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县利家山红军桥【涵空載福】廊亭碑記 高秋霖撰文
【涵空載福】廊亭碑 董家樵书法
伊秉绶隶书传人、著名书法家董家樵(右)
() 碑文:福建壽寧廊橋【紅軍橋】
利家山 涵空載福 廊亭記
福州髙秋霖撰 董家樵書 楊述厚英譯(字數:789)
福建壽寧地處洞宮山脈南麓,與浙江接壤。1978年橋樑專家到此考察廊橋,使北宋盛行中原的《清明上河圖》汴水虹橋之建構重見天日。天下廊橋五分之一薈萃壽寧,茅以升稱之曰:“這無異於發掘出一座中國古代橋樑科學技術的‘侏羅紀公園’。” 壽寧犀溪與浙江一河之隔,20世紀30年代,即為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和閩東特委福壽辦事處所在地。1933年工農紅軍“為民造福”,到犀溪利家山村組織“二月分田”。1937年農曆3月12日暴雨山洪,紅軍將士葉飛、範式人、曾志、陳挺、許威等在利家山遭國民黨部隊襲擊。村裏9位地下交通員砍樹紮筏,將紅軍及其家屬32人搶渡過河。為報答老區人民,1954年福安地委“為民造福”,撥專款在當年紅軍脫險的閩浙界河上,就地取材建起一座與“清明上河圖”中汴水虹橋同樣架構的廊橋。因橋廊壁板五個窗洞設計成五角星狀,被山民稱為“紅軍橋”。 橋星劍氣摶心競,廊宇山花幻海涵! 2010年利家山被福建省政府列為重點扶貧村,省人民防空辦公室(民防局)派專職幹部駐村工作,“撲下身子、苦幹實幹”。為防範泥石流地質隱患,實施遷居造福工程;為改善人居環境,修通公路,完善自來水、路燈、電信、衛星電視,強弱電管網等配套設施;為創辦生態農業園,因地制宜,帶領村民墾複竹林,建起油茶、薏米、金銀花、太子參、紅豆杉苗木生產基地。為促進壽寧經濟轉型發展,讓山民“早日實現過上好日子的中國夢”。2013年,省人防辦籌集專款開發廊橋文化旅遊資源,在距“紅軍橋” 1200米的千年古道入口處,建成利家山“涵空載福”廊亭。 任何文化景觀都離不開自然環境藏風得水的烘托與社會情境特質要素之互動。木拱廊橋“紅軍橋”與閩浙界河的千年古道、洞天生態農業園、福壽高速公路犀溪互通口連成一體,“涵空載福”于翠微深處,北斗長廊和六角亭閣古色古香,楹聯、書法、題匾等中華傳統文化沁潤其間……自然生動了利家山這個紅色廊橋文化生態旅遊新景點! 翠微奇瑞古風行,瀟灑廊橋夢; 清影野姿玄韻響,亂彈社酒歌。 壽寧縣 利家山村 立碑 2013年金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