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73|回复: 0

道德“楷模”陈仲子 文 | 若水

[复制链接]

183

主题

0

回帖

403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034
发表于 2016-5-11 11: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德“楷模”陈仲子》
文 | 若水

    皇甫谧(215年—282年),安定郡朝那县(今甘肃省灵台县)人,后徙居新安(今河南新安县) 。三国西晋时期学者、医学家、史学家,东汉名将皇甫嵩曾孙。他曾编纂《历代帝王世纪》、读到《高士传》(卷中)陈仲子一段,却是耐人寻味。
    陈仲子何许人也?陈仲子,亦称陈仲、田仲、於陵中子等。本名陈定,字子终,是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思想家、隐士。其先祖为陈国公族,先祖陈公子完避战乱逃到齐国,改为田氏,所以陈仲子又叫田仲。陈仲子因见其兄食禄万锺,以为不义,故避兄离母,又先后坚辞不受齐国大夫、楚国国相等职,先迁居於陵,后隐居长白山中,终日为人灌园,以示“不入污君之朝,不食乱世之食”,最终饥饿而死。
陈仲子有二则故事甚有趣之。
    其一。“其兄戴为齐卿,食禄万钟,仲子以为不义,将妻子适楚,居于陵,自谓于陵仲子。穷不苟求,不义之食不食。遭岁饥,乏粮三日,乃匍匐而食井上李实之虫者,三咽而能视。”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陈仲子的哥哥高薪被聘请做了齐国的丞相。陈仲子觉得哥哥赚了不义之财,就带着老婆孩子离家出走住在陵这个地方,自称为陵仲子。他再穷也不求人,从不吃不义之食。逢遭饥荒年头,断粮三日,饿到眼睛快失明,爬到井旁去吃地上被虫吃了一半的李子,吞了三口,眼睛才恢复了视觉。
    其二。“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己频顣:‘恶用是轻轻者为哉?’他日,其母杀是鹅也,与之食之。其兄自外至曰:‘是轻轻之肉也!’出而哇之。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以兄之室则弗居,以及陵则居之。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若仲子者,蚓而后充其操者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有一天他回家里去,正好看到有人送给他哥哥一只鹅,他皱着眉头说:“要这种呃呃叫的东西做什么呢?”过了几天,他母亲把那只鹅杀了给他吃,他的哥哥恰好从外面回来,看见后便说:‘你吃的正是那呃呃叫的东西的肉啊!’他连忙跑出门去,‘哇’地一声便呕吐了出来。母亲的食物不吃,却吃妻子的;哥哥的房屋不住,却住在於陵,这能够算是推广他的道德的操守吗?像他那样做,只有把人变成蚯蚓之后才能够办到。”
    这是一个十分感人的道德“楷模”清正廉洁的故事,具有讽刺意味,但反复细品则让人产生诸多联想:
    一是封建历朝历代统治者和统治阶层都要推崇一些道德楷模,他们做不到也不想做这种道德楷模,一方面要求普通百姓按照这个标准去努力,在各个场合、各种书籍、各舆论端口,大肆宣扬所谓的道德,所谓的清廉,另一方面自己却干着世间最卑鄙龌龊的事。二是这些统治者和统治阶层为何极力推崇这些道德楷模?是维护统治需要,为了保障统治者的经济利益,更是为了确保统治者的统治秩序正常运行,使之永远奴役百姓,让帝王和官僚的统治万代永续。三是这些极端化的道德楷模,跟真实生活无关,无非通过意识形态的亢奋,有目地的感化世人。但实际上这种感化不仅不接地气,而且让世人诟病和耻笑。
    我们需要道德的教化,而不是另类;需要清廉的风气,而不是虚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5-19 06:57 , Processed in 0.12474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