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1)寿宁(木拱)廊桥 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汴京城内及城郊清明时节的景象,画面正中那座横跨汴水两岸的桥梁,最大的特点是桥底下没有任何柱脚的支撑,凌空飞架在汴河上面。 据《宋会要》的记载,汴河的宽度约有 16.5米,而虹桥的跨度比河的宽度长了约有3.5米。也就是说,《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的单孔跨径,达到了20米。同时,根据《宋会要》的记载,这座桥可以通行装载数十石的大车,其载重量相当于今天2至3吨的卡车。 令人称奇的是,没有柱脚支撑的桥承受如此的载重量不但不坍塌,而且这种结构不用钉子,也不用铆,完全靠它自己本身的强度、摩擦力和直径的大小、所成的角度、水平的距离等形成。 这种长期以来“坐落”在《清明上河图》画面正中的形若彩虹的桥梁,也称虹桥,专家在学术研究中叫做“木拱廊桥”,由于使用短的构造材料,却形成了大的跨度,被认为是中国在世界桥梁史上的独特创造。与河北赵县的安济桥、泉州的万安桥、潮州海阳县的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
[size=+0] 摄自寿宁县廊桥博物馆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曾经以为此类桥梁早已绝迹,科学界也认为这种北宋时期盛行于中原的木拱桥造桥技艺已经失传,因为自明代以来,河南、山西、安徽都没有了这种桥再建的记录。令学术界无比欣喜的是,自北宋覆亡后与干涸淤死的汴河河道一起被历史的尘埃湮灭了的虹桥及其技艺,900多年后却在福建东北部的寿宁山区被大量发现。寿宁的木拱廊桥工艺实证,回答了这个木拱桥造桥技艺问题。 20世纪70年代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编写《中国古桥技术史》,专家们在考察中发现北宋时期盛行于中原的虹桥技术在闽浙大地重现,并且解放后1954年在寿宁李家山村的闽浙两省界河上,还建造了一座虹桥(山民就取名为‘红军桥’)。这无异于在闽浙大地上发掘出了一座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的“侏罗纪公园”,尘封了900多年的虹桥结构重见天日。 寿宁的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木拱廊桥,虽然外型与《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不完全相同,桥上有“屋”,如桥似厝。但结构相似,技术相同,在数量、技艺、文史资料等诸多方面均在全国廊桥中独占鳌头,拥有众多木拱廊桥的寿宁就是一座不加雕琢的木拱廊桥天然博物馆: 寿宁是全国木拱廊桥最多的县份,现存的木拱廊桥总共有19座,占了全国近五分之一(据普查全国现仅有木拱廊桥不到110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