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
黎元笃友声,社鼓和弦,快语衷言研国策; 翰苑书生气,文韬亮剑,推心置腹论真经。 福州高秋霖撰 【注释】 【黎元】亦作“ 黎玄 ”。即黎民。 汉·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变救》:“救之者,省宫室,去雕文,举孝弟,恤黎元。” 晋·潘岳 《关中诗》:“哀此黎元,无罪无辜。” 南朝·梁·江淹 《为建平王庆江皇后正位章》:“黎玄凑仁,云祗宅庆。” 清·顾炎武 《日知录·部刺史》:“烦扰刻暴,剥削黎元,为百姓所疾。”参见“ 黎民 ”。 【翰苑】1文苑。文翰荟萃之处。 唐 王勃 《上武侍极启》:“攀翰苑而思齐,傃文风而立志。”2翰林院的别称。《宋史·萧服传》:“文辞劲丽,宜居翰苑。” 清 钮琇 《觚剩续编·得树》:“二甲第二入翰苑,非其志也。” 【笃友】诚实醇厚之友。 宋 曾巩 《谢章学士书》:“ 巩 不佞,以身得察于下执事,明公过恩,召而见之,所以矜嗟奬宠开慰拊循之者甚备,虽至亲笃友之爱,不过于此已。”亦谓忠诚于友。 宋 曾巩 《祭宋龙图文》:“至于笃友尚旧,此义亲仁,追往烈而竞逐,岂庸态之能邻。”【友声】朋友的声音。亦指朋友。《诗·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宋 王安石 《示德逢》诗:“有鸣仓庚,岂曰不时?求其友声,颉之颃之。嗟我怀人,何日忘之。” 清 赵翼 《题三寿图》诗:“娱老求友声,岂如家庭内。” 【书生】又称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宋书·沈庆之传》:“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有济?” 宋 梅尧臣 《寄送吴公明屯田通判秦州》诗:“白面书生有肝胆,少年曾过 咸阳 桥。” 明 史可法 《请行征辟保举疏》:“安民御寇,万苦万难,岂白面书生所能胜任。” 清 洪楝园 《后南柯·赚书》:“驸马呵,俺想你是白面书生,未知兵法。”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虽是崇奉 关 岳 的大人先生们,倘问他心目中的这两位‘武圣’的仪表,怕总不免是细着眼睛的红脸大汉和五绺长须的白面书生。” 【生气】1使万物生长发育之气。《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不可以内。”《韩诗外传》卷一:“故不肖者精化始具,而生气感动,触情纵欲,反施乱化,是以年寿亟夭而性不长也。”《新唐书·王綝传》:“方春木王,而举金以害盛德,逆生气。” 明·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葬地大约以生气为主,故谓之龙经。”2活力;生命力。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精神》:“生气远出,不着死灰。” 清·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二五:“九州岛岛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瘖究可哀。” 毛泽东 《反对党八股》:“由于我们没有努力学习语言,古人语言中的许多还有生气的东西我们就没有充分地合理地利用。”3气概昂扬。《国语·晋语四》:“未报楚惠而抗宋 ,我曲楚直,其众莫不生气,不可谓老。” 清·刘道开 《岳庙》诗:“才过张韩天若忌,心同龙比主难孚。金戈铁马公生气,緑水青山宋旧都。”4活人的气息、精气。《后汉书·陈龟传》:“孤儿寡妇,号哭空城,野无青草,室如悬磬,虽含生气,实同枯朽。” 唐·曹邺《过白起墓》诗:“夷陵火焰灭, 长平生气低。”《七国春秋平话》卷下:“ 傲等正拜告间,蓦闻哮吼一声,向傍洞里,两只白头大虫,闻有生气,大虫出。” 清·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男鬼不能摄人精,则杀人而吸其生气,均犹狐之采补耳。”