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客家老练 于 2017-1-22 13:53 编辑
《爱我武平》丛书《悠远的古道》审稿意见
练建安
《爱我武平》丛书编委会: 感谢信任。 兹将评审意见陈述如次:
一,《悠远的古道》出版有利于“存史资政”,亦有利于宣传家乡,尤其是为当前“全域旅游”助力,很有意义。
二,提一些建议:
1,编排顺序
建议将附录中《回顾解放初期武平公路建设概况》与《武平现代交通的发展》两文位置对换,《南昌起义军从武平进入江西线路》与《红四军入闽第一村和第一站》两文对换,按时间顺序编排。
2,署名问题
书中各部分均有“诗选”,多从丘复主编《武平县志》中选用,署名“某某收集整理”,似欠妥。可考虑署名“某某辑录”。同理,书中若干篇什也多从《武平县志》摘出,加以发挥成文,此类,按其创造性大小,或编著,或辑录,或整理,等等,应实事求是。
3,关于地图
书中河流古渡诸图甚好,建议如法绘制古桥古道茶亭地图。全书,应该有武平政区图。
4,治史须严谨
如《纵贯闽粤赣边陲的地下红色交通线》第57页,“……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何谓巨大?又,“1932年7月,东留大阳桥歼击战取得大捷的壮举……”此战毙敌17人,可否称为“大捷”?又,第58页,“1930年6月,……毛泽东派出小分队扮作挑夫……”有何依据?此文涉及大量革命史,全文无一注明出处。由此,编委会必须强调,必须注明资料来源。如《桃溪小澜的古航道和古码头》,第243页,“1929年春,毛泽东、朱德、陈毅同志率领红军入闽,先后解放了长汀、龙岩、上杭、永定等县城,消灭了闽西军阀郭凤鸣……”初看,没有问题,实际上在时间表述和次序上,有较大问题。不展开谈。出版前可作适当修改。
5,表述应准确
《远去的古道》,第3页,“武平地处粤闽赣交界地,也是韩江航道末端和长江航道末端的交汇处……”韩江的起点在广东大埔的三河坝,赣江是流入长江的,武平一些溪流分别与韩江、赣江两者有连接,但可否表述为“韩江航道末端和长江航道末端的交汇处”?《客家茶亭》,第151页,“兴建茶亭,历朝历代的官府不拨分文……”此语武断,据史志载,县邑一般有“接官亭”,又如苏东坡之“喜雨亭”,这些茶亭,“官府不拨分文”?应考证清楚。《悠悠的古桥》,第68页,“特别是氏族……”“最后为了氏族的繁荣昌盛……”“氏族”是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的一个大概念,此处应为“家族”或“族群”。第153页,“广东由于水运方便,香港、台湾乃至东南亚的煤油、洋钉、食盐等物源源不断地船运到下坝,但缺大米等农产品。”其余不论,台湾乃至东南亚“缺大米等农产品”吗?表述不准确。《客家善举兴路亭》,第161页,“凡我县的官道上(即石砌路)都建有茶亭数座……”官道是否等同石砌路?《吴谭古渡》,第216页,“汀江浩浩,起龙门,过武平,入上杭,入潮汕。”如此概述,是不准确的。创作文学作品,可以如此。常识是,汀江发源于木马山,出龙门,流经长汀、武平、上杭、永定,在广东大铺三河坝与梅江、梅潭河汇合,成韩江。该文又说“与梅江汇合成韩江。”这是不准确的。前些年,笔者曾沿汀江韩江岸边全程走了一遍,印象深刻。《店下码头的来由》,第225页,“正统年间,山西按察司签事刘隆告假回湘湖省亲……”《昔时店下码头一瞥》,第226页,“……在时任明代大理寺卿、总督边储刘隆的鼎力推促下……”两文叙述“店下换三车”同一事件,那么,刘隆当时的准确官职是什么?要考证清楚。《店下码头追忆》,第230页,“当年刘亚楼等革命先烈……”上将刘亚楼是否为“革命先烈”?“1953年、1959年刘亚楼将军两次回到故乡,也都是坐船从汀江上游到武平县湘店乡店下码头上船坐到上杭……”此回忆可能有误,应该考证清楚,并注明真实情况。《旧时武南著名古埠——下坝》,第237页,“仅食盐一项,下坝每天的库存量就达六十万包,约八十万斤。”一包一斤多吗?显然是校对有误。
6,差错订正
第11页,“龙起云生高山仰止,障回路转有亭奕然。”“有亭奕然”应为“有亭翼然”,典出欧阳修《醉翁亭记》。“障回路转”,按对联规律“自对”推断,应为“嶂回路转”。那么,“龙障亭”或为“龙嶂亭”之误。作者可否实地考察求证?
