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06|回复: 0

王永钊水墨画《竹月阿蛦》 福州方言诗歌

[复制链接]

0

主题

347

回帖

3827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827
发表于 2014-7-8 09: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永钊竹月阿蛦水墨
    王永钊赠吾一幅竹月阿蛦水墨画,夜读轴卷,挂图于宿舍南窗。娇女年十一,食暝时忽瞥见;停箸、观图、神往,竟而出手去捏伊………,比趣有感而作福州方言打油诗戋鸟囝一首。
戋鸟囝,叫呦呦,
风吹竹叶比飘飘,
阮囡今晡野妩媚
手含咀边不做娇。
凝凝觑月华
鼻翼涕抽抽
朝窗摄脚又摄手
要捏阿蛦朋友
竹风灵动天衣曲,
闽月韵惊水墨
“呜哇”一声魂转窍
踢天抹地啼悠悠
---唉哟---
炒得人蜀厝莫安闲
都怪丹青手
---王永钊!!
高秋霖1993.05.22.於福州仓山复园路12号
福建省人民警察学校

  王永钊:一九四七年出生于福建福州,开闽王王审知的后人。现为福建闽江学院美育教学部主任、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政协画室画师,闽都画院院长。出版有《王永钊书画作品集》(含篆刻、传统刻字)、《王永钊金石作品专集》、《王永钊楷书》、《教师书写与书面表达训练》、《艺术论衔》等。

