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非遗博览苑(2) 中华舒锦绣,天演翩翩气韵; 奕叶揽乾坤,海涵脉脉风情。 福州高秋霖撰句 “汝能为我省非遗博览苑撰联否”! 遵 范晋阳老师嘱托, 2012.03.26,由馆办主任书画家陈宗荣专程引导,我走进了南后街82号的叶氏民居,参观游览了这座我们福建的位于三坊七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 古朴的叶氏民居,占地2300平方米,据说是林彪夫人--叶群的家族祖屋。前院的广玉兰,树龄已逾百多年;后院园林有口半月形水池。楠木雕刻的门窗隔扇图案精致细腻,整体建筑保存完好, 福建非遗博览苑,常年以实物、图片和由传承人现场展演的方式免费向游人开放。博览苑介绍了全省八十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方位展示福州软木画、福州漆艺、福州金箔、畲族医药、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柘荣剪纸、惠安木雕等十四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项目。 博览苑实行专人讲解、实物展示,当你走进了这个历史气息浓郁、艺术格调高雅的文化殿堂。便合怡然融入八闽山海的文化情境,让你从中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你不禁要为福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视落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取的文化复兴的丰硕成果而拍案叫好。让你不由的被我们的默默耕耘于八闽艺苑的文化战士所感动, 据说我们福建是全国第一批对非遗保护进行立法的省份,也是第一个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省份。而且福建是第一批在全国通过省政府公布传承的方式,对传承和保护进行了科学探索和实践。 这就是我们福建的文策瞻前,文韵篤实的文化创业者;呕心沥血地耕耘在文化艺术的福田上,他们是在以文心撼龙啊! 衷心祝愿福建省艺术馆-=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乘着中央决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东风,让我省的 “非遗” 文化事业更上一层楼。 【范晋阳】祖藉山东,音乐家。艺文家,福建艺术馆副馆长。福建省通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中华】①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 黄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称之为 中华 。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亦称中国 。 晋 桓温《请还都洛阳疏》:“自强 胡 陵暴,中华荡覆,狼狈失据。”梁启超《爱国歌》之一:“泱泱哉,我 中华 ,最大洲中最大国。” ②指中原。 宋 张淏《云谷杂记·侍郎徐公帖》:“ 枞阳 张监镇,其先中华人,自其祖寓 武义 , 邦宪与之邻居有年矣。”③古时对华夏族、汉族的称谓。《北齐书·高昂传》:“于时,鲜 卑 共轻中华朝士,唯惮服于昂。” 明 黄溥《闲中今古录摘抄》:“且如胡元 只任胡族为正官,中华人官佐二。” 【奕叶】同“弈世”。累世,世世代代代。奕,通“弈”。 汉 蔡邕《琅邪王傅蔡郎碑》:“奕叶载德,常历宫尹,以建于兹。”《隋书·礼仪志七》:“ 宣尼 制法,云行 夏 之时,乘 殷之辂。奕叶共遵,理无可革。” 明 宋濂《元征士周君墓志铭》:“君自以奕叶为儒,继承不易,孳孳问学。” 清 刘大櫆《<张讷堂诗集>序》:“见其父子祖孙奕叶相承如此,孰不神往而慕艳之。” 【奕】①大。《尔雅·释诂上》:“奕,大也。” 汉 扬雄《太玄·格》:“息金消石,往小来奕。” 范望 注:“奕,大也。”参见“ 奕奕 ”。②姣美。《方言》第二:“奕、僷,容也。自 关而西,凡美容谓之奕,或谓之僷。宋 卫 曰僷, 陈 、 楚 、汝、 颍 之间谓之奕。” 章炳麟 《新方言·岭外三州语》:“三州谓人貌美曰奕。” ③光明。 三国 魏 何晏《景福殿赋》:“故其华表则镐镐铄铄,赫奕章灼,若日月之丽天也。”参见“ 奕奕 ”。⑤累,重。参见“ 奕世 ”、“ 奕代 ”。⑥忧愁。⑦通“ 弈 ”。即下围棋。《广雅·释言》:“围棊,奕也。” 南朝 梁 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奕思之微, 秋 储无以竞巧。” 宋 叶适《东塘处士墓志铭》:“床方三寻,平如琢,相传古有异人所为饮奕也。” 【叶】 “ 叶”的繁体字。①植物营养器官之一。斜生于枝茎之上,以司同化、呼吸、蒸发等作用。一般分为叶片、叶柄、托叶三部分。《诗·小雅·苕之华》:“苕之华,其叶青青。”《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 ②指花瓣。 南朝 陈 张正见《艳歌行》:“莲舒千叶气,灯吐百枝光。” 唐 韩愈《题百叶桃花》诗:“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如:千叶莲;百叶桃。 ③特指桑叶。 宋 陆游《过野人家有感》诗:“隔篱犬吠窥人过,满箔蚕饥待叶归。”自注:“ 吴 人直谓桑叶曰叶。” ④衣幅。