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543|回复: 1

故乡的石拱桥 (邱洪荣)

[复制链接]

5

主题

6

回帖

47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73
QQ
发表于 2017-8-1 16: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乡的石拱桥
                  邱洪荣
                                                                                                                      u=152078162,3774670737&fm=26&gp=0.jpg
        故乡的石拱桥是单拱石桥,名叫“胜运桥”。它横跨在黄潭河的支流东溪之上,故又名“东溪拱桥”。桥南北走向,南边连着蓝溪村坝里村民组,北边连着旧蓝溪市场,跨度23米,宽5.5米,石孔跨度17米,是上杭县迄今为止发现的单孔跨度最大的石拱桥。它是以前白水村、载厚村、龙丰村等多个自然村,以及蓝溪坝里、溪东、楼里等多个村民小组赶集赴墟的必经之道。
        石拱桥的桥面由青石板铺砌而成。它不同于有名的赵州桥、卢沟桥,它两侧的桥面是阶梯,不能供车马行走,只供行人行走。它也不同于江南水乡常见的“晓月圆刀”式拱桥,石拱桥的桥面的正上方多建了一座长约五米,宽略窄于桥面(两侧各多了三十公分的通道),高十米左右,共两层的拱门楼阁。楼阁的屋顶由三层组成,每层的屋顶四角像鸟的翅膀那样翘起。楼阁的南北两侧均书写了“胜运楼”三个字,在北面的拱门东西两侧分别写有“鸟语花香,引人入胜”和“歌声笛韵,载酒来游”。这样的布局,不仅使石拱桥造型独特,而且使石拱桥在沉稳中更显壮观。据考证,石拱桥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1993年,上杭县人民政府将石拱桥列为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石拱桥的造型独特及年代久远,早有前人述说,南来北往的人也都爱在这儿驻足欣赏,也有很多精美的照片存于不同的媒介,我且不赘言。但石拱桥于我却完全不同,它的美远不止独特和久远,它承载了我儿童很多美好的记忆。长年在外,梦里常有它作陪。
        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说,石拱桥里住着一个白须老人,他是一位神仙,保护着这座桥,保护着这一方的百姓。尽管白须老人是神仙,是善人,但那时我还小,还是很怕见到他。当时外公在蓝溪市场开了间油纸伞店,妈妈总是叫我送些东西。我拿着东西,瞅着没人,飞快地跑过石拱桥,生怕碰着白须老人。要是遇到晚上,我是断然不敢独自过桥,总要拉着弟弟作伴,也都小心翼翼的。
        我的叔叔们总笑我,为了让我不害怕,告诉我一个很是神奇的事儿。他们同龄几个,拿了梯子到石拱桥的房子上头掏鸟窝——这是我们那代人常做的趣事儿。鸟窝在外侧,因此他们将梯子横的伸出窗户,让胆子大的叔叔沿着梯子爬出去,另外几个叔叔在梯子的另一头抓住。抑或是爬出去的叔叔胆怯,抑或是另外几个叔叔力气不够,未能抓住,爬出去的叔叔竟然从梯子一头摔了下去。石拱桥的窗户距离水面足有二十米高,所有的叔叔都大惊失色,赶紧爬下屋子探个究竟。只见落水的叔叔若无其事地从水里爬上岸,竟然毫发未伤,安然无恙。叔婆知道这事儿后说,多亏了白须老太的保护!
        这事儿只是听我叔叔说,不过,我很快自己就亲自看到了几乎同一幕的事儿。小时的我们,总喜欢在石拱桥上捉迷藏。石拱桥虽不宽,但我们总喜欢绕着拱桥上的屋子,或爬上楼,或在屋子四周来回躲藏。那次轮着我捉,他们藏。找到几个,最后一个小叔公怎么也找不着。我只好投降,要他应声自己出来。我们循着声音,只见他攀在拱桥边沿生长的藤蔓根须上。这些藤蔓生命力极强,根须紧紧吸附在拱桥的石缝中,藤蔓则长长地荡漾在空中。由于生长的时间长,那根须足有手腕那么粗。而小叔公就躲在这儿,脚踩在根须上,手紧紧抓住藤蔓,不时地晃动着。我们都惊呆了,竟不知他如何下去的。但是,下时容易上时难,他要上来也不懂如何办,不停地换着方法,就是上不来。我们也都帮不上忙,一头干着急。一不小心,他整个人从藤蔓处摔了下去,我们大叫一声。来不及细想,赶紧探出身子去看,叔公倒若无其事地从水里爬出,慢慢上了岸。后来叔太也说,多亏了白须老太的保佑!
