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4-7-13 09:19:12

我系客家人——客家方言趣谈(邱冰珍)


我系客家人——客家方言趣谈
http://img38.ddimg.cn/39/4/1438186008-1_l.jpg

定   价   ¥88.00

作   者邱冰珍
出 版 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1
ISBN   9787210062486
    版 次:1
    页 数:248
    字 数:
    印刷时间:2014-1-1
    开 本:16开
    纸 张:
    印 次:1
    包 装:精装

编辑推荐
       本 书规模宏大,是一部70多万字的通俗客语大词典。所记录的是赣西北被称为“怀远声”的客家话,全书以词条的形式展开,各词条按拼音顺序排列,每个词条都给 以注音,主要内容在释义部分。作者在解释词义的时候,借鉴当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作为行文基础,采用轻松活泼的散文笔法,赋予词目袖珍小品形式,深入浅出, 既有理有据地求词语本源,也以亲身经历和所学所知为读者描述词语的发展及其运用情况。一个词条,就像一篇小品文。词条中不少小故事,全是作者个人生活经 历,或长辈口耳相传,带有浓烈的时代性、乡土味。其选材宗旨均在于力图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客家人的风土人情、民俗心理及人文传统。
       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堪称一部客语的大百科全书。为了读者更直观地理解书中内容,作者在词条下配了各种少见图片近百张。内容上,它基本上囊括了客语的 全部面貌:从特色人称、传统厨艺到器用物什,从百态众生到丧葬大礼,从抽象名称、麻辣咒语到美丽天文、神奇鬼怪,应收尽收。为了让读者在轻松和有趣的氛围 中了解更多客语和客家文化,作者精心挑选了谜语、俗语和笑话几百条,作为本书的附录,让读者一睹为快。
  
背井离乡客家人   宁卖爷田不忘声
    ——《我系客家人——客家方言趣谈》:客家方言和客家文化的窗口
    江西人民出版社   吴艺文
   客家话,中国现代汉语的重要地域分支,其质美古朴的风韵,滋润、浸淫了一代又一代客家人。“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这是客家地区广泛流传的一句话,客家人对自己方言的重视,超过对待祖上留下的产业。 客家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坚守着自己的语言,客家话中吸收其他方言的成分和因素不多。客家人分布的地域广阔,各地的客家人所说的客家话虽然有些差异,但是相互之间不会出现语言障碍。
   客家人仅仅依靠口耳相传的历史,只知其音、不知其字的历史,如今要打破了。邱冰珍,江西铜鼓一个土生土长的客家女子,从小到大都是一口的客家语。大学毕业后,远离家乡到上海工作,心中萦绕的还是自己的母语,对客家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梦想就是弘扬光大客家文化,为客家本土文化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她这样想的,也这想做了,而且做得很好。2014年1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我系客家人——客家方言趣谈》就是她多年来的积累与收获。
   本书规模宏大,是一部70多万字的通俗客语大词典。所记录的是赣西北被称为“怀远声”的客家话,全书以词条的形式展开,各词条按拼音顺序排列,每个词条都给以注音,主要内容在释义部分。作者在解释词义的时候,借鉴当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作为行文基础,采用轻松活泼的散文笔法,赋予词目袖珍小品形式,深入浅出,既有理有据地求词语本源,也以亲身经历和所学所知为读者描述词语的发展及其运用情况。一个词条,就像一篇小品文。词条中不少小故事,全是作者个人生活经历,或长辈口耳相传,带有浓烈的时代性、乡土味。其选材宗旨均在于力图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客家人的风土人情、民俗心理及人文传统。
   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堪称一部客语的大百科全书。为了读者更直观地理解书中内容,作者在词条下配了各种少见图片近百张。内容上,它基本上囊括了客语的全部面貌:从特色人称、传统厨艺到器用物什,从百态众生到丧葬大礼,从抽象名称、麻辣咒语到美丽天文、神奇鬼怪,应收尽收。为了让读者在轻松和有趣的氛围中了解更多客语和客家文化,作者精心挑选了谜语、俗语和笑话几百条,作为本书的附录,让读者一睹为快。
   作者邱冰珍用出版的方式,是对客家文化与客家方言的坚守,是用行动实践“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她的不忘祖宗言,不仅限于她自己、她的家人、她个人的圈子或所有客家人,她无言中要让非客家人,也不要忘记有客家方言、客家文化的存在。                                                                                                            

                                    
                                                               
                        
                                                                                                      作者简介
                                                                                                                                                                        邱冰珍,上海市建平中学西校语文教师。1965年12月生。江西铜鼓客家人。1988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喜欢阅读文艺、历史,宗教社科类图书。兴趣广泛,热爱写作。关注传统文化,研究客家方言,对客家文化有深厚的感情,梦想弘扬光大客家文化,为客家本土文化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怀远人的文化博物馆