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三衣裁制,部执不同,或缘有宽狭,或叶有小大。” 清 金人瑞《效李义山绝句》之五:“春衣四叶妃传样,骄马三花御剪鬃。” ⑤像叶子那样轻薄的东西。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 王右军 孙 智永禅师 ……人来觅书兼请题头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之铁门限。” ⑥书页。 唐 裴说《嘉友人再面》诗:“静坐将茶试,闲书把叶翻。” 明 沈德符《野获编·著述·国学刻书》:“至如辽 金诸史,俱有缺文,动至数叶。”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然执笔必在十时以后,所余尚二百余叶。” ⑦世。代。《诗·商颂·长发》:“昔在中叶,有震有业。” 毛传:“叶,世也。” 陈奂 传疏:“‘中世’, 汤 之前世也。”《后汉书·郭躬传》:“三叶皆为司隶,时称其盛。” 唐 张九龄《南郊文武出入舒和之乐》:“祀事孔明,祚流万叶。” 清 顾炎武《日知录·方音》:“而《宋书》谓 高祖虽累叶 江 南, 楚 言未变,雅道风流无闻焉。” ⑧年代。时期。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恐后叶靡丽,遂往而不返。” 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古文十弊》:“ 明 中叶后,门户朋党,声气相激。” ⑨量词。轻薄物体的计量单位。 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羹臛法》:“作鸭臛法:用小鸭六头,羊肉二斤……橘皮三叶。” 唐 韩愈《湘中酬张十一功曹》诗:“休垂絶徼千行泪,共泛清湘 一叶舟。”《老残游记》第一回:“ 慧生道:‘姑且将我们的帆落几叶下来,不必追上那船,看他是如何举动。’” ⑩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的位于三坊七巷的南后街82号的叶氏民居,据说是林彪夫人--叶群的家族祖屋。 【舒】1.从容。《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 毛传:“舒,徐也。”《礼记·大学》:“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南朝 宋 鲍照《尺蠖赋》:“值夷舒步。” ②伸;伸展;展开。 汉 张衡《思玄赋》:“舒訬婧之纤腰兮,扬杂错之袿徽。” 晋 干宝《搜神记》卷二:“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饟之。” 唐 王昌龄《赵十四兄见访》诗:“客来舒长簟,开合延清风。” 老舍 《赵子曰》第三:“ 李景纯 慢慢的舒出三个手指来。” ③铺展;铺陈。 南朝 齐 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翠帟舒阜,玄堂启扉。”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 ④抒发;发泄。《楚辞·九章·哀郢》:“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 唐 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想拾遗公冠带就车,惠然肯来,舒所蓄积,以补缀盛德之有阙遗。”⑤舒畅。 唐 杜甫《五盘》诗:“喜见淳朴俗,坦然心神舒。”《红楼梦》第二五回:“总闷闷不舒,便出来看庭前才迸出的竹笋。” 【揽】①总揽,一把抓。 汉 荀悦《汉纪·元帝纪下》:“总百蛮之军,揽城郭之兵。”《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 谠 逐之,揽得其髻,举剑击之。” 胡三省注:“揽,撮持也。” 梁启超 《政治学理论摭言·君主无责任义》:“虽欲自揽政权,任用私人,卒为议会所抗,不能行其志。” ②执持;拉住。《楚辞·离骚》:“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三国 魏 曹植《名都篇》:“揽弓捷鸣镝,长驱上 南山 。”《水浒传》第一回:“这洪太尉独自一个行了一回,盘坡转径,揽葛攀藤,约莫走过了数个山头。”《孽海花》第九回:“忽见一人推门直入,左手揽 雯青 之袖,右手执彩云 之臂。” 辛显令 《喜盈门》四:“爷爷揽枝摘桃子,小山 手捧大草帽站在树下接桃。” ③收取。 晋 陆机《拟古诗十二首·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唐 李白《愁阳春赋》:“若使春光可揽而不灭兮,吾将赠天涯之佳人。” 元 汤式《一枝花·题云巢》套曲:“揽将天上云,占却山头树。” ④采摘。《楚辞·离骚》:“朝搴阶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王逸注:“揽,采也。”《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五·长歌行》:“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导我上太华 ,揽芝获赤幢。” 明 文震孟《拟古远行》诗:“擥青桂兮为檝,搴木兰兮为舟。” 黄节 《题莲韬馆》诗:“欲擥众芳回独抱,生闻幽鸟语寒烟。” ⑤延揽,归纳。《文选·张衡〈南都赋〉》:“ 高祖 阶其涂, 光武揽其英。” 