        但我终究没见过“白须老太”,当然大白天人多热闹,那是不用怕的。夏天,我们都喜欢躲在石拱桥下游泳,钓鱼。
        石拱桥下方的南侧有块天然巨石,巨石下方便是溪流。溪水清澈,溪流缓慢,溪深普遍不足一米,溪水的底端大都是柔软的沙子——正是我们游泳嬉戏的好地方。有时下午,有时傍晚,我们一群小孩闲着无事儿,便都在这儿集中,游泳,打水仗,荡秋千。乡下的孩子,可没那么多规范的泳姿,我们用的最多的就数狗爬式、头露出水面的所谓的“自由泳”,还有就是凫水、潜水了。划定区域,分组进行比赛,追逐。有时上岸折根小树枝,潜入水中把它插在水底的沙堆里,让对方潜水寻找。为了不让对方小伙伴们知道,我们还会研究“战术”,几个人同时潜入水中,将树枝在水中交接,让其中一人完成插枝,好几个人放烟幕弹,大家从不同的水域浮出水面。如此轮流,双方互换。要是这个玩腻了,我们还可以爬上藤蔓,在那儿荡秋千。一个人爬上去,几个人在下面用力地推着,最后顺着那摆动的藤蔓前后晃荡,奋力地跳出,看谁跳得远。这时的石拱桥,弥漫着我们快乐的笑声,炎热的夏日和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也就在这笑声中慢慢度过。
        当然,没人游泳和嬉戏时,石拱桥下钓鱼也是一个有趣的事儿了。石拱桥下,经常可以看到几百头鱼儿在游,有时阳光下彻,鱼鳞泛出金色的光芒,很是好看。钓具都是自制的:山上砍来的竹子,去掉竹枝和尾部,稍作修整,便是钓竿了;一毛钱一圈的玻璃线,裁剪合适,一头绑在钓竿上,另一头的尾部上来一公尺处串上一个长五公分左右的芦苇竿,芦苇竿下方系上一个用废弃的牙膏皮烧制的可活动坠子,尾部再穿上两分钱一枚的钓针,这便是钓线了。挖来的蚯蚓,打死的苍蝇,甚至自家的饭粒,都可当作钓饵。站在石板上,摔出钓线,只等鱼儿上钩。运气好些,不到一个钟头,也能钓上斤儿八两的。有时也可下溪去装鱼。找几个钵子,上头用纱布封住,在钵口处,将纱布剪个两厘米见方的口子,将沙子中挖来的虫子,或从厕所中捞出的虫子放进封好的钵子中,然后将钵子放进溪水中。鲜活的虫子在钵子纱布里蠕动着,成了诱引鱼儿的饵,鱼儿从开口的纱布中钻入——真要出来可就难了。站在岸上的我们,透过清澈的溪水,看到鱼儿钻入,便潜入水中,端起钵子。只要勤快,每天收获颇丰。当然,最好的捉鱼时间就要数过年过节在溪中杀鸡鸭时。小时的我们,过年过节总在石拱桥下杀鸡鸭。我们喜欢拿一个簸箕,簸箕里放进鸡鸭的内脏,然后沉入水中,成群的鱼儿便游入“陷阱”。此时的我们,只需要端起簸箕,活蹦乱跳的鱼儿就全成了我们的战利品。
        石拱桥并不大,但无论是桥面还是桥下的那片水域,或者是攀附在石桥上的藤蔓,都是我们儿时的乐园。如今的孩子们,成长在钢筋水泥墙里,沉浸在层出不穷的游戏中,他们已经远离了这些趣事儿,又怎么能体会我们的快乐呢?
        故乡的石拱桥,我喜欢回家目睹你的尊容,更希望能常在梦中与你邂逅,回到属于我们快乐的童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

回帖

473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7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8-1 17: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的配图为修整之前的,前几年,桥身上的屋子已修葺一新了。但看到这老图后,我倍感亲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1 20:46 , Processed in 0.13880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