第21页,“身体被老虎吃掉一半……。”省略号后,应删去句号。
第21页,“道路象梯子一样,十分崎岖。”“象”改为“像”。
第25页,此文之“开担”有多处,应改为“提手旁加亥”,此为“挑”的客家话字(五笔字型可以录入)。
第143页,“延津何延是,双剑气凌凌。”或为“何处是”。待考。
第151页,“……弯弯山路竞有18座茶亭。”“竞”改为“竟”。
第155页,“和平荼亭”。“荼”改为“茶”。
第163页,“……多数人晚问行路没有照明王具。”改“晚间”“工具”。
第170页,“到上杭西门的四马桥。”“四马桥”改为“驷马桥”。
第177页,“交子”“笑交”等等,“交”改为“筊”。
第180页等处,《山歌》中,“连妹”“连哥”等等,建议改“连”为“恋”。
第184页,“武平未必遵吾化”。“吾化”应为“王化”。
第185页,“到门己识名山近,入座咸欣煮茗佳。”改“己”为“已”。
第186页,“心力劳矣”两联重复。
第187页,多处提及“小兰”河,均应改为“小澜”。
第228页,“风雨如磬晻故园”,应为“暗”。
第233页,“八月自露前后较差……”“自露”改为“白露”。
第234页,“回蓟亭头”,改“回蓟”为“回到”。
第238页,“民国二十五、六年间……”删去中间顿号。
第247页,“下滩更象狗犁田。”“象”改为“像”。
第248页,“姮爱连妹莫延迟。”“姮”之音为客家话“你”,建议直接用“你”字,因为“姮”为嫦娥。或为“你”,但会意字则为女性,既然此人为“阿哥”,则不可用“姮”字。
第248页,“上山唔得墩下企。”“企”改为“双人旁加奇”。
第249页,“西峰日墓立柴关。”“墓”改为“暮”。“孤鸿不带诗筒去。”“诗筒”应为“诗笥”。
以上管见,挂一漏万,供参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练建安
2016年11月23日 附:写武南山路文。请转佳煌。 青山叠叠路迢迢 练建安 闽粤赣边客家人聚居地,有崇山峻岭千岩万壑。如赣南,南横五岭,东靠武夷,西倚罗霄;如闽西,有武夷、玳瑁、彩眉、博平岭山脉以及诸多南岭余脉;如粤东,有项山、阴那、凤凰、释迦诸峰。闽西是“八山一水一分田”,赣南是“七山一水一分田,还有一分是道亭”。
山间多路,但“对山喊得应、走路是半天”。峰回路转处,又有“百肩坡”、“千肩坡”、“千蹬石”、“万蹬石”等关山重重阻隔。古时,此地货物运输沿赣江汀江梅江韩江船载以出外,全凭铁肩膀铁脚板随风风雨雨飘泊。
这“百肩坡”、“千肩坡”,系指挑担爬坡时须大汗淋漓地不间断驳换一百次、一千次的左右肩,才能抵达山腰分岔口或峰顶。“千蹬石”、“万蹬石”者,即有千级、万级的石阶。
客家民谚中有“铁作艄公纸作船”和“世上第一苦,挑担行长路”两句。群山绵延之间,有密如蛛网的山路,其主干道,即为石砌路。
我们可以从石砌路上大量存在的茶亭兴建者多为客家人这一事实推论,闽粤赣边石砌路的出现,极可能是在东晋末年中原客家先民第一次大规模南迁之后,并随客家民系的发展而增扩,历经朝代兴衰,不间断地构建经营而形成如此规模。闽粤赣边客家山区村落与村落之间、群族与群族聚居地之间,大凡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石砌路互为沟通。这千条万条的石砌路到底有多少条,难以精确统计。但闽粤赣边客家山区有多少山村,就有多少石砌路的说法,应该是成立的。
闽粤赣边客家大本营包括了古代汀州、虔州(赣州)、宁都直隶州、安南和嘉应州(梅州),以及韶、潮诸州的一部,几乎集中了全国四十一个纯客家县的全部。这里到底有多少个客家山村,同样难以精确统计,但仅闽西武平县的北部,即号称为“武北六十四乡”,也就是说,有六十四个客家山村。
正如秦始皇统一九州,则“车同轨、书同文”;隋炀帝登基后则下令凿通了京杭大运河。我国历史上许多行政机构,出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多方面的考虑,极重视交通建设,但似乎对“驿道”、“官道”以外的交通建设,没有太多的兴趣。据客家谱牒、地方史志记载或实物资料(如石碑、茶亭)表明,闽粤赣边山间石砌路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民间的力量,包括宗族组织和“修桥砌路修阴功”的善男信女的力量。
