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09|回复: 0

龚兴芳读《论语》:贫而乐

[复制链接]

183

主题

0

回帖

403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034
发表于 2017-5-3 09: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简介】龚兴芳,福建上杭人。高中语文教师、北京大学“云国学”研修班首期结业学员、广州养正教育集团讲师,现任教于龙岩北京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儒学爱好者、传播者,目前专研《论语》。

贫而乐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1•15)
这是弟子子贡与孔子的一次对话,话题是有关贫富与礼的关系。子贡问老师:“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在子贡看来,能做到这两点应该很不错了。老师也是先肯定:“可也。”但是老师认为还有更高的境界,那就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这个话题也出现在《宪问篇》: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14•10)
而有关“未若贫而乐”,本篇前一章,也提到了相关内容: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1•14)
《述而篇》和《雍也篇》具体描述了孔子与颜回的“贫而乐”:
子曰: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6•11)
杨树达在《论语疏证》中对以上两章各下一按语:“此孔子贫而乐也。”“此颜子贫而乐也。”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篇》肯定春秋时期的贤人老莱子,其优秀品质之一就是“贫而乐”:德恭而行信,终日言不在尤之内;在尤之外,贫而乐也。盖老莱子之行也。
《庄子•让王篇》中也肯定了“穷达亦乐”的观点:
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道得于此,则穷达一也,如寒暑风雨之序矣。
古代得道的人,穷困也快乐,通达也快乐,他们的快乐并不在于穷困或通达。道德的修养一旦达到这个境界,那就会把穷通看成一样;把它们的变化,看成像寒暑风雨的循序变化一样自然。
从这个角度来看,孔子与庄子在这点上是相通的。
《礼记•曲礼上》说明了礼的原则: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礼的原则,要求自我谦卑而尊重别人。即使是挑担子的小贩,也一定有值得尊敬的,何况富贵的人呢?富贵而知道喜好礼,就不会骄奢淫逸;贫贱而知道喜好礼,就不会志怯心疑。
“贵富虽尊,恭俭而能施;众强严威,有礼而不骄,曰有德者也。”(《大戴礼记•文王官人》)虽然是既富且贵值得尊敬,但能恭敬节俭而且惠施于人;人口众多实力强大气势威严,如果能彬彬有礼而不骄纵,这是有德的人。
《论语疏证》举了《国语•晋语八》来说明“富而好礼”。
赵文子建造宫室,砍削房椽后又加以磨光。张老傍晚到文子那里看见后,没有拜见文子就回来了。文子听说,乘车去见张老,说:“我有不对的地方,你也应当告诉我,为什么走得这么快呢?”张老回答说:“天子的宫殿,砍削房椽后要粗磨,然后再用密纹石细磨;诸侯宫室的房椽要粗磨;大夫家的房椽要加砍削;士的房子只要砍掉椽头就可以了。备物得其所宜,这是义;遵从尊卑的等级,这是礼。现在你显贵了却忘掉义,富有了却忘掉礼。我恐怕你不能免祸,怎么敢告诉你呢。”文子回家后,命令停止磨光房椽。木匠建议把它们全部砍掉,文子说:“不必这样。为的是让后代人看到,那些砍削的,是知仁义的人做的;那些打磨的,是不仁的人做的。”
《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第四十二》所举南宫敬叔的事例,是从反面说明“富而无骄”的重要性。
南宫敬叔以富得罪于定公,奔卫。卫侯请复之,载其宝以朝。夫子闻之曰:“若是其货也,丧不若速贫之愈。”子游侍,曰:“敢问何谓如此?”孔子曰:“富而不好礼,殃也。敬叔以富丧矣,而又弗改,吾惧其将有后患也。”敬叔闻之,骤如孔氏,而后循礼施散焉。
南公敬叔因富有而得罪了鲁定公,逃到了卫国。卫侯请求鲁定公恢复敬叔的官位,敬叔就载着他的宝物来朝见鲁定公。孔子听到这件事,说:“像这样使用财货进行贿赂,丢了官位还不如迅速贫穷的好呢!”子游正侍奉孔子,说:“请问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富而不好礼,必定会招致灾祸。南宫敬叔因富有而丧失官位,却仍不知改悔,我恐怕他将来还会有祸患啊!”南宫敬叔听到孔子的话,马上去见孔子,从此以后他做事遵循礼节,还把自己的财产施舍给百姓。

【相关链接】
赵文子为室,斫其椽而砻(打磨)之,张老夕焉而见之,不谒而归。文子闻之,驾而往,曰:“吾不善,子亦告我,何其速也?”对曰:“天子之室,斫其椽而砻之,加密石焉;诸侯砻之;大夫斫之;士首之。备其物,义也;从其等,礼也。今子贵而忘义,富而忘礼,吾惧不免,何敢以告。”文子归,令之勿砻也。匠人请皆斫之,文子曰:“止。为后世之见之也,其斫者,仁者之为也;其砻者,不仁者之为也。”(《国语•晋语八•赵文子为室张老谓应从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2 10:14 , Processed in 0.11407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