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56|回复: 0

平远人傲居客家名人榜首,你认识他么?

[复制链接]

6039

主题

2697

回帖

10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304
QQ
发表于 2016-11-27 18: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有程旼,后有程乡”





没错,他就是与韩愈、张九龄,刘元城、狄青

文天祥、蔡蒙吉以及陈子壮一起

被列为广东古八贤的——程旼




程旼故居纪念馆的程旼铜像


  【关键词】
  程 旼
  程旼,平远坝头乡人,世界客属先贤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大致生于东晋末年至刘宋初年,一生历刘宋、南齐、萧梁各代,行谊大著于隋,是有记载的客家先民南迁中第一批入粤的先贤。为避战乱,程旼举家从长江一带辗转来到今平远坝头定居,积极传播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用礼乐教化乡里,移风易俗。他的德行获得南齐统治者肯定,将其所在地新建县命名为程乡县,其所在的都命名为义化都,因此,粤东也就有了“先有程旼,后有程乡”的说法。在1994年第十二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上,程旼被评为118个客家历史名人之榜首,被誉为客家“人文始祖”。
  广东古八贤
  程旼的事迹,在《平远县志》、《程乡县志》和《嘉应州志》中均有记载,也散见于历朝历代有关程旼的诗文之中。在《广东通志》中,程旼与韩愈、张九龄,刘元城、狄青,文天祥、蔡蒙吉以及陈子壮一起,被列为广东古八贤。历朝历代都有不少奉祀程旼的地方,旧时,梅州各地就设立了许多程公祠、程公会等,用来祭祀程旼。唐朝时,在潮州韩文公庙内,设有25位乡贤神位,程旼居首。在清朝,程旼奉祀于梅城七贤书院和梅州学宫内的乡贤名宦祠中。清朝康熙年间的程乡县令刘广聪曾在《七贤祠记》中写道:“祠祀有七贤,唯程处士、蔡佥书(蔡蒙吉)为乡之仪型,其他则高山仰止,非我邦士也。”
  【问迹寻踪】

背靠山丘、面临溪水的程旼故居纪念园,颇具客家民居建筑特色。

  “鸿渐云逵远,乡江水有声。史传何代信,诗阐异时名。新庙青山肃,丰碑锦字明。我来深仰止,翻恋蕨薇情。”这是明朝万历年间平远训导韩启运的一首诗,诗中所瞻仰的人物就是被誉为客家“人文始祖”的程旼。
  风起百世 景行维贤
  程旼故里位于平远县大柘镇坝头村,曾被称为程乡乡和景贤乡,皆因纪念程旼而得名。从平远县城往东北方向前行,至于东石河,跨过振东大桥,再前行约两公里,就来到了程旼故里。

程旼故居纪念园的景贤亭、纪念馆

  程旼故居纪念园背靠一座小丘,面临溪水,颇具客家民居的建筑特色。抬眼看去,正大门上书“程旼故居”四个大字,由著名书画家杨之光先生所书。左右楹联为:“姓传古县”、“德化梅州”,这副对联化用了旧时程公祠内的对联,原联为:“德化梅州,千载烝尝处士节”、“姓传古县,万年礼乐圣贤风”。处士是古代对有才德却隐居不仕的人的尊称,程旼隐居乡里,不奉征召,被人们尊称为程处士。

程旼故居纪念园内的碑廊,刻着知名人士题写的有关程旼的诗文

  穿过正大门,是一堵照墙,墙上用汉隶阴刻着《程旼故居重修碑记》。照墙右侧的碑廊上刻着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所题的有关程旼的诗文。旁边是一口水井,井曰“程源”,寓意不忘先贤、饮水思源。不远处是一座六檐六角的亭子,瓦顶呈灰褐色,这就是景贤亭。亭上有一副楹联,联曰:“东土江流名士影,湖光春系旅人心。”《诗经》上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程旼忠信待人,德化乡里,后人为缅怀他,曾将其居住地坝头乡改名为景贤乡。亭下的池水在烈日下显得波光粼粼,清澈的活水自山中而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纪念园在青山绿水之间,显得格外静谧祥和。

