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99|回复: 0

龚兴芳读《论语》:慎终追远

[复制链接]

183

主题

0

回帖

403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034
发表于 2017-3-14 16: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简介】龚兴芳,福建上杭人。高中语文教师、北京大学“云国学”研修班首期结业学员、广州养正教育集团讲师。儒学爱好者、传播者,目前专研《论语》。

慎终追远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1·9)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归于忠厚老实了。”
有关“慎终”,在《论语》的《八佾》和《子张》篇中均有相关内容。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3·26)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19·1)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19·14)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19·17)
在《礼记·檀弓上》里,孔子的孙子子思说到人死后三年,孝子的做法与态度:
子思曰:“丧三日而殡。凡附于身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三月而葬。凡附于棺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丧三年以为极,亡则弗之忘矣。故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
子思说:“人死了三天而行殡礼。这时,凡是随尸体入殓的物品,一定要考虑周密,一丝不苟,合乎礼制,不妄增减,以免日后有所遗憾。三个月以后下葬。这时,凡是随棺入圹的物品,一定要考虑周密,一丝不苟,合乎礼制,不妄增减,以免日后有所遗憾。虽然服丧以三年为极限,但除丧以后也不应忘掉双亲。所以君子一辈子都在怀念双亲,但任何时候都不能因思亲过度而有损身体。因此,在忌日不做叫人快乐的事。”
孔子的弟子子贡问过孔子如何对待父母之丧,见于《礼记·杂记下》:
子贡问丧。子曰:“敬为上,哀次之,瘠为下。颜色称其情;戚容称其服。”
子贡问应当怎样居父母之丧,孔子答道:“敬是最重要的,哀痛还在其次,形容憔悴甚至闹出病来最使不得。脸色要和哀情相称,悲容要和孝服相称。”
《荀子·礼论》论述的是对待生死的严肃态度:
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慢其无知也;是奸人之道而倍叛之心也。君子以倍叛之心接臧谷,犹且羞之,而况以事其所隆亲乎。故死之为道也,一而不可得再复也。臣之所以致重其君,子之所以致重其亲,于是尽矣。故事生不忠厚、不敬文,谓之野;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谓之瘠。君子贱野而羞瘠。
礼,对待生死是很严谨的。生,是人生的开端;死,是人生的终结;能够按礼正确的对待生和死,那么为人之道也就完备了。所以,君子严谨的对待生与死,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的原则,这是礼义的具体规定。重视人的生存但轻视人的死亡,这是尊重他有知觉,而懈怠他没有知觉,这是邪恶的人的原则,这是一种背叛。用这种行为来对待奴仆和小孩,君子尚且感到羞愧,更何况是侍奉君主和父母呢!死亡,只有一次而不能再来一次。臣下敬重君主,子女敬重父母,在这里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所以,活着的时候,侍奉不忠厚、不恭敬有礼,这叫做粗野;死去后,丧葬不忠厚、不恭敬有礼,这叫做轻薄。君子鄙视粗野,而以轻薄为耻辱。
关于“追远”,《礼记·坊记篇》中有句话说明了方式和意义:
修宗庙,敬祭祀,教民追孝也。
修建宗庙,尊敬地进行祭祀,以教育人们追孝先祖。
《礼记·经解篇》则强调丧祭之礼的意义:
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丧祭之礼废,则臣子之恩薄,而倍死忘生者众矣。
《大戴礼记·盛德篇》也提到丧祭之礼的意义:丧祭之礼,所以教仁爱也。
祭祀时是否诚敬,甚至直接关系到一个家族的盛衰。孔子就曾准确断言过鲁国的一个家族必然衰败。
鲁国公索氏正要祭祀的时候,祭祀用的牲畜却丢了。孔子听说此事,说:“公索氏不到两年就会衰亡。”过了一年以后,公索氏果然败亡了。孔子弟子问他:“从前公索氏丢失了用来祭祀的牲畜,您说用不了两年,他必定衰亡。如今才过了一年,公索氏果然败亡了。先生根据什么知道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孔子说:“祭祀,是孝子竭心尽力供奉先祖亲人的仪式。将要祭祀却把要用的牲畜弄丢了,那么其余丢失的东西就会更多了。像这样还不灭亡,是从来没有的事。”
原文见于《孔子家语·好生篇》(又见于《说苑·卷第十三·权谋》):
鲁公索氏将祭而亡其牲。孔子闻之,曰:“公索氏不及二年将亡。”后一年而亡。门人问曰:“昔公索氏亡其祭牲,而夫子曰不及二年必亡。今过期而亡。夫子何以知其然?”孔子曰:“夫祭者,孝子所以自尽于其亲。将祭而亡其牲,则其余所亡者多矣。若此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2 11:05 , Processed in 0.11425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