----读邱冰珍老师的《我系客家人-客家方言趣谈》

田兆元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


           人们几乎都知道这样一句话:一种方言就是一座文化博物馆,可是,很少人去想,方言到底是怎么样的一座博物馆?而方言,我们都会将其视为民俗的表现形式,同样也很少人会想,方言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民俗呢?
   其实,关于方言是文化博物馆的表述便回答了方言为何种性质民俗的问题:方言是一种民俗,更是一种其他民俗的载体。博物馆是一个比喻,方言只是地方声音的表述,不可能是文物陈列品的存在,但它却比博物馆承载着更多的文化信息。因为博物馆一般来说只是物质的陈列之所,而方言除了描述物质形态,还会表达社会关系,以及信仰审美观念及其行为等多种非物质形态的文化信息。所以,民俗方言就有这样一种类型的东西,它是各种民俗的承载形式,是陈列室储物柜性质的东西,它本身就是民俗,但还要承担其他民俗的传承,及其文化价值实现的功能。仿佛是炮架,运兵车,是帮助其他武器进攻的,但它本身也是武器。民俗文献、民俗图画与方言就是这种承载性质的民俗表现形式,只是方言表达是一种面对面的人的传承,民俗文献可以跨越时空传播。
   当方言讲述出现危机,用文献的形式加以记录(在当代包括音响影像记录),则是讲述的活态的方言变成了记录的文献的方言,这很无奈,但是,这比那种任其流逝的态度要崇高多了。这是一座纸上的博物馆,需要具有社会责任的成员的付出,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客家方言作为中国七大方言的一个门类,其中有共性,也有丰富的个性表现。在客家的几大核心集聚区之外,一个客家方言的飞地在赣西北出现,邱冰珍老师出生地铜鼓县是全客家县,从县城到乡村,客家话是通用语言。这种客家话融合了闽西、粤东、赣南三地的客语,被称为“怀远声”。当下,这种富有个性的方言因普通话的深入推广,更因客家外出打工就业,年轻一代客家人讲述客家话日少,已然面临危机。“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是他们的古训,当祖宗言就要丢掉失传的时刻,这时便有客家文化的勇士起而振之,毅然担当传承拯救祖宗之言的责任。于是,我们看到一位优秀的赣西北的客家儿女邱冰珍老师的文化行动:编纂《我系客家人——客家方言趣谈》一书并出版。
   当我们拿到这本书稿的时候,真正体验了方言作为文化博物馆的魅力,也感受了民俗方言的文化承载。该书的编纂,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简单解释,而是每一个方言词汇的文化解读,包含一般释义,相关历史的考证,自我的感受体验,还有图片,并附上方言光盘。这个趣谈实际上成了一个本族群的文化传承的工具,他人观赏赣西北客家文化的纸上博物陈列。
   我们从书中的物质类的方言说起。当我们读到“半门”一词的时候,就突然会感到,我们想象中的那种规模宏大的客家围屋、方楼,其实只是客家集聚的中心地区才会有,散居各地的客家人不可能都居住那种大屋子。而半门,则是赣西北客家民居一景。这种半门,也即只有门的一半高的一种门。这实际上是为了采光,与外界交流,是来到赣西北与当地人开放接触的一种姿态,但又象征性保留了客家人谨守门户的一种传统。客家人饱受战乱之苦,在赣南闽西,往往是高墙深院,防范土匪与流寇的攻击,这是强势的客家群体才能够做到的。无论是圆楼还是方楼,门都是坚固的,不可能留下缝隙给敌人有机可乘。这是一种被逼出来的居所封闭,也是为了族群的安全所必须建立的设施。进入赣西北的客家人则不同,他们是受命前往,也就用不着高楼围屋壁垒森严。半门带有客家人的记忆,又在新的空间承担了社会交流的功能。半门是一扇窗,折射出赣西北客家人的开放意识。同时也可以窥知怀远客家人的生存状态,他们生活环境相对安全,与本地社群保持和谐的关系。当城镇化的大潮涌起的时候,不仅围屋类的客家建筑淡出人们的生活,仅仅成为旅游的景观,就是这样的半门形态的建筑也将消失,客家人靠什么维系其千年的传统呢?这时,我们就会认识到一部方言著作是何等的重要,它要承载族群的记忆,将传统的知识体系记录下来,并推动其传承。
   赣西北的客家方言不仅记录物质世界的生活民俗,更记录了他们的社会关系。男女关系是一面镜子,折射一个群体的社会结构。这里最有趣的不是那些复杂的亲属称谓,而是对于相对呆傻和德行不周的男女的表述,怀远客家话有一个整体表达,叫“男牯女嫲”。牯,表示憨、倔、有蛮力但也有点傻的男子,但是,关于男子的“牯”称不是很多,只有贼牯(小偷)、结牯(结巴男子)、猛牯(懵懂智障者)和憨牯蠢牯愕牯(愚蠢的人)表达几种,除了小偷有道德问题外,其他就是傻,可见,社会对于男子有一种要求,就是灵敏,因为男子面对外部社会,没有机智的头脑就会应对无方,也就难以承担家族责任,这种负面评价的语汇在于时时反向激励提醒男子成长成熟,我们从这种对于男子的评价看,整个社会对其要求是聪明及其交际能力。而对于女子“嫲”们呢?这就称呼多了,书中记录有近20种,除了与男子相仿的“憨嫲”、“蠢嫲”、“愕嫲”这样表示蠢女人的词汇外,还有的就是对于女性的专有负面称谓,如“壁嫲”特指不会生育的女子。书中解释得很有意思:女子生育就像肥沃的大地,而墙壁寸草不生,用来比喻女子不能生育当然很生动。这里我们便看到,客家社会与整个中国传统社会一样,对于女子生育的社会功能非常看重,因为这是中国人力资源生产的基础,所以不能生育孩子就不能得到正面评价。而“千家嫲”,指嫁了很多男子的女人,再嫁又叫“夜轿嫲”,意思是不能光明正大坐轿出嫁,只能晚上偷偷摸摸坐轿到婆家去。可见烈女不事二夫的观念在客家社会根深蒂固。方言中对于女性的道德要求很高。如女性生活放荡(泻嫲-如水四泻之女)、夜不归宿(野嫲)、搔首弄姿(姣嫲、妖嫲)、多嘴说是非(多啜嫲、唶嫲、学舌嫲)、疯疯癫癫(颠嫲)、好吃(好食嫲)、纠缠不清(结经嫲)等等,都是受到批评的。这是客家社会对于女性的行为要求,大抵是一个规矩的典雅的淑女模式。社会风俗对于女性通过一套语汇进行规范,这便是男女的本分—一种男女有别的社会生活模式。
   而本书描述的喜庆丧葬时令节日一类的内容,古朴动人,但因其内容本身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民俗概念,不作具体阐释。
   方言就这样记录了可观的物质世界与可感的社会生活世界。于是人们将其比喻为文化的博物馆,作为一种民俗形式,它和博物馆一样,是承载式的工具性的民俗形式。
   邱冰珍老师工作在上海,远离了故乡,和前辈一样的怀远,只是内涵已经大大的不同。赣西北的客家怀远声是怀念当年闽粤客家集聚地的方言与风物,而邱老师的怀远则是对于当下赣西北客家的乡音的记录和描述,在这样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里,以一个赤子的心,建起了一座优雅的纸上和数字的方言博物馆——一部以方言为载体的赣西北民俗百科全书,一种民俗文献。跨越时空而流传。
   《我系客家人——客家方言趣谈》可以作为客家文化欣赏之作,也可以作为客家文化研究参考之作,同时,它是赣西北客家人的文化宝藏,是一个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工具。
       
