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一溪外 马卡丹 《东山诗》 (五代)李存真 野云闲带雨,林木静无风; 村居一溪外,平田四望中。
朴实,清逸,平白如话,却耐人寻味。 短短20个字,纯系白描,只是登临东山时眼中所见:天上闲云、雨丝,山中风静、林寂,山下溪流、村舍,四望沃野、平畴。在这些几乎不带感情色彩的自然景色背后,你可以感觉到作者闲适的心境,感觉到他那陶渊明式的乡居的喜悦。与“悠然见南山”相似的,分明是他东山纵览“平田四望中”的陶然。 作者李存真,是闽西文学史上第一个有名可考的本土诗人,生活在唐末五代,其先祖为唐朝乾符年间南迁进入汀州的客家先民。李存真生活的年代,是中国历史上战乱比较频繁的时期。与他同时代的诗人大多留下的是“不堪吟罢西风起”、“四顾荒凉瓦砾堆”之类的感慨,而李存真的笔下,却是这一派“村居一溪外”的闲适,是他不食人间烟火?还是那时的闽西,果真是一方“不知有汉,何论魏晋”的世外桃源? 史载,唐末黄巢起义,兵锋所及十余省份,福建周边的浙江、江西、广东多数地带乃至福建的闽北、闽中都饱受战乱之苦,唯独闽粤赣边一带却奇迹般未受波及,大量避乱而来的北方人在此休养生息,与当地土著经数百年融合而形成客家民系。这可以从这一阶段汀州人口的剧增得到佐证。唐元和年间(806--820),汀州的户口不过2618户(《元和郡县图志》),到了宋元丰年间(1078—1084),汀州主、客户已有81456户(宋《临汀志》),200多年间增长了30倍还多,而同时期全国的户数增长并不显著,北方一带户口甚至锐减。如此看来,那个时代的闽西,还真是一方乐土:兵锋未及,官府的管束也比较宽松,北方南来的先民们在此拓荒开垦,与土著大体相安而逐步融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山青、水秀,村舍古朴,稻菽飘香,如果加上诗中未曾提到的几声鸡鸣、几声犬吠,加上“黄发垂髫”的稚子老叟,那不就是我们熟悉的陶渊明笔下的桃源吗?而今时兴穿越,假如让我赶一回时髦,也来穿越一番,在闽西有文献记载的历史上,我最愿意穿越的,或许还真是那个时代的闽西,那个闽西文学史开篇的年代。 东山,旧志说在长汀城东十余里,究竟哪一座,已不可考;李存真,传说其创作甚丰,所作诗多清逸之作,但其创作面貌亦不可考,只能凭借流传下来的这首《东山诗》,细加揣摩。凭借这短短的20个字,一个热爱自然的诗人站在了闽西文学史的开端,与渴望回归的现代人,隔着1000多年的时光对望。《东山诗》依旧在今人心中回响,告诉我们:人,该怎么面对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