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63|回复: 2

名将与名镇(练建安)

[复制链接]

116

主题

514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0673
发表于 2017-2-8 22: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01pDtnizy754pHBhqe86&690.jpg



名将与名镇
                                         
练建安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抗倭名将俞大猷来到了汀州。
《明史·列传》记载“大猷辞归,伯温用为汀漳守备,莅武平,作读易轩,与诸生为文会,而日教武士击剑。”
俞大猷(1504—1580),字志辅,号虚江,泉州人,是明嘉靖年间与戚继光齐名的抗倭名将,时人评价说“继光如虎,大猷如龙”。他们并肩转战东南,全歼猖獗多时的倭寇,“几无噍类”。《明史·人物传》对这两位中华名将也进行了一番比较,说“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时为汀漳守备的俞大猷,驻守于武平千户所。
武平千户所简称武所,位于闽粤赣边崇山峻岭之间的武溪河畔,距今武平县城东南方约5公里,也称武溪里。在公元994年即宋淳化五年武平与上杭同时由场升县之前,此地是武平场的所在。
武平千户所设立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隶属福建行都司汀州卫。在明卫所制五军都督府中,又属前军都督府,驻军为1150员。乡间传说,朱元璋派遣了“不怕吃毛猪肉”的“十八将军”与“十八副将”驻守在这个地方。
武所筑有老城、新城、片月城,三城勾连,城高而厚。
俞大猷来武所后,进行了大战前的养精蓄锐。当时的国内军事形势是北有俺答骑兵集群的侵扰,东南沿海时闻倭寇打家劫舍蠢动海间。俞大猷建了一座读易轩,汇聚当地诸生吟诗作对,同时训练他们的武艺。
读易轩,其实就蕴含了“武略”的因素。孰知俞大猷历程的人们知道,俞大猷读易,不是为玄学而玄学,他从他的老师赵本学那里,学习了一套“以易演兵家奇正之术”。俞大猷的“击剑”术,其实也是“此剑非剑”。俞大猷的“剑”,更多的是指棍棒,其武学名著《荆楚长剑法》,实则是少林棍术。棍打一片,棍为百兵之祖,阵前征战,剑不如刀,刀不如棍。电光石火之间,棍棒横扫,一寸长一寸强。剑,更多的用途是防卫性武器,“剑走轻,刀走黑”,飘逸的剑影,似更适用于歌舞饮宴的场合。
俞大猷在武所迎来了他生平的第一战。俞大猷的第一战和武溪河有关。
武溪河也称石窟河,发源于武平梁野山麓流经广东蕉岭平远注入梅江而韩江入海,水势愈流愈阔大,舟楫往来,货物转输周边。一位叫康老的海贼股匪三百余人不时溯河而上剽掠船运,于是俞大猷挥师将这股海贼剿灭了。《明史》记载说:“连破海贼康老,俘斩三百余人。”
俞大猷为将持重,用兵如神,善后却非常仁慈宽厚,大有儒将之风。这“俘斩三百余人”,从词义上看,“俘”的分量更重一些。《明史》记载说,俞大猷讨“广东饶平贼”时,连破张琏“贼”,“捣其巢”,却“散余党二万,不戮一人”。读史至此,我异常感动。
破海贼康老一战,使广东方面深为触动。现在我们不知道广东方面是如何进行官场运作的,《明史》记载其结果是“(俞大猷)擢署都指挥佥事,佥书广东都司。”
不管怎么说,武所武溪里这个地方,是俞大猷迈向中华名将的一个坚实的起点。他走了,带走了一批可堪造就的年轻勇士,我的同族前辈练弘、练廷相就在这一行列之中。
嘉靖二十四年(1545)俞大猷命令练弘领兵平息上杭溪南叛乱,练弘领兵直捣其巢穴,一战克敌。十二年后,练弘的儿子练廷相从军杭倭,次年冬,“县选廷相统义民罗勋等领兵赴战。兵驻南安,适遇生倭蜂集,遂率众挺身力战,孤军无援,矢尽失道赴水死。”(《武平县志·人物志》)。武平县为此在南门外教场前左建了一座世忠祠。碑记说:“公挺身率众,血战三日,杀倭数万,追逐入海水战,尽忠而死。”碑记极言武平英雄、我家族前辈的英勇,而倭寇战斗力颇强,“杀倭数万”却未免夸大其词了。抄写者或许善行草,“数万”疑为“数百”笔误。
练氏中原世族,崇文尚武。《姓氏考略》云:“东,伏羲氏后。”练姓的由来,与军功卓著有关。
据谱牒记载,舜帝七友有东不訾,东不訾六十四代嗣裔东河,世居河南河内县。唐帝国贞观年间,东河公为总管府录事参军,“诏与李勣伐高丽,献火攻策,焚南苏罗城,上(唐太宗)以精练军戎之故,赐姓练,封岐山侯。
明洪武年间广德州同知练高有《送赵将军》诗,诗曰:“崆峒一剑倚秋阴,谁识将军百战心。老去功名余白发,闲来歌舞散黄金。呼鹰大泽风竿劲,射虎南山雪羽深。敲缺唾壶银烛短,时人不解陇头吟。”此七言律诗收入《明诗别栽集·卷二》,气势豪放,有金石之声。其军旅雄风与儒雅气度,与其说是对赵将军的生动写照,不如说是练高借此对宗族先贤的礼赞或自身英雄情怀的流露。“赵将军”或实有其人,但何以无名无字号?或仅仅是作者虚拟人物。笔者撰写《抗日将领练惕生》书稿当年及此时此刻,胸中反复涌动此诗。笔者认为,这首诗与宗族文化大有关联,可为宗族文化的一个注解。
民国《武平县志》卷七《氏族志》载:“练雄、练珠、练玉、练梦龙,皆贡于庭。清代膺贡尤多。居象洞者武科第特盛。”如有清一代,武平县有武进士八人,练家独占其二,分别为练星、练光超。民国《武平县志》卷十五《选举志》记载:“练星,光绪十五年己丑科,督标补用守备。练光超,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科,任直隶兴化守备,保升都司。”
据当地文史专家考证,读易轩故址在武平千户所(今中山镇)老城东北陬守备行司中,即今日中山镇政府大院内,至今已无迹可寻。前些年,我又一次来到古镇,见老城“迎恩门”上耸立两根残缺石柱,有楹联题刻,四周芳草萋萋,高处眺望,一览全城,一排排黑瓦屋顶依次展开,远处群山起伏而溪河似飘带蜿蜒南去。直觉告诉我,雄才大略的俞大猷构筑的读易轩,一定会选择在这样视野开阔的位置,因为,他的心,在遥远的海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514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0673
 楼主| 发表于 2017-2-8 22: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514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0673
 楼主| 发表于 2017-2-8 22: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家通社区 ( 闽ICP备 12010702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70号

GMT+8, 2024-12-27 18:33 , Processed in 0.14335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