天下客家骨血相亲
——《我系客家人——客家方言趣谈》的民俗事象

          天下客家,不仅言语相通、性情相近、意气相连,而且拥有相同的、个性鲜明的客家民俗风尚。正是这些长期依附于客家人社会生活、行为习惯、生命情感和精神信仰而形成的客家民间文化,使得普天之下的客家人骨血相亲,水乳交融,不可分割。
  历经上千年五次大迁徙后的今天,但凡有太阳、有月亮、有人烟的地方便有客家人,有客家人的地方便有古朴而亲切的客语。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温馨的客语都足以让彼此陌生的客家人一见如故,将对方看作仿佛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家人。客语的向心力、凝聚力之强大,不言而喻。客家一切文化特质中,只有客家方言是客家这个族群所特有的。客家方言不仅是区别客家人与非客家人最直观、最基本的文化元素,而且是客家人自我认同的最重要的内聚纽带。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客家人经常背井离乡,不断迁徙,不得不把祖宗艰辛劳作换来的田地出卖给他人。然而有着强烈寻根、崇正意识的客家人,无论身在何方,都牢记着自己的母语——“祖宗言”,即客家方言、客家话、客语。为了捍卫客语的尊严,1988年12月28日由台湾客家权益促进会和《客家风云》(今《客家》)杂志社联合发起的“还我母语”万人游行请愿运动,震惊台湾乃至世界。在台湾,客家人曾一直处于弱势族群地位,无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都缺乏应有的话语权,致使一些客籍艺人、政要、学者在公众场合羞于说客语,不敢坦诚自己是客家人。此后,台湾客家人相继举行了多次大规模客家运动,取得喜人成果。如今,台湾客家声音开始变得越来越响亮——客家话出现在各个公共领域,并已成为台湾官方语言之一;各种客家研究机构、社团组织林立;客家流行音乐开始迈入主流乐坛;并且成立了客家人复兴客语文化、维护客家权益的政治机构——“行政院客家委员会”。
  1947年,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教授董同龢对成都华阳县凉水井(今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镇双休村)客家方言作了详尽的田野调查和研究,其研究成果《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刊于《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9册)前言描述道:当地客家人聚族而居,自称“广东人”,在茶馆里议事或“赶场”做生意时,他们都用自己的母语“土广东话”。“他们的保守力量很强大,虽然同时都会说普通的四川话以为对外之用,可是一进自己的范围,就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使他们非说自己的话不可。据说他们都有历代相传的祖训,就是‘不要忘掉祖宗的话’。小孩子如在家里说一句普通四川话,便会遭致大人的训斥。”五十八年后,土生土长于成都东山地区洛带镇的客家学者肖平在自己著作《东山客家:走近一个桃花源》中肯定说,“成都客家人自觉地对于族群文化和母语的保存,是他们到目前为止没有被湖广文化所同化的根本原因。成都客家人很巧妙地保存了自己的文化,并且在与周边民系交流时应对自如。”成都客家令我们肃然起敬!
  赣西北铜鼓、修水一带“怀远人”,自闽粤赣边客家大本营播迁到那里时,举步维艰,只能“结棚栖身,种蓝草为业。”因而被称为“棚户”,甚至被当时土著蔑称为“未开化之民”,不准与之通婚,不共书院读书,不准以义宁州户籍参加科举。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当地统治者也实施勒令客家人回原籍政策,严行保甲之法,逐户逐营查驱棚民。赣西北客家先民却不畏强权,在逆境中筚路蓝缕,开山垦田,种蓝、种麻、种稻。经过数代人的拼搏,不仅适者生存,促进了赣西北贫瘠山地的经济发展,而且人丁大增,家族兴旺,迫使统治者不得不另立“怀远都”。与当地其他族群长期斗争、共同生活过程中,被称作“怀远声”的客语,不仅没有被同化、被消灭,反而变得更加典雅、雍容。
  各地客家之所以不怕流血、敢于牺牲捍卫自己的母语,是因为客家人都知道,语言不仅是人们思想交流的工具,更是一切民俗文化的表现符号和重要载体,同时是各种民俗文化赖以保留和传承的最好媒介。邱冰珍老师这部如数家珍一般的《客家方言趣谈》,洋洋数十万言,涵盖了客家称谓、手脚功夫、眼神、厨艺、众生百态、神态、物态、食物、器皿、婚礼、丧葬、植物、山水、鬼怪等三十四大类。其小品文样式的客家方言解读,涉及诸多生动有趣的客家民俗事象(大概占了本书的四分之一的内容),不仅增强了读者对客家文化的认同,还处处体现客家人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敢于开拓、勇于拼搏的优良品质,张扬客家人纯朴睿智、怀国爱乡、精诚团结、不屈不挠的高贵精神。
  比如,孩子诞生要“安名”,父母或祖辈给初生的婴儿“安装”一个饱含深情、寓意深刻的名字。这名字不仅要烙上祖宗姓氏,还有不可替代的“字辈”,且讲究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安名”亦称作“启名”、“起名”或“取名”,源于禅林为新受戒或皈依者初取法名。如唐代马祖道一禅师为丹霞禅师安名“天然”。宋代僧人悟明辑录的《联灯会要》卷十九记载:“师再谒马祖,未参礼便入僧堂,骑却圣僧项而坐,众皆愕然,报马大师,大师入堂见即笑云:‘我子天然。’师跳下作礼云:‘谢师安名!’因名天然。”客家人与其他民系、其他族群一样,还有“安贱名”之俗,即给时运不佳、八字不好、病患不断的孩子,取一个低贱、下贱的小名,认为贱名易养,可以改变孩子一生的厄运。如给女孩安“贱娣”、“贱秀”,给男孩安“贱发”、“贱生”等贱名。
  对于客家人,民俗与生俱来,血液一般在每一个客家人体内涌动。“孾孲子”(婴儿)出世三天后,要“做三朝”庆生;足月了,又得“做满月”,宴请亲朋好友、左右邻舍。若生的是男孩,次年正月“上灯”时节,还要到宗祠挂花灯,给孩子上族谱,祝福添丁。孩子满周岁时“做过周”,让已经开始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孩子“抓周”,将笔、墨、纸、砚、算盘、钱币、书籍、刀尺、针缕、首饰、珍宝、玩具、吃食等物品,摆放于孩子面前,任其抓取,藉此预知孩子一生的前程和性情。过去,客家“妮子”(女孩)到了十五岁及笄之年,需将长发用簪子束起,以示可以“许嫁”。而“裔子”(男孩)到了二十岁就要“加冠”,行冠礼,戴上表示成年的帽子。
  就这样,客家人始自饮食起居、春夏秋冬,乃至士农工商、生老病死,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不仅如此,各种民俗称谓的语言表达也极具个性。以本书第二十一篇《丧葬大礼》“拜大年”为例:
  
拜大年bai53 tai53 ngien13
  人死后第一个春节,从大年初一到初七几日内,亲友向死者的遗像进香,向死者拜年。
  有一首热热闹闹的歌曲叫《拜大年》:大红灯笼挂起来 / 吉祥福字贴起来 / 欢乐锣鼓敲起来 / 喜庆鞭炮放起来 / 拜年拜年拜大年……
  这叫“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这么热闹的拜大年显然不是我这里说的拜大年,我这个“拜大年”,放在“丧葬大礼”章节里,不可能那么喜庆热闹。
  我们的习俗,过年当然也拜年,热热闹闹拜,家家户户走,但不会对着活人说:新年发财,请拜大年哈!
  我们对死人才说拜大年。对活人只说“拜年”,不能随意添字漏字。
  在我们看来,死者为大,他刚刚离开我们,新的一年来了,他的在天之灵可好?在向生者新年祝福的同时,我们先向逝者祭奠。
  所以我说的拜大年,其隆重也甚。大年初一这天,死者灵牌前的香炉早早燃起香烛,烛光闪烁,家里忙忙碌碌准备就绪。一大早第一拨亲友穿戴整齐入门来了。他们一进门,便拱手作揖,将用红纸箍好的香纸交与主人,径直走到香炉前,叩首跪拜,主人在一旁答礼致谢,拱手请起,一直说着“莫至礼”(不要客气)的话,若是长辈有身份者,主人则在一旁陪以小跪。礼毕,燃放鞭炮,寒暄少坐。第二拨又接踵而至,一日半天,裱心纸堆积如山。
  
