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84|回复: 1

文革记事(十一)

[复制链接]

0

主题

82

回帖

912

积分

版主

积分
912
发表于 2013-6-14 10: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班主任
                                                                                 若水
       1974年,我在龙岩一中上高中,班主任张老师,教我们物理。当时他40岁左右,一米七的个头,寸板平头,粗黑的油发黑白相间,全身肌肉干练,轮廓线条分明,脸色黑红黑红的,两眼更是炯然有神。
       张老师喜爱体育运动,特别是篮球。下午放学回家前,经常有张老师在场的教职工篮球对抗赛。他上场比赛,全场跑动,积极争抢篮板球。但最大的特点无论是自己抢到球还是别人把球传给他,只要球到手很少再传递给他人,常常是独自过关斩将把球投向篮框,学生们说他是“私攻”。当然,命中率也不高。
      张老师的教学方式非常有趣,大家很喜欢听。上课富于表情,有时还有神秘感,以吸引学生。一次上水流落差力学课,他带有美声唱法的样子放松喉头,胸腔共鸣,音调低缓略有颤抖地说:“我的永定家乡,有一座山,山顶筑坝拦水,山脚有一电站……”同学们在愉快的笑声中获取了知识。
       张老师还有另类可爱的形象。不知是慌忙中找不到合适的鞋,还是夏天贪图凉快,一次居然穿着齐膝灰绿色的短裤,打赤脚到实验室上课,白净的小腿上,黑黑的腿毛十分入眼,踏上讲台还未喊起立,大家忍不住喷笑出来了。还有一次更有趣。张老师的妻子是另一所离家较远中学的老师,两人都要上课,他们有一个五岁的小孩。一次因托儿所阿姨放假,无奈,张老师只得带到课堂上来。上课开始了,他把小孩塞进讲台内,十分投入地讲课。小孩在讲台内憋不住跑了出来,陈老师只得揪住小孩衣领又往讲台里塞,一堂课塞了三四次,其教学结果是:内容没听清,学生很开心。
       张老师独特的个性和幽默的上课风格,大家都喜欢他,全班的物理总成绩较之其他班更好。
       这年上半年,发生在中国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后来波及全国的一起政治事件,即“马振扶中学事件”,全国各学校传达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开展了一场检查、揭露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复辟”的情况,龙岩一中也不例外,响应号召,开展揭批斗争。
      当时,龙岩一中又象文革初期一样,大字报铺天盖地。开始只是从全国的教育形势在理论上泛泛而谈,后来就具体到校领导和老师。意想不到的是,居然也不少人写张老师的大字报。回想起来,也许他争强好胜、也许他教书技高一筹等原因所至。其实最早写大字报抨击他的并不是学生,而是他的同事——本校老师。关于抨击张老师的大字报每天在递增,我的班长说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免得别人讲我们政治觉悟低。写什么呢?班长和我等六位同学,搜肠刮肚想到一个题目——“欲向何方”,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凑成了一篇文章,然后叫一位毛笔字较好的同学抄写并张贴出去。大白纸整整写了五张半,其内容大概是评说他是走修正主义白专道路,教育不与工农实践相结合,要把学生引向邪道等等。还有一位学习成绩较好的女同学,也写了张老师一张半的大字报,题目是《一袋梨子的用意》,说张老师有一次带同学到龙岩万安支农,支农结束,在回城上车时,拿了一袋的梨子,招呼同学:“大家来吃梨啊”,吃完后,动员同学帮他从万安农户便宜买来的木料搬上车斗,现在想起方知贪吃“上当”。凭心而论,我们对张老师绝无恶意,只是随大流凑热闹而已;至于那位女同学所写的,张老师也只不过顺便捎带一些市面上买不到的木料回去打家具,吃梨帮忙,一笑了之,无可非议,不至于上升至道德层面上那么严重,估计她也是随大流应景写写而已。
      同事和学生大字报的抨击,深深伤痛了张老师。他怎么也想不通,认真教书何罪之有?面对一张张扑面而来的大字报,他必须正确对待,认真回应。一天上午,他把班长和我几个同学,叫到他住处。只见他眼眶深凹下去,头发白了许多,脸部呈暗黑色,明显消瘦了。他从内房拿了五六页手写稿子,字体较大且笔迹零乱,题目是《我的几点认识》,要我们用大字报帮他抄写张贴出去。内容大致是,面对教工和学生们的批评,几个晚上未睡好,一大把眼泪掉下来,埋头教书不懂政治,以致误入修正主义歧途等等。他知道我们贴了他的大字报,但眼光里看不出对我们的怨怼,倒是我们内心不安,尴尬难堪,不敢面对。至此,许多老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遽减,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大程度下滑。
       1975年我高中毕业,响应号召上山下乡当知青。岁月煎熬,天天劳作,真不知“欲向何方”。
1977年,恢复了高考制度,一中校园里热闹起来了。知识改变命运,历届的考生纷纷前来求教当年的老师,我们同班的几个同学也找到了张老师。张老师虽老了一些,但更精神,更忙碌了,他忘却往事不堪的记忆,热情而耐心地给我们辅导、解题。我们怨恨那个年代给我们带来知识的缺陷,但如今却幸运赶上了公平竟争机遇,幸运遇上像张老师这样对教学执着、对学生关爱的老师。高考结束,不少同学被录取,那个写《一袋梨子的用意》的女生录取至福州大学。
      这是近四十年前的事,岁月沉淀,内疚之心难以排遣。张老师,今我借海峡博客这块园地向你道歉,原谅我的无知,祝张老师健康长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2

回帖

912

积分

版主

积分
912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09: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本不赖,可是生在那个年代,叫我如何不坏。。让我心里一直欠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5-15 22:31 , Processed in 0.13019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