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不得接收。 记者:安康医院作为执行强制医疗措施的专门场所,其性质是什么?与其他精神病专科医院有什么不同? 公安部监管局:安康医院兼具社会治安和医疗双重职能,通过医疗手段达到维护社会治安的目标。安康医院与其他精神病专科医院最大区别在于收治对象不同。安康医院的收治对象是发生触犯刑法行为并经公安机关依法审查决定予以强制医疗的精神病人,而其他精神病专科医院是本人或者家属同意即可住院治疗。 安康医院收治被强制医疗精神病人,旨在保护公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不受侵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同时也是为了保护精神病人本身的合法权益,使其免受刑事处罚和其他任何形式的关押,并得到治疗、康复。 【公安】 【警察】 【律度】1.古代计度,皆出于黄钟之律,故称律度。度指长短,即分、寸、尺、丈、引。也包括计算容积、重量。《左传·文公六年》:“著之話言,爲之律度。” 杜预 注:“鍾律度量,所以治厤明時。”一说犹法度、法制。见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2.犹规矩,法度。 唐 白居易《记画》:“至若筆精之英華,指趣之律度,予非畫之流也,不可得而知之。” 太平天囯 黄期陞《建天京于金陵论》:“整肅官方,馭群臣以律度。” 章炳麟《检论·序种姓下》:“古學廢秏,而姓氏失其律度。”3.音律的法度标准。 宋 梅尧臣《击瓯赋》:“鳴非瓦釜律度合,鼓非土缶音韻周。” 章炳麟《辨诗》:“詞以失其律度,南北曲復曼衍不可究論,然叶音宜以官韻爲準。”4依律法治理。
【醫生】1.古代从官学中学医肄业的人。《唐六典·太医署》:“醫生四十人,典學二人。” 李林甫注:“ 後周 醫正有醫生三百人, 隋太醫有生一百二十人,皇朝置四十人。”《元典章·礼部五·医学》:“各處有司廣設學校,爲醫師者,命一通曉經書良醫主之,集後進醫生講習《素問》、《難經》、仲景、 叔和 脈訣之類。”2.掌握医药知识、以治病为业的人。 宋 范成大《书事》诗之二:“門外雖無車轍,醫生卜叟猶來。”《儒林外史》第五回:“自此以後,王氏的病漸漸重將起來。每日四五個醫生用藥,都是人參、附子,並不見效。” 曹禺 《雷雨》第二幕:“ 周蘩漪:你跟老爷说,说我没有病,我自己并没要请医生来。”3.指医术。 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二一章:“大夫原不會醫生,誤被都人唤此名。” 【撫案】1.谓用手指按着节拍。《楚辞·招魂》:“二八齊容,起鄭 舞些。袵若交竿,撫案下些。” 朱熹 集注:“撫案下者,以手撫案其節而徐行也。”2.拍案。《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七年》:“上奮身撫案曰:‘朕不用兵决矣。’”调元 【拍案】以手击桌。表示惊异、发怒、感慨或振奋。《西游补》第四回:“也有大笑拍案,叫命,命,命。”《说唐》第四二回:“ 李密 見 秦王 ,拍案大怒。” 太平天囯 洪仁玕《英杰归真》:“興言及此,未嘗不拍案三歎也。” 叶圣陶《城中·演讲》:“‘啊,有了!’他拍案而起,清清楚楚的一篇演讲稿……完全展陈在面前了。” 【招安】1.安抚。《资治通鉴·唐昭宗景福元年》:“故大軍始至,民不入城而入山谷避之,以俟招安。今軍至累月,未聞招安之命,軍士復從而掠之,與盜賊無異。”《三国志平话》卷下:“三日,雍闓出陣,被 魏延 斬於馬下,軍師招安了百姓。”2.说之使归附。 元 李致远 《还牢末》楔子:“今東平府 有二人,乃是 劉唐 、 史進 ,這兩個都一身好本事。他二人有心待要上梁山泊 來,争奈不曾差人招安去。”《水浒传》第六四回:“ 宋江 大喜。當日一面設筵慶賀,一邊使人招安逃竄敗軍,又得了五七千人馬。”3.劝说反抗者投降归顺。 宋 无名氏《可书》:“故諺云:若要富,守定行在賣酒醋。若要官,殺人放火受招安。” 元 尚仲贤 《单鞭夺槊》楔子:“ 唐 元帥數次招安 敬德 ,此人不肯降 唐 。”