  世界各地客家人正月里给师长、领导、亲朋、好友祝贺新年,都只说“拜年”,而绝不会说“拜大年”,因为“拜大年”是生者对死者的新年祭拜。祭拜的方式也与其他时节的“祭祖”不同,这里只需要对着死者的灵牌、遗像上香拜祭即可。作为祭品之一的“裱心纸”(纸钱),不能直接拿来焚烧,还得用红纸绑好、箍好。一来死者已入土为安,用红纸奉上香纸,表示对死者九泉之下生活的美好祝福;二来正值新年大喜之际,不让前来祭拜的亲友沾染秽气,红纸不仅辟邪,而且也象征喜气。这样的风俗,不仅让操办“拜大年”的丧家没有治丧的悲哀,礼毕的爆竹声声,也让亲友们喜获一年的好意头。
  孝子、孝孙前往亲友家报丧,客语称作“报死”,闽南语则称作“赶老”。此外,丧家还得给保境安民的“社公”、“社官”(即福德正神、土地爷、土地菩萨)报告死者的消息,请求社公准予出关、出境,护佑死者顺顺利利去往九泉或到达仙境。客语称此俗为“报社”。其他族群似乎未见此俗。
  治丧期间焚化给死者的冥钱、冥屋等祭品以及死者生前所用衣物,闽南人、潮汕人称作“送草”、“送脚尾”,客家人称作“化财”。
  死者入土为安后,接连三个黄昏傍晚,子女都必须到死者坟前点一根香,名曰“送灯”、“送火种”。河洛人也要在死者下葬后第一天、第二天、第七天上山巡视新坟,看看死者是否确已入土为安。巡山时,死者家属仍披麻戴孝,秉烛焚香,上供跪拜,以示尽孝。
  与其他族群一样,客家人非常尊崇儒家传统的“孝”文化,“做七”民俗即为其一。民间认为亡灵在第七天一定要回到生前的居住地,对子孙做最后一次探视。亡灵由阴间鬼差带回家的时辰,家人都要出门回避,以免家中阳气太盛,亡灵不敢回家,俗称“回煞”。亡灵再次离去后,子孙还要“做头七”,为死者烧一次纸钱,并献上丰盛的祭品。此后每七天烧香一次,直到七七完毕。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一书中阐述:“吾粤丧礼,亡之七日一祭,至七七而终。或谓七者火之数,火主化。故小儿生而七日一变。逢七而祭,所以合变化之数也。予谓人生四十九日而魄全,其死四十九日而魄散。始死之七日,冀其一阳来复也,祭来复之期,以生者之精诚,召死者之神爽。七七四十九日不复也,则不复矣。”“做七”亦称“斋七”、“理七”、“烧七”、“作七”等,从“头七”起即设立灵座,供木主,每日哭拜,早晚供祭,每隔七日作一次佛事,设斋祭奠,依次至“七七”四十九日除灵止。此乃汉民族及各少数民族共同的丧葬习俗,至今在全国各地流行。由此可见,客家文化实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华夏文化中独特而又不可多得的瑰宝。千百年以来,客家人极力地保留着自己独具魅力的客家方言,使客家文化既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又与时俱进地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客家民俗文化。
  客家民俗作为客家族群共同的行为模式,不仅具有历史的传统性,更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一般认为,人们对事物的命名是随意的、偶然的,比如猴子也可叫做马骝,老虎也可叫做大猫,乌鸦也成叫做黑凤凰。道法自然,讲究天地人和的客家人,却更愿意将万事万物视作自己生命世界的一部分,因而多以人名或拟人化称谓命名身边的事物。如蝴蝶叫做“洋翼子”、蜻蜓叫做“塘尾子”、禾花雀叫做“禾毕子”、八哥鸟叫做“乌子哥”或“乌了哥”、鹞嫲(老鹰)、螳螂叫做“猴哥”、蝈蝈叫做“火三娘”、蚯蚓叫做“蝖公”、蝼蛄叫做“土狗子”、蜥蜴叫做“狗嫲蛇”、公牛叫做“牛牯”、母猪叫做“猪嫲”、未被阉割的小公鸡叫做“鸡公子”等等。一旦约定俗成,世世代代的客家人就秉持传统,不忘“祖宗言”。这不仅是对母语的热爱,更是对客家民俗的尊重和崇敬。
  客家方言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民俗事象。《我系客家人——客家方言趣谈》所涉及客家民俗,包括饮食、岁时、生产、生命、社交、游艺、礼仪、禁忌、信仰等各个方面。一些客家方言本身就概括指称或具体陈述某种民俗事象,如“牵新人”,也叫牵轿,由伴娘(有福气的一婚妇女)左手挽着新娘的右手下轿,一路牵引新娘到大厅拜堂。又如“招郎”,即招上门女婿,所生子女一般随母姓;“看妹子”,指男方到女方家中相亲,正式启动婚姻程序。
  有些客家方言词汇则旁涉、夹带某种民俗事象。如“学打”,本意为学习武打,这里蕴含着客家人传统的尚武风俗。在客家方言中,“打”即武术、功夫的代名词。旧时,客家人崇尚文武并举,文则致仕治国,武则保家卫国,故俗谚云:“书爱读,打爱练,老婆唔讨还更现。”又如“夜轿嫲”,属客家俗语中的詈骂语,用来咒骂、侮辱再婚的女人。过去,客家女子除非丈夫死去,否则不会轻易改嫁。这种女子再婚通常不准再从娘家出嫁,而只能从原来夫家自己将自己嫁出去。客家妹子出嫁的时辰,通常是早晨。而再婚女子出嫁,则要求新夫家必须晚上悄悄地(不得敲锣打鼓、吹唢呐)去接“新娘”,并且不得走正大门,而走后门出去,坐的轿子也不准用大红花轿,而是普通轿子加盖黑布或蓝布,以此作为对再婚女子的羞辱。再如“天聋地哑”,原意指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帝君的两个侍童,一个掌管文人禄运薄册,一个手持文昌大印,寓意为“能知者不能言,能言者不能知。”在客家方言中,“天聋地哑”形容小孩世事不知,天真幼稚。客家人说到“天聋地哑”一词,往往自然联想到“天聋地哑日”,即每年正月二十日,也称作“天穿节”。是日,客家男子纷纷将牛犊牵往田间,教牛犊耕作。将栓牛用的棕绳、驱牛用的竹楇放到社公庙前,燃香秉烛,祈求土地老爷保佑牛犊一教就会。客家旧俗,天穿日除“教牛”外,各行各业都要停止工作一天。因为是日“天穿地漏”,一切劳作都是白费。客家民间认为天穿日天穿洞了,不管你做什么都不会赚钱,就是赚了钱也会从“天洞”漏掉。故俗谚云:“天穿冇嫽苦到死”、“天穿冇嫽做到死”。天穿日,“上广东”、“过汀州”、“过番”外出务工的客家人,必然不择此日出行。清光绪元年《瑞金县志》载:“(元夕)后五日,名天穿节,妇女作米糕、糖食祀天,曰‘补天穿’。”天穿日一大早,客家妇女纷纷将蒜头挂在门框,寓意辟邪,然后用糯米做“麻糍”,加针线其上,秉烛焚香祭天,俗称“补天穿”。
  还有一些客家方言本身并不直接陈述民俗事象,但其内容与客家民众生活紧密相关,反映出客家人的世俗生活面貌、价值观念等。以本书“八仙”为例:
        八仙 bad1 sien24
  棺葬抬棺材的八个人。又尊称为八大金刚。
  出丧的时候,走在棺材前头的是端灵牌的人,多半是儿子或孙子,紧跟在后头的是八个相对结实粗壮的汉子,头箍白巾,抬着沉沉的棺材,一步一步,稳稳当当;后面是哭棺送葬的人。这八个抬棺材的人,雅称八仙。
  他们的任务是挖墓穴,抬棺材,封墓穴。
  家里死人了,孝子看好地,杀鸡祭过土地神,孝子先挖三下,锄头往脑后一扔,便正式拜八仙,拜过之后,他们就成仙了。接下来就做仙人的事情,开始挖墓穴。
  出殡时,他们前后各四人,一根龙杠四根棍抬起棺材。丧事期间他们一直作为上上客,每顿饭后一条毛巾,一包烟,丧事过后,大红包。
  他们不仅出力气,也超度亡人,超度仙逝的人,尊称为“仙”。
  
