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66|回复: 0

中国当代“三楹对联”研讨

[复制链接]

0

主题

347

回帖

3827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827
发表于 2014-7-4 16: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当代“三楹对联”研讨
福州 高秋霖2013.08.18
-、《三楹对联》架构
中囯城镇街头的门面建筑,如今多为排柱架构。如果你租赁了两间,那就正好摊给了你三根柱子。
有的建筑物,门前就是三根柱子。
五角亭之“亭内三柱”,亦形成了亭柱布局上的三柱架构
立柱长廊之横匾,若是定位于排柱奇数之中轴处,便自然形成了风水布局上的三柱架构。
………
古今房屋门面,因建筑架构的不同,有的是三个柱子,甚至于四柱、五柱……;而传统对联,只有上联下联,即只有两比联句。三柱架构之三柱门,难道逢年过节就不贴对联了吗?
对联当然是要贴的,于是就出现了俗称“三柱对”的《三楹对联》,以及《四楹对联》、《五楹对联》、……
三柱架构的门面,又该怎么来张贴这《三楹对联》呢?这里,我们就要先了解-下,所谓的 “三柱联”联比对应的特殊形态
“三楹对联”俗称“三柱对联”,简称“三柱联”。
《三楹对联》架构(1):一个上联,两个下联,
《三楹对联》架构(2):一个下联,两个上联。
一比上联和两比下联或两比上联和一比下联组合而成的《三楹对联》,主要应用于双门三楹(柱)之建筑门面架构,亦或灵动应用於旅游区,风水景观特定布局的三柱架构上。
二、《三楹对联》联文
(一)《三楹对联》之联文
《三楹对联》之联文,既可只表现一个主题,亦可每个门柱各表现一个主题;但关键是中柱联文,必须与左右楹柱之联文,具有双双关联的意义;也就是说,既可各自成对,又联成一个紧密不可分的联对整体,遂呈之以 “三位一体”。也就是:
体现一副对联,解构三个位格、分组两个联对,表达一个主题”。
(二)“鼎足联”与“鼎足对”
《三楹对联》又称“鼎足对”或“伴驾联。”
“鼎足联”与“鼎足对”(即 “鼎足对联”)的关系是值得一论的。古词曲中出现的“鼎足联”文学体例,跟现在的三柱对联是既相似、又有联系,但却又不尽相同的两个“文学体例”。
所谓“鼎足联”,就是指三个互为对偶的句子组成的比句。第一句可比第二句,第二句可比第三句,第三句也可直接与第一句相比。而且,“鼎足联”每比联句最后字词,并不要求要有平仄阴阳之对应。因此,鼎足联更像是 “兄弟三鼎立”或 “姐妹三凌波”。
有了“平仄阴阳对应”之“鼎足联”,则为鼎足对联,简称鼎足对,或称伴驾联,即三楹对联;若无平仄阴阳之对应,则为鼎足联。
因此,鼎足联与鼎足对联:从外在形态上,作为修辞意义上的对偶语词形式,其内部结构相同;其联文寓意及其适用范围,亦则大同小异;然而,鼎足联的每比联句往往忽视平仄阴阳之对应,尤其是忽视断句字词之平仄阴阳之对应。
鼎足对(即三楹对联),表现为一点两面性,有明显的阴阳之分,似乎为“一阳二阴”,“一阴二阳”(即一仄二平或二仄一平)。也就是说,中柱联文,必须与左右楹柱之联文所具有之相关意义,也可以各自成对;其联文之相关意义,却犹如春秋战国之合纵或连橫。
三、《三楹对联》历史
三楹对联也叫鼎足对,伴驾联,它是由鼎足联发展而来。鼎足联起源于汉代民谣,大量出现在元代散曲里,是词曲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如: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写九几首广为传诵的小令
《天净沙秋思》中的“鼎足”。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句尾:平平仄)
▲如《双调"夜行船"秋思》中:
红尘不向门前惹,
绿树偏宜屋角遮,
青山正补墙头缺。(句尾:仄平仄)
密匝匝蚁排兵,
乱纷纷蜂酿蜜,
急攘攘蝇争血。(句尾:平仄仄)
▲如:(柳永《醉蓬莱》)
玉宇无尘,
金茎有露,
碧天如水。(句尾:平仄仄)
以上句尾平仄与曲牌有关,今人完全可另定。
四、《三楹对联》今例
在2004中国楹联界首届自撰楹联书法展上,吉林李俊和送评的题吉林雾凇节隶书三楹对联获得金奖。内容如下:
烟锁江城,银花万树琅玕雨;(上联,挂中柱)
风环瑶海,柳浪千重锦绣春。(下联,挂右柱)
云开画境,松水四围翡翠天。(下联,挂左柱)
这副送评的吉林雾凇节隶书三楹对联刚展开时,曾被误以为是作者少寄了一比,或是作者有意让评委在两个下比中任挑一比。
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常江发现后向评委作了解释,他说三柱对联是近年来楹联界出现的一个新格,是由一比上联和两比下联或两比上联和一比下联组合而成,主要用于双门三楹之建筑,或相应三柱场合。
在海河春韵大型名家联墨精品展上,冉繁英书写的一副11言行书三柱联格外引人注目:
六百华庚,十景明珠镶缎绣;(上联,挂中柱)
三级阔步,群山瑰宝展桃园。(下联,挂右柱)
五章大略,层波丽日远风帆。(下联,挂左柱)
肖锡义曾写过一本《三柱楹联》,举例介绍了这种新的楹联形式。
五、《三楹对联》张贴
三楹对联(或鼎足对)的张贴,既要遵循上仄下平的基本原则;同时,还要根据对联的内容,於楹柱上灵动配对。
1、一上联两下联(简称为一上二下);
2、两上联一下联(简称为二上一下)。
在张贴时,这两种形式又可分为有四种张贴法:
对“一上二下”而言,其上联分在右柱和在中柱两种,亦即“上下下”和“下上下”;
对“二上一下”而言,一般以右柱.中柱为上联,左柱为下居多,但也有把下联贴于中间门柱上的,也就是说,也可以有“上上下”和“上下上”两种形式。
六、“与时偕行”三楹对联
三柱联这种形式的楹联虽古已有之,但现在又在新的社会情境中真正得以发展,又可算是新生事物了。这说明楹联这种中国特有的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它突破了传统楹联“两行诗”的的传统格式,使联对情境的时空表现,别开生面;
增加了楹联的多元互动仪式链条形态,拓展了楹联的涵盖层面,丰富了一副楹联的互动仪式內涵。
甚或使人们可以从三位一体的多维画面的展现中,体验三重义理之有机统一,
逐句析赏,使你在体验一副楹联艺文情境仪式链的多方位互动中,得以感受立体审美之愉悦。余味无穷。
正如髙秋霖为陈健教授(中囯楹联学会、福建省楹联学会和福州市楹联学会的创始人,福建省楹联学会会长)所撰写的一副嵌名联所阐述的:
平步歌,陈情率性新野
仄身韵,健笔陶神古春
“耕新野、润古春” 三柱对联,堪称一种当代 “与时偕行”的楹联新形式。
高秋霖 撰於2013.06.06.福州南台岛高盖山麓
2013.06.12修改.
2013.08.05修改.
2013.08.18晨10点22分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1-1 10:37 , Processed in 0.12757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