《捻军歌谣·蒙关店,两头尖》:“封他高官他不坐,寧死也不受招安。” 姚雪垠《长夜》十五:“据说 李水沫 十六岁就下水,二十五岁时受招安,作了团长。”亦谓反抗者接受劝说而归顺。元 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待幾時風塵寧静,我和你招安去未是蹉跎。”《水浒传》第七一回:“只見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4.喻收买,拉拢。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兀的那小妮子,眼見的受了招安了也!”5.收留。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一折:“有阿媽 李克用,見某有打虎之力,招安我做義兒家將。” 【救治】1. 救护医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 良伯因夫妻﹞看見衆人正在那裏救治,説可望救得回來,鼻子裏已經有點氣了。” 王西彦《死在担架上的担架兵》:“轻伤的一跛一侧地行走着,重伤的则呻吟爬行着,或是躺倒在半路上待人救治2.犹纠正。 宋 朱熹《答刘子澄书》:“日前爲學,緩於反己,追思凡百多可悔者,所論著文字,亦坐此病,多無著實處,回首茫然,計非歲月功夫所能救治。”” 【招安】1.安抚。《资治通鉴·唐昭宗景福元年》:“故大軍始至,民不入城而入山谷避之,以俟招安。今軍至累月,未聞招安之命,軍士復從而掠之,與盜賊無異。”《三国志平话》卷下:“三日,雍闓出陣,被 魏延 斬於馬下,軍師招安了百姓。”2.说之使归附。 元 李致远 《还牢末》楔子:“今東平府 有二人,乃是 劉唐 、 史進 ,這兩個都一身好本事。他二人有心待要上梁山泊 來,争奈不曾差人招安去。”《水浒传》第六四回:“ 宋江 大喜。當日一面設筵慶賀,一邊使人招安逃竄敗軍,又得了五七千人馬。”3.劝说反抗者投降归顺。 宋 无名氏《可书》:“故諺云:若要富,守定行在賣酒醋。若要官,殺人放火受招安。” 元 尚仲贤 《单鞭夺槊》楔子:“ 唐 元帥數次招安 敬德 ,此人不肯降 唐 。”《捻军歌谣·蒙关店,两头尖》:“封他高官他不坐,寧死也不受招安。” 姚雪垠《长夜》十五:“据说 李水沫 十六岁就下水,二十五岁时受招安,作了团长。”亦谓反抗者接受劝说而归顺。元 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待幾時風塵寧静,我和你招安去未是蹉跎。”《水浒传》第七一回:“只見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4.喻收买,拉拢。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兀的那小妮子,眼見的受了招安了也!”5.收留。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一折:“有阿媽 李克用 ,見某有打虎之力,招安我做義兒家將。 【迷離】模糊不明,难以分辨。《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雄兔脚撲朔,雌兔眼迷離。” 宋 张先《山亭宴》词:“碧波落日寒煙聚,望遥山迷離紅樹。” 清 吴伟业《鸳湖曲》:“煙雨迷離不知處,舊隄却認門前樹。”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八章:“ 道静在迷离的意境中,还在追忆梦中情景。”裂变 【狂魄】犹言神魂飞荡。《吕氏春秋·论威》:“敵人之悼懼憚恐,單蕩精神盡矣,咸若狂魄,形性相離。” 高诱 注:“魄飛蕩若狂人。”《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自覩芳容,未寧狂魄 【斷魂】1.销魂神往。形容一往情深或哀伤。 唐 宋之问《江亭晚望》诗:“望水知柔性,看山欲斷魂。” 明 梁辰鱼《浣纱记·演舞》:“難消受花間數巡,怎禁得燈前常近,一聲聲怨分離欲斷魂。” 