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91|回复: 0

龚兴芳读《论语》:言而有信

[复制链接]

183

主题

0

回帖

403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034
发表于 2017-2-22 14: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印象杭川 于 2017-2-22 14:42 编辑

【作者简介】龚兴芳,福建上杭人。高中语文教师、北京大学“云国学”研修班首期结业学员、广州养正教育集团讲师。儒学爱好者、传播者,目前专研《论语》。

言而有信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之一。《论语》对于诚信,有诸多论述。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7)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在《学而篇》里,曾子有过“三省吾身”的说法,其中之一就是与朋友交往要讲信用。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4)
《公冶长篇》中,孔子说“朋友信之”是自己的志向之一。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26)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了两件诚信待友的事,一件与吴起有关,一件与魏文侯有关。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吴起至暮不食而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吴起是战国初期的卫国人,是法家代表人物,曾在楚国主持变法。
       有一天他出门,碰到了老朋友,就留人家一起吃饭。老朋友说:“好吧。马上就会回来吃饭的。”吴起说:“我等您来吃饭。”老朋友到晚上还没来,吴起不吃饭等候着他。第二天早上,派人去请老朋友。老朋友来了,吴起才和他一起吃饭。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魏文侯是魏国国君。有一次他和守山的人约定了打猎时间。第二天,正巧碰上天刮大风,近侍劝阻文侯不要再去,文侯不听,说:“不可因风大的缘故而失掉信用,我不能那样处身行事。”于是亲自驾车前去,冒风告诉守山人打猎的事作罢。
有个故事叫“范巨卿按时赴约”,记载在《后汉书·独行列传》。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一名汜。年轻时进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结为朋友。张劭字元伯。两人一起告假回归乡里。范式对元伯说:“二年以后我当回来,到您家来拜谒令尊令堂大人,并且看看您的儿子呢。”于是两人约定日期。后来日子快到了,张劭将这件事的详细情况告诉他母亲,请母亲准备好酒好菜等待范式到来。他母亲说:“一别两年,相距千里,虽有约定,你为什么相信得这样认真呢?”张劭答道:“范巨卿是个极讲信实的人,一定不会违约的。”母亲说:“既然这样,为你准备好酒好菜吧。”到那天,范巨卿真的到了,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刘基《郁离子·尚诚篇》中有个商人却是不讲诚信的主,最终命都丢了。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从前,济水的南面有个商人,渡河时从船上落下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里求救。有一个渔夫用船去救他,还没有靠近,商人就急忙嚎叫道:“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你如果救了我,我给你一百金。”渔夫把他救上岸后,商人却只给他十金。渔夫说:“刚才你答应给我一百金,现在只给十金,这岂不是不讲信用么?”商人勃然大怒道:“你一个打渔的,一天的收入该有多少?你突然间得到十金还不满足吗?”渔夫失望地走了。后来有一天,这商人乘船顺吕梁湖而下,船触礁沉没,他再一次落水。正好原先救过他的那个渔夫也在那里。有人问渔夫:“你为什么不去救他呢?”渔夫说:“他就是那个答应给我一百金而不兑现承诺的人。”渔夫撑船上岸,远远地观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挣扎,商人很快就沉入水底淹死了。

【相关链接】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一名汜。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醖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后汉书•独行列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2 09:46 , Processed in 0.12133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