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涧茶旗
云涧岚光传礼乐, 茶旗旭霁抚弦歌。 福州 高秋霖 撰句 【雲澗】1.云气弥漫的山间。 宋 陆游 《自咏》:“淘丹雲澗冷,采藥乳穴幽。” 2.指隐者的居处。 宋 方岳 《汉宫春·寿王尉》词:“雲澗之癯,有詩盟未了,鷗泛江湖。”
云涧岚光
【茶旗】茶展开的芽。 唐 皮日休 《奉贺鲁望秋日遣怀次韵》:“茶旗經雨展,石筍帶雲尖。”参见“ 茶槍 ”。
【嵐光】山间雾气经日光照射而发出的光彩。 唐 李绅 《若耶溪》诗:“嵐光花影繞山陰,山轉花稀到碧璕。” 宋 梅尧臣 《依韵和资政侍郎雪後登看山亭》:“更臨危樹看羣岫,雪色嵐光向酒浮。” 明 文徵明 《五月望日登望湖亭》诗:“嵐光浮動千峰濕,雨氣薰蒸五月寒。” 清 刘大櫆 《浮山记》:“春夏以往,嵐光照遊者衣袂。”
寿宁犀溪中心小学
【旭霽】清晨雨后出太阳。 唐 韦应物 《和吴舍人早春归沐西亭言志》:“陽春美時澤,旭霽望山暉。”【禮樂】礼节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礼记·乐记》:“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統同,禮辨異。禮樂之説,管乎人情矣。” 孔颖达 疏:“樂主和同,則遠近皆合;禮主恭敬,則貴賤有序。”《吕氏春秋·孟夏》:“乃命樂師習合禮樂。” 高诱 注:“禮所以經國家,定社稷,利人民;樂所以移風易俗,蕩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三:“禮樂攻吾短,山林引興長。”
寿宁犀溪中学
【弦歌】1.依琴瑟而咏歌。《周礼·春官·小师》:“小師掌教鼓鼗、柷、敔、塤、簫、管、弦、歌。” 郑玄 注:“弦,謂琴瑟也。歌,依詠詩也。”《史记·孔子世家》:“三百五篇, 孔子皆弦歌之。” 宋 苏轼 《和王胜云》之二:“齋釀如澠漲緑波,公詩句句可弦歌。” 元 李治《敬斋古今黈》卷一:“古《詩》三百五篇,皆可聲之琴瑟。詠其辭,而以琴瑟和之,所謂弦歌也。古人讀詩皆然。” 郭沫若 《洪波曲》第四章三:“差不多整天都有弦歌之声在浩荡地激扬着。我们的门禁并不森严,外来群众是可以随意出入的。” 2.指礼乐教化。《论语·阳货》:“子 之 武城 ,聞弦歌之聲, 夫子 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子游 對曰:‘昔者 偃 也聞。’諸 夫子 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子 曰:‘二三子, 偃 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史记·儒林列传》:“及 高皇帝 誅 項籍 ,舉兵圍 魯 , 魯 中諸儒尚講誦習禮樂,弦歌之音不絶,豈非聖人之遺化,好禮樂之國哉?” 唐 刘禹锡 《国学新修五经壁记》:“俾我學徒,弦歌以時。” 明 李东阳 《九桥书屋为京学陈教授作》诗:“猶有弦歌遺業在,誤疑家塾是黌宫。” 清 刘大櫆 《问政书院记》:“弦歌以和其心,誦讀以探其義。” 3.《论语·阳货》记 孔子 学生 子游 任 武城 宰,以弦歌为教民之具。后因以“弦歌”为出任邑令之典。《晋书·隐逸传·陶潜》:“謂親朋曰:‘聊欲弦歌,以爲三徑之資,可乎?’執事者聞之,以爲 彭澤令 。” 唐 秦韬玉 《送友人罢举除南陵令》诗:“共言愁是酌離杯,況值弦歌枉大才。”
寿宁犀溪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