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59|回复: 0

客家医药:给健康把脉为百姓造福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2-3 04: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犹县中医药世家传承人典藏医学古籍。
上犹县客家医药源远流长,当地群众自古都有传承研习传统医药文化的民间习俗。传承至今已有六百多年,主要以师学相传民间草药认知为基础、以口传心授民间医药说唱诗歌为理论、以世代相传手抄秘方为蓝本等形态流传并继承。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宝贵的民间传统医药文化遗产濒临失传。该县制订了详细的五年保护规划,把客家传统医药列入该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加大客家传统医药保护力度,以期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黎民疾苦,为人民健康造福。
客家医药 口传心授
中华医药源远流长。《史记神三皇本纪》载:“炎帝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上犹客家传统医药传承诗歌曰“神农皇帝尝百草,华佗医师填正稿”,其历代传承之诗歌与古代经录中华医药一脉相承。
上犹县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1.6%,加上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天然野生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当地群众自古都有传承研习传统医药文化的民间习俗。该县客家传统医药历史悠久,传承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秉承了客家文化及中华汉民族医药之精髓,逐渐形成独具客家民族特色的民间医药文化体系,主要以师学相传民间草药认知为基础、以口传心授民间医药说唱诗歌为理论、以世代相传手抄秘方为蓝本等形态流传并继承。该县客家传统医药理论传承较为完整的代表有该县中医药世家罗启乾先生,其世代相传下来的医药卫生理论,主要包括跌打损伤、老伤接骨、无名肿毒、72穴位伤等诊疗技艺,以及熏、洗、泡、敷、正骨、推拿、拔罐、拍打等多种诊疗技法,在长期实践中运用不断推陈出新,在该县民间广受欢迎。
手抄图文 诗歌传承
2010年,中科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国际药物学家邱声祥博士把上犹县客家传统医药作为其天然药物研究项目合作伙伴,并为其提供部分具有研发价值的药物标本,所采集的蛇菰属珍稀名贵植物药“文王一支笔”已被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收藏并录入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因此,具有数千年中华医药文化传承史的瑰宝“客家传统医药”就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根据罗启乾的口传整理编辑成的民间传统医药《民间医药歌括》《七十二穴位受伤方药手抄本》及传承诗歌蕴含常用118种中草药药方,以诗歌的形式传承,内容包括医药起源、采药歌、卖药歌、单方草药歌、配药歌、草药相生相克歌、治老伤药歌、接骨药歌、草药引药歌等内容。其中《七十二穴位受伤方药手抄本》主要为师授历代手抄相传,具有图文的方药册子,主要内容为祖传的72穴位画图及伤后的疗伤药方,同时在心绞痛、绞肠痧、阑尾炎的康复辅助治疗等疑难杂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民间医药实践经验和众多具有独特疗效的民间医药单方和验方。
保护规划 造福百姓
改革开放后,由于现代医药技术高速发展,处于中西医边缘的传统民间医药,自古是以师学相传、言传心授等形式传承发展的,由于受封建保守思想等因素影响,民间传统医药知识,一般只在家族或家庭内部传承,因而造成一些具有科学、实践价值的特效的秘方、验方和精湛的民族民间医药技术、方法没有得到完整地传承与保护。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宝贵的民间传统医药文化遗产濒临失传。因此,发掘整理民间医药知识和技术,刻不容缓。
为使上犹县客家传统医药得到更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由该县政府牵头,文广局组织实施,以县文化馆为保护单位,制订了详细的五年保护规划,把客家传统医药列入该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1年完成了所有资料的数字化制作转化及入库工作,建立上犹客家传统医药信息资料库。2012年,把传授行医卖药口头说唱的医药起源歌、采药歌等民间传统医药加以发掘,以文字、图像、照片等形式整理编辑成《上犹客家传统医药之“民间医药歌括”》。2013年对师授历代手抄相传的《七十二穴位受伤方药手抄本》重新进行编辑出版。2014年,对主要传承人给予经济上的扶持,鼓励民间医药传人对下一代传承人进行言传身教的带徒授业,同时收集师承民间草药标本信息、整理药物资料和汇编经验良方。2015年,进一步加强科研人员的合作,引进卓有远见和有志于民间医药事业的投资者,并毫无保留地将具有科学实践价值的经验良方贡献出来,打造地方品牌、做大客家传统医药产业,共同促进客家传统医药的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使客家传统医药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解黎民疾苦,为人民健康造福。(张鸣 文/图)
   


来源链接: http://gx.people.com.cn/n/2014/1209/c367964-23161712.html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3-29 13:06 , Processed in 0.15455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