很不容易,隻有生了男丁,家族的人丁才有可能興旺起來,不至於被人欺負。因而多生男丁,壯大力量,自然也就成了生活在這裡的客家人世世代代的共同願望,無論哪一姓的人家生了男孩,都是有助於發展壯大客家人力量的大好事,因此,“鬧燈”的習俗便代代承續下來。
          新中國成立后廣西各民族之間相互通婚的越來越多,促進了民族的融合。於是,這裡的客家人渴望多生孩子尤其是想多生男丁的傳統觀念也逐步有了改變,盡管至今依然年年都要“做社”和“鬧燈”,但觀念乃至舉辦目的已有了很大改變。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2 23:06 , Processed in 0.13059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