5用以指生灵。《陈书·世祖纪》:“梁室多故,祸乱相寻,兵甲纷纭,十年不解,不逞之徒虐流生气,无赖之属暴及徂魂。”6犹元气。《难经·八难》:“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絶于内也。” 郭沫若 《一只手》二:“只因为受伤过重而且出血过多,他的生气一时还不能够恢复转来。”7空气。 郑观应 《盛世危言·开矿》:“开矿机器亦以比国所造为良。大要有三:一为注生气之器,一为戽水之器,一为拉重举重之器。”8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宋·范仲淹 《与中舍书》:“《缘三记·坎坷记愁》:‘如携妇别居,勿使我见,免我生气足矣。’” 巴金《利娜·第九封信》:“说起来也叫人生气,他一眼也不看我,他甚至把我推开一点。”9指储藏量。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银》:“凡银中国所出, 浙江、福建旧有坑场……皆称美矿。其它难以枚举。然生气有限,每逢开采,数不足,则括派以赔偿。” 【社鼓】1旧时社日祭神所鸣奏的鼓乐。 宋 陆游 《秋社》诗:“雨余残日照庭槐,社鼓冬冬赛庙回。” 元 刘因 《鹊桥仙·喜雨》词:“不妨分我一豚蹄,更试听清秋社鼓。”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挫权》:“傍路游镳初罢,有村歌相应,社鼓轻挝。”2指社庙内敲的鼓。 清 方文 《元霄月邢氏诸子观灯月下》诗:“星灯原上聚,社鼓月中鸣。” 【文韬】 【文韬武略】文武两方面的谋略。《水浒传》第四七回:“你便有文韬武略,怎逃出地网天罗?” 【和弦】 【亮剑】 【快语】1愉快的言语。 清 张实居 《赠宜雨》诗:“ 湘江 无快语,监河有哀辞。”2直爽的话。参见“ 快人快语 ” 【衷言】心里话。 明 陈子龙 《杂诗》之十三:“遇物皆衷言,当险若履夷。” 【推心置腹】谓以至诚待人。语本《东观汉记·光武帝纪》:“ 萧王 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 唐 白居易《七德舞》诗:“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明 焦竑 《玉堂丛语·规讽》:“ 李侍郎 绍 , 江西 安福 人,与人交,必推心置腹,务尽忠告。” 清 蒋士铨 《临川梦·遣跛》:“大人若推心置腹,叟虽衰疾,尚堪一往。”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十三章:“这两个人,一路上推心置腹,谈谈说说,不知不觉回到 万家老圩 。”亦作“ 推心致腹 ”。 宋 王禹偁 《请撰大行皇帝实录表》:“故得百万之师,如臂使指,亿兆之众,推心致腹。” 【国策】亦作“ 国筴 ”。1犹国计。指国家的经济政策。《管子·乘马数》:“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筴也。” 马非百 新诠:“‘国筴’一词,在书中凡十三见,皆指国家之经济政策而言,犹言国计也。”2指国家的基本政策。 毛泽东 《克服投降危险,力争时局好转》:“拥护抗战到底的国策,反对汪精卫的卖国协定。” 【真经】1道教的经书。《隋书·经籍志四》:“ 嵩山 道士 寇谦之 自云:‘尝遇真人 成公兴 ,后遇 太上老君 ……其后又遇神人 李谱 ,云是老君 玄孙,授其图箓真经,劾召百神。’”《旧唐书·玄宗纪下》:“ 庄子 号为 南华真人 , 文子 号为 通玄真人 , 列子 号为 冲虚真人 , 庚桑子 号为 洞虚真人。其四子所著书,改为真经。” 明 叶宪祖《鸾鎞记·秉操》:“俺待向花前诵真经几巡,启金炉把名香自焚。” 清 李渔 《玉搔头·媲美》:“俺自会诵真经,焚寳篆,把凡心洗。”2佛教的经书。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取回真经。3比喻好的经验。 徐慎 《四书记》:“你就把这条真经向大家传一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