  又如“灶君娘娘”、“灶君太太”。客家地区的灶神一般为女性,或既有男灶神(灶君、灶公),也有女灶神。民间传说年年腊月二十四日即“小年”日,灶君娘娘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一家人一年的大事小事。如果平时对灶君娘娘不加奉祀,甚至大不敬,则灶君娘娘难免趁机打小报告,尽说一家人的坏事、丑事、歪事,因而让人们遭到报应。因此,在客语中,灶君娘娘就成了小气女人的代名词,与“小气嫲”、“小气鬼”同义。
  类似涉及客家民俗描述的语汇不胜枚举。读完此书,宛如在赣西北的客家村落美美地生活了半辈子,其带着泥土气息的淳朴古风迎面扑来。
  中国社会正值一个大的转型期,影响数以亿计客家人的社会传统意识、文化积淀和生活习俗,将成为权力或政令控制之外的一种潜在力量。此外,越来越多的客家民俗透过多种渠道展现风采,为世人所知,成为当地客家重要的旅游资源,吸引八方来客,振兴客家经济。如赣南宁都县石上镇客家的“割鸡”,闽西连城县罗坊镇的“走古事”、姑田镇的“游大龙”,粤东北梅州市丰顺县的“埔寨火龙”,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的“水龙节”,东莞市樟木头镇的“麒麟舞”,等等。公元前776年左右,古希腊人盛行每四年一次祭祀宙斯,在奥林匹亚山举办竞技大会。这一古老民俗历经两千八百年的风雨,现已成为全球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并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关爱的当代文化瑰宝。这为世人如何发挥民俗文化资源的经济效益、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树立了典范。希望中国民俗学界对中华民俗的现实作用、民俗传承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系统的研究。
  最后,热切期盼有更多像邱冰珍老师一样的客家阿哥、客家妹,将自己的母语、生活经验、乡风乡俗忠实记录下来,以实际行动对客家文化加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袁贤民,于河源
2013-11-19
       