清 龚自珍《摸鱼儿·乙亥六月留别新安作》词:“問館閣梅花,誰家公子,來詠斷魂句?” 何其芳《忆昔》诗:“凛然大義何明燦,令我無言欲斷魂。”自注:“斷魂,舊詩詞中有一往情深之意,此處指異常感動。”2.离开躯体的灵魂。 清 洪昇《长生殿·冥追》:“蕩悠悠一縷斷魂,痛察察一條白練香喉鎖。 【理氣】1.调理呼吸。《文选·潘岳<笙赋>》:“援鳴笙而將吹,先嗢噦以理氣。” 李善注:“調理其氣也。”2.指文章的义理与气势。 明 宋濂 《故灊峰先生 朱府君墓志铭》:“其學以聖賢爲宗,其文以理氣爲主,其行以忠信爲本。”3.中国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理”指事物的条理或准则,“气”指一种极细微的物质。 宋以后,理气关系问题成为哲学中两种观点争论的中心。《朱子语类辑略·理气》:“天下未有無理之氣,亦未有無氣之理。” 明 王廷相《横渠理气辩》:“理,生於氣者也,氣雖有散,仍在兩間,不能滅也……理根於氣,不能獨存也。” 清 黄宗羲《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如整庵 之論理氣,專攻《朱子》,理學乃學之主腦,則非其派下明矣。”4.中医学用语。指使用有行气解郁、降气调中等作用的药物,治疗气滞、气逆等病症的方法。 清 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宾退杂识》:“螃蠏石七兩,一匣,治肚疼,保心理氣,去毒火。” 清明 【覺醒】醒悟;觉悟。 续范亭《警告中国抗战营垒内的奸细分子》:“你们的目的是不能达到的,因为中国 人民已经觉醒了!” 茅盾《幻灭》八:“这不是虚荣心,这是责任心的觉醒。” 【覺悟】亦作“ 覺寤 ”。 1.觉醒。《荀子·成相》:“不覺悟,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 唐 刘知幾《史通·杂说上》:“向若二書不出,學者爲古所惑,則代成聾瞽,無由覺悟也。” 金 王若虚《题<渊明归去来图>》诗:“ 靖節 迷途尚爾賒,苦將覺悟向人誇。” 巴金《新生·五月十四日》:“我像一个勇敢的战士那样坚定地演说,解释在时局变乱中劳动者应有的觉悟。”2.引申为觉察。 宋 司马光《论横山疏》:“安有虜中獨不覺寤,寂然無事,曾無誅討之意乎?” 沙汀《医生》:“老医生显得害羞地笑起来,因为他忽然觉悟出这不是布客有意同他作对,实在不该使他为难。”3.比喻通情达理。 柳青《铜墙铁壁》第七章:“今儿我和 银凤 一路从四乡回来,我看这个女子很觉悟,很正派。”4.自觉悔悟。《史记·韩长孺列传》:“太后日夜涕泣,幸大王自改,而大王終不覺寤。”《宋书·范晔传》:“禍敗已成,猶不覺悟,退加尋省,方知自招,刻肌刻骨,何所復補。”《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然吾聞之,天之所廢不驟也。逞其得志,肆其寵樂,使忘其覺悟之心,非安之也,厚其毒而降之罰也。” 郭沫若 《豕蹄·楚霸王自杀》:“一个人最怕是不觉悟,觉悟了是有办法补救的。”5.启发;开导。《国语·吴语》:“王若不得志於 齊,而以覺寤王心,而 吴國 猶世。” 汉 王充 《论衡·刺孟》:“謂孔子 之徒、 孟子之輩,教授後生,覺悟頑愚乎?” 晋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今麤論事勢,以相覺悟。” 宋 曾巩《谢中书舍人表》:“方當覺悟邇遐,使遍知于上意;訓齊内外,用丕變于羣心。”6.佛教语。谓领悟佛教的真理。 南朝 宋 谢镇之《与顾道士书》:“若深體三界爲長夜之宅,有生爲大夢之主,則思覺悟之道,何貴於形骸。”《隋书·经籍志四》:“﹝釋迦﹞捨太子位,出家學道,勤行精進,覺悟一切種智,而謂之佛。”《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你們老爺現在心上已脱塵網,不出三年必棄官學道,他的覺悟在你之先。 【覺寤】亦作“ 覺悟 ”。睡醒。《东观汉记·冯异传》:“我夢乘龍上天,覺寤,心中動悸。”