程旼故居纪念园内的一口水井,井曰“程源”,寓意不忘先贤、饮水思源。


今程公祠附近盘龙岗上的古榕,当地群众每年六月初六自发在此举行纪念程旼的祭祀活动。

  沿着鹅卵石铺砌的小径前行,来到程旼纪念馆门前。门前楹联上书:“君子播奕德而维谖,伊人历千秋而不朽。”馆内正中矗立着一座程旼的铜像,手捧书卷,神态和蔼。一块书写着“景仰前型”的复制大匾就悬挂在铜像后的墙壁上,为嘉庆年间权(坝头司)司事王炳元所立于程公祠,原匾妥善保管于纪念馆旁的陈列室中。铜像四周以及纪念馆旁边的程旼文化研究室中,陈列着不少文献、碑刻、牌匾等文物,图文并茂地讲述程旼的事迹和典故。一首明朝翰林李士淳所作的诗用木刻悬挂在墙壁上,诗曰:“我生处士里,酌水知源长。往事成千古,高名噪一方。祠堂新卜筑,俎豆旧馨香。无限相思意,东湖水正泱。”
  在程旼故居内还陈列着客家人的各种生产用具,其中最有名的是一把“程犁”。相传程旼南迁于此地,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推广了木制铁头的拱背犁,后人为纪念他,便把这种犁称为“程犁”。
  据平远县程旼纪念馆主任凌通介绍,故居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2008年复建竣工并对外开放,每年接待游客约2万余人。每年六月初六,在故居内会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程旼后裔及海内外诸多游客都会前来祭祀并祈福。

  北来衣冠 人伦模楷
  程旼所处的南北朝,是一个政权更迭频繁,战乱连年的时代。北方汉人为躲避战乱,纷纷往南迁徙。据《宋书·州郡志》记载:“晋永嘉大乱,幽、冀、青、并、兖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过淮。”然而,由于之后的南北朝隔江对峙,江南地区正处前线,并不安定,于是部分民众举家迁往更南的建安郡、江州、交州、广州(即今福建、江西、两广)等地,成为最初的客家先民。
  “筚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黄遵宪的一首《己亥杂诗》,形象地体现了客家人的悠久历史。子曰:“天下无道则隐”,程旼家族在南北朝这个动乱的时代,选择举族南迁,经过赣南,沿粤赣小道来到今平远县坝头村,见该地山清水秀,于是就定居下来,并繁衍后代。
  当时的岭南地区属于蛮荒之地,土著居民相对落后,且民风蚩氓,狃于旧习,程旼便开设私学,教化乡民,从此民风逐渐由“尚气轻生”转变为“和邻睦族”。程旼还与乡民一起建凉亭、劈山道、修水利,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积极传播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民国梅县籍诗人钟应梅曾作诗赞咏道:“官师合一是程公,南渡衣冠止岭东。比屋诗书循旧俗,不劳贤守说文翁。”
  前贤犹在 去而益咏
  据《光绪嘉应州志》记载,“(程旼)悃幅无华,性嗜书,不慕荣达。结庐江滨,环堵萧然,晏如人也。人服其行,有不平者,辄质成于旼。旼为之辨是非曲直,咸心服而退。当时化之,心有愧怍者,望其庐辄思改过,有陈太邱之风焉。”
  以德化人的程旼去世后,后人为思念他,名其都曰义化,乡曰程乡,源曰程源,江曰程江,最后以程乡名县。《舆地纪胜》记载了宋朝徐庾的一首诗,诗曰:“程旼当年一匹夫,不操三尺制群愚。片言能使人心服,万古江山与姓俱”,生动地反映了程旼在程乡地区所受到的尊崇与爱戴。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还留下了大量研究和赞颂程旼的诗文,如明朝平远知县刘孕祚所撰的《访程处士宅墓文》、明朝巡按御史王命璿所撰的《祀程处士碑记》以及现代方志专家余蔚文所著的《世界客属名贤程旼》一书等。
  至今,在平远乃至整个梅州地区,仍有不少新建的或之前留存用以纪念程旼的建筑、地名。如在今坝头程北村有一座程公祠旧址,历史悠久,邻近驿道。由于程旼生前“信义著于乡里”,旧时所有上、卸任文武官员经过程祠,在无任何牌示要求的情况下,均自愿下轿或下马步行,并进入祠内参拜,以示对程公的尊敬。平远县城还有一座程旼公园。在公园半山腰的纪念园里,竖立着程旼铜像。铜像四周是各式各样的文化墙、德柱、栏杆雕刻,记述着程旼各种以德化人的典故。
  此外,诸如梅江区政府门前的义化路、发源于江西寻乌的梅江支流程江,以及坝头程东、程西、程南、程北等地名,均因程旼而得名。正如明朝平远县知县李允懋所写的《程处士祠》里所形容的:“江河程世系,人与水俱长。表正如陈实,畏垒(代指乡野)若彦方。烟流颓宅在,草宿故茔香。千载怀高士,神交夜永康。”
  【专家视角】
  程是客家人南迁史上的符号人物
  为什么说程旼是客家人南迁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我们今天纪念程旼的意义又在哪里?记者为此采访了客家旅游文化学者刘明承老师。
  记者(以下简称“记”):程旼为什么会被称为客家人的“人文始祖”?
  刘明承(以下简称“刘”):程旼是客家历史文化名人之一,也是广东古八贤之一,在第十二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上,全世界的客家人公认他为客家人南迁史上最具有象征性和纪念性的人物。他是客家人人文情怀的一种象征,体现了我们客家人一千多年来的南迁历史。 程旼可以说是我们客家人有史料记载的南迁第一位名人,从程旼算起,客家人历史上所说的五次大迁徙,在时间的长河里跨越了1500多年。程旼象征着客家人在这1500多年里,从南迁到沉淀,再到海外传播的过程,象征着客家人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梅州以前叫做程乡,就是以程旼的姓来命名的,直到现在程旼故居周围还留下了程源村、程源河、程北村和程西村等地名,这些都是一千多年来程旼作为古贤在梅州地区所留下的地理符号。我们讲世界客都的历史,程旼就是一个不可回避且必须去认真认识和挖掘的人物,因为梅州的历史源头就在程旼这里,所以说他是我们客家地区的“人文始祖”。
  记:程旼的品格对于现代客家人有什么影响?
  刘:程旼辗转南迁,最终在今平远坝头定居下来。他与当地土著和睦相处,亲自劳作,并开设私学,以德化人,乡民在其教化下,逐渐形成了早期客家民系勤劳俭朴、崇文重教的性格特征,影响持续到现在。当然,对于程旼,我还想要表达一个我个人的观点,就是我们现代人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不要过分拔高和吹嘘。古人不一定都是高大全、伟光正的形象。比如说,我们即使不刻意拔高程旼这个人物,也不会抹杀掉程旼对于梅州的突出贡献。我们寻找先辈的足迹和历史的意义,归根结底就在于要用历史来启发我们现代人,启发我们世界客都的人文与文化。过分神话古人,反而不利于我们客观、正确评价先贤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记:我们今天纪念程旼有什么现实意义?
  刘: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我们处在一个历史和人文比较缺失的年代,通过寻访、挖掘和纪念程旼这个历史人物,可以对梅州的未来发展做一个正确性的引导。每个民系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独有的传承,我们客家地区的围龙屋、客家话、客家美食等客家民系特征,也是一千多年来沉淀下来的。当前,程旼研究还是比较缺失的,历史纵深度不够。通过研究和纪念程旼,有助于更好地梳理客家人的历史脉络,诠释世界客都的内涵,擦亮世界客都的品牌。