用方言建筑一座文化博物馆
——《我系客家人——客家方言趣谈》创作谈
                           邱冰珍

写作缘起
  《我系客家人——客家方言趣谈》一书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很多读者翻开书来反馈给我的是“震撼”、“惊讶”、“不可思议”、“超出想象”、“打破”、“开创”、“感动”、“泪光”……我很感激,很温暖,也报之以“泪光”。
  我出生于赣西北铜鼓县。铜鼓是一个纯客家县,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人讲客语。自然,客语就是我的母语,作为祖祖辈辈的集体记忆刻写在我这个肉体生命之上。
  与其它客语区不同,铜鼓以及周边邻县的客语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怀远声”。
  怀远声的“怀远”得名于“怀远都”。赣西北原本并无客家人,清朝年间,赣西北地区还属于宁州地区。因为垦殖的需要,朝廷曾鼓励移民垦殖宁州。于是,一批来自于闽西、粤东的客家先祖冒着风险,抱着希望,千里迢迢来到这块陌生的土地垦殖。他们在这里成家立业,繁衍生息,力量逐渐壮大,但却不能加入当地户籍,科举乡试也受到限制。为了拓展生存空间,客家先祖进行过为捍卫自身群体利益的斗争,最终,朝廷协调安抚,给这些客民另立户籍取名怀远都,以区别于宁州本土民的户籍,从此迁徙至此的客家人被称作怀远人,怀远人的身份就这样确定下来。在长期与当地其他族群的共同生活中,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也就逐渐被称为“怀远声”。
  但像多数方言的命运一样,除了研究客家方言的专家教授,百分之九十几操客语的人只会说客语,不会写客语,不知道它的本字,不能记录他的发音,客语只是代代相传的口语。
  同时因为普通话的深入推广,更因客家外出打工就业,年轻一代客家人讲述客家话日少,这种富有个性的乡音已然面临危机。加上当下城市化建设,也正在冲击和破坏乡土语言,同时遭受冲击破坏的还有乡土精神,有很多宝贵的东西,传统的东西,甚是几千年的美德,也在离我们渐行渐远,那恐怕是维系我们生命的氧吧,她亟需要我们去抢救,去拯救。
  1988年12月28日,在台湾,客家人发起了“还我母语”的游行请愿运动,运动的口号是:“还我客家话!”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是客家人的祖训。在“还我母语运动”的感召下,许多客家有识之士、客家优秀儿女为捍卫母语已开始积极自觉的行动。
  有一种来自于最基层、最民间的表现,很多客家朋友在网上写客语,极力地想用客语交流,甚至还出现过很多客家话“考级”题目。
  然而话一落笔就一阵悲凉,因为在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看来,客语没有文字,只好用普通话的同音字替代。尽管用同音字替代,至少是语音的记录和保留,但可以想象,这必将造成语言上的混乱,其负面作用有可能成为破坏母语的又一大杀手。
  记得在2012年春节过后,笔者与朋友们闲坐,漫谈间聊起客家文化,说到客家词语,觉得这些词语很有来头和深意,值得深究。
  一件事情的开端,有时就在于一个契机,一根导火索,引燃开,会把长时间储存的能量狂轰滥炸炸开来。这次的闲坐闲聊,就是一根导火索。
  我可不可以在这方面做点事情呢?客家文化与语言的研究已经有些年头,专家教授呕心沥血,已经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只是这些科研成果多局限于学术圈内,操一口客语的客家人多数无缘接触。
  我可不可以利用自己先天的客家人身份,以及学中文的底子和自己常年教授语言的便利,研读这些成果,最大限度地恢复客语的本来面目?然后把书面的客语推到广大客家朋友身边,以及非客家朋友面前,告诉朋友们:喏,这就是我们天天讲的客语,它们原来是这样写的,原来是这么从古到今用过来,原来这么古朴、智慧,原来蕴含着这么丰富的内涵,这么多美丽的故事。
  在这样的内外力驱动下,这本书的写作开始了。
二、写作构想
  在上述的写作缘起中已经说到,这本书的使命有二,一是出于抢救,二是面向大众。抢救的不只是语言,还有我们的很多传统美德,是生命的钙质部分。面向大众,决定了它的通俗,决定其形式内容必须为大众喜闻乐见。
  这样的使命,就使得本书不能是一本纯语言材料著作,不能是传统概念上的语言工具书。而且,我们学界已经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比如集众人之力的《客家话通用词典》。它也不能同于其他客家文化的研究著作,客家文化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可观。同时,它更不能同于一些回忆性的乡土散文,乡土散文传达的是情意,不能从科学知识上满足认知上的求知。
  它必须是大家的结合,必须有一种新体例,必须雅俗共赏,必须是一条从学术到民间、又能从民间走往学术的通道。
  它既要让客家朋友乃至非客家朋友认识客语,书写客语,把学界客语的考证成果推广开来,又要让读者朋友在认识接触客语的同时,了解客家文化,了解客家的人文精神,对客家文化致以崇高的敬意。
  写作意图一旦明确下来,其实一本书的灵魂气脉就明确了。接下来,它只需要借助一种端庄的言语姿态走出来,走出来的时候,尽量做到优雅一些。
  我开始收集词语。在收集、选择词语时,我尽量避免选择时的随意性,更多考虑词条在各客语区的实际运用,将词条的高频与特色相结合,以记录客家人民情风土的特征性词语为多。
  然后,我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每一个词语,抓住每一个孩子的特质与个性,审度每一个孩子体内的灵魂气度以及孩子本身的故事,把它们分门别类排队展开,为他们每人量身定制一个舞台,扶他们一一上台,向读者观众展示他们的故事以及内心世界。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释义的方法,我有意识地将释义与以往所有工具书的释义区别开来。完全采用散文笔法,赋予词目袖珍小品形式,深入浅出,探求词语本源、发展以及当下的运用。让读者每读一个词条,就相当于读一篇小品文。当中有意穿插一些小故事,为我个人生活所经历,有浓烈的时代性、乡土味,其用心在于展示客家地区的风土人情、民俗心理及人文精神。
  有些词语着眼于探求词语的本源,着眼于文字象形、造字本义以及组词特点的分析,目的在于介绍这些客家词语的理据与辞趣。让客家朋友以及热爱客家文化的朋友,在品玩客语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客家语言的魅力——简洁、洗练、形象、生动、活泼、幽默、古朴、典雅,充满智慧,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方言词语给人的印象往往陌生而奇异。有些字认识又不认识,好像在古文里见过,又好像从不曾接触。本书列举出来的很多客家词语其实是古语词,在普通话里早已销声匿迹,但却完好鲜活地活跃于客家话的日常生活中,看起来稍带土气,深究起来源远流长,而且深邃讲究,真是人们所说的古汉语活化石,古老灿烂。
  我想奉献给读者的是,既有知识求知上的满足,又能与我有精神情感上的共鸣共振。让读者好像拿到一本辞书,但实际上是一部文化大散文。将知识性,社会性、文学趣味性融为一炉,情含于中,言近旨远,直向一个颇有用心的精神指归。一个场景,一个故事,一段经历,一则小品,把读者带进语言与民俗、词趣与风土、理据与情感交相辉映的奇异地带,带领读者欣赏这个地带的旖旎风光。