李善 注引《三略》:“主将之体,务在揽英雄之心。” 唐 李白《书怀示息秀才》诗:“扬袂正北辰,开襟揽羣雄。”《新唐书·李密传》:“擥天下英雄驭之,使远近归属,公不如我。” 宋 王令《赠别晏成绩》诗:“意贪英雄交,一手欲四揽。”《杨家将》第二三回:“若欲国势丕振,必须广揽英豪。” ⑥集拢。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二:“明天偏给他放个冷炮,揽上一伙人选别人,偏不选广聚 。” ⑦包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百姓安堵,军无私焉” 裴松之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 诸葛公 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擥焉。”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闷似 长江,揽得个相思担儿。”《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原来坐船有个规矩,但是顺便回家,不论客货私货,都装载得满满的,却去揽一个官人乘坐,借其名号,免他一路税课。”《儒林外史》第五一回:“守候了一日,船家才揽了一个收丝的客人搭在前舱。”《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他既合安公子素昧平生,为甚么挺身出来要揽这桩闲事?” 赵二湖 《人过兴旺峪》:“ 老德栓 揽的活不便宜。” ⑧围抱,搂抱。《红楼梦》第十八回:“命他近前,携手揽于怀内。”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黎明前的故事》:“ 秦易名 照例又是一边一个把 米米 和 小小 揽在怀里。”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八章:“ 剑平 觉得不能再靠紧,除非揽着她肩膀走。” ⑨把松散的东西聚拢。 柳青《铜墙铁壁》第一章:“民工们用手揽着撒在地上的小米和麦子,往缝补好的袋里装。” ⑩通“ 览 ”。看;观赏。《庄子·在宥》:“而欲为人之国者,此揽乎三王之利,而不见其患者也。” 陆德明 释文:“揽,本亦作览。”《文选·枚乘〈七发〉》:“秉意乎南山 ,通望乎东海,虹洞兮苍天,极虑乎崖涘,流揽无穷,归神日母。” 李善 注:“言周流观览而穷。” 晋 王羲之《兰亭序》:“每揽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晋书·王羲之传》作“览”。元《游云黄山》诗:“久之云埃豁,秀色坐可揽。” 梁启超 《悲奴篇》:“冀一穷 渤海 之壮观,揽 燕台 之胜景。” 【锦绣】亦作“ 锦绣 ”。 ①花纹色彩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墨子·公输》:“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宋 司马光《看花四绝句》之三:“谁道群花如锦绣,人将锦绣学群花。”《秦并六国平话》卷中:“威风十里长街静,锦绣旗开万姓观。”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亲友毕集,竞出金玉锦绣,罗列满堂。”②比喻美丽或美好的事物。 唐 刘禹锡《酬乐天见贻贺金紫之什》诗:“珍重和诗呈锦绣,愿言归计并园庐。” 元 赵善庆《水仙子·仲春湖上》曲:“六桥锦绣,十里画图,二月西湖 。” 【乾坤】亦作“干川”。 ①《易》的干卦和坤卦。《易·系辞下》:“ 黄帝 尧 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干》《坤》。”《大戴礼记·保傅》:“《春秋》之元、《诗》之《关雎》、《礼》之《冠》《昏》、《易》之《干》《巛》,皆慎始敬终云尔。”②称天地。《易·说卦》:“干为天……坤为地。” 汉 班固《典引》:“经纬乾坤,出入三光。”《孔子家语·执辔》:“倮虫三百有六十而人为之长,此干巛之美也。” 金 元好问《自题中州集后》诗之三:“万古骚人呕肺肝,乾坤清气得来难。”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谕鬼》:“岂乾坤两大中,凶顽任尔。” ③称日月。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 吴 楚 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杨伦 笺注引 董斯张 曰:“考《水经注》: 洞庭湖广圆五百里,日月若出没其中。” ④国家;江山;天下。《敦煌曲子词·浣溪沙》:“竭节尽忠扶社稷,指山为誓保乾坤。”元 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治世圣人生,指日乾坤定。” 明 吴承恩《寄渔石唐公》诗:“青山已信公真隐,肯为乾坤出野堂。” ⑤指局势,大局。 清 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诗:“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陈毅 《过贵阳》诗:“共庆长征人未老, 遵义会议定乾坤。” ⑥指帝、后。《后汉书·皇甫规传》:“ 梁太后 临朝, 规举贤良方正。对策曰:‘……陛下体兼乾坤,聦哲纯茂。’” 王先谦 集解引 胡三省 曰:“以坤母临朝,以君天下,行干之德,故曰体兼乾坤。” ⑦《儒林外史》第二三回:“ 牛玉圃道:‘你放的狗屁,你弄的好乾坤哩!’”