绵延不绝、丝丝缕缕、长达万里的石砌路,曲径通幽,峰回路转,四通八达,如血脉、如微循环系统遍布闽粤赣山区,由一石块一石块铺筑而成。它平凡、隐迹、不事声张,固然难以与横亘北中国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媲美,但仔细品味,却有某些心领神会之处。
这万里石砌路,被认真地经营着,包括风雨无阻胼手胝足地兴建、修复因山洪冲刷而造成的塌方、除险加固、削去路边杂草和低垂横逸枝桠等等,当然还包括兴建或修缮其附属工程——茶亭。
这项浩大的工程,年复一年,月复一月,一茬接一茬,代代相传,绵延千年。这是客家人自发的、民间的、实用的、仁爱的和平工程。
我想,千百年来,每一位来去匆匆行长路的人,走在一条条石砌路上,他或许无暇顾及山间四时优美景致变化,但我想,当他疲惫的双脚踏在一条巨大的新迹的麻石上——那些不知名的客家乡亲为行人的安全而细心铺设的巨大麻石上的时候;当他长途跋涉、困倦无力的时候,他猛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座简朴实在的茶亭张开飞檐斗角,迎面静候他的来临。
这时,我相信他的心中会感觉到芦花飞落、彩蝶纷纷、清泉淙淙以及清脆悦耳的风铃声。
走进茶亭,或许空无一人,还有些残破,地上满是残枝败叶、杂草丛生,茶亭外的芦苇、树枝已悄无声息地伸入,飒飒山风穿堂而过,亭柱上有“石径有尘风自扫,云梯无路月常升”(福建武平石径云梯)和“岗上此亭两岸荻枫鸿雁影,人间何时满途荆棘鹧鸪声”(广东大埔胡寮梅潭)一类的楹联,斑驳的墙壁上有行人留言,有阿哥阿妹的山歌,甚至有信笔涂鸦胡言乱语。但是,茶亭里有常备的凉开水,供你饮用;有灶具,供你烧火做饭;有板凳,供你歇脚打尖。这时,你的心底或许会涌起一种乡情乡谊的温暖,感受到善的力量。
歇足了劲,你再起程,青山叠叠路迢迢。
象洞洋贝村到枫树崟到石乱礤到岩前梁屋之间的石砌路,是客家山区一条极普通的石砌路,是福建武平的象洞至岩前的一条山间通道,全长约三十华里。岩前人所说的“转象洞”,象洞人所说的“转岩前”,往日多半是走这条路。所谓“转”者,是客家人对东西方向往来的俗称。
转岩前,则从枫树崟东侧山脚洋贝村出发,洋贝村座落在一个山间盆地内。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纤陌纵横、屋舍连绵,一支源于中原歧山的世家旺族在此聚族而居。行三里许,有一茶亭,再行二里,即开始爬枫树崟。枫树崟,多枫树,秋日层林尽染,枫叶如彩霞。枫树崟东侧石砌路基,宽约二米,全由坚厚麻石铺筑。迂回曲折攀沿而上约五里许,峰顶有一茶亭,穿越西下,一路草树摇曳,四季山花常新常艳,百鸟轻啼,群莺乱飞,光滑的石砌路上间或铺落黄叶,一路时见山坑田,多种八月粘。弯过八九里,但见竹林深处有人家,炊烟袅袅,此即石乱礤,路边有一土地伯公神龛,往前数十步,有一古旧石拱桥,清溪飞珠溅玉,石桥青藤蔓络。又走四五里,又有一茶亭,前有清泉一泓,极甘甜。再走三四里,便到了岩前迳田水库区,秋冬之时,水位下降,库区裸露的山田可供人行,常可以在龟裂的山田间发现顽强生长的禾苗。沿碧波荡漾的水库岸上前行二三里,到了梁屋,这已经是岩前盆地的东部边缘,万家炊烟中,载入《中国名胜词典》的狮子岩已遥遥在望。
一路上,你不会感到寂寞,时有过往行人,有耕田者、砍柴者、牧牛羊者、采山药者、香菇客、采割松脂者、猎人等等,都来山里了,你时不时可以听到“哟嗬”、“哟嗬”的声音,山鸣谷应。有时,你会听到一曲山歌从深林飘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一段时期,有好心人告诫来往行人,必须结伴于黄昏前过枫树崟。因为,有人看见过老虎(华南虎),还听到威震山岳的虎啸声。
(练建安/文原载《福建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