  这样,我既是一个导游,也是一个建筑工人,我在有意识地建筑一幢房子。这房子以客语的书写拼读为砖瓦材料,以客语的文化解读为钢筋材质,以客语的内容归类为结构分布。华东师范大学民俗研究所所长田兆云教授把它称之为怀远人的文化博物馆。如果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个建筑作品成为一座文化博物馆,这正是一个建筑工人的梦想,梦想成真,欣慰。
三、建筑成品面面观
§ 词语个体——优美古朴的风韵
  在这幢被我精心营建的房屋建筑中,最为醒目的是构建这座房屋的砖石材料——客家词语。这里简要介绍这种砖石的材质特点。
  语言承载文化,但其本身又是文化的体现。方言一直被看做是文化博物馆,被看作是一种民俗的表现形式。田兆云教授在该书序言中说:“……民俗方言就是这样一种类型的东西,它是各种民俗的承载形式,是陈列室储物柜性质的东西,它本身就是民俗,但还要承担其他民俗的传承,及其文化价值实现的功能。仿佛是炮架,运兵车,是帮助其他武器进攻的,但它本身也是武器。”
  客家方言,中国七大方言之一。是现代汉语的重要地域分支,其优美古朴的风韵,滋润、浸淫了一代又一代族民。她的形成起源于客家人的大迁徙——为了躲避战乱,我们客家祖先,离开了最早的中原故土,一次一次迁徙他乡,最终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扎根,形成了客家话。这是中原祖先在南方留下的宝贵语言遗产,文化遗产。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说,客家话是唐朝的普通话,是古时候的雅语,是古汉语的活化石,因为客家话是最早中原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而中原,则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基地,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我试举例说明。
  我们中国人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大特点是,中国人谦虚,明明把自己最好的东西送给了别人,也要说不好意思,不成敬意,说是芹献,丰盛的饭菜说是薄酒,很“羞人”。而“羞”却是“馐”的本意,是进献的美味食品。后来,才把害臊难为情的“羞”与“珍馐”区别开来。从起因看“害羞”源自于“害馐”。
  客家话有一个普通话中没有的词语,叫“饤人”,意思就是“羞人”。在古汉语中,“饤”与“馐”同义。饤,献出来陈设摆样的食品。陈设摆样的食品应该是美味,是上等食物。但是基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越是被展示出来,越是觉得难为情,越是觉得不好意思,客家话称此十分“饤人”。“饤人”与“羞人”兄弟姐妹关系,普通话保留了“羞人”一说,“饤人”仅仅保留在客语里。很羞人的时候,客语说:真饤人。
  此例,说明的是,“饤人”,和“羞人”一样,都能体现中国人文化心理。
  再说一个客家话的特征性词语——荷担。
  “荷”,今天,我们用它的意思是作名词的植物“荷”与作动词用的“荷枪实弹”、“荷重”这两个意思,读音也分别对应着两个不同的读音。而作动词的“荷”其实为古语词在现代汉语中的遗留。
  但是客家话仍然说挑担为“荷担”,读音也仍然保留古音“kāi”,可见客家话的古雅。
  说到古雅,客家话有一个很雅的词,居然称乞丐为“教化”,而非“叫化”。怎么回事呢?我在书中这样趣说这个词语:
【教化gao53 fa53
  对乞丐的委婉称呼。
  首先正音。普通话口语称乞丐为“叫化”,怎么到了客家人这里写作“教化”?实际上普通话口语称乞丐也称“教化”。但是,北方话“教”和“叫”同音,再说老百姓对于“教化”敬而仰之,怎么也想不到用这么好的称呼去称呼乞丐,于是“教化”就混为“叫化”了。然而客语没有混叫,因为“叫”和“教”在客语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读音。教,读作“gao53”,叫,读作“jiao53”,而客语称乞丐为“gao53化”而不是“jiao53化”。由于发音的关系,客语称呼乞丐为“教化”保留完好。
  那乞丐怎么会尊称到“教化”的程度?
  教化,一个说多美好就有多美好的词。古代,我们祖先用诗、文、礼、乐教化天下,使百姓不野蛮,不蒙昧。这是教化最早的用法,应该与乞丐无关。
  称乞丐为“教化”,并不是上古意义,至少不是上古所指的教化方式。它与苦行僧的出现相关。苦行僧的苦行不只是修行自己,同时也想教化天下。《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有心凭机以呻吟,无力丈梨而教化。”可见,教化是僧人的职责使命。
  他们以兴奋人际为使命,施舍由人,独行天地间,很超脱。用身体力行觉悟世人:人的要求不要很多,一口气,一口饭,一口水,一张床,足矣。一个默契的眼神,足以一世珍藏。
百样生理百样难,唯有讨食最清闲。
他的教是佛教,他的化是看透了。他们用生命的苦行,唤醒人心最软。教化者,也是觉悟者。是一种傲然的生命姿态,有它价值的存在。
但世人对待这种教化,肯定存在着隔阂。然而又不敢怠慢,既爱又怕。如果无欲则舍弃了生之动力,人间,本就称作“欲界”。
结果,百姓没有被教化,苦行僧化缘乞讨的生活,让世人对那些讨饭的人多了一个委婉的称呼:教化。既雅又谑,亦庄亦谐。】
  可见,“教化”这个称呼保留了最早佛家文化对汉文化的影响,是佛教文化活跃于汉文化时留下的烙印,在客家词语里体现出来。
  人类文明至今,提倡生命的平等,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客家话有一套语汇很能反映这种先进的意识形态。
  比如,客家人称公狗、公牛、公猪、公羊分别称作狗牯、牛牯、猪牯、羊牯,而男性的名字后面也常加“牯”作后缀,被称作“强牯”,“铁牯”,“云牯”,“运牯”,所有男孩子的名字后都可以加一个“牯”,那些一身蛮劲智力较弱的则被称作“蠢牯”、“愕牯”、“憨牯”,做贼的被称作“贼牯”,可是石头是“石头牯”,“水”也可以被叫做“水牯”。
  客家词语“嫲”,指代阴性、雌性、具有生育之能的母性动物,除了“鹰”不分雌雄被称作“鹞嫲”外,其他的不管人还是动物,只要雌性的都叫做“嫲”,以致磨刀石也叫“刀石嫲”,舀水的勺叫做“勺嫲”。
  而称呼女人为“嫲”的称谓,该书中的记录近20种。对这种称谓的分析,田兆云教授在序言中写道:
  “……除了与男子相仿的“憨嫲”、“蠢嫲”、“愕嫲”这样表示蠢女人的词汇外,还有的就是对于女性的专有负面称谓,如“壁嫲”特指不会生育的女子。书中解释得很有意思:女子生育就像肥沃的大地,而墙壁寸草不生,用来比喻女子不能生育当然很生动。这里我们便看到,客家社会与整个中国传统社会一样,对于女子生育的社会功能非常看重,因为这是中国人力资源生产的基础,所以不能生育孩子就不能得到正面评价。而“千家嫲”,指嫁了很多男子的女人,再嫁又叫“夜轿嫲”,意思是不能光明正大坐轿出嫁,只能晚上偷偷摸摸坐轿到婆家去。可见烈女不事二夫的观念在客家社会根深蒂固。方言中对于女性的道德要求很高。如女性生活放荡(泻嫲-如水四泻之女)、夜不归宿(野嫲)、搔首弄姿(姣嫲、妖嫲)、多嘴说是非(多啜嫲、唶嫲、学舌嫲)、疯疯癫癫(颠嫲)、好吃(好食嫲)、纠缠不清(结经嫲)等等,都是受到批评的。这是客家社会对于女性的行为要求,大抵是一个规矩的典雅的淑女模式。社会风俗对于女性通过一套语汇进行规范,这便是男女的本分—一种男女有别的社会生活模式。”
  举例不一而足。可以这么说,每一个客家词语,都是一块文化宝石,一块文化金砖。
  