《後汉书·冯异传》作“覺悟”。《後汉书·独行传·范式》:“ 式 忽夢見 元伯 玄冕垂纓屣履而呼…… 式 怳然覺寤,悲嘆泣下。” 化雨 迎春 【寧神】1.安定其心神。 汉 扬雄《法言·至孝序》:“孝莫大於寧親,寧親莫大於寧神。”2.犹凝神。凝聚神思。《恨海》第五回:“寧神一想,原來還睡在炕上,炕几上的燈已經滅了。那夥客人騎來的驢子,全拴在院子裏,在那裏嘶叫,才知是做着夢。” 【調元】1.谓调和阴阳。2.调理元气。 李东阳 《孝宗皇帝御书赞》引 明孝宗《静中吟一绝》:“習静調元養此身,此身無恙即天真。”《红楼梦》第八十回:“ 王一貼道:‘若問我的膏藥……内則調元補氣,養榮衛,開胃口。’” 【清明】1.物之轻清者。亦谓清澈明朗。《荀子·解蔽》:“故人心譬如槃水,正錯而勿動,則湛濁在下而清明在上,則足以見鬚眉而察理矣。” 唐 元稹《西县驿》诗:“去時樓上清明夜,月照樓前撩亂花。” 宋 欧阳修《秋声赋》:“蓋夫秋之爲狀也,其色慘淡,烟霏雲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李大钊《时》:“‘晨’为日之始,新鲜的朝气,清明的曙光,都随‘晨’的时光以俱至。”2.指政治有法度,有条理。《诗·大雅·大明》:“肆伐大 商,會朝清明。” 毛 传:“不崇朝而天下清明。”《汉书·礼乐志》:“﹝世祖 ﹞即位三十年,四夷賓服,百姓家給,政教清明。” 宋 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上即位之三年,朝廷清明,百揆時叙,民安其生,風俗一變。” 清 戴名世《芝石记》:“獻者踵至,以文天下之太平;然是時天下果有道,四方皆清明乎?未見其然也。” 夏衍 《秋瑾传》第一幕:“不把 中国弄得强盛,不把政治弄得清明,她们怎能从这黑暗里解放出来呐?”3.神志清晰;清察明审。《礼记·玉藻》:“色容厲肅,視容清明。” 郑玄注:“察於事也。”《淮南子·主术训》:“夫人主之聽治也,清明而不闇,虚心而弱志,是故羣臣輻湊竝進,無愚智賢不肖,莫不盡其能。” 唐 李德裕《上尊号玉册文》:“伏惟皇帝陛下,清明溥鬯,光耿四海。” 郭沫若《新华颂·鸭绿江》:“我们的理智是清明的,不会跟着狂人们一道发狂。”4.声音清朗。《礼记·乐记》:“是故清明象天,廣大象地。” 郑玄注:“清明,謂人聲也。” 孔颖达 疏:“人之歌曲清潔顯明以象於天也。” 唐 羊士谔《郡中即事》诗之一:“鼓角清明如戰壘,梧桐摇落似貧居。” 萧军《五月的矿山》第八章:“但这声音已经不再那样清明尖锐了,它发出了有些破裂味的沙音。”5.节气名。公历四月四、五或六日。我国有清明节踏青、扫墓的习俗。《逸周书·周月》:“春三月中氣,驚蟄,春分,清明。” 朱右曾 校释引 孔颖达 曰:“清明,謂物生清浄明潔。” 南朝 宋 谢灵运《入东道路诗》:“屬值清明節,榮華歷和韶。” 唐 薛逢《君不见》诗:“清明縱便天使來,一把紙錢風樹杪。” 明 徐元《八义记·宣子劝农》:“節屆寒食清明。清明,西郊外步踏紅青。” 冰心《寄小读者》二三:“清明扫墓,虽不焚化纸钱,也可训练小孩子一种恭肃静默的对先人的敬礼。”6.东南风。《国语·周语下》“如是,而鑄之金,磨之石,繫之絲木,越之匏竹,節之鼓,而行之,以遂八風” 三国 吴 韦昭注:“東南曰巽,爲木,爲清明。”参见“ 清明風 ”。7.金精;金神。《意林》卷四引汉 王逸《正部》:“山神曰螭,物精曰魅,土精曰羵羊,水精曰罔象,木精曰畢方,火精曰遊光,金精曰清明。”《广雅·释天》:“金神謂之清明。”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巨洋水》:“泉溪之上,源麓之側,有一祠,目之爲冶泉祠。按《廣雅》,‘金神謂之清明’,斯地蓋古冶官所在,故水取稱焉。”8.冷肃。《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金發而清明,火發而曛味,何氣使然?”《医宗金鉴·运气要诀·五运郁极乃发歌》:“木發毁折金清明,火發曛味有多少。”注:“金發之徵,微者爲燥,甚爲清明;清明,冷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