《黄绣球》第十回:“ 黄通理 道:‘你怎样去了就将近一天?又同那尼姑们弄些什么乾坤出来?’ 黄绣球 拍掌大笑说:‘这个乾坤大着呢!神仙也猜不到的。 【天演】谓“自然”进化与发展。 严复《译<天演论>自序》:“后二百年,有 斯宾塞尔 者,以天演自然言化,着书造论,贯天地人而一理之。” 孙中山《社会主义之派别及方法》:“社会主义不独为国家政策之一种,其影响于人类世界者,既重且大,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以北新之懒散,而上海 新书店之蜂起,照天演公例而言,是应该倒灶的。” 【海涵】 ①象大海一样包容、滋养、浸润。 ②敬辞。谓大度宽容。《艺文类聚》卷四六引 南朝 梁 王僧孺《为临川王让太尉表》:“陛下海涵春育,日镜云伸,追大道之无私。” 宋 苏轼《湖州谢上表》:“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天覆羣生,海涵万族。” ③多用为请人原谅之辞。《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晚生才疎识浅,全仗太师海涵。”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三四》:“尚希曲予海涵,免施贵骂。” ④包含。 宋 苏轼《小儿致语》:“大乐九成,固海涵于杂技。” 【脉脉】亦作“脉脉”。 ①同“ 眽眽 ”。凝视貌。《汉书·东方朔传》:“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 颜师古注:“脉脉,视貌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②形容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有默默地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意思。 唐 杜牧《题桃花夫人庙》诗:“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 宋 辛弃疾《摸鱼儿》词:“千金纵买 相如 赋,脉脉此情谁诉?” 舒群 《少年chén女》七:“母女骨肉的脉脉之情,从她们默默的亲切的姿影空隙中间,无限地静悄悄地倾泻出来。” ③犹默默。 唐 孟郊《乙酉岁舍弟扶侍归兴义庄》诗:“僮仆强与言,相惧终脉脉。”邹鲁 《黄花冈》诗:“冈上黄花冈下魂,精灵相通竟脉脉。” 朱自清《荷塘月色》:“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④连绵不断貌。 明 陈所闻《闺怨》曲:“机中锦字添,镜里朱颜变,脉脉春愁,都付莺和燕。” 清 龚自珍《浣溪沙》词:“凤胫灯青香篆寒,寻思脉脉未成眠。”《红楼梦》第四五回:“秋霖脉脉,阴晴不定。”翩翩 【气韵】 ①指文章、书画的风格、意境或韵味。《南齐书·文学传论》:“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藴思含毫,游心内运,放言落纸,气韵天成。”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 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张南史》:“数年间,稍入诗境……气韵沈雄,时少及之者。” 郭沫若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画﹞气韵生动,意想超拔。” ②指人的神采和风度。 唐 孟郊《寿安西渡奉别郑相公》诗之二:“顾惭耕稼士,朴略气韵调。” 宋 苏舜钦《苏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记》:“数僧宴坐,寂嘿于泉石之间,引而与语,殊无纤介世俗间气韵。”欧阳山《苦斗》六十:“但是她那灵慧、矫捷、轻盈、安祥的风光气韵却完全恢复了。” ③气味;味道。明 袁宗道《上方山二》:“寺僧争设供山肴野菜,新摘便煑,芳香脆美;独不解饮茶,点黄苓芽代,气韵亦佳。” 【风情】 ①丰采,神情。《晋书·庾亮传》:“ 元帝为镇东时,闻其名,辟西曹掾。及引见,风情都雅,过于所望,甚器重之。”《清 钮琇《觚剩·雪遘》:“才华丰艳,而风情潇洒。” 郁达夫 《东梓关》:“﹝ 文朴﹞在这深夜的沉寂里静静的守视着他这种聚精会神的神气,和一边咳嗽一边伸纸吮笔的风情。” ②怀怉,志趣。《晋书·文苑传·袁宏》:“ 宏有逸才,文章絶美,曾为《咏史》诗,是其风情所寄。” 南朝 宋 鲍照《送从弟道秀别》诗:“以此苦风情,日夜惊悬旗。”③指风雅的情趣、韵味。宋 陆游《雪晴》诗:“老来莫道风情减,忆向烟芜信马行。” 杨朔《万古青春》:“远处有个人头上戴满了红的黄的白的野花,用唱歌的调子大声吆着牛翻地。倒底是青年人,喜欢风情。” ④指男女相爱之情。 南唐 李煜《柳枝》词:“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 宋 柳永《雨霖铃》词:“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听说世上男贪女爱,谓之风情。” ⑤指色情。 徐迟《牡丹》二:“剧中少女是以她的卖弄风情而为君王赏识的。” ⑥指风土人情。如: 欧 美风情;异国风情。⑦亦指风气。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七:“在早这屯子的风情可坏呐。下雨天,大地主带头耍钱,不耍不行,不顺他的意,饭碗也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