§ 词语分类——一一个文化框架
  这座建筑的布局结构——客语内容的分类实际上已然成为一个文化的构架。这个构架框定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出一个民系全部的社会生活,田教授说这是一个民系的百科全书。
  这一点,目录可见一斑。全书一共分为34章,包括各种人物和事物的称谓,身体动作,心理意识,家务女红,岁时生产,饮食建筑,生活生态,社交游艺,红白喜事,谦恭礼仪,麻辣咒语、田野山水,植物动物,美丽天文、神奇鬼怪,禁忌信仰等各方面,应有尽有。
  比重最大的是动词,它们不仅体现了古汉语的博大精深,造字用词的讲究与深邃,更是反映客家人在表达自己的时候精准精确,智慧幽默。
  不用说,女红一类的词,我们可想象出客家女子在家缝缝补补,穿针引线,挑花绣朵的情景;厨艺饮食,可以想见表现客家人的饮食文化;岁时生产可以想见的不仅是农耕社会客家人的农作场景,同时也能想见农耕社会下的绿色农业,怎样令人怀念与憧憬。
  一个时间名称,不是一般的时间概念,不是一个时刻钟点,它折射出来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折射出来的是人对季节交替与日月运转、春暖秋凉的认识,是农业社会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中国最典型的岁时文化。
  一个植物名称,既体现客家人对这植物的认识理解,也体现客家人与这植物的情感关系。比如,山上常见的一种蔓延生长的被客家人称作“蓾萁”的野生植物,该书的解说不只是这种植物的生长属性、生长环境、形态外貌,还叙述了客家人与这种植物相依存的关系,它为生活、生产所需,斫砍蓾萁成为当年客家女子的必修功课。又比如野生含羞草,客家人称它做“动花”。这草薄薄的,绒绒的,细细软软的,很娇嫩。客家人觉得这不是通常的草,是一抹绿花。而且,这花碰不得,轻轻碰一下就会缩起来,叫动花。但是客家人不喜欢娇气,不喜欢小气,对这种动都动不得的花,没有多少好感。客家女孩子很少娇气小气,必须和男孩子一样习武,下田干活,挑粪桶尿桶,上山打柴,回到家还做饭带孩子。于是客家人对那种很娇气的、很小气的人,称作“动花”。客语斥责道:动花,话都话唔得,咁小气。一副完全指责、贬斥的口气。
  一个动物名称,表现出的也是客家人对这种动物的情感态度。飞蛾,客家人称它做“白翼子”,翼,翅膀。客家人对这种轻盈展翅的小动物十分好奇,这东西几乎没有身子,仅仅一双白翅膀,那就叫它“白翼”吧,于是客家人就亲切地唤它“白翼子”。当然,岂止“白翼”,还有黄翼呢,还有很多漂亮的“花翼”呢。于是客家人将清一色的黄或清一色的白统称为“白翼子”,而将其他“花翼”称呼为“洋翼子”。洋,花色。那五颜六色的蝴蝶,被称为“洋翼子”,缤纷绚烂。用最醒目打眼的色貌命名,如同我们称呼一个人为高子,矮子,胖子,瘦子等等。名称非常浪漫、活泼富有情趣。
  天文、地理这一支上的名词术语,固然也不是天文学、地理学概念。比如客家话中的“排”,一个地理方位名称,指山仑之两侧、水边山坡上狭长地带。但书中不仅写了它的具体位置,交通意义,更写出了它在客家人生活中的情感寄托,是客家人的生活家园和精神家园,江西兴国客家山歌《打只山歌过横排》,歌词朴素,旋律优美,被广为传唱。
  而被看作是客家人文化标签的童谣《月光光》,则在天文名称“月光”中大书特书。
  也就是说,此书用一块块的文化宝石、文化金砖,按照一定的时空或者用途进行布局,砌成了一幢楼房,四面的墙和里里外外的墙,都是一扇一扇的文化墙,书写的是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但同时又有一个共同的指向。
        § 词语承载——风土风俗风情。
  言以载道,最后说说语言作为载体,客家词语装载的自然是客家人的民情民俗及其思想观念。该书的词语承载了大量的民俗内容,牵涉到大量的民俗事像。这些内容,不只集中于婚嫁喜庆、丧葬大礼,占卜敬神的民俗词语章节中,它们也散见于全书各章节。
比如人物称谓 “八仙”一词,表现了客家人治丧土葬时的习俗礼仪及其场景;起居生活中“食茶烟”一词,反映一定社会阶段下的饮食、劳作以及男女的分工合作、男尊女卑等诸多信息;而另一个表示待客方式的词“扛烟”,表现的不只是待客礼仪上的虔诚,也是小农经济下男人之间的交际交往。
  一个器物名称“锡壶”,竟然扯出一个很好玩的民俗:男方到女方家报喜生了孩子,按客家风俗需送一壶酒,酒壶嘴上塞一个表性别的红纸团。这个红纸团很有意思,当纸团仅是一个直硬硬的条状物的时候,表明生了男孩;当这个纸团外圈被剪成花絮的时候,女方家里不需问,知道生了女孩。所以报喜的人来,人们眼睛首先望过去的是锡酒壶的壶嘴,而不是张口问:“男孩?女孩?”
  而那些本身就是民俗词语的词语,则让读者看旧电影一样,其人其事其情其景如在眼前。看妹子,踩家舍,牵新人,矑月,转门……演绎了客家人的千年婚俗;看地,报社,绕棺,行祭,点主,还山,送火种,捡坟……演绎了客家人的丧事大礼;出菩萨,打时,画符,挂花纸,喊惊,祝赞……神神鬼鬼迎面扑来,道士尽其法术之能事。
如同各地的旅游景点都想极力开发当地的民俗资源打造自己的品牌个性一样,本书的民俗章节是这条旖旎地带中的华章。
  民俗专家袁贤民先生在序言中以该书第二十一篇《丧葬大礼》“拜大年”为举例:
【拜大年bai53 tai53 ngien13
  人死后第一个春节,从大年初一到初七几日内,亲友向死者的遗像进香,向死者拜年。
  有一首热热闹闹的歌曲叫《拜大年》:大红灯笼挂起来 / 吉祥福字贴起来 / 欢乐锣鼓敲起来 / 喜庆鞭炮放起来 / 拜年拜年拜大年……
  这叫“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这么热闹的拜大年显然不是我这里说的拜大年,我这个“拜大年”,放在“丧葬大礼”章节里,不可能那么喜庆热闹。
  我们的习俗,过年当然也拜年,热热闹闹拜,家家户户走,但不会对着活人说:新年发财,请拜大年哈!
  我们对死人才说拜大年。对活人只说“拜年”,不能随意添字漏字。
  在我们看来,死者为大,他刚刚离开我们,新的一年来了,他的在天之灵可好?在向生者新年祝福的同时,我们先向逝者祭奠。
  所以我说的拜大年,其隆重也甚。大年初一这天,死者灵牌前的香炉早早燃起香烛,烛光闪烁,家里忙忙碌碌准备就绪。一大早第一拨亲友穿戴整齐入门来了。他们一进门,便拱手作揖,将用红纸箍好的香纸交与主人,径直走到香炉前,叩首跪拜,主人在一旁答礼致谢,拱手请起,一直说着“莫至礼”(不要客气)的话,若是长辈有身份者,主人则在一旁陪以小跪。礼毕,燃放鞭炮,寒暄少坐。第二拨又接踵而至,一日半天,裱心纸堆积如山。】
  袁贤民先生为此写道:“世界各地客家人正月里给师长、领导、亲朋、好友祝贺新年,都只说“拜年”,而绝不会说“拜大年”,因为“拜大年”是生者对死者的新年祭拜。祭拜的方式也与其他时节的“祭祖”不同,这里只需要对着死者的灵牌、遗像上香拜祭即可。作为祭品之一的“裱心纸”(纸钱),不能直接拿来焚烧,还得用红纸绑好、箍好。一来死者已入土为安,用红纸奉上香纸,表示对死者九泉之下生活的美好祝福;二来正值新年大喜之际,不让前来祭拜的亲友沾染秽气,红纸不仅辟邪,而且也象征喜气。这样的风俗,不仅让操办“拜大年”的丧家没有治丧的悲哀,礼毕的爆竹声声,也让亲友们喜获一年的好意头。”
   想补充一句的是,所有的民俗词语,都是先以汉字出条,再用拼音方案注音,并以词典方式对民俗内容进行解说,接下来对民俗细节进行场景描述,最后有的还会用我个性化的经历、故事来抒情说理。直观如画。
四、结语
  全书共一千三百来个词语。作为客家后代,我出于一份天然的情感,受命于客家精神,忠实地记录下这个方言岛上的客家乡音,客家乡情,极力想尽自己所能勾勒一幅我们客家人的清明上河图,为客家本土文化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让我们优美的客家话代代传承,让我们客家文化弘扬光大。
  一种母语就是一个语言集团,她是联系传统的载体,也是预示未来的强大力量。这或许就是语言的生命哲学。“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这是我们客家人的祖训,是一个族民对自己母语的敬畏和忠诚。
  时势所迫,如同田兆云教授阅读书中物质类词语后,在序言中的感言:
  “当城镇化的大潮涌起的时候,不仅围屋类的客家建筑淡出人们的生活,仅仅成为旅游的景观,就是这样的半门形态的建筑也将消失,客家人靠什么维系其千年的传统呢?这时,我们就会认识到一部方言著作是何等的重要,它要承载族群的记忆,将传统的知识体系记录下来,并推动其传承。”
  但愿这本书,能在这样的时势背景下,成为一段小路的导引,笔者将开怀安心。
最后,本书用字和记音得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长期从事客家文化研究的严修鸿教授的鼎力相助,对本书的写作他热情地给予全程的学术指导;最后又由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主任胡松柏教授审阅全书稿,他为本书的最后修订提出了若干有益的指导。他们的热心帮助与劳动付出使得本书建立在一个扎实的坚实的可信的学术基础之上。笔者因此心下踏实,在此我想不仅以我作者的身份,也想代表广大读者朋友们向他们的辛苦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4年4月清明上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系客家人——客家方言趣谈(邱冰珍)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