注释:
戋鸟囝】“戋鸟”,福州方言指刚长翅膀正在学飞的小鸟戋鸟囝,则特指还在窝中的待哺的雏鸟福州民歌中,则以戋鸟囝喻指幼童。如“‘戋鸟囝’啄菠菠,三岁孩儿会唱歌………”因谐音多写成“真鸟囝”。福州电视台“攀讲”栏目曾谈及,可惜解释失真
】少。如“此囝资历野福州话意为“这后生哥莫多少社会经验”。 福州黑话称“刚入道者“戋鸟”。如“戔戔”即
①浅少。《易·贲》:“六五,賁于丘園,束帛戔戔。” 朱熹本义:“戔戔,淺小之意。”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小官人》:“戔戔微物,想太史亦當無所用,不如即賜小人。” 叶圣陶《城中·前途》:“年来生计所需,继长增高,弟戋戋所入,不足以勉力追随,时有竭蹶之虞。”
②指浅狭。 清  侯方域 《宋牧仲文序》:“拙於讀書者,經術純固之儒也。巧則戔戔,則詹詹矣。”
水墨画】纯用水墨不施彩色的国画。 宋  文同《东山亭》诗:“晚霞几处水墨画,秋树数番红緑缬。”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有几扇儿纸屏,有几轴儿水墨画。”《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贫道尚能水墨画,用水一碗,也不用笔,取将绢一疋,画一幅山水相谢斋衬。” 杨朔 《海市》:“海上劈面立起一片从来没见过的山峦,黑苍苍的,像水墨画一样。”
天衣】①佛教谓诸天人所着之衣。《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一切菩萨行道劫数久近者,譬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方广亦然。以天衣重三铢,人中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一小劫。” 南朝  陈  徐陵《天台山徐则法师碑》:“夫海水扬尘,几千年而可见;天衣拂石,几万年而应平。”②泛指仙神所着之衣。 唐  司空图 《云台三官堂文》:“尘蒙而庙貌全隳,藓驳而天衣半褫。” 许地山《缀网劳蛛·商人妇》:“ 阿丹浩挖被天魔阿扎贼来引诱,吃了阿拉所禁的果子,当时他们二人底天衣都化没了。”③帝王所着之衣。《南齐书·舆服志》:“衮衣汉世出陈留  襄邑 所织。 宋末用绣及织成, 建武 中,明帝以织成重,乃采画为之,加饰金银薄,世亦谓为天衣。” 唐  杜甫《伤春》诗之三:“烟尘昏御道,耆旧把天衣。” 明  唐顺之《喜峰口观三卫贡马》诗:“天衣沾蚪蟒,国马出驹駼。”④喻指天空中飘浮的云。 元  张可久 《人月圆·会稽怀古》曲:“荷花十里,清风鉴水,明月天衣。” 明  王守仁《登泰山》诗:“长风吹海色,飘飖送天衣。”
竹风】竹间之风。 唐  杜甫《远游》诗:“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 南唐  冯延巳《归自谣》词之一:“何处笛,深夜梦回情脉脉,竹风檐雨寒窗滴。” 宋  苏轼《西斋》诗:“褰衣竹风下,穆然中微凉。”
水墨】①水和墨。多用以指一种不着彩色,纯以水墨点染的绘画法。 唐  郑谷《所知从事近藩偶有怀寄》诗:“水墨画松清睡眼,云霞仙氅挂吟身。” 宋  周紫芝《西江月》词:“晚来秋水映残霞,水墨新描图画。” 元  汤垕 《画鉴·唐画》:“ 董元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矾头,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麻皮皴;一样,着色,皴纹甚少,用色秾古。”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八·妇人画》:“ 海宁  李因  是庵 ,善画松鹰及水墨花竹翎毛。”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后者是一个阔才半尺,长约六尺余的条幅,水墨浓淡,点缀生动。”②水墨画的简称。 唐  张碧《题祖山人池上怪石》诗:“我闻 吴 中 项容 水墨有高价,邀得将来倚松下。” 金  元好问 《中州集·吴学士激诗序》:“ 悆甫索水墨,以诗寄之云:‘烟拂云梢留淡白,云蒸山腹出深青。’”③浅黑色。常形容或借指烟云。 宋  范成大 《晚步东郊》诗:“水墨依林寺,青黄负郭田。” 周立波《桐花没有开》六:“天上还有水墨色的云,但有经验的农民都说这一回要晴一晌了。”
丹青】①丹砂和青雘,可作颜料。《周礼·秋官·职金》:“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史记·李斯列传》:“ 江 南金锡不为用, 西蜀 丹青不为采。”《汉书·司马相如传》:“其土则丹青赭垩。” 颜师古 注:“ 张揖曰:‘丹,丹沙也。青,青雘也。’……丹沙,今之朱沙也。青雘,今之空青也。”②红色和青色。亦泛指绚丽的色彩。 汉  陆贾《新语·道基》:“民弃本趋末,伎巧横出……丹青玄黄琦玮之色,以穷耳目之好,极工匠之巧。” 唐 陈子昂《江上暂别萧四刘三旋欣接遇》诗:“山水丹青杂,烟云紫翠浮。”③指画像;图画。唐  杜甫《过郭代公故宅》诗:“迥出名臣上,丹青照台阁。” 杨伦笺注:“丹青,谓画像也。” 宋  陆游《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诗:“涉江亲到锦屏上,却望城郭如丹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描摹出江山如故,输与丹青。”④画工的代称。 三国  魏  曹丕《与孟达书》:“故丹青画其形容,良史载其功勋。” 唐  李白《于阗采花》诗:“丹青能令丑者妍, 无盐 翻在深宫里。” 明  徐渭《为杭人题画》诗之二:“无端士女如云集,也要丹青费笔描。”《西游记》第九五回:“国王传旨,召丹青图下圣僧四众喜容,供养在华夷楼上。”⑤绘画,作画。《晋书·文苑传·顾恺之》:“尤善丹青,图写特妙。” 唐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清  周亮工 《题许子韶郁李》:“ 子韶服道有年,尝弃人间事,闭阁学仙,则丹青伎俩宜非所措意,而工逸至此。” 杨朔《茶花赋》:“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商量,求她画。”⑥丹青色艳而不易泯灭,故以比喻始终不渝。《后汉书·公孙述传》:“陈言祸福,以明丹青之信。” 晋  傅玄《董逃行历九秋篇》:“妾心结意丹青,何忧君心中倾。”⑦指史籍。古代丹册纪勋,青史纪事。 汉  王充 《论衡·书虚》:“俗语不实,成为丹青丹青之文,贤圣惑焉。” 宋  文天祥 《正气歌》:“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清  秋瑾《精卫石》第五回:“不思名誉扬中外,不思勋业染丹青。”⑧谓使增辉,生色。 唐  张九龄 《祭张燕公文》:“故能羽翼圣后,丹青元化;陈皋陶之谟谋,尽仲山之夙夜。” 唐  杜牧《代裴相公让平章事表》:“伏乞俯回天鉴,更择时贤,必能丹青帝图,金玉王度。” 宋  苏舜钦《杜公谢官表》:“盖以师表外廷,丹青万务,天下之所想望,王者之所仰成。”⑨丹墀、青琐的合称。如 “ 丹青地 ”。
丹青手】画工。 唐  高蟾《金陵晚眺》诗:“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宋  王安石《明妃曲》:“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清  孙枝蔚《晚秋陪丘曙戒泛舟城西》诗:“欲写云水姿,安得丹青手。”
阿蛦福州方言为节肢动物昆虫“知了”
灵动】①犹灵活。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 庾子山句句用字,固不灵动。”《清史稿·兵志十一》:“或此种不甚灵动,则洋匠必另购一机以救之。” 李大钊《五一纪念日于现在中国劳动界的意义》:“譬如‘平民主义’、‘自由’、‘平等’等思想,都是空明灵动的人生的态度。” 柳青《铜墙铁壁》第五章:“他心眼灵动,胆头又大。”这里喻指使生灵动起来。“竹风灵动”即拂过竹叶的微风,使画中的生灵(阿夷)仿佛也活动起来。
闽月
妩媚】①姿容美好;可爱。《三国志·魏志·锺繇传》“策罢就第” 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 鱼豢《魏略》:“至于荀公之清谈,孙权之妩媚,执书嗢噱,不能离手。”《新唐书·魏征传》:“帝大笑曰:‘人言征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一日,见幼妇立檐下,态殊妩媚。” 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她服饰甚华美,而态度甚端重。风流妩媚,却自能令人敬爱。”②指柔媚的风格。 明  宋濂《题魏受禅表后》:“笔法劲拔,如铸铁所成,盖得蔡中郎之遗意,至唐人效之,则流于妩媚矣。” 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二:“每一着笔,辄能乱真。今妩媚而失苍劲者,皆 云友作也。”③爱悦;取悦。 唐  韩愈《永贞行》:“狐鸣枭躁争署置,睗睒跳踉相妩媚。” 金  段克己《与隐之会午芹精舍酒间雨作》诗:“底是山灵相妩媚,故驱风雨过江来。”④谄媚。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杨仆射书》:“ 孙甘言以妩媚, 曹 屈诈以羁縻。” 清  方文《初度书怀》诗之三:“人情竞趋时,妩媚者为贤。” 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诗话下·沤寄生五古》:“我性不妩媚,与君合沦谪。”作为古汉语活化石的福州方言,“妩媚”仍保留着魏晋隨唐时的古义:“可爱”、“有趣”、“有趣味”。福州电视台“攀讲”栏目曾谈及,可惜未探辩其语意源流,且解释失真
暝晡】福州方言为 “夜晚”
食暝】福州方言为“吃晚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2 13:39 , Processed in 0.11911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