  【逸闻轶事】
  福祖公王
  程旼逝世后,与其妻夏氏合葬于今程北村程公祠后右侧,其墓地被称为“螃蟹游江眼珠穴”。程旼生三子,长子程松,次子程杉,三子程梅。过去,程旼后裔多生活在坝头一带,散居于今天东石程坑里、坝头老福堂、程西程家屋、程家塘和大柘程竹塘等地,有程家半义化之说。目前基本外迁。  在今程公祠附近的盘龙岗上,有一株古榕,高大遒劲,枝繁叶茂。榕树后有一个公王庙,供奉着一位此间独有的福祖公王。  关于福祖公王的来历,有这么一个故事。话说南宋祥兴元年(1278)六月,元兵攻占梅州城。元朝统治者认为此地不服“王化”,于是对当地的百姓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一部分元兵来到了义化都坝头堡,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当地民众无不义愤填膺。当时,此地程旼一支后裔约200多人,由族长程伯聚集全族商议,以程伯为首,用烈酒灌醉了当地元兵,并把他们处决。公元1279年农历六月初六,元军派出30多个骑兵,镇压“反叛”。程氏一族被迫自卫,以棍子、锄头等生产、生活用具为武器,与元兵进行殊死搏斗,但终因力量悬殊,被元兵屠杀。  元兵撤后,附近幸存的民众收集遇害者尸首,埋葬在程源里,并种上榕树,同时集资买祭田,供祭祀之用。为避免是非,将该处命名为龙岗伯公神位,后升格为福祖公王。
  时至今日,每逢六月六,在程旼故居和福祖伯公处,都有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絜牛羊、置笾豆、戒钟鼓、备礼仪,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活动主要有祈福、打斗聚、看大戏三项。2009年5月,这一传统节日被确定为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策划:张德祥 黄山松
  协调:张柏明 钟伟光
  统筹:刘奕宏 责编:肖舒丹
  撰文:梁 威 摄影:连志城
  版式:叶颖聪 校对:申世和
本期协助采访:朱双玲、赖强、林东
来源梅州日报



                    
                        


来源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src=3&timestamp=1480169478&ver=1&signature=3eLMW558ztofq1QQQREu*8D52kWfY1EIYQOTBH7iHBO6bVhLfePrTR68W0sOZL9alRr22QymjkM*aWEak9i-ix94X-EK04hRUkD-Rd1e3tqIq*9M*ggjXuwIxZeQ882zvnV0-29JuqQPiwU-*7KIP4J4CUzYmK4QDjM48FZYnis=
客家通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4-20 03:04 , Processed in 0.12800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