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68|回复: 0

文革记事(七)

[复制链接]

0

主题

82

回帖

912

积分

版主

积分
912
发表于 2013-6-12 22: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革命样板戏
                                                若水

       按当时说法,文革前的文艺作品不是 “才子佳人” 就是 “封资修”。我对“才子佳人”的印象不深,而对“封资修”的场景却有一次的亲历,并目睹淘气者的恶作剧。7岁那年夏天的一个周六的晚上,我随大人到龙岩地委交际处(老市委对面),观看青年交谊舞表演。那时年轻人的打扮,虽不象今天款式繁杂,但也清纯秀美。女的分发扎辫,辫近尾处系各种样式浅色蝴蝶花结,刘海在额前自然地齐垂,上着白、黄、红、或碎花图案浅色上衣,下套较深色的裙子,有百摺裙,有吊带裙,吊带裙边配有荷花叶绉折;男的大都理三七分头,上着白衬衫,下穿深色长裤。夏日晚饭后,洗完澡,年青人显特别清爽、精神。在一个会议大厅内,日光灯柔和,舞池边围放着咔啡色长条靠背会议用椅,几张简易的小桌搁着茶杯。大厅上端,有一个大鼓和三、四个小鼓(现在我才知道是爵士乐鼓)以及剧团请来的几个管弦乐手。来人除年青人外,个别是领导,大部份是家属和小孩,他们一边观赏一边剥吃龙眼肉,其核放在桌上。鼓乐响起了,青年男女纷纷款步走向舞池。曲名我不懂,其舞步姿势大概象现在的慢三、慢四,也有快三的。大约跳到快步时,男的头发直甩,女的裙袂翻飞,就在这时,几个年龄比我稍大的小孩,在青年男女转得最疯狂之际,他们双手棒着从各自从桌上收集的龙眼核,互使眼色,同时向舞池奋力铺洒。戏剧性的景象出现了,不少舞男舞女纷纷地,或前扑或仰后或侧翻七仰八叉四处摔滑。很快,我们这些捣蛋分子被驱逐出场。
       文革开始了,青年浪漫的舞姿消失了,变得狰狞起来了,我们也没机会淘气了。人们的服装色彩变得极为单调,特别在冬天男女老少几乎是蓝、黑、绿三种。文艺生活取而代之的除了语录歌舞和造反歌舞外,就是伟大文化旗手江青亲自培植的几部革命样板戏。特别是《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从黑白看到彩色,从京剧看到地方剧种,其京剧唱段更是大家任何场合都能随口脱唱,象我们这些小孩什么“西皮”、“二黄”全然不懂,跟着大人咿咿啊啊地唱,但心里觉得挺怪的,京剧中一个字怎么要高低起伏啊个半天,中间还要换几口气,小嗓子真受不了,肯去唱《拔萝卜》。
      革命样板戏唱词更是那个时代的名言警句。谈到理想就要“雄心壮志冲云天”,学习上遇到困难就想起“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大人要小孩帮忙干家务时就手指用点着我们的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雨天上学我们就摆着舞台造型“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做了一点好事就踌躇满志唱“为人民开出(那)万代幸福泉。”1968年春节,也就是年初一,随大人到大姨家做客。午宴席间,亲戚们互相道贺,我一个年纪略大我一些的表兄,穿着家里自制崭新的纱咔绿军装拿着碗挤上桌前,要喝汤,我大姨拿过碗舀了一大勺鲜鱼汤递给表兄。这时我表兄模仿京剧《红灯记》李玉和的姿势一边双手恭敬地接过碗,一边面色凝重地头一扬喝声:“谢谢妈!” 紧接着用童声唱道:“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我们这些大小客人们都乐了,可是歌未唱完,大姨将汤勺在桌上“啪”地重重一顿,“唱什么唱的,年初一怎么唱这么衰哨(龙岩方言,不吉利、倒霉的意思)的歌,……”众客人愕然无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2 13:35 , Processed in 0.11950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