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光古佛初临南安岩(定光古佛故事之二) 公元964年夏秋之交,自严禅师来到武平南安岩。 其时的南安岩一带,人烟稀少,丛林莽莽,虎豹出没,蚊
蛇横行。自严在临近狮岩的一个不知名的小村搭草庵而居,并在周边开始传道弘法。由于佛教当时在这个地方尚未流行,老百姓基至不知佛教为何物,也对这个搭草庵而居的外来法师半信半疑。由于这个小山村长期以来深罹虎患,近年来被老虎叼走牛羊无数,村中长老便来到草庵中请教自严禅师除虎患的办法。禅师告诉他们不妨事,明天早上他们就会看到这只作恶多端的老虎死在庵旁。为了弘法传教,也为了救当地百姓于水火,自严禅师动用了神通,书偈于一木牌上插于庵旁,第二天,果然一只重几百斤的老虎死于木牌旁。此事轰动周边百姓,他们深信禅师法力无边,长老们还建议禅师在此十里许的狮岩之下、蛟湖之滨结庵,并纷纷许愿贡献田地银两襄助筹建之费。自此,这个不知名的山村就取名“伏虎村”,原草庵重建并命名“伏虎庵”。半年多后,自严法师在一个晴朗的上午借化缘之名来到狮岩山下察看建庙地址,他先绕着狮岩走了一圈,觉得空气中飘逸着桂花的芳香,眼前这座雄伟奇特的小山,分明就是一头长吼的狮子。在狮子岩的前方,有一条小溪,小溪的前面有天然泉水湖,名为“蛟湖”,湖而宽广,清澈可鉴,山岩倒映,秀丽如画,显得格外的娇美。自严禅师来到湖边,放下背包,取出钵盂,坐在绿草地上,舀一钵清水畅饮,水质清冽甘甜,他有些陶醉眼前的景象,正是自己多次梦见的场景啊,除了没有寺院,其他景物和自己梦境中的竟然一模一样!自严在湖边坐了大约一刻钟,任凭思绪飞翔,心境安乐,身体也很舒适、偶尔抬头望天空,看到头顶上空一片浑圆形、黄褐色的云层、把太阳围在正中央,难怪正午时分感觉不到炎热呢! 自严起身向狮岩方向走去,路边一座整洁的庭院大门口,一位慈祥 的老人微笑着向自严问候:“法师好,请到我家接受供养吧”。自严这才有了饥饿感,加上初来乍到需要了解一些当地现状,就愉快地答应了。 进了大门,他们就坐在桂花树下的藤椅上,老人的儿子递给自严禅师一杯菊花茶,老人介绍说:“今天正巧是重阳节,我们有喝菊花茶的习惯,等下还要吃重阳糕呢”。彼此简单介绍之后,自严得知老人叫何大郎,后梁进士,曾任宁化知县,居宁化石壁村,祖籍庐州府庐江县,公元926年曾出征广东梅州等地,道经南安岩时,看见巧夺天工的狮岩及周围的环境后十分欢喜,后来去官之后就长途跋涉来到这里开辟狮岩及周边的荒地,建房居住下来,算来已经整整37个年头了。不多久,一桌丰盛的斋饭就做好了,大郎老人和他的五个儿子陪禅师同桌用餐,饭后,老人问自严下一步想到哪里,自严告知自己也喜欢这里的环境,很想住下来静心修行,有可能的话尽量做些弘法利生的事情,大郎老人听后异常高兴,想到自己这一生对佛教的虔诚,却很少有请教、交流的机会,在30多年前出征广东梅州时,曾特地到离城40多里、位于阴那山麓的灵光寺朝拜,赋闲在家后还特意去过几次,如果法师真能留在这里开辟佛教道场,那真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啊,对当地百姓和后代子孙也一定会大有益处,一想到这些,大郎老人不胜欢喜,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顺口吟诵起李白的重阳诗:“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大郎老人还告诉自严禅师,自己的女儿仙姑不喜欢世俗烦琐,从小就立志修炼身心,大多时同在狮子口静修。老人家的院子大、房子多,他希望法师暂时先住在自己家的客房,等住地落实好了再搬过去;今天是重阳节日,人员集中,希望法师晚上能一起用餐并给大家作开示。自严禅师顺应老人的安排。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41E2.tmp.png下午,在老人的儿子何五郎、何八郎的引领下,自严禅师登上了狮岩。他们首先来到狮子口,正在静坐的仙姑看到哥哥、弟弟带着个僧人过来,连忙站起身施礼,自严向她点头回礼。狮子口有内外洞,外洞高耸宽敞,可容数百人,远看如雄狮昂首张口;内洞窈窕通明,石室天成,可容数十人。两洞甬道纵横,清泉滴滴,乳柱直立,石钟悬吊,显得神气美观。两洞均有出口,洞内有天窗可仰望蓝天,称为“通天第一洞”。除了狮子口,周围还有十几个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盘旋而上,来到最高处的狮子头顶,看到近处清澈的湖泊、静谧的溪流、丰收在望的农田菜地,远处峰峦奇秀,神态各异,清风徐徐,桂香四溢,自严禅师再次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他们从山顶下来,又仔细参观了狮颈、狮身、狮尾,更加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夕阳西下,彩霞染红了天际。自严一行下山回到大郎老人的家,院子里已摆了五桌宴席,除了老人的家人,里图之长、宗族长老也来聚会,起聆听法师的开示。 此后,他们与自严禅师成了莫逆之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