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6-12-3 08:41:50

黎林生:客家文化的守望者

http://www.kejiatong.com/source/plugin/csdn123_news/img/201612/03/6ae6ab2c85af0065481c7ee455f85009.jpg
在“老柴蔸”工作室,黎林生(中)和大余客家山歌爱好者在一起交流。
在大余,“老柴蔸”的名声很响亮,其创作的采茶戏《村长家的姑娘们》曾代表江西省在中国剧院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献演,是二级演奏员……人们对他的作品耳熟能详,但熟悉“老柴蔸”本人黎林生的却不多。
“老柴蔸”,是客家方言里的一个词语,意为老树根。“我愿是客家文化大观园里的一棵‘老柴蔸’,为她一直守候。因为我坚信,古老的南安客家传统文化,一定会重新绽放新芽、开枝发叶。”为了护住大余客家文化的根,黎林生默默坚守了30多年。
400多年前,明代伟大的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以古南安府衙后花园(在今大余县城)为背景,以大余民间流传一千多年的“女魂恋人”的传说为素材和原型,创作出享誉世界的《牡丹亭》。近年来,作为一座文化富矿,牡丹亭给大余县的文艺创作带来了无尽源泉。
早在1991年,黎林生和裴绍行、周小庆、周水生等本土文艺工作者就根据《牡丹亭还魂记》中第二出“游园惊梦”编排了折子戏,在首届梅关古驿道赏梅节文艺展演大放异彩。曾身临展演现场的一位大余市民告诉笔者,当时能容纳一千多人的工人文化宫被挤得水泄不通,有不少观众是专程从外省赶过来的。
黎林生深知,大余作为“牡丹亭故乡”,仅仅一折“游园惊梦”折子戏,远远不能吸收和继承《牡丹亭》的文化精髓。但受当时的专业人员和艺术设备条件的限制,一台完整的《牡丹亭还魂记》成为黎林生沉积二十多年的心结。
2012年,渐感时机成熟,大余县正式把原乡版《牡丹亭还魂记》的创作提上了日程,时任大余县牡丹亭演艺公司董事长的黎林生欣然接受了重任。原乡版《牡丹亭还魂记》融合客家文化元素,以客家采茶戏的艺术表演形式,借助现代声、光、美技术,情景再现这段“一往情深,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动人爱情故事。这个消息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十多位原采茶剧团退休和外调的老艺人向黎林生主动请缨,都希望能为这多年的共同梦想尽一分力。大余城乡观众也对原乡版《牡丹亭还魂记》翘首以盼。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紧张编排和打磨,2013年8月,改编创作的7场大型原乡版《魂牵梦绕牡丹亭》在大余县文化中心成功上演,演出水平和艺术效果得到了省、市专家和大余观众的一致好评。同年9月,该剧被选参加江西省第五届艺术节暨玉茗花戏剧节的调演,在江西省的最高艺术殿堂一举夺得玉茗花优秀剧目奖。
黎林生的牡丹亭情怀,终于有了寄托,而这朵艺术之花,已在大余璀璨绽放。
黎林生走到那里,童谣和山歌就飘到那里,有很多人问过黎林生,为什么肚子里有这么多客家童谣、山歌?黎林生微微一笑,答道:“日积月累才能酿成美酒。”黎林生自小就痴迷客家童谣、山歌,30多年立足本土、送戏下乡到田头地角的工作之余,他有心接触了该县各地老山歌手,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原生态客家童谣和山歌。
原乡版《魂牵梦绕牡丹亭》剧目获得成功后,黎林生选择退居二线,因为有一个迫切的工作,已经由不得他再等待。原来,他有一次受邀参加吉村镇佑源村山歌大赛时,发现几位客家老山歌手。来年他再次来到佑源村时,有两位因年老和疾病辞世了,他们肚子里的大量山歌因此没有收集整理到,这成了黎林生心中永远的遗憾。
会唱山歌的老艺人越来越少,愿意学山歌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靠口口相传的大余客家山歌,鲜有文字记载,濒临消亡。从此,黎林生逐渐淡出了舞台,大余农村的田头地角、屋场村落,却多了一个游走的采风者。
“嫁到郭屋坝,又有糖,又有蔗,蔗牯子满河坝,花生瓜子剥到夜。”这是黎林生近日在大余县青龙镇郭屋坝采集的一首童谣,在微信发布后,短短几天时间里网络浏览量就达到几千人。
听歌容易采歌难。在公开场合,很多老人碍于情面不愿意开口唱,黎林生自有诀窍。每次下乡,不抽烟的黎林生口袋里都要揣上一包烟,在田头、屋场与老人打成一片,得知哪位老人会唱山歌后,提上从家里带来的酒和肉,直奔山歌手家里。酒酣之中,他便唱起了山歌,用老山歌“勾”出了新山歌。
为了搜集童谣、山歌,黎林生走遍了大余县所有乡镇和村落。几年来,他搜集了300多首原生态客家山歌,创作改编童谣、山歌60多首,《麻雕嘚飞过河》《老妹功夫实在多》《哥要出门妹唱歌》等山歌经过创作改编后在大余广为传唱。
在大余县跟黎林生一样喜爱客家传统文化的大有人在,但他们却苦于没有素材。
经常有人在路上问道:“你就是‘老柴蔸’吗,我的孙子刚刚牙牙学语,听说你收藏了很多南安童谣,请你把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拷给我,不能让我们的后代丢了祖宗的声音”。更有几名大专院校的中文、音乐专业学生撰写论文时,向黎林生讨要客家山歌词和音乐素材,每一次,黎林生总会将自己多年的心血积累倾囊相送。
客家文化是客家人的根,要护住这条根,就必须把客家文化传承下去,这是黎林生的初衷和前进的动力。随着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公众对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家已不再满足文字、曲谱,而是要求有声腔,特别是大余籍在外乡亲,经常向他表示渴望听到乡音。
为此,黎林生自费近十万元添置了一套音乐制作设备,把搜集的山歌、童谣进行编曲、演唱、录制,再摄制、配上大余本土景色视频做成MV,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网络手段更广泛地进行传播。
搜集山歌民谣的同时,他还用相机记录当地的客家建筑、美食、民俗,风情,用文字和图片上传网络,让更多人发现客家文化的魅力。现在,被他影响而爱好支持客家传统文化的粉丝已有近万人。很多商家想出资在他的网络平台发布广告,为了客家传统文化宣传平台的纯洁性和专一性,都被他一一拒绝。
一枝独秀不是春。黎林生深深地懂得,客家传统文化要传承,更要通过孩子来发展。近年来,他带着南安童谣,走进了大余金话筒、青青草语言培训中心、大余音乐之声艺术培训中心及文化中心少儿音乐培训班去免费传授客家童谣、山歌课程,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老师、家长的好评。今年,大余百年老校、东门小学校长王启贺也向黎林生抛出“橄榄枝”,特邀他在学校新开办的客家童谣、山歌进校园课程任教,这让黎林生对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承充满希望。
当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渐渐消失时,这个民族就逐渐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和特征。现在,大余县越来越多的客家传统文化爱好者和“老柴蔸”黎林生一道,为传承、发展本土客家文化默默地坚守着。(袁荣德 黄瑞泉 文/图)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客家新闻网”的作品,版权均属赣州客家新闻网管理中心,有关媒体转载使用时请注明来源“客家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客家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并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来源链接: http://www.gndaily.com/news/2016-11/09/content_1722120.ht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黎林生:客家文化的